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老祖宗年方八歲[科舉] 作者:王廿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已經及笄了,父母命她乖乖待在家裏學針黹女紅、算帳管家,一整年也不給幾次跨出二門的機會,真是活活要了她的命。
當然,父母軍務繁忙,她偷偷溜出門的次數也不在少數。
……
「禦街誇官」之後,由三鼎甲代表全體新科進士,去禮部拜謝一眾房師,而後去吏部衙門奎星堂上香,再去觀音廟、關帝廟上香。
這樣一大圈兜下來,也到了申時初,他們回到禮部衙門,準備參加禦賜的榮恩宴。
除了新科進士,還有歷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到場,新老三鼎甲相互行禮後,依次就坐。珍饈玉饌,鼓樂齊鳴,眾人相互敬酒、攀談,又吟詩、作賦、行令,一番喧鬧直至一更天。
……
另一邊,林硯上午就瞧夠了熱鬧,帶著林壽林安回到住處,家裏果然收到不少禮單、請帖、拜帖,他一一替林長濟做好安排。又吩咐元祥去熬醒酒湯,帶著林壽林安打點行裝。
林安問:「少爺,您要幹什麽去?」
「回江寧。」他說。
兩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雖然知道家裏這位少爺向來說一不二、來去自專,可是親爹中了進士,不好好慶祝一番,急著回老家做什麽?
但林硯向來要求他們少說少問,他執意要回去,兩人隻好手腳麻利的打起包裹。
林長濟果然喝的爛醉如泥,他酒量本就不好,三鼎甲又是眾矢之的,前輩同輩輪番向他敬酒,實在難以招架。
「元祥,醒酒湯。」林硯道。
元祥忙將熱騰騰的湯碗捧了過來,連哄帶勸,才勸他灌下半碗,一會兒又全吐了出來。
林硯撣平淩亂的衣裳,站起來:「罷了,先讓他歇歇吧。」
於是元祥給他脫了鞋,將兩腿搬去床上,又拿熱毛巾擦了手和臉,這些還沒做完,人已經哼哼唧唧的迷糊過去了。
林硯握起他的右手,摩挲那手指上厚厚的繭,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纏綿病榻的時候,他也曾捏著長濟稚嫩的小手,那時他還沒有桌案高,指骨剛剛長好,就已經開始練字了,他交代曾孫一定要潛心舉業,為家族繼承官脈。從此他寒暑不輟,卯時既起,讀書練字習文,從沒有一日鬆懈,直至十六歲考中廩生。
這中間不知費了多少筆,流了多少淚,如今終於得償所願完成了舉業。新科探花,鐵打金鑄的前程,往前的路,就要看他自己了。
次日,天下起了微雨。
還是天光微明,林長濟從宿醉中醒來,捂著漲疼的腦袋坐起來,洗漱更衣。
林硯已經起了,正帶著林壽將行李裝進馬車。
「這麽著急回去?」他問林硯。
「是啊,」林硯道,「還有四個月。」
林長濟知道他在擔心林長世的院試,四個月,再去掉路上耽擱的時日,多一天都耽擱不起了。
林長濟點點頭,交代林壽:「照看好少爺。」
林壽道:「您放心!」
林長濟說著,又叫來王善,讓他跟著一起回去,沿途有個照應。
王善的行李簡單,三兩下打了個包裹,扛在肩上就上了馬車。
「到了來個信。」林長濟又交代林硯:「還有,長世的大事,我恐怕回不去……」
林硯笑道:「放心吧,會操辦好的。」
林壽將林硯抱上馬車,跟在後頭跳了上去。騍馬打了鼻響,踩在濕漉漉的青石磚上,緩緩走出胡同,消失在蒙蒙煙雨之中。
送走林硯,林長濟也將自己收拾利落,頂著一對黑眼圈出了門。
傳臚大典結束,並不意味著日子可以清閑下來,還有諸多繁雜的事務在等著他們。
眾進士在鴻臚寺接受皇帝賜予的朝服冠帶、進士寶策後。
便由新科狀元代表新科進士上表謝恩。而後去孔廟行釋菜禮,祭拜孔子、四聖十二哲以及六十二位先儒,感謝諸位先師保佑他們高中,這樣一圈跪拜下來,本就頭痛欲裂的腦袋直接麻成了一團。
一整套冗長而複雜的儀式走完,總算可以休息三天了。
三日後是朝考,朝考後授官,一眾新科進士,或選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或發到京城各部衙門觀政,又或是外放到地方去。
不過,三鼎甲是不需要參加朝考,直接授予官職的,狀元授正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編修,留在翰林院,起草誥敕、纂修史書、侍講經筵等。
於是,林長濟迎來了此生最為閑適的三日假期,可舒適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三日後直接去吏部文選司報導,拜會堂官、簽字捺印,便可直接到翰林院上任了。莫要小看在翰林院供職的機會,國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翰林官員清貴無比,是為國儲相之地,是內閣學士的搖籃。
但翰林院的工作也十分枯燥,讀書、修史、抄錄、喝茶,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十分磨人心性,講究個慢條斯理、不疾不徐,越急躁越鬧心,沉下心來,反倒能感受到時光靜靜流逝。
……
四月初,春日和煦,草長鶯飛。
江寧縣林家正在破土動工,院牆拆得七零八落,工匠正按林硯臨走時留下的圖紙重新砌牆。
院牆打通後,每一進添一個月亮門,就是三個單獨的跨院,比原先軒敞了一倍,林長世也有了獨立的院落做婚房。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當然,父母軍務繁忙,她偷偷溜出門的次數也不在少數。
……
「禦街誇官」之後,由三鼎甲代表全體新科進士,去禮部拜謝一眾房師,而後去吏部衙門奎星堂上香,再去觀音廟、關帝廟上香。
這樣一大圈兜下來,也到了申時初,他們回到禮部衙門,準備參加禦賜的榮恩宴。
除了新科進士,還有歷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到場,新老三鼎甲相互行禮後,依次就坐。珍饈玉饌,鼓樂齊鳴,眾人相互敬酒、攀談,又吟詩、作賦、行令,一番喧鬧直至一更天。
……
另一邊,林硯上午就瞧夠了熱鬧,帶著林壽林安回到住處,家裏果然收到不少禮單、請帖、拜帖,他一一替林長濟做好安排。又吩咐元祥去熬醒酒湯,帶著林壽林安打點行裝。
林安問:「少爺,您要幹什麽去?」
「回江寧。」他說。
兩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雖然知道家裏這位少爺向來說一不二、來去自專,可是親爹中了進士,不好好慶祝一番,急著回老家做什麽?
但林硯向來要求他們少說少問,他執意要回去,兩人隻好手腳麻利的打起包裹。
林長濟果然喝的爛醉如泥,他酒量本就不好,三鼎甲又是眾矢之的,前輩同輩輪番向他敬酒,實在難以招架。
「元祥,醒酒湯。」林硯道。
元祥忙將熱騰騰的湯碗捧了過來,連哄帶勸,才勸他灌下半碗,一會兒又全吐了出來。
林硯撣平淩亂的衣裳,站起來:「罷了,先讓他歇歇吧。」
於是元祥給他脫了鞋,將兩腿搬去床上,又拿熱毛巾擦了手和臉,這些還沒做完,人已經哼哼唧唧的迷糊過去了。
林硯握起他的右手,摩挲那手指上厚厚的繭,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纏綿病榻的時候,他也曾捏著長濟稚嫩的小手,那時他還沒有桌案高,指骨剛剛長好,就已經開始練字了,他交代曾孫一定要潛心舉業,為家族繼承官脈。從此他寒暑不輟,卯時既起,讀書練字習文,從沒有一日鬆懈,直至十六歲考中廩生。
這中間不知費了多少筆,流了多少淚,如今終於得償所願完成了舉業。新科探花,鐵打金鑄的前程,往前的路,就要看他自己了。
次日,天下起了微雨。
還是天光微明,林長濟從宿醉中醒來,捂著漲疼的腦袋坐起來,洗漱更衣。
林硯已經起了,正帶著林壽將行李裝進馬車。
「這麽著急回去?」他問林硯。
「是啊,」林硯道,「還有四個月。」
林長濟知道他在擔心林長世的院試,四個月,再去掉路上耽擱的時日,多一天都耽擱不起了。
林長濟點點頭,交代林壽:「照看好少爺。」
林壽道:「您放心!」
林長濟說著,又叫來王善,讓他跟著一起回去,沿途有個照應。
王善的行李簡單,三兩下打了個包裹,扛在肩上就上了馬車。
「到了來個信。」林長濟又交代林硯:「還有,長世的大事,我恐怕回不去……」
林硯笑道:「放心吧,會操辦好的。」
林壽將林硯抱上馬車,跟在後頭跳了上去。騍馬打了鼻響,踩在濕漉漉的青石磚上,緩緩走出胡同,消失在蒙蒙煙雨之中。
送走林硯,林長濟也將自己收拾利落,頂著一對黑眼圈出了門。
傳臚大典結束,並不意味著日子可以清閑下來,還有諸多繁雜的事務在等著他們。
眾進士在鴻臚寺接受皇帝賜予的朝服冠帶、進士寶策後。
便由新科狀元代表新科進士上表謝恩。而後去孔廟行釋菜禮,祭拜孔子、四聖十二哲以及六十二位先儒,感謝諸位先師保佑他們高中,這樣一圈跪拜下來,本就頭痛欲裂的腦袋直接麻成了一團。
一整套冗長而複雜的儀式走完,總算可以休息三天了。
三日後是朝考,朝考後授官,一眾新科進士,或選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或發到京城各部衙門觀政,又或是外放到地方去。
不過,三鼎甲是不需要參加朝考,直接授予官職的,狀元授正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編修,留在翰林院,起草誥敕、纂修史書、侍講經筵等。
於是,林長濟迎來了此生最為閑適的三日假期,可舒適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三日後直接去吏部文選司報導,拜會堂官、簽字捺印,便可直接到翰林院上任了。莫要小看在翰林院供職的機會,國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翰林官員清貴無比,是為國儲相之地,是內閣學士的搖籃。
但翰林院的工作也十分枯燥,讀書、修史、抄錄、喝茶,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十分磨人心性,講究個慢條斯理、不疾不徐,越急躁越鬧心,沉下心來,反倒能感受到時光靜靜流逝。
……
四月初,春日和煦,草長鶯飛。
江寧縣林家正在破土動工,院牆拆得七零八落,工匠正按林硯臨走時留下的圖紙重新砌牆。
院牆打通後,每一進添一個月亮門,就是三個單獨的跨院,比原先軒敞了一倍,林長世也有了獨立的院落做婚房。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