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河從昏迷中醒來之後的這幾天,精神一直不好,在神仙眼的餘毒下一陣陣地犯迷糊,方小杞一直不曾跟他聊案子的事。如今看他徹底清醒了,便把在凡心閣的聽屋裏,與解紅衣的對話細細複述。
沈星河按著她袖角的左手紋絲不動,專注地看著她聽完,方小杞莫名覺得,自己像被貓按住尾巴的老鼠,這兇巴巴的貓下一刻就要把她吞了,稟報時連連打磕巴。
沈星河沒有吞了她,耐心地聽完,沉思一陣,右手執起一桿筆,說:「如此,結合案情前後,基本可以理順本案中發生的事。」
沈星河拿開寫滿生僻字的紙,另起一頁,寫下「江漳」二字,低聲道:「先是江漳夥同三個酒友,毆打與他作對的同僚陳節,然後扼殺妾室月梔,嫁禍陳節。江漳利用刑部的職務之便,枉顧辦案流程,使陳節身敗名裂,枉死冤獄。」
然後,他又寫下陳璧的名字,接著說:「江漳害死陳節,仍不肯罷休,還要折辱陳節的家人。陳節的妹妹陳璧,原應發賣為官奴,在江漳的暗中操作下,改成賣進青樓為妓。」
沈星河再寫下「解紅衣」三個字:「解紅衣經她的主子授意,經營凡心閣。凡心閣表麵是座生意不錯的青樓,其實是座吞人樓,專做替她的主子殺人滅口的事。月梔贖身自凡心閣,她被害後,與她情誼深厚的老鴇解紅衣高價買下陳璧,目的就是想夥同陳璧,把江漳引入九盤地宮。這件事,很可能是解紅衣私自動用九盤地宮,她的主子未必知情。」
「解紅衣為月梔,陳璧為陳節,兩名復仇者一拍即合。」他筆尖一移,指回陳璧的名字:「陳璧獻出所謂家傳秘藥添了一把火,讓江漳等人不但困進九盤地宮,還把同伴看成惡鬼,在極度恐懼中互相殘殺。」
方小杞眼中一凜,接話道:「這味秘藥就是神仙眼!大人,這個環節我一直想不通。神仙眼是鬼道烏澗的獨門秘藥,在旺福祠中,烏澗的徒弟聽海曾經使用它。烏澗和聽海都已死去,神仙眼怎麽又出現了?」
她狐疑地瞅了一眼榻上的聽山:「這小子做過烏澗的徒弟,會不會是他……」
沈星河淡然道:「不會,聽山既沒那個腦子,也沒那個膽子。」
聽山不知何時已由昏迷轉成昏睡,睡夢中也感覺到被上官嘲諷,翻了個身,發出一聲委屈的夢囈。
沈星河翻看著聽山收集的陳家相關信息,說:「陳家祖上三代是做燈籠的手藝人。到這一代,才出了個考上功名的陳節。怎麽都不像擁有神仙眼這種毒物的人家。」
方小杞眼神微深:「所以,神仙眼根本不是陳家祖傳秘藥,是別人給她的。」
要去拿擱在書案另一端的一張筆錄,伸手卻夠不到。若站起來去拿,便要鬆開方小杞的衣袖,她必會趁機把袖子藏回去,坐得離他遠遠的。
他可不樂意。
於是沈星河拿過一塊瑞獅形狀的銅鎮紙,將那角袖子壓住,然後迤迤然起身。
方小杞看著呲牙裂嘴的小銅獅,仿佛在替沈星河說:敢把袖子抽回去,就咬你!
方小杞無語了。這個人到底幾歲?!
第135章 您不用解釋
沈星河拿了紙張回來,把鎮紙移開,把手按回原處,這才把那張紙湊在燈下看。這張紙上,聽山抄錄了一張通緝令的內容,是由大理寺卿易遷簽發的通緝令。上麵列著解紅衣等一些凡心閣的人的名單,陳璧的名字赫然在列。
方小杞對陳璧抱有同情和感激,忐忑地問:「大人,江漳四人害死了她的哥哥,陳璧如果被抓到,按律……不會重罰吧?」
沈星河糾正道:「是江漳殺人嫁禍,羅織罪名,另三個人隻參與了毆打陳節,罪不致死。陳璧的尋仇,過度了。」
她心中一沉:「會如何判罰?」
沈星河擰著眉心:「雖然人是我的弓箭殺死的,但送江漳等四人進地宮,有陳璧首份功勞,按律是死罪。四人均是貴族子弟,落得死無全屍,其家族必會主張重判。陳璧落淩遲之罪,也是有可能的。」
方小杞打了個哆嗦,眼中滿是恐懼。
沈星河放低了聲音,語氣中帶一絲安慰:「若她被捕,我會盡力轉圜。」
方小杞不安地說:「她能跑掉最好了。」
沈星河晃了晃手中的通緝令:「你當著大理寺少卿的麵說這種話合適麽?」
方小杞趕忙閉了嘴。沈星河嘴角微抿:「不過,你說得有道理。她能脫身最好。」
沈星河的手指無意識地玩著她的袖角:「陳璧這女子不簡單,解紅衣小看了她。」
他的筆尖點著紙上的一係列姓名,沉吟片刻,說:「推論到此處,還是個兩名女子聯手復仇的故事,動機一目了然。奇怪的是後麵發生的事……」
他又寫下「江天壽」三個字:「據江家僕人說,江天壽在祠堂裏看到了鍾馗,被鍾馗威脅,以自己的命去換兒子的命,還必須依照指令,進行一個放燈儀式。僕人原以為江天壽發癔症,卻有人在江家大門口準備好了一些孔明燈。」
「是陳璧。」方小杞肯定地說,「是陳璧送去的孔明燈。」
沈星河點頭:「極有可能是她。江天壽帶著那些孔明燈,讓僕人往燈上寫那首鍾馗歌謠,從江府放到凡心閣,十步一燈,走到凡心閣大門口,恰好放完最後一隻。燈的數量,都是陳璧提前精心計算好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沈星河按著她袖角的左手紋絲不動,專注地看著她聽完,方小杞莫名覺得,自己像被貓按住尾巴的老鼠,這兇巴巴的貓下一刻就要把她吞了,稟報時連連打磕巴。
沈星河沒有吞了她,耐心地聽完,沉思一陣,右手執起一桿筆,說:「如此,結合案情前後,基本可以理順本案中發生的事。」
沈星河拿開寫滿生僻字的紙,另起一頁,寫下「江漳」二字,低聲道:「先是江漳夥同三個酒友,毆打與他作對的同僚陳節,然後扼殺妾室月梔,嫁禍陳節。江漳利用刑部的職務之便,枉顧辦案流程,使陳節身敗名裂,枉死冤獄。」
然後,他又寫下陳璧的名字,接著說:「江漳害死陳節,仍不肯罷休,還要折辱陳節的家人。陳節的妹妹陳璧,原應發賣為官奴,在江漳的暗中操作下,改成賣進青樓為妓。」
沈星河再寫下「解紅衣」三個字:「解紅衣經她的主子授意,經營凡心閣。凡心閣表麵是座生意不錯的青樓,其實是座吞人樓,專做替她的主子殺人滅口的事。月梔贖身自凡心閣,她被害後,與她情誼深厚的老鴇解紅衣高價買下陳璧,目的就是想夥同陳璧,把江漳引入九盤地宮。這件事,很可能是解紅衣私自動用九盤地宮,她的主子未必知情。」
「解紅衣為月梔,陳璧為陳節,兩名復仇者一拍即合。」他筆尖一移,指回陳璧的名字:「陳璧獻出所謂家傳秘藥添了一把火,讓江漳等人不但困進九盤地宮,還把同伴看成惡鬼,在極度恐懼中互相殘殺。」
方小杞眼中一凜,接話道:「這味秘藥就是神仙眼!大人,這個環節我一直想不通。神仙眼是鬼道烏澗的獨門秘藥,在旺福祠中,烏澗的徒弟聽海曾經使用它。烏澗和聽海都已死去,神仙眼怎麽又出現了?」
她狐疑地瞅了一眼榻上的聽山:「這小子做過烏澗的徒弟,會不會是他……」
沈星河淡然道:「不會,聽山既沒那個腦子,也沒那個膽子。」
聽山不知何時已由昏迷轉成昏睡,睡夢中也感覺到被上官嘲諷,翻了個身,發出一聲委屈的夢囈。
沈星河翻看著聽山收集的陳家相關信息,說:「陳家祖上三代是做燈籠的手藝人。到這一代,才出了個考上功名的陳節。怎麽都不像擁有神仙眼這種毒物的人家。」
方小杞眼神微深:「所以,神仙眼根本不是陳家祖傳秘藥,是別人給她的。」
要去拿擱在書案另一端的一張筆錄,伸手卻夠不到。若站起來去拿,便要鬆開方小杞的衣袖,她必會趁機把袖子藏回去,坐得離他遠遠的。
他可不樂意。
於是沈星河拿過一塊瑞獅形狀的銅鎮紙,將那角袖子壓住,然後迤迤然起身。
方小杞看著呲牙裂嘴的小銅獅,仿佛在替沈星河說:敢把袖子抽回去,就咬你!
方小杞無語了。這個人到底幾歲?!
第135章 您不用解釋
沈星河拿了紙張回來,把鎮紙移開,把手按回原處,這才把那張紙湊在燈下看。這張紙上,聽山抄錄了一張通緝令的內容,是由大理寺卿易遷簽發的通緝令。上麵列著解紅衣等一些凡心閣的人的名單,陳璧的名字赫然在列。
方小杞對陳璧抱有同情和感激,忐忑地問:「大人,江漳四人害死了她的哥哥,陳璧如果被抓到,按律……不會重罰吧?」
沈星河糾正道:「是江漳殺人嫁禍,羅織罪名,另三個人隻參與了毆打陳節,罪不致死。陳璧的尋仇,過度了。」
她心中一沉:「會如何判罰?」
沈星河擰著眉心:「雖然人是我的弓箭殺死的,但送江漳等四人進地宮,有陳璧首份功勞,按律是死罪。四人均是貴族子弟,落得死無全屍,其家族必會主張重判。陳璧落淩遲之罪,也是有可能的。」
方小杞打了個哆嗦,眼中滿是恐懼。
沈星河放低了聲音,語氣中帶一絲安慰:「若她被捕,我會盡力轉圜。」
方小杞不安地說:「她能跑掉最好了。」
沈星河晃了晃手中的通緝令:「你當著大理寺少卿的麵說這種話合適麽?」
方小杞趕忙閉了嘴。沈星河嘴角微抿:「不過,你說得有道理。她能脫身最好。」
沈星河的手指無意識地玩著她的袖角:「陳璧這女子不簡單,解紅衣小看了她。」
他的筆尖點著紙上的一係列姓名,沉吟片刻,說:「推論到此處,還是個兩名女子聯手復仇的故事,動機一目了然。奇怪的是後麵發生的事……」
他又寫下「江天壽」三個字:「據江家僕人說,江天壽在祠堂裏看到了鍾馗,被鍾馗威脅,以自己的命去換兒子的命,還必須依照指令,進行一個放燈儀式。僕人原以為江天壽發癔症,卻有人在江家大門口準備好了一些孔明燈。」
「是陳璧。」方小杞肯定地說,「是陳璧送去的孔明燈。」
沈星河點頭:「極有可能是她。江天壽帶著那些孔明燈,讓僕人往燈上寫那首鍾馗歌謠,從江府放到凡心閣,十步一燈,走到凡心閣大門口,恰好放完最後一隻。燈的數量,都是陳璧提前精心計算好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