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遷冒出一腦門冷汗,磕磕巴巴道:「大理寺全體上下……給……給長公主拜年!」
文宜紅唇微抿:「這可怎麽是好,本宮沒準備這麽多紅包。」
易遷尷尬道:「長公主說笑了!」他目光兩邊遊移,沒看到刑部的人。
文宜把茶盞擱回桌上:「本宮把刑部的人打發走了。」
易遷驚訝地抬起頭。
文宜接過婢女遞過的碧綠手串,嘴角彎著冷笑:「本宮方才與他們偶遇,他們說是來提人的,本宮看過文書,上麵缺了刑部尚書的蓋印批覆,本宮讓他們滾回去補手續去了。」
方小杞等三人不是要犯,按慣例,這個等級的案子,刑部提人無需尚書大人蓋印。但長公主說需要,哪個敢說不?
而且,沈書允隻要知道是長公主讓他們來的,自然明白她的阻攔之意,是斷不敢蓋這個章的,這個手續,根本補不來。
易遷明白長公主偏袒,趕忙謝過,腦子裏飛快撥著盤算:一邊是駙馬爺掌管的刑部,一邊是二兒子就職的大理寺,長公主分明是偏袒大理寺這邊!
可是,為什麽?
長公主與駙馬再不和,那也是利害相關、同氣連枝的夫妻。沈星河雖是長公主府的二公子,卻不是長公主親生的,而且,據說幾乎是決裂的關係。
長公主為什麽偏袒沈星河?
易遷想不通,但他的為官準則,是做一棵合格的牆頭草!長公主向著沈星河,就是向著大理寺。向著大理寺,那就是他易遷的靠山!
他喜上眉梢,殷勤地問:「不知長公主殿下大駕光臨,有何指示?」
長公主慢悠悠道:「本宮是來探監的。」
易遷呆住:「敢問長公主想探……探視哪個犯人?」
「方,小,杞。」艷麗朱唇緩緩吐出三個字,戴著彎長鑲寶護甲的玉指掐過三顆碧珠,碰出清脆的三聲響。
易遷不懂文宜貴為長公主,召見方小杞這等小人物幹什麽,隻莫名覺得寒毛直豎,感覺方小杞命不長久。
大過年的,易遷哪敢讓文宜踏進監牢這種晦氣之地。他趕忙解釋方小杞不是嫌犯,隻是暫扣問話而已,急忙把方小杞叫了過來。
文宜揮退廳中所有人,隻留下方小杞。方小杞跪在地上,聽著座上珠串碰撞的聲音,滿心惶惑。
良久,文宜才幽幽吐出一句:「是河兒托本宮來看你的。」
第196章 求情
方小杞猛地抬起頭,脫口而出:「您見著沈大人了?他怎麽樣了?」
文宜俯視著她,微微挑眉:「你倒關切得很。放心吧,河兒被聖上教訓了幾下板子,無甚大礙。」
文宜抿了一口茶:「河兒好歹是四品朝官,長公主府的二公子,刑部尚書的兒子,聖上還能打死他不成?」
外麵起了風,天地紛幽,窗上忽明忽暗。見不著人,方小杞的心懸著落不下,驚怕仍掛在臉上。
文宜嘆口氣:「本宮聽到消息時進宮求見聖上,還是遲了一步,板子已打過,人已關起來。聖上對河兒一向縱容,這一次,卻沒有留情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兒一再冒犯龍顏,近日越發張狂無度,若再不管教,河兒就要踩到聖上的龍臉上了。」
文宜的嗓音在有規律的佛珠撚動聲中顯得深幽:「這次聖上杖責河兒,表麵是因聖寧寺住持之死,其實這隻是個火上澆油的出口罷了。早在河兒在百官宴上抗旨的時候,聖上當場沒發作,其實已然盛怒,早就打算給他點顏色看看了。」
方小杞不安地抬起頭:「他又抗什麽旨了?」
文宜睨視她一眼,徐徐吐出兩個字:「指婚。」
方小杞愣住。
昨夜,文宜聽說沈星河被帶走收監,連夜求見德宗帝。進去時,德宗帝正歪在寢殿的錦榻上,腦門糊著太醫精心配製的膏藥。
德宗帝捂著腦門哼哼:「文宜啊,你皇兄要被你家老二氣死了。」
文宜往榻前跪,急道:「皇兄,河兒他……」
德宗帝擺了擺手:「起來起來,你頭上珠花晃得朕頭更疼了!大新正月的,你家老二先是當眾頂撞朕,再弄死了重要嫌犯,朕又沒砍他腦袋,不過是打了他幾下,值得你一跪?!」
文宜的語氣中含了怨氣:「皇兄,河兒雖有過失,也是為了辦案,為何就得挨廷杖了?」
德宗帝不答,沉下臉色,麵上慢慢聚起陰雲。
文宜是德宗帝最寵愛的妹妹,在朝中政務上,亦是隱在紗幕後的得力助手,德宗帝鮮有給她臉色看。這一次,文宜卻品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不由得膽寒。
她跪在榻前,臉上又帶著倔強,眼裏忍不住盈淚。
德宗帝嘆口氣,緩了冷色,伸手扶起她:「文宜啊,沈二老給朕氣受,朕早就想找機會修理修理他了。」
文宜趕忙道:「河兒雖任性,對皇兄是忠心耿耿的!」
德宗帝不耐:「少給他臉上貼金!你自己看著長大的小王八蛋,他對朕是什麽態度,你心裏沒點數?」
這責難格外嚴厲,文宜心中大駭,臉色發白:「河兒他對皇兄絕不會有異心……」
德宗帝打斷她的話,說:「朕不是說他要造反!朕是說,沈星河這小子,從來不曾忠於誰,隻忠於他認定的道理。」
文宜一怔。
德宗帝嘆口氣:「文宜啊,朕看重他的,正是這份天不怕地不怕的率直。竇文,得有這麽個對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文宜紅唇微抿:「這可怎麽是好,本宮沒準備這麽多紅包。」
易遷尷尬道:「長公主說笑了!」他目光兩邊遊移,沒看到刑部的人。
文宜把茶盞擱回桌上:「本宮把刑部的人打發走了。」
易遷驚訝地抬起頭。
文宜接過婢女遞過的碧綠手串,嘴角彎著冷笑:「本宮方才與他們偶遇,他們說是來提人的,本宮看過文書,上麵缺了刑部尚書的蓋印批覆,本宮讓他們滾回去補手續去了。」
方小杞等三人不是要犯,按慣例,這個等級的案子,刑部提人無需尚書大人蓋印。但長公主說需要,哪個敢說不?
而且,沈書允隻要知道是長公主讓他們來的,自然明白她的阻攔之意,是斷不敢蓋這個章的,這個手續,根本補不來。
易遷明白長公主偏袒,趕忙謝過,腦子裏飛快撥著盤算:一邊是駙馬爺掌管的刑部,一邊是二兒子就職的大理寺,長公主分明是偏袒大理寺這邊!
可是,為什麽?
長公主與駙馬再不和,那也是利害相關、同氣連枝的夫妻。沈星河雖是長公主府的二公子,卻不是長公主親生的,而且,據說幾乎是決裂的關係。
長公主為什麽偏袒沈星河?
易遷想不通,但他的為官準則,是做一棵合格的牆頭草!長公主向著沈星河,就是向著大理寺。向著大理寺,那就是他易遷的靠山!
他喜上眉梢,殷勤地問:「不知長公主殿下大駕光臨,有何指示?」
長公主慢悠悠道:「本宮是來探監的。」
易遷呆住:「敢問長公主想探……探視哪個犯人?」
「方,小,杞。」艷麗朱唇緩緩吐出三個字,戴著彎長鑲寶護甲的玉指掐過三顆碧珠,碰出清脆的三聲響。
易遷不懂文宜貴為長公主,召見方小杞這等小人物幹什麽,隻莫名覺得寒毛直豎,感覺方小杞命不長久。
大過年的,易遷哪敢讓文宜踏進監牢這種晦氣之地。他趕忙解釋方小杞不是嫌犯,隻是暫扣問話而已,急忙把方小杞叫了過來。
文宜揮退廳中所有人,隻留下方小杞。方小杞跪在地上,聽著座上珠串碰撞的聲音,滿心惶惑。
良久,文宜才幽幽吐出一句:「是河兒托本宮來看你的。」
第196章 求情
方小杞猛地抬起頭,脫口而出:「您見著沈大人了?他怎麽樣了?」
文宜俯視著她,微微挑眉:「你倒關切得很。放心吧,河兒被聖上教訓了幾下板子,無甚大礙。」
文宜抿了一口茶:「河兒好歹是四品朝官,長公主府的二公子,刑部尚書的兒子,聖上還能打死他不成?」
外麵起了風,天地紛幽,窗上忽明忽暗。見不著人,方小杞的心懸著落不下,驚怕仍掛在臉上。
文宜嘆口氣:「本宮聽到消息時進宮求見聖上,還是遲了一步,板子已打過,人已關起來。聖上對河兒一向縱容,這一次,卻沒有留情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兒一再冒犯龍顏,近日越發張狂無度,若再不管教,河兒就要踩到聖上的龍臉上了。」
文宜的嗓音在有規律的佛珠撚動聲中顯得深幽:「這次聖上杖責河兒,表麵是因聖寧寺住持之死,其實這隻是個火上澆油的出口罷了。早在河兒在百官宴上抗旨的時候,聖上當場沒發作,其實已然盛怒,早就打算給他點顏色看看了。」
方小杞不安地抬起頭:「他又抗什麽旨了?」
文宜睨視她一眼,徐徐吐出兩個字:「指婚。」
方小杞愣住。
昨夜,文宜聽說沈星河被帶走收監,連夜求見德宗帝。進去時,德宗帝正歪在寢殿的錦榻上,腦門糊著太醫精心配製的膏藥。
德宗帝捂著腦門哼哼:「文宜啊,你皇兄要被你家老二氣死了。」
文宜往榻前跪,急道:「皇兄,河兒他……」
德宗帝擺了擺手:「起來起來,你頭上珠花晃得朕頭更疼了!大新正月的,你家老二先是當眾頂撞朕,再弄死了重要嫌犯,朕又沒砍他腦袋,不過是打了他幾下,值得你一跪?!」
文宜的語氣中含了怨氣:「皇兄,河兒雖有過失,也是為了辦案,為何就得挨廷杖了?」
德宗帝不答,沉下臉色,麵上慢慢聚起陰雲。
文宜是德宗帝最寵愛的妹妹,在朝中政務上,亦是隱在紗幕後的得力助手,德宗帝鮮有給她臉色看。這一次,文宜卻品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不由得膽寒。
她跪在榻前,臉上又帶著倔強,眼裏忍不住盈淚。
德宗帝嘆口氣,緩了冷色,伸手扶起她:「文宜啊,沈二老給朕氣受,朕早就想找機會修理修理他了。」
文宜趕忙道:「河兒雖任性,對皇兄是忠心耿耿的!」
德宗帝不耐:「少給他臉上貼金!你自己看著長大的小王八蛋,他對朕是什麽態度,你心裏沒點數?」
這責難格外嚴厲,文宜心中大駭,臉色發白:「河兒他對皇兄絕不會有異心……」
德宗帝打斷她的話,說:「朕不是說他要造反!朕是說,沈星河這小子,從來不曾忠於誰,隻忠於他認定的道理。」
文宜一怔。
德宗帝嘆口氣:「文宜啊,朕看重他的,正是這份天不怕地不怕的率直。竇文,得有這麽個對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