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夢期聽到這話,心中一震,趕忙上前將紀風華扶起道:「是秋某錯怪夫人,剛剛口不擇言,是我的不是。」


    紀風華道:「這不怪大人,實在是上邊奸詐,又位高權重,我等實在無力抗衡。」


    「秦縣令呢,他怎麽自己不露麵,卻讓你出來攔人?」


    紀風華這才將剛剛丈夫帶著幾十個孩子坐著馬車直奔荊州的事告之秋夢期。


    秋夢期眉頭一皺,道:「不成,如此太過兇險,三輛馬車僅三名車夫,再有秦縣令和師爺,別說孩子都看顧不過來,這萬一遇上歹人,直接就是全軍覆沒。」


    紀風華也知道此舉有失穩妥,隻是當時以為外頭是敬王和定王兩王的人鬥在一起,不管他們其中哪一方人馬得手,如果再不行動,這群孩子就不再有機會轉移了,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們夫妻二人便想著,偷偷帶孩子跑了,等去到荊州,得到越王庇護,再通知父母去領人,也好過留在縣內時刻麵對未知的危險,而且我們一旦逃走了,兩王的人找不到人來負責北烏,搗毀壩口就再無意義,如此,北烏的百姓也暫時能逃過一劫。」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秋夢期自然能理解,問道:「秦縣令趕往荊州,可有規劃路線?」


    紀風華點了點頭,道:「為了躲開兩王追捕,我讓夫君從小道走。」


    說著將具體路線告知。


    秋夢期立即吩咐道:「阿城,你立即帶上所有人,追上秦縣令的馬車,直接護送他們趕往荊州。」


    阿城聞言,應聲領命,一招手十幾個人便隨著他朝衙門外奔去。


    秦縣令他們坐著馬車,剛出發沒多久,又知道具體路線,阿城他們追上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這才轉頭衝著紀風華道:「夫人放心,我這些手下辦事穩妥,秦縣令和孩子們必定安然無事,不過就麻煩夫人一一通知城中丟了孩子的父母,要麽前往荊州,要麽在家安靜等待,一旦局勢明朗,我們自會安排人將孩子送回來。」


    北烏縣沒有兵馬,兩王隨時會繼續派人過來,這些孩子暫時送出去總比留在這裏要安全。


    紀風華鬆了一口氣,拜謝秋夢期的大恩。


    秋夢期趕忙將她扶起道:「夫人和秦縣令,一人負責撤離,一人拖延時間,若換作其他人,定是要把男人留在這裏麵對未知危險,卻不想是夫人挺身而出,實在令秋某佩服。」


    紀風華笑笑:「夫君心思細膩,孩子們跟著他會更安全一些,我渾身上下就僅剩一份膽子,留著無用,能拖得一會兒算是一會兒吧。」


    秋夢期搖頭:「夫人過謙了,除了膽識,看得出來夫人更是衙門智慧擔當,北烏有你是福。」


    連衙役都能捨命擋劍,紀風華做人應該還是可以,秋夢期原先對她的偏見也跟著煙消雲散。


    「夫人既然能做出把孩子送往越國領地的打算,方才又對我這樣的越國官員執行跪拜之禮,想來是有意投我越國門下,既然如此,北烏境內諸事,夫人是否願意聽秋某安排?」


    都到這個地步了,紀風華哪裏還要再說場麵話,道:「實不相瞞,北烏縣令一職是我夫君捐來的官,我們夫妻二人並無大誌向,隻想守著一小縣城過安靜日子,隻是近年來,朝廷秩序已然進入亂相,有些政策我們下邊實在難以執行,時至今日,更是要讓我們配合尋集五到八歲的孩子,七品縣官尚且連自己的孩子都護不住,更遑論普通老百姓家,是以生出投靠越王之心,不求再當什麽官,但求能護得一家子平平安安。」


    秋夢期搖了搖頭。


    紀風華心一提,以為她要提出什麽令人難為的要求來。


    卻聽秋夢期道:「夫人這個樣子,可不像沒什麽大誌向的人。」


    這兩人倒是有點像先前她和蘇韻的相處模式,自己不過是掛了個狗頭在外頭,裏邊卻是蘇韻在幫她打理。


    「就憑夫人剛剛這副一夫當關攔住我去路的模樣,明明手無縛雞之力,但卻有萬夫莫敵的氣勢,已經不敢讓人小瞧,你放心,我妻也是個女人,我自不會小瞧任何一位女子,既然夫人有這個能力和手段,又視百姓如親子,如今越國求才若渴,夫人有此能耐,若是漢中一帶劃入我越國,定不會讓你埋沒才能。」


    紀風華被這天大一般的餡餅砸得暈頭轉向,她不敢說不動心,她是心花怒放,原本一個野心勃勃的靈魂被困在這個軀殼裏處處受限,丈夫性情溫和不愛交際,向來隻喜歡舞文弄墨,對政務毫無興趣,也沒這般才能,隻因家中為圖富貴才出錢捐的小官,不得不為之,她才有了發揮的餘地,也全賴她在身後出謀劃策,才保得北烏境內一派祥和,她原本想著,這輩子就這樣吧,和他一起謀全這個小官便也知足了,卻沒想到,眼前這人居然許她這樣的承諾,而且還不是以她丈夫的名義,是以她紀風華的名義,怎能不讓她一時間心跳如擂鼓。


    她壓住瘋狂跳動的心髒,屈膝道:「心向越國,誓無二心,願為越王及王夫差遣。」


    「快快請起,從今往後,北伐大業,漢中一帶便以你北烏縣為中心!」


    「是,多謝王夫信任。」


    ……


    五百名童男童女的事,敬王和定王兩兄弟都不敢在天子腳下動手,最後一致選擇了京畿地段之外的魏興和上庸兩郡要人,那裏人口相對繁華,想找五到八歲的孩童也更為集中方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追月並收藏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