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蔣毅從京城到潤州,又到江寧,數年間?換了幾?個地方。外人不明來歷,多以為允中是蔣毅在外頭?某個侍妾生?的,如今認祖歸宗罷了。
一晃十年過去,那允中生?得模樣討喜,又極其聰慧,蔣毅夫婦又憐他自小經歷磨難,沒了親爹親娘,平素就算偶有過失,也不忍苛責他,對他竟比對蔣銘還要寵愛幾?分。
允中見眾人待他不薄,漸漸也把父母兄姐當成了骨肉至親,心內感恩,慶幸不盡。隻是他幼時經歷殊為慘烈,旁人都以為忘了,他卻實不曾忘,一直埋在心底。
話說悟因見允中對他禮拜,抬手阻攔道:「此?是供佛處,檀越不必對俗人多禮。」示意他坐下,又道:「老?僧看小檀越神采,想來不論生?身父母,還是養身父母,皆是善緣而非惡緣。你的心結,隻因想起生?身父母的慘苦,於心不忍不甘,麵對如今爹娘,又覺得受恩深重,難以回報,可是這樣麽?」
允中垂淚道:「正是這樣。方才在那邊,我聽法師講經,說那光目聖女為母設供修福,我就想,我是不是也稟告爹娘,為我生?身父母做些法事超度。可是又想,都過去這麽多年了,爹娘待我就和親生?的一樣,相識的親友,也都道我是蔣家的兒子,要是舊事重提,我隻怕……我自己也覺得不大妥當。請大師教?我,可要怎麽樣才好呢?」
悟因慈顏說道:「依老?僧看,這不過是件小事,稟知堂上未嚐不可,就照實說也罷了。要是你不想說,也有別的辦法。」
允中問:「別的什麽辦法?」
悟因:「你是讀書人,豈不知『至誠如神』的道理?。光目女設供修福,所以感動神佛者,並非其供養之物?,而是其供養之心也。佛門有語,願力大於業力,業力大於神通。超薦亡靈的方式方法有許多,可以自心祝禱,也可布施僧尼祝禱,也可救濟貧苦,為其祈修福德……形式倒不是最要緊的,要緊是你的心意。心誠自可通神,還有什麽心願不能了的?」
「至於檀越所說,要回報養育之恩,可知人生?所遇,無非因緣也。過去的父母是你過去的因緣,現在的爹娘,乃是你當下的因緣,二者本是同一件事。你就如對待生?身父母一樣,對待現今的爹娘,也就是了。」
允中聽說了這番話,忖度半晌,心下豁然輕鬆。拱手躬身道:「多謝大師指點?迷津,小子受教?了。」
臉上露出?笑容,又道:「聽大師這麽一說,令我日夜焦心,輾轉反側的事,解決起來卻是簡單得很。我好像……也悟到了一點?兒道理?。」
悟因見他聰慧,有心與他多談幾?句,微笑道:「檀越悟到了什麽,不妨跟老?僧說說。」
允中道:「前不久,小子向乞兒施捨,卻發現那乞兒是假裝殘疾的,心裏有些懊喪。一位老?人家教?導我,不必放在心上,說,施者自施,受者自受,各自因果,是兩不相幹的,當時小子覺得受益匪淺。今日又聽大師法語,方才領悟到,原來做人行事,最重要的乃是『端看自心』四字。」
悟因頷首笑道:「檀越小小年紀,能悟到這個境界,實是慧根深厚。隻是……」頓了一頓,「隻是檀越有沒有想過,人心卻是會變的。」
允中一怔,想了想,笑道:「大師說的是。方才進門來時,我心是苦的,而今此?刻又不苦了,可不是變了的。」
又思忖了一會,道:「人心既是會變,就是人也會變了?」
悟因笑道:「那是自然。佛說萬法無常,這世間?並無不變的事物?。譬如方才進門的你,與現在坐在這裏的你,已是不同了,請問檀越,哪個才是真正的你呢?」
允中茫然不解。悟因又道:「檀越方才說,進門來時,你心是苦的,而今卻又不苦了。那你的心,到底是苦還是不苦呢?」
允中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方道:「隻能說,我心現在是不苦的,過去卻曾苦過,將來也不知會不會再變苦。」
悟因道:「你說的過去,已然過去了。將來的還未來,來了也就變成了『現在』,所以,你隻有『現在』罷了。試問除了『當下』,你又能去哪裏呢?」
允中疑惑道:「過去是沒有了,將來也會變成現在,可是,我一說『當下』,當下也就變成了過去,也就沒有了……」
悟因笑道:「是了,所以究其根本,就連『當下』也是沒有的。」
允中一時迷茫若失,重複說道:「就連『當下』,也是沒有的麽……」
不由?得看了看悟因,又看看四周,望向門口,隻見外麵不知何?時下起雪霰來,漫漫灑灑,簌簌地從天而落。剎那之間?,隻覺周圍一切都變得歷歷分明,件件景物?真切得就如活了一般,那半空中的雪珠,一顆顆似乎都分得清清楚楚。
約莫過去一盞茶功夫,雪霰小了些。允中向悟因告辭出?來。出?院門沒幾?步,就見寶泉打著傘,在甬道上東張西望。看見他,三?步並作兩步跑近前來,把傘撐在他頭?頂上,口裏說道:「三?少爺這是去哪兒了,叫我好找。」
允中看看他,也不言語,滿麵笑容。寶泉詫異道:「出?什麽事了,三?爺怎這麽高興?」允中笑道:「沒什麽事,什麽事都沒有。」
頓了一頓,笑問:「怎麽,沒事就不能高興麽?」寶泉陪笑道:「能,當然能了,小的願意三?爺不管有事沒事,天天都這麽高興哩。」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晃十年過去,那允中生?得模樣討喜,又極其聰慧,蔣毅夫婦又憐他自小經歷磨難,沒了親爹親娘,平素就算偶有過失,也不忍苛責他,對他竟比對蔣銘還要寵愛幾?分。
允中見眾人待他不薄,漸漸也把父母兄姐當成了骨肉至親,心內感恩,慶幸不盡。隻是他幼時經歷殊為慘烈,旁人都以為忘了,他卻實不曾忘,一直埋在心底。
話說悟因見允中對他禮拜,抬手阻攔道:「此?是供佛處,檀越不必對俗人多禮。」示意他坐下,又道:「老?僧看小檀越神采,想來不論生?身父母,還是養身父母,皆是善緣而非惡緣。你的心結,隻因想起生?身父母的慘苦,於心不忍不甘,麵對如今爹娘,又覺得受恩深重,難以回報,可是這樣麽?」
允中垂淚道:「正是這樣。方才在那邊,我聽法師講經,說那光目聖女為母設供修福,我就想,我是不是也稟告爹娘,為我生?身父母做些法事超度。可是又想,都過去這麽多年了,爹娘待我就和親生?的一樣,相識的親友,也都道我是蔣家的兒子,要是舊事重提,我隻怕……我自己也覺得不大妥當。請大師教?我,可要怎麽樣才好呢?」
悟因慈顏說道:「依老?僧看,這不過是件小事,稟知堂上未嚐不可,就照實說也罷了。要是你不想說,也有別的辦法。」
允中問:「別的什麽辦法?」
悟因:「你是讀書人,豈不知『至誠如神』的道理?。光目女設供修福,所以感動神佛者,並非其供養之物?,而是其供養之心也。佛門有語,願力大於業力,業力大於神通。超薦亡靈的方式方法有許多,可以自心祝禱,也可布施僧尼祝禱,也可救濟貧苦,為其祈修福德……形式倒不是最要緊的,要緊是你的心意。心誠自可通神,還有什麽心願不能了的?」
「至於檀越所說,要回報養育之恩,可知人生?所遇,無非因緣也。過去的父母是你過去的因緣,現在的爹娘,乃是你當下的因緣,二者本是同一件事。你就如對待生?身父母一樣,對待現今的爹娘,也就是了。」
允中聽說了這番話,忖度半晌,心下豁然輕鬆。拱手躬身道:「多謝大師指點?迷津,小子受教?了。」
臉上露出?笑容,又道:「聽大師這麽一說,令我日夜焦心,輾轉反側的事,解決起來卻是簡單得很。我好像……也悟到了一點?兒道理?。」
悟因見他聰慧,有心與他多談幾?句,微笑道:「檀越悟到了什麽,不妨跟老?僧說說。」
允中道:「前不久,小子向乞兒施捨,卻發現那乞兒是假裝殘疾的,心裏有些懊喪。一位老?人家教?導我,不必放在心上,說,施者自施,受者自受,各自因果,是兩不相幹的,當時小子覺得受益匪淺。今日又聽大師法語,方才領悟到,原來做人行事,最重要的乃是『端看自心』四字。」
悟因頷首笑道:「檀越小小年紀,能悟到這個境界,實是慧根深厚。隻是……」頓了一頓,「隻是檀越有沒有想過,人心卻是會變的。」
允中一怔,想了想,笑道:「大師說的是。方才進門來時,我心是苦的,而今此?刻又不苦了,可不是變了的。」
又思忖了一會,道:「人心既是會變,就是人也會變了?」
悟因笑道:「那是自然。佛說萬法無常,這世間?並無不變的事物?。譬如方才進門的你,與現在坐在這裏的你,已是不同了,請問檀越,哪個才是真正的你呢?」
允中茫然不解。悟因又道:「檀越方才說,進門來時,你心是苦的,而今卻又不苦了。那你的心,到底是苦還是不苦呢?」
允中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方道:「隻能說,我心現在是不苦的,過去卻曾苦過,將來也不知會不會再變苦。」
悟因道:「你說的過去,已然過去了。將來的還未來,來了也就變成了『現在』,所以,你隻有『現在』罷了。試問除了『當下』,你又能去哪裏呢?」
允中疑惑道:「過去是沒有了,將來也會變成現在,可是,我一說『當下』,當下也就變成了過去,也就沒有了……」
悟因笑道:「是了,所以究其根本,就連『當下』也是沒有的。」
允中一時迷茫若失,重複說道:「就連『當下』,也是沒有的麽……」
不由?得看了看悟因,又看看四周,望向門口,隻見外麵不知何?時下起雪霰來,漫漫灑灑,簌簌地從天而落。剎那之間?,隻覺周圍一切都變得歷歷分明,件件景物?真切得就如活了一般,那半空中的雪珠,一顆顆似乎都分得清清楚楚。
約莫過去一盞茶功夫,雪霰小了些。允中向悟因告辭出?來。出?院門沒幾?步,就見寶泉打著傘,在甬道上東張西望。看見他,三?步並作兩步跑近前來,把傘撐在他頭?頂上,口裏說道:「三?少爺這是去哪兒了,叫我好找。」
允中看看他,也不言語,滿麵笑容。寶泉詫異道:「出?什麽事了,三?爺怎這麽高興?」允中笑道:「沒什麽事,什麽事都沒有。」
頓了一頓,笑問:「怎麽,沒事就不能高興麽?」寶泉陪笑道:「能,當然能了,小的願意三?爺不管有事沒事,天天都這麽高興哩。」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