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 作者:大貓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元洲沒想到一位身居富貴的閑散王爺居然還有這等見識,臉色又恢復了鐵青,「據許大人所說,還有甘刺史的招供,新製鹽法是蘇學林父女二人研製出來,依下官之見,改進鐵犁也未必是秋縣令的功勞,或許也是蘇家父女想出來的也說不定。」
「就算是蘇家父女想出來的法子,但秋植能禮賢下士重用人才,這個功勞也不小,不過說起來,去年處理蘇學林貪汙一案還是你們孟家出手的,想當初孟副使和蘇家大小姐在外人眼裏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可惜造化弄人啊,孟副使大義滅親,親手把蘇家人送入監獄,不然以那位蘇姑娘的聰明才智,輔佐孟副使那也必定能流傳一段佳話。」
這話從安王口中說出來,也不知道是真惋惜還是故意膈應。
孟元洲聞言眼底掠過一絲刺痛,隨即麵無表情地低下頭道:「蘇家人貪汙是事實,下官及家父也不過是依法辦事而已。」
一行人走走停停,終於在下晌時分來到了封樂城外的新修建的龍口驛站。
安王聽說到了驛站,卻不願下車,這一路過來,那些驛站他是住得夠夠的了,有條件差一點的,甚至連荒郊野外都不如,懶懶道:「既然都快到封樂城了,不如直接進城住店算了。」
「回王爺話,封樂縣縣令秋植已經帶領眾官吏在此等候,王爺是否先下車與他們見上一麵再移步進城?」
安王聽到官吏已經到了,也隻得暫時收起脾氣,垮著一張臉下了馬車。
沒想到映入眼簾的這個驛站卻令他眼前一亮。
與一路過來所見到的那些館驛不同,眼前這片建築簡潔卻大氣,古樸中暗含著底蘊,安王不禁麵露讚許之色,一路從京都下來,就沒見過一家像樣的驛站,沒想到原以為窮困潦倒的封樂縣,卻才是不顯山水的存在啊。
秋夢期早已帶著衙門一種官員在驛站門口迎接循行使者的到來。
當日在金鑾殿上,安王也在場,親眼見過秋植本人,如今再見到她人,還是去年的一番模樣,穿著紅色的七品官服,越發顯得英姿颯爽俊俏不凡,倒反是他們這一行人遠道而來的人風塵僕僕灰頭土臉。
眾人見禮,待念完聖旨,安王親自將秋夢期扶起來道:「秋縣令受苦了,甘德壽那廝居然對諸事隱瞞不報,若不是本王親自到了封樂,一路以來目睹封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都要被那廝給哄騙過去了,此次前來必定好好勘察一番,不會讓秋縣令受一絲委屈。」
秋夢期自是感激不盡的模樣,話也撿好聽的說,兩句話間就不動聲色地給安王帶上好幾頂高帽子。
安王沒想到這位秋縣令雖然年輕,卻如此善於言談,三言兩語之間就被她給哄得舒舒服服,原本挎著的一張臉這會兒擠滿了笑容,對這個排場是滿意極了。
秋夢期安撫完安王,這才拜見巡行副使和其他隨行官員,讓她沒想到的是,隨行的副使居然是孟元洲,她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忍不住冷笑了幾聲。
皇帝居然派孟元洲前來,不知是他親自求來的,還是別人舉薦。
但不管什麽牛鬼蛇神,到了封樂的地界,也得她說了算。
孟元洲看著眼前比自己還要官低一職的娘娘腔,在跟前卑躬屈膝的模樣,鼻子裏冷哼一聲,似乎在提醒她當日在寧民縣驛站裏她對自己的不敬。
正想開口刺她兩句,卻不想秋夢期早已不看他,正轉頭衝著安王拱手道:「王爺和諸位大人遠道而來,如今天色已經不早,先進驛站稍微梳洗一番,下官已經讓人備好酒菜為諸位大人接風洗塵,王爺和諸位大人請隨我入內——」
眾人確實旅途勞累,跟隨著她魚貫而入進了驛站。
和當日李泰進駐驛站當天境況一模一樣,這群從京都來的貴人在步入驛站大門之後,眼底都是藏不住的驚艷,但好歹也是從大地方來的,又不得不端著,克製著不露半點沒見過世麵的模樣。
秋夢期一邊帶路一邊介紹道:「下官剛到封樂的時候,衙門隻剩八百兩銀子,連驛站的花銷都支付不起,這才想了辦法,和城中富商借貸銀子對驛站進行修繕,又多修出一部分來,專給過往行人提供食宿,收上來的食宿費再作為本金和利息分期還給富商,這才把這個頭疼的問題給解決了。」
安王先前也疑惑著,都說封樂窮,怎麽能捨得拿銀子出來把驛站修得這麽好,還讓平頭老百姓給住進來,沒想到銀子居然是借來的,收上來的住宿費還能維持驛站開銷,不得不說這想法巧妙得很,更何況這年頭能和富人借到銀子也是一種本事。
「秋縣令真乃聰明絕頂,若是其他縣份也能和你一樣都用上這個法子,本王一路過來,也不至於這般風塵僕僕。」
秋夢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一頭秀髮,心裏暗道,這個辦法是蘇韻想出來的,想必和絕頂相差很遠。
「王爺見笑了,這都是被窮給逼的,您知道的,封樂山多地少,土地也沒有中原地區那般肥沃,就算靠海,但這些年來禁海,漁民不能出海捕魚,也做不了貿易,老百姓是連飯都吃不上啊,下官腦子笨,也隻能四處探訪一些有學識的大能,向他們徵求改變封樂的辦法,但也是收效甚微,勉強過活罷了。」
「秋縣令真是太謙虛了,你這樣若是還算腦子笨,你讓其他官員怎麽活,」安王笑眯眯道,「連嶺南節度使許牧通都為你講話,你可一點都不簡單。」
「就算是蘇家父女想出來的法子,但秋植能禮賢下士重用人才,這個功勞也不小,不過說起來,去年處理蘇學林貪汙一案還是你們孟家出手的,想當初孟副使和蘇家大小姐在外人眼裏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可惜造化弄人啊,孟副使大義滅親,親手把蘇家人送入監獄,不然以那位蘇姑娘的聰明才智,輔佐孟副使那也必定能流傳一段佳話。」
這話從安王口中說出來,也不知道是真惋惜還是故意膈應。
孟元洲聞言眼底掠過一絲刺痛,隨即麵無表情地低下頭道:「蘇家人貪汙是事實,下官及家父也不過是依法辦事而已。」
一行人走走停停,終於在下晌時分來到了封樂城外的新修建的龍口驛站。
安王聽說到了驛站,卻不願下車,這一路過來,那些驛站他是住得夠夠的了,有條件差一點的,甚至連荒郊野外都不如,懶懶道:「既然都快到封樂城了,不如直接進城住店算了。」
「回王爺話,封樂縣縣令秋植已經帶領眾官吏在此等候,王爺是否先下車與他們見上一麵再移步進城?」
安王聽到官吏已經到了,也隻得暫時收起脾氣,垮著一張臉下了馬車。
沒想到映入眼簾的這個驛站卻令他眼前一亮。
與一路過來所見到的那些館驛不同,眼前這片建築簡潔卻大氣,古樸中暗含著底蘊,安王不禁麵露讚許之色,一路從京都下來,就沒見過一家像樣的驛站,沒想到原以為窮困潦倒的封樂縣,卻才是不顯山水的存在啊。
秋夢期早已帶著衙門一種官員在驛站門口迎接循行使者的到來。
當日在金鑾殿上,安王也在場,親眼見過秋植本人,如今再見到她人,還是去年的一番模樣,穿著紅色的七品官服,越發顯得英姿颯爽俊俏不凡,倒反是他們這一行人遠道而來的人風塵僕僕灰頭土臉。
眾人見禮,待念完聖旨,安王親自將秋夢期扶起來道:「秋縣令受苦了,甘德壽那廝居然對諸事隱瞞不報,若不是本王親自到了封樂,一路以來目睹封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都要被那廝給哄騙過去了,此次前來必定好好勘察一番,不會讓秋縣令受一絲委屈。」
秋夢期自是感激不盡的模樣,話也撿好聽的說,兩句話間就不動聲色地給安王帶上好幾頂高帽子。
安王沒想到這位秋縣令雖然年輕,卻如此善於言談,三言兩語之間就被她給哄得舒舒服服,原本挎著的一張臉這會兒擠滿了笑容,對這個排場是滿意極了。
秋夢期安撫完安王,這才拜見巡行副使和其他隨行官員,讓她沒想到的是,隨行的副使居然是孟元洲,她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忍不住冷笑了幾聲。
皇帝居然派孟元洲前來,不知是他親自求來的,還是別人舉薦。
但不管什麽牛鬼蛇神,到了封樂的地界,也得她說了算。
孟元洲看著眼前比自己還要官低一職的娘娘腔,在跟前卑躬屈膝的模樣,鼻子裏冷哼一聲,似乎在提醒她當日在寧民縣驛站裏她對自己的不敬。
正想開口刺她兩句,卻不想秋夢期早已不看他,正轉頭衝著安王拱手道:「王爺和諸位大人遠道而來,如今天色已經不早,先進驛站稍微梳洗一番,下官已經讓人備好酒菜為諸位大人接風洗塵,王爺和諸位大人請隨我入內——」
眾人確實旅途勞累,跟隨著她魚貫而入進了驛站。
和當日李泰進駐驛站當天境況一模一樣,這群從京都來的貴人在步入驛站大門之後,眼底都是藏不住的驚艷,但好歹也是從大地方來的,又不得不端著,克製著不露半點沒見過世麵的模樣。
秋夢期一邊帶路一邊介紹道:「下官剛到封樂的時候,衙門隻剩八百兩銀子,連驛站的花銷都支付不起,這才想了辦法,和城中富商借貸銀子對驛站進行修繕,又多修出一部分來,專給過往行人提供食宿,收上來的食宿費再作為本金和利息分期還給富商,這才把這個頭疼的問題給解決了。」
安王先前也疑惑著,都說封樂窮,怎麽能捨得拿銀子出來把驛站修得這麽好,還讓平頭老百姓給住進來,沒想到銀子居然是借來的,收上來的住宿費還能維持驛站開銷,不得不說這想法巧妙得很,更何況這年頭能和富人借到銀子也是一種本事。
「秋縣令真乃聰明絕頂,若是其他縣份也能和你一樣都用上這個法子,本王一路過來,也不至於這般風塵僕僕。」
秋夢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一頭秀髮,心裏暗道,這個辦法是蘇韻想出來的,想必和絕頂相差很遠。
「王爺見笑了,這都是被窮給逼的,您知道的,封樂山多地少,土地也沒有中原地區那般肥沃,就算靠海,但這些年來禁海,漁民不能出海捕魚,也做不了貿易,老百姓是連飯都吃不上啊,下官腦子笨,也隻能四處探訪一些有學識的大能,向他們徵求改變封樂的辦法,但也是收效甚微,勉強過活罷了。」
「秋縣令真是太謙虛了,你這樣若是還算腦子笨,你讓其他官員怎麽活,」安王笑眯眯道,「連嶺南節度使許牧通都為你講話,你可一點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