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三娘隔著蓋頭,也透出了困惑不解。
易遷無奈地擺擺手:「算了,算了,你們能懂什麽?此事一出,許多盤根錯節的權臣世家全蹦出來了。老夫清楚得很,他們哪是替四個紈絝喊冤,他們是藉機衝著大理寺發作。說是衝著大理寺,其實是衝著沈雲洲。衝著沈雲洲,就是衝著長公主府。衝著長公主府,就是衝著聖……」
他的聲音猛地頓住,警惕地掃一眼麵前的三人:「我跟你們三個傻子說這些幹什麽……」
方小杞似懂非懂,好奇地追問:「易大人,那您站哪邊呢?」
「我站……」易遷臉色劇變:「你胡說八道什麽!本官哪邊都惹不起……不是,本官哪邊都不站!都給我走走走!」暴躁地甩袖,朝公事廳走去。
第144章 另一個人
方小杞不甘心,朝易遷的背影高聲問道:「易大人,陳節的冤案,您也不管了嗎?」
易遷頭也不回,朝天伸出一根手指:「證據,證據呢?你們口口聲聲說陳節枉死,憑的不過是各人的口述之辭,沒有實證,哪能翻得了定案?人都死了,還管什麽管!你們三個實在閑著沒事幹就去巡街,別瞎折騰了!」
怒氣沖沖走出一段,又想起什麽,回頭指著這邊說:「本官說錯了,是你們兩個去巡街,鶴三娘就在家歇著吧!可別把百姓嚇死了……」
易遷嘀咕著走遠。
方小杞原地立了半晌,苦惱地揪著自己的發揪:「易大人要證據,該去哪裏找呢?」
季楊伸手來拍她的肩:「小杞啊,易大人不是這個意思……」
她背後跟長著眼似的,本能地躲開,回頭警惕地看著他。
季楊識趣地縮回爪子:「易大人的意思是說,一是沒有實證,再一個是,就算是江漳有罪,他也已經死了,也算給陳節賠命了。」
方小杞沉默一會兒,說:「不是這麽回事。就算去地府,陳節該清清白白地去,江漳該頂著罪名下去!」
季楊用手指撓了撓他的豁嘴,為難地說:「小杞,你這份軸勁,越來越像咱們沈大人了。地府不是有閻王爺嗎?讓他去判好了!是不是,鶴三娘?」
鶴三娘沒搭理他。
季楊有些尷尬:「怎麽了嘛?」
方小杞站在雪後的風裏,臉上沒有血色,相貌中的那分銳利露出來,神情顯得格外冷漠。
「人間事人間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要讓世人看得分分明明,活著的人才能釋然,死了的人才能閉眼!」
季楊怔住,不太確信地問:「小杞,你生氣了嗎?」
「沒有。」她冷著臉,轉身走開。
季楊伸著脖子喊:「小杞,咱們一起去巡街啊?」
方小杞沒有回頭。
兩人目送著她的背影,鶴三娘說:「她生氣了。」
季楊尷尬地抓了抓腦袋:「鶴三娘你說,沈大人都被停職了,咱們一幫打下手的,能有什麽辦法?我怕她難受,就是想安慰安慰她,咋還生氣了呢?」
「她說得沒錯。」蓋頭底下輕輕嘆一聲,「人間事人間了,這輩子的仇就該這輩子報,我們地府的鍾馗大人,不都來人間替天行道了麽?」
「你……你們地府……」季楊愁得要命!
方小杞踏著雪走遠,一直走到僻靜處,手腳冰涼。
她的父兄在十年前的玉石大劫案中失蹤,至今頂著殺人劫財,投靠外敵的罪名。十年了,這世上再無他們的任何蹤跡,方小杞心裏清楚,他們一定不在人世了。
她和阿娘留在這世上,背負著殺人犯親屬的枷鎖。阿娘直到過世,也未能將這枷鎖卸下。
不該這樣,無罪的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該蒙冤。
她想還陳節一個清白,不是為了陳節,也不是為了沉璧,而是為了稍稍彌補一點自己心中的裂痕。
她摸出竹笛,吹響一串笛語。遠處傳來回應聲,笛聲在分布在大安城的飛燕們之間相連成線,再縱橫成網,迅速鋪開去。
方小杞沒有等季楊一起,逕自出了大理寺,在大安城漫無目的地逛盪,最後來到平康街。
凡心閣原先所在之處兩邊依然花樓高聳,隻有它那塊兒空缺,像缺了一顆牙,空落落的。它的廢墟仍在,藏在圍牆裏,從外麵望進去,隻看到竹叢在風裏起伏。
院門貼著封條,方小杞從牆頭翻了進去,看到積雪覆蓋著磚瓦碎石。昔日不盡繁華,變成一片頹廢寂寥。
她回頭,正看到大門內側貼著的鍾馗畫像。畫像已褪色,在風雪裏殘破了一半,畫中神像的威煞卻仍然破紙而出。
「鍾馗……」方小杞低聲道,「你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麽?」
鍾馗,貼於門戶是鎮鬼尅邪的門神,懸在中堂是禳災祛魅的神靈,出現於儺儀中是統鬼斬妖的猛將,在家中小孩房中置鍾馗畫像也是有的,比如她小時候,臥房裏就貼著一張鍾馗。
從小,在她的心目中,鍾馗是驅邪逐惡的神明。
不成想,傳說中的「鍾馗」會出現在現實世界,在人間懲凶除奸。馬自鳴、左東溪、江家父子,鍾馗賜予了他們最殘酷的下場。
現在的方小杞,對鍾馗的感覺很複雜。一方麵,她覺得惡人該死。
另一方麵,鍾馗除惡的手段異常殘忍,令人心生寒慄。
沈星河對鍾馗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的,就是要把鍾馗揪出來。而方小杞的內心,其實是有些動搖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易遷無奈地擺擺手:「算了,算了,你們能懂什麽?此事一出,許多盤根錯節的權臣世家全蹦出來了。老夫清楚得很,他們哪是替四個紈絝喊冤,他們是藉機衝著大理寺發作。說是衝著大理寺,其實是衝著沈雲洲。衝著沈雲洲,就是衝著長公主府。衝著長公主府,就是衝著聖……」
他的聲音猛地頓住,警惕地掃一眼麵前的三人:「我跟你們三個傻子說這些幹什麽……」
方小杞似懂非懂,好奇地追問:「易大人,那您站哪邊呢?」
「我站……」易遷臉色劇變:「你胡說八道什麽!本官哪邊都惹不起……不是,本官哪邊都不站!都給我走走走!」暴躁地甩袖,朝公事廳走去。
第144章 另一個人
方小杞不甘心,朝易遷的背影高聲問道:「易大人,陳節的冤案,您也不管了嗎?」
易遷頭也不回,朝天伸出一根手指:「證據,證據呢?你們口口聲聲說陳節枉死,憑的不過是各人的口述之辭,沒有實證,哪能翻得了定案?人都死了,還管什麽管!你們三個實在閑著沒事幹就去巡街,別瞎折騰了!」
怒氣沖沖走出一段,又想起什麽,回頭指著這邊說:「本官說錯了,是你們兩個去巡街,鶴三娘就在家歇著吧!可別把百姓嚇死了……」
易遷嘀咕著走遠。
方小杞原地立了半晌,苦惱地揪著自己的發揪:「易大人要證據,該去哪裏找呢?」
季楊伸手來拍她的肩:「小杞啊,易大人不是這個意思……」
她背後跟長著眼似的,本能地躲開,回頭警惕地看著他。
季楊識趣地縮回爪子:「易大人的意思是說,一是沒有實證,再一個是,就算是江漳有罪,他也已經死了,也算給陳節賠命了。」
方小杞沉默一會兒,說:「不是這麽回事。就算去地府,陳節該清清白白地去,江漳該頂著罪名下去!」
季楊用手指撓了撓他的豁嘴,為難地說:「小杞,你這份軸勁,越來越像咱們沈大人了。地府不是有閻王爺嗎?讓他去判好了!是不是,鶴三娘?」
鶴三娘沒搭理他。
季楊有些尷尬:「怎麽了嘛?」
方小杞站在雪後的風裏,臉上沒有血色,相貌中的那分銳利露出來,神情顯得格外冷漠。
「人間事人間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要讓世人看得分分明明,活著的人才能釋然,死了的人才能閉眼!」
季楊怔住,不太確信地問:「小杞,你生氣了嗎?」
「沒有。」她冷著臉,轉身走開。
季楊伸著脖子喊:「小杞,咱們一起去巡街啊?」
方小杞沒有回頭。
兩人目送著她的背影,鶴三娘說:「她生氣了。」
季楊尷尬地抓了抓腦袋:「鶴三娘你說,沈大人都被停職了,咱們一幫打下手的,能有什麽辦法?我怕她難受,就是想安慰安慰她,咋還生氣了呢?」
「她說得沒錯。」蓋頭底下輕輕嘆一聲,「人間事人間了,這輩子的仇就該這輩子報,我們地府的鍾馗大人,不都來人間替天行道了麽?」
「你……你們地府……」季楊愁得要命!
方小杞踏著雪走遠,一直走到僻靜處,手腳冰涼。
她的父兄在十年前的玉石大劫案中失蹤,至今頂著殺人劫財,投靠外敵的罪名。十年了,這世上再無他們的任何蹤跡,方小杞心裏清楚,他們一定不在人世了。
她和阿娘留在這世上,背負著殺人犯親屬的枷鎖。阿娘直到過世,也未能將這枷鎖卸下。
不該這樣,無罪的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該蒙冤。
她想還陳節一個清白,不是為了陳節,也不是為了沉璧,而是為了稍稍彌補一點自己心中的裂痕。
她摸出竹笛,吹響一串笛語。遠處傳來回應聲,笛聲在分布在大安城的飛燕們之間相連成線,再縱橫成網,迅速鋪開去。
方小杞沒有等季楊一起,逕自出了大理寺,在大安城漫無目的地逛盪,最後來到平康街。
凡心閣原先所在之處兩邊依然花樓高聳,隻有它那塊兒空缺,像缺了一顆牙,空落落的。它的廢墟仍在,藏在圍牆裏,從外麵望進去,隻看到竹叢在風裏起伏。
院門貼著封條,方小杞從牆頭翻了進去,看到積雪覆蓋著磚瓦碎石。昔日不盡繁華,變成一片頹廢寂寥。
她回頭,正看到大門內側貼著的鍾馗畫像。畫像已褪色,在風雪裏殘破了一半,畫中神像的威煞卻仍然破紙而出。
「鍾馗……」方小杞低聲道,「你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麽?」
鍾馗,貼於門戶是鎮鬼尅邪的門神,懸在中堂是禳災祛魅的神靈,出現於儺儀中是統鬼斬妖的猛將,在家中小孩房中置鍾馗畫像也是有的,比如她小時候,臥房裏就貼著一張鍾馗。
從小,在她的心目中,鍾馗是驅邪逐惡的神明。
不成想,傳說中的「鍾馗」會出現在現實世界,在人間懲凶除奸。馬自鳴、左東溪、江家父子,鍾馗賜予了他們最殘酷的下場。
現在的方小杞,對鍾馗的感覺很複雜。一方麵,她覺得惡人該死。
另一方麵,鍾馗除惡的手段異常殘忍,令人心生寒慄。
沈星河對鍾馗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的,就是要把鍾馗揪出來。而方小杞的內心,其實是有些動搖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