“娘娘,您就不怕那紀黎兒再次倒戈嗎?”阿潤實在忍不住了。
沈淺吟歎了口氣,“什麽事都有風險,隻要咱們多加小心即可。你也知道本宮進宮這麽久了,長姐的死因一直毫無進展。眼下隻有紀黎兒才能讓本宮知道一些皇貴妃的事。有得有舍,但看那紀黎兒如何選擇了。
阿潤這才漸漸明白了自家主子的用意。之前還能得知一些朝傾宮的事兒,可自從紀黎兒被罰去了後院,那朝傾宮與清芷宮算是涇渭分明了。
若要在宮裏想清靜的過日子,那自然是與人保持距離為宜。但自家主子是帶著目的進宮的,自然要以身入局。
幾日後,袁氏的梓宮送去皇陵下了葬,一切事宜由皇後下令,沈貴妃和德妃合力操持。惠妃剛解除禁足和端嬪負責各宮妃嬪用度的分發。
內務府早早就開始往各宮送冰塊了,根據妃嬪的品級,送往各宮的分量也都不一而足。
相對於袁氏的事,六宮更關心內務府送來的夏衣布料和日常份例夠不夠,當然最最關心的就是五皇子被摔傻了的事。
這事被傳的沸沸揚揚,不僅宮廷知道,整個京城也都知道了。
朝傾宮的皇貴妃,差點又氣病了。
皇帝知道後,讓安公公去各宮下旨,如若以後再聽到哪個宮裏傳出有關於五皇子的閑話,一並格殺勿論。
聖旨下到各宮,整個宮廷都清靜了,沒人再敢置喙五皇子和朝傾宮的任何事。
但前朝卻炸開了鍋,五皇子已經被冊立為了太子,那就是將來的儲君。
不說儲君聰慧過人,那最起碼不能是傻子吧。
因此前朝開始動蕩,皇貴妃的黨羽如今都成了太子黨。太子黨在朝堂上竭盡全力來阻擋那些要求廢太子的勢力。
其中最大的勢力尤為讚成廢太子,等皇後生了皇子,立嫡為好。
皇帝每日在龍椅上如坐針氈,他若不能平衡前朝百官的勢力,那這把龍椅就坐著燙屁股了。
私下倒是秘密召見了幾位肱骨之臣,可他們的意見也不能夠統一。幾位大臣在禦書房開始了唇槍舌戰,皇帝被吵的頭疼不止。
事情不解決,皇帝沒有辦法安睡,更沒有辦法麵對整日以淚洗麵的皇貴妃。
無奈之下,皇帝趁著月光,帶著打燈籠的安公公去了慈寧宮,向太後求助。
皇帝去到慈寧宮的時候,正遇上皇後來給太後請安。
“皇上駕到!”
隨著慈寧宮太監的一聲唱喏,皇帝走進了殿內。進去前皇帝還直勾勾的瞪了那太監一眼。
安總管見狀,趕緊上前嗔怪道:“你這麽大聲做什麽?吵到太後休息,你的小命還要不要了?”
那小太監嚇的一激靈,趕緊跪下朝皇帝磕頭請罪。
安總管聲音大就是故意給皇上聽的,等皇上進了殿內,安總管趕緊擺手,讓那個小太監離開。
“臣妾參見皇上。”皇帝進到內殿就看到皇後朝他行禮。
“免禮。”皇帝朝皇後抬了抬手,有好些日子沒有見到皇後了,沒想到皇後的腰身又圓了一圈。但見她白皙的鵝蛋臉上依舊化著精致的妝,發髻也被婢女梳的齊整順滑,簡單的攏到腦後,裹進了明黃色的鳳鈿裏。
皇帝知道皇後快生了,但具體不知道她什麽時候生,心裏很快泛起了一絲虧欠,就是很快,轉瞬即逝的就又拋諸腦後了。
皇帝拋開皇後,徑直走向太後屈膝跪拜,“兒臣給皇額娘請安。”
“起來吧,皇帝這麽晚了,來慈寧宮所為何事啊?”太後懶懶的問道。
“朕想請教母後,對於前朝文武百官議論太子之事,母後有何看法?”皇帝一臉愁容,心虛的問了出來。
太後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皇後,心中已然明了,“此事事關重大,哀家認為還是要從長計議。”
皇後以為太後要她退下,便很自然的屈膝道:“皇額娘,兒臣先行告退。”
太後擺擺手,示意皇後坐下,道:“此事也牽涉到了你,皇後不妨也聽聽。”
皇後當然知道太後所說的是什麽意思。
前朝的大臣,尤其是鎮南王舊日的同僚都極力請旨廢太子,等皇後生了嫡皇子再冊立為太子。
她來就是想跟太後表明,她與前朝沒有牽扯,一切決斷由皇上和太後來做。
聽了太後的話,皇後點頭,緩緩坐了下來,關於立太子的事,她作為一國之母也是需要知曉的。
皇帝知道當初立太子太後都不願意,是他自己為了自己的愛妃一意孤行。現在出了狀況了,就來找太後,愧疚之情溢於言表。
那太後的態度不冷不熱,也實屬正常。
他隻能為了周全此事,求太後道:“請額娘給兒臣指條明路。”
太後歎了口氣,她雖然不想管,但皇上已經求到她跟前兒了,作為大禦朝的太後也不能袖手旁觀。
太後淡淡道:“皇帝別急,哀家認為還是先聽皇後說一說。”
太後本來想說的,可剛才聽了皇後的話,覺得很好,便突發奇想的想聽聽皇後會怎麽說。
皇帝不解太後的意思,疑惑的看向皇後,眼中還帶著一絲期待,“皇後,你有何見解?”
皇後得到太後的首肯,才淺淺一笑,“皇上,臣妾認為此事不宜輕舉妄動。當前最重要的是穩定局勢,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皇帝聽出了皇後不建議改立太子,定了神道:“皇後所言極是,那就依皇後之言。不過具體要怎麽做呢?”
皇帝還以為皇後會讚成廢太子,立她腹中的皇子,沒想到皇後接下來的直言不諱,讓他震驚。
皇後理了理神情,開口道:“那臣妾就直說了,前朝爭議無非是兩個:一是廢不廢太子;二是等臣妾生了,是皇子就立為太子。以臣妾愚見,可以從這兩個方麵著手。臣妾腹中還不知道是皇子還是公主,皇上可以以此搪塞。至於五皇子的事,他們不是說五皇子不宜做太子嗎?皇上可以向他們證明五皇子是個正常的孩子。”
皇上聽了,如雷貫耳,沒想到皇後的話,這麽的一針見血,他怎麽沒有想到。
在皇帝愣神的時候,太後已經對皇後認可的點頭微笑了。
五皇子明明不是正常的孩子,太醫已經證實了,怎麽可能去證明?
皇帝不解,轉而看向皇後問道:“以皇後所言,如何證明?”
沈淺吟歎了口氣,“什麽事都有風險,隻要咱們多加小心即可。你也知道本宮進宮這麽久了,長姐的死因一直毫無進展。眼下隻有紀黎兒才能讓本宮知道一些皇貴妃的事。有得有舍,但看那紀黎兒如何選擇了。
阿潤這才漸漸明白了自家主子的用意。之前還能得知一些朝傾宮的事兒,可自從紀黎兒被罰去了後院,那朝傾宮與清芷宮算是涇渭分明了。
若要在宮裏想清靜的過日子,那自然是與人保持距離為宜。但自家主子是帶著目的進宮的,自然要以身入局。
幾日後,袁氏的梓宮送去皇陵下了葬,一切事宜由皇後下令,沈貴妃和德妃合力操持。惠妃剛解除禁足和端嬪負責各宮妃嬪用度的分發。
內務府早早就開始往各宮送冰塊了,根據妃嬪的品級,送往各宮的分量也都不一而足。
相對於袁氏的事,六宮更關心內務府送來的夏衣布料和日常份例夠不夠,當然最最關心的就是五皇子被摔傻了的事。
這事被傳的沸沸揚揚,不僅宮廷知道,整個京城也都知道了。
朝傾宮的皇貴妃,差點又氣病了。
皇帝知道後,讓安公公去各宮下旨,如若以後再聽到哪個宮裏傳出有關於五皇子的閑話,一並格殺勿論。
聖旨下到各宮,整個宮廷都清靜了,沒人再敢置喙五皇子和朝傾宮的任何事。
但前朝卻炸開了鍋,五皇子已經被冊立為了太子,那就是將來的儲君。
不說儲君聰慧過人,那最起碼不能是傻子吧。
因此前朝開始動蕩,皇貴妃的黨羽如今都成了太子黨。太子黨在朝堂上竭盡全力來阻擋那些要求廢太子的勢力。
其中最大的勢力尤為讚成廢太子,等皇後生了皇子,立嫡為好。
皇帝每日在龍椅上如坐針氈,他若不能平衡前朝百官的勢力,那這把龍椅就坐著燙屁股了。
私下倒是秘密召見了幾位肱骨之臣,可他們的意見也不能夠統一。幾位大臣在禦書房開始了唇槍舌戰,皇帝被吵的頭疼不止。
事情不解決,皇帝沒有辦法安睡,更沒有辦法麵對整日以淚洗麵的皇貴妃。
無奈之下,皇帝趁著月光,帶著打燈籠的安公公去了慈寧宮,向太後求助。
皇帝去到慈寧宮的時候,正遇上皇後來給太後請安。
“皇上駕到!”
隨著慈寧宮太監的一聲唱喏,皇帝走進了殿內。進去前皇帝還直勾勾的瞪了那太監一眼。
安總管見狀,趕緊上前嗔怪道:“你這麽大聲做什麽?吵到太後休息,你的小命還要不要了?”
那小太監嚇的一激靈,趕緊跪下朝皇帝磕頭請罪。
安總管聲音大就是故意給皇上聽的,等皇上進了殿內,安總管趕緊擺手,讓那個小太監離開。
“臣妾參見皇上。”皇帝進到內殿就看到皇後朝他行禮。
“免禮。”皇帝朝皇後抬了抬手,有好些日子沒有見到皇後了,沒想到皇後的腰身又圓了一圈。但見她白皙的鵝蛋臉上依舊化著精致的妝,發髻也被婢女梳的齊整順滑,簡單的攏到腦後,裹進了明黃色的鳳鈿裏。
皇帝知道皇後快生了,但具體不知道她什麽時候生,心裏很快泛起了一絲虧欠,就是很快,轉瞬即逝的就又拋諸腦後了。
皇帝拋開皇後,徑直走向太後屈膝跪拜,“兒臣給皇額娘請安。”
“起來吧,皇帝這麽晚了,來慈寧宮所為何事啊?”太後懶懶的問道。
“朕想請教母後,對於前朝文武百官議論太子之事,母後有何看法?”皇帝一臉愁容,心虛的問了出來。
太後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皇後,心中已然明了,“此事事關重大,哀家認為還是要從長計議。”
皇後以為太後要她退下,便很自然的屈膝道:“皇額娘,兒臣先行告退。”
太後擺擺手,示意皇後坐下,道:“此事也牽涉到了你,皇後不妨也聽聽。”
皇後當然知道太後所說的是什麽意思。
前朝的大臣,尤其是鎮南王舊日的同僚都極力請旨廢太子,等皇後生了嫡皇子再冊立為太子。
她來就是想跟太後表明,她與前朝沒有牽扯,一切決斷由皇上和太後來做。
聽了太後的話,皇後點頭,緩緩坐了下來,關於立太子的事,她作為一國之母也是需要知曉的。
皇帝知道當初立太子太後都不願意,是他自己為了自己的愛妃一意孤行。現在出了狀況了,就來找太後,愧疚之情溢於言表。
那太後的態度不冷不熱,也實屬正常。
他隻能為了周全此事,求太後道:“請額娘給兒臣指條明路。”
太後歎了口氣,她雖然不想管,但皇上已經求到她跟前兒了,作為大禦朝的太後也不能袖手旁觀。
太後淡淡道:“皇帝別急,哀家認為還是先聽皇後說一說。”
太後本來想說的,可剛才聽了皇後的話,覺得很好,便突發奇想的想聽聽皇後會怎麽說。
皇帝不解太後的意思,疑惑的看向皇後,眼中還帶著一絲期待,“皇後,你有何見解?”
皇後得到太後的首肯,才淺淺一笑,“皇上,臣妾認為此事不宜輕舉妄動。當前最重要的是穩定局勢,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皇帝聽出了皇後不建議改立太子,定了神道:“皇後所言極是,那就依皇後之言。不過具體要怎麽做呢?”
皇帝還以為皇後會讚成廢太子,立她腹中的皇子,沒想到皇後接下來的直言不諱,讓他震驚。
皇後理了理神情,開口道:“那臣妾就直說了,前朝爭議無非是兩個:一是廢不廢太子;二是等臣妾生了,是皇子就立為太子。以臣妾愚見,可以從這兩個方麵著手。臣妾腹中還不知道是皇子還是公主,皇上可以以此搪塞。至於五皇子的事,他們不是說五皇子不宜做太子嗎?皇上可以向他們證明五皇子是個正常的孩子。”
皇上聽了,如雷貫耳,沒想到皇後的話,這麽的一針見血,他怎麽沒有想到。
在皇帝愣神的時候,太後已經對皇後認可的點頭微笑了。
五皇子明明不是正常的孩子,太醫已經證實了,怎麽可能去證明?
皇帝不解,轉而看向皇後問道:“以皇後所言,如何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