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走貨之事到時候就拜託給王參軍,至於他拿幾成費用,就得兄台親自和王參軍談了。」


    「是該如此,若是能得王參軍護航,謝某自不會虧待他。」


    「如此便好,那我們幾人日後發財還得靠謝兄在京都那邊辛苦了。」


    「有秋大人在源地把控和王參軍的護航,謝某定不負兩位大人厚望,打通嶺南至京都的商道,造福雙邊百姓,到時候咱兄弟幾個一起發財。」


    一頓飯下來,賓主盡歡。


    謝正卿談完正事,就不想再打擾對麵這一對璧人,拱手告辭。


    剩下秋夢期和蘇韻,兩人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出了酒樓後,沒等到秋夢期吱聲的蘇韻便不再停留朝著馬車的方向走去,直到背後傳來腳步聲。


    「你,你就都不願意跟我說一句話?」


    「大人還有什麽吩咐的?」


    「哎,你說你怎麽總是這個倔脾氣呢,生氣也該我生氣吧,你都明目張膽要搶我東西了,我也不計較了,反正我這輩子也不找誰了,你也搶不了了,都那麽久了,就別鬧了,跟我回去唄。」


    「隻是我在鬧?」


    「不然呢,好吧,我們倆都口不擇言,我不計較了,你難道還要計較嗎?」


    「你仔細想一想,當初說好的不再計較以前那些事,可後來每每提起的還是你,率先口不擇言的也是你,如今過了一些時日就選擇性失憶當沒說過,還怪我鬧。」


    「我——」她當初說什麽了,她真有這麽說,好像還真的是,還有那天兩人是怎麽又扯到這件事情上的?好像是蘇韻說讓她自己斷案子,她不願意,蘇韻就說她以後要嫁人也不能總一直陪著她,自己聽到這話就一下子被惹惱,氣她要嫁人,氣她離不開男人,又把以前的事情給扯出來了。


    是,她承認阻止她嫁人不對,可以前她蘇韻做的那些破事確實也是真的。


    可她好像已經有幾次下了決定把以前的那些破事給翻篇,再拿出來幹嚼確實也不地道,不過仔細計較的話,雖然好像每次衝突都是自己聲音大一點,可哪次最先妥協的還不是自己。


    心裏這麽想著,於是原本衝到嘴邊的話又被咽了下去,最終還是轉了話頭道:「眼看就七月底了中旬了,石盤村那邊的事不能再繼續拖下去,當初答應畝產增收的承諾是賴於你想法,你總得跟我去一趟吧。」


    民生大事,蘇韻不好拿來當成兩人冷戰的籌碼,再看著秋夢期落寞的神色,終於放緩了語氣道:「自是要去,什麽時候出發?」


    「你要是沒什麽要緊的事明天一大早就去,最近日頭大,早些去不那麽曬。」她是不怕曬,就是看著這女人嬌滴滴的樣子,大中午出行容易中暑。


    「好,那我明早去到衙門口等你。」


    秋夢期聽她這麽說,還是有些失望,蘇韻答應一起去石盤村,卻沒答應回衙門,但轉念一想,今天吃飯的時候都牽住她的手了,這次一起去辦事,總會再有更多的交集,也不怕她不心軟動搖。


    這麽想著,心情又稍稍上揚了些,點了點頭,衝著大福道:「大福,送蘇姑娘回去吧。」


    蘇韻上了馬車,忍著想要多看一眼她的衝動,放下門簾,隨著馬車的晃動,靠在車身後的豎板上,盯著眼前的門簾怔怔出神。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5-29 20:58:54~2023-05-30 20:32: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60384985 2個;原子小不點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雲中錦書 105瓶;let\s 11瓶;tokuisuzuko、resen_sun 10瓶;小孫在這兒! 6瓶;等更等關燈 5瓶;大王hhh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板曬製鹽


    謝正卿這邊, 得知王伽目前又押送一批犯人正往著嶺南的方向而來,於是也不急於回去,除了先前合作的那些幹貨和奢侈品, 他又盯上了蚊香的生意。


    蚊香是封樂獨有的最有效的滅蚊方法,不僅嶺南一帶用得著, 整個大焱疆域內隻要遇上天氣炎熱的都要用得上這玩意兒,隻是中原往北一帶蚊蟲沒有那麽猖獗, 而且路途遙遠, 等他回去夏天都快過去了, 於是打算在這一兩個月先賣蚊香,從瀝州境內的各個郡縣拓展到整個嶺南地區,以東南海岸如此特殊的環境和氣候,蚊香準能一炮而紅。


    春熙巷的作坊如今人手加起來已經多達二十人, 正在加足馬力開工, 每天有數萬盤蚊香麵世, 此時正是擴大銷售的最佳時期。


    謝正卿說幹就幹, 帶著商隊第二天裝了十幾馬車的蚊香就往隔壁幾個郡縣而去。


    作坊那邊也因此直接進帳了幾百兩銀子,當初剛來封樂時候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窘境總算是一去不復返了。


    作坊的事情如今大部分都交給蘇二爺處理, 如今他已經完全上手,不需要蘇韻再事事跟進,因此當秋夢期提出要去石盤村, 蘇韻也能隨時抽出身來。


    等到了石盤村, 才發現這個村子賴以生存的,其實是鹽田。


    按理說在古代,鹽的價值最貴, 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貨物, 其珍貴程度甚至一度可以代替貨幣流通, 然而以生產鹽巴為主的石盤村家家戶戶卻都窮到吃不上飯,其中的原因,除了嚴苛的鹽稅,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那就是這裏的人採用的是舊式製鹽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追月並收藏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