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5-14 18:25:52 字數:4216
羅剛身體一向很好,一般情況下都不患病。有時偶爾頭疼發燒感冒,妻子給他泡點薑糖水喝下肚,額頭和身上發發汗就好了。羅剛自己都說年輕的時候連醫院大門往哪邊開不知道,更不用說住院治療。可是,那一切都是年輕的時候。現在不同了,人到中年身體免疫力下降,抵抗能力比以前也差多了。以前從來不肯去醫院的羅剛也經常犯病。這不,一天早晨吃完早飯,羅剛剛起身準備去上班。突然,右邊腰上隱隱作痛,不得不又坐下來。
妻子見狀,急忙問道:“怎麽呢,老羅?”
羅剛應了一聲:“腰痛。”
妻子關切地說:“要不要去醫院看一看。”
一會兒,羅剛的腰越來越痛,他用右手按著也不見效。實在受不了幹脆靠在凳子上,臉上的汗珠不住的往外冒。
妻子急忙對他說:“今天不要去上班,請假去醫院看一下。”
羅剛同意的點點頭。
趁妻子請人幫忙請假的機會,羅剛自個按著腰上廁所小解。誰知,解了半天也解不出尿尿。
妻子回到屋裏,費了老半天才將羅剛弄到醫院。醫院出出進進人很多,妻子陪著羅剛掛號,排隊,看門診好久才輪到他。
此時,羅剛臉色越來越差不久開始低聲呻吟起來。
一位中年醫師察看了羅剛的臉色,又在他的右腰上用手叩了叩。隨即開了一張化驗單,然後又在單子右上角寫了“加急”兩個字遞給了羅剛的妻子。
第二天上午,小便化驗結果出來了:羅剛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最大的結石麵積100mmx80mm,伴有腎積水。
醫師說:“羅剛的結石較大在腎盂內無法移動但能刺激,會引起平滑肌痙攣,可能出現腎絞痛。因此,建議住院治療。先非手術用藥治療,實在不行最後進行手術治療。”
羅剛的妻子聽完醫師的話,為了使羅剛早日解除病痛,點頭同意住院,並給他辦了住院手續。
羅剛住院了。
住院部位於門診部後麵,從門診部到住院部有50公尺的距離,中間要經過一個水泥鋪的過道。住院部建在樹木林蔭中,四周栽滿了各種花卉。經過園林工的精心剪裁,變成了一幅幅別致的圖案。左側是一條小河,河水由東向西潺潺流去。
走近住院部,牆上窗扇半掩,窗上玻璃明亮。地上走廊裏有專門清潔工在用拖把不停的拖來拖去。
這裏住院環境較好,幹淨,安靜。就是有一條,住院高峰期病人比較多。有時床位不夠,甚至連走廊上也擺滿了整齊的病床。雖然住院部有一套完整的製度,但是住院病人較多,而且親屬和陪人也不少,基本上是一個病人有一個陪人陪護。本來,陪人和病人是分開的,陪人專門配有陪人床鋪。由於住院人多,床位緊張,陪人床位取消了。一般都是陪人與病人共一個床位,反正陪人大多都是病人的親屬。而且晚上都是輪留陪護,湊合著休息一下也無所謂。
羅剛患腎結石住的是外科,又是住院高峰期,病房病人較多。他住的病房有八張床,房間內有老人,婦女,小孩,有夫妻,兄弟,姐妹,近十來個人挺熱鬧的。
第二天武主任得知羅剛住院的消息,親自來探望他。詳細詢問了病情之後,老連長與羅剛開始了親切的對話:“怎麽樣,還痛嗎?”
羅剛擺了擺頭,輕聲回答:“不痛了。不過,有時有點痛。”
武主任用兄長般的口吻提醒:“人到中年了,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羅剛點點頭:“嗯。”
武主任:“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本錢不能丟呀。”
羅剛又點點頭:“嗯”
武主任:“你不能病倒,你病倒了弟媳就沒有了主心骨。”
羅剛再次點點頭:“嗯”
武主任見羅剛一連應了三個“嗯”字,換了一種話題:“說點別的吧”
羅剛反問:“你和嫂子都好嗎?”
武主任:“好。不過老家來信……”
羅剛急忙打斷他的話:“來信講什麽?”
武主任有些感慨:“父母年邁了,身體又不好,想我們調回去工作。”停了停又說:“看看再說吧。
不知怎麽的,聽到這個消息,羅剛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種味道裏麵有對武家雙老同情,又有對武主任的不舍和留戀。
武主任見羅剛一語不發了,知道他心裏想什麽。安慰說:“好好治療吧,別想那麽多。”
羅剛應聲:“好的。”
武主任話語意味深長:“老戰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若有調走的消息,第一個告訴你,行嗎?”
羅剛點頭後,如魚刺卡喉一般說不出話來。
武主任起身告別羅剛走了。
羅剛躺在病床上靜靜的望著他離去的背部,心裏有一種孩子離開父母的感覺,空虛和孤獨一起湧上心頭。
武主任前腳剛走,騰裏格後腳就跟著進了病房。
見到生死相依的老戰友相繼來看望他,羅剛心裏感到一種極大安慰。
騰裏格詳細詢問了羅剛的病情,叫他這次在醫院住院一定要想辦法把結石弄掉,免得留在體內藏下禍根。
羅剛告訴他,說:“醫生說了,結石病容易複發。有的人患結石病住院,開了刀以後,幾年又複發繼續結石。”
騰裏格關心的說:“那你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羅剛點了點頭,說:“結石病是這樣,不痛沒有事,痛起來要命。”
騰裏格進一步勸道:“機會難得,這次你就幹脆徹底檢查一下,大家也就放心了”
羅剛回答說:“是的,醫生說了要仔細檢查一次,檢查後看病情再做決定。”
騰裏格鬆了一口氣,說:“那我就放心了。”說罷,打開包裹,從裏麵取出兩條香煙放在床頭櫃上麵。
羅剛見香煙是新牌子,便問:“你在哪裏買的?”
騰裏格告訴他:“我最近出差買的。知道你煙癮大,特意帶給你。”
羅剛樂嗬嗬的說:“還是你騰裏格了解我。不過,在醫院住院抽煙不方便。你看,這屋裏都住滿了病人。”
騰裏格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腰部,輕聲說:“這兒不痛的時候,就到走廊外麵去抽一支。”
羅剛無可奈何的回答說:“那也隻有這樣。”
兩個老戰友的感情非常深厚,騰裏格走進病房將近半個小時,兩人幾乎沒有停過口。
病房裏麵的其他病友和陪人,都為羅剛有這樣的戰友感到格外高興。
這時候,騰裏格見時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辭。
羅剛要下床送他,卻被騰裏格伸手一把製住。
羅剛隻好坐在病床上與他揮手告別。
騰裏格走出病房時,細心的將病房的門悄悄掩攏來。
不久,羅剛的同事們知道他患病住院,帶著水果,禮品紛紛來醫院看望。羅剛一一與他們打招呼,心裏十分感激。
肉食水產公司與羅剛玩得好的鐵哥們,知道羅剛病了也來到醫院探望。
見到原單位老同事來看望自己,羅剛心裏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心裏話一大堆,滔滔不絕總是說不完。像孩子似的不是問這就是問那,竟忘記叫同事坐一坐。
擔心醫院夥食不好,羅剛妻子在家做了一些丈夫愛吃的紅燒肉燉豆腐,叫女兒趁熱送到醫院。
羅剛打開飯菜盒子,見是自己愛吃的熱菜,誇獎女兒飯菜送得及時。之後,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女兒見父親飯菜吃得香,心裏樂滋滋的。她心裏很清楚,父親是家裏的頂梁柱,他如果病倒了家裏肯定會不成樣子。到時候,母親也會隨父親病倒而病倒。那時候,她就會象大海裏的一葉小舟隨風浪搖擺不定,隨時都有淹沒的危險。這個家也會隨之垮掉。
醫院觀察羅剛的病情,見他無明顯梗阻,而且結石直徑不超過1cm,決定先給他非手術療法。
檢查發現羅剛有時出現劇烈疼痛,醫師先給他解痙止痛。采用局部熱敷,注射阿托品。每天增加飲水量,增大排泄量。叫他早晚兩次跑步,加大運動,增強胃腸肝腎活動量。
羅剛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每日清早天剛亮,他就悄悄起來,下樓走出醫院。然後,沿著河邊小路來回走了一圈。有時,碰見熟人,還主動點頭示意。羅剛心想,無論如何,也要想法把結石排出來。這可恨的結石,為什麽偏偏在自己身上。如果能夠憋出來,自己不怕年紀大了,就是用氣功也要試試,把它逼出體內。
羅剛本來就是一個坐不住的人。白天打過針後,他給其他陪人不在場的重病號倒屎倒尿,端水洗臉。晚上替身子行動不方便的病人蓋被子。贏得整個房間所有病號陪人的好評和尊重。大家都說,如果病房評優秀病號和陪護人員,我們一直推薦羅剛同誌。隻要不注意,誰都不會想到他是病人。他雖然是來治病,可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服侍別的病人。他這樣做,大家都有些過意不去,說是這樣的人現在實在不多。要學習身邊的英雄,他就是一個活鮮鮮的典範。如果大家知道羅剛是抗美援朝回來的功臣,非叫他“大英雄”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羅剛的病情不是很理想。第二次檢查發現,羅剛結石部位梗阻引起積水,已經影響腎功能,必須進行手術。
羅剛在病房助人為樂,主動為病人服務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醫院。醫院黨支部召開會議,號召全院醫護人員向羅剛同誌學習。
醫院非常重視羅剛的手術,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普外科的醫師進行了會診。根據羅剛結石的部位和實際病情,決定采用最常用的腎盂切開取石手術,徹底摘除結石。
為了給羅剛一個較好的治療環境,武主任代表單位與醫院領導商量,考慮到羅剛同誌既是抗美援朝多次榮獲勳章的功臣,又是殘廢軍人這一特殊情況,加上醫院住院部的老幹部病房又有空房,雙方一致同意將他轉移到老幹部病房。
醫院住院部老幹部病房的條件,要比普通外科病房好得多。病房一房一床,房內有電風扇,幹淨,安靜。
羅剛手術後就被醫護人員推進了住院部老幹部病房。
武主任見羅剛手術順利,心裏裏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守在羅剛的病床旁邊,直到羅剛蘇醒過來才放下心來離去。
羅剛手術後第六天,武主任再來看望他時,他連忙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武主任告訴他:“這裏是老幹部病房。”
羅剛一聽差點要撐起身子卻被武主任一把製住,說:“不能動,你剛動手術幾天還沒有拆線。”
羅剛不願意住在老幹部病房,知道是武主任的主意,開口就問:“我不是老幹部,為什麽住老幹部病房?”
武主任解釋說:“你的情況特殊……”
羅剛打斷他的話,理直氣壯的回答:“有什麽特殊,結石病人都是住普通病房,我為什麽不能?”
武主任提高了聲音:“因為你是抗美援朝榮獲勳章的功臣。”
羅剛也來火了,第一次在老連長麵前生氣的吼道:“亂彈琴!”
武主任錚錚有詞:“羅剛同誌,這是集體研究的。”
羅剛火冒三丈,罵了一句:“野卵日的,莫拿集體研究來嚇人!”
武主任被他的話激得麵紅耳赤,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拆完線的當天下午,羅剛不顧醫護人員的勸阻,一個人強行出院了。
羅剛出院後,自己整天躺在床上生悶氣,連妻子和女兒叫他都不理睬。女兒兩次喊他吃飯,他都懶得答應一聲。
第二天上午,武主任特意來看望羅剛,就羅剛手術後住老幹部病房的事情再三作了解釋。事後,供銷總社專門向相關縣領導作了匯報。
羅剛雖然嘴上沒有作聲,心靈裏卻還在埋怨武主任。
武主任也不好多說什麽,起身告辭離去。
羅剛哪裏知道,武主任這次離去是來向他告別辭行的。本來,武主任想告訴羅剛,他們夫妻倆人已經辦好了調回東北老家的手續。怕羅剛心裏難過,一直沒有說出來。誰知道,武主任這次悄然離去,兩個老戰友卻是南北各在一方。羅剛若一直沒有機會出差,怕是永遠見不著他了。事後,當羅剛得知武主任夫婦已經調走的消息時,心裏感到空洞洞的。一個人獨自站在自家窗前悶悶不樂,一連抽了三支香煙,連半句話也不說。
妻子曉得丈夫心裏難過,也不敢去打擾他。
羅剛身體一向很好,一般情況下都不患病。有時偶爾頭疼發燒感冒,妻子給他泡點薑糖水喝下肚,額頭和身上發發汗就好了。羅剛自己都說年輕的時候連醫院大門往哪邊開不知道,更不用說住院治療。可是,那一切都是年輕的時候。現在不同了,人到中年身體免疫力下降,抵抗能力比以前也差多了。以前從來不肯去醫院的羅剛也經常犯病。這不,一天早晨吃完早飯,羅剛剛起身準備去上班。突然,右邊腰上隱隱作痛,不得不又坐下來。
妻子見狀,急忙問道:“怎麽呢,老羅?”
羅剛應了一聲:“腰痛。”
妻子關切地說:“要不要去醫院看一看。”
一會兒,羅剛的腰越來越痛,他用右手按著也不見效。實在受不了幹脆靠在凳子上,臉上的汗珠不住的往外冒。
妻子急忙對他說:“今天不要去上班,請假去醫院看一下。”
羅剛同意的點點頭。
趁妻子請人幫忙請假的機會,羅剛自個按著腰上廁所小解。誰知,解了半天也解不出尿尿。
妻子回到屋裏,費了老半天才將羅剛弄到醫院。醫院出出進進人很多,妻子陪著羅剛掛號,排隊,看門診好久才輪到他。
此時,羅剛臉色越來越差不久開始低聲呻吟起來。
一位中年醫師察看了羅剛的臉色,又在他的右腰上用手叩了叩。隨即開了一張化驗單,然後又在單子右上角寫了“加急”兩個字遞給了羅剛的妻子。
第二天上午,小便化驗結果出來了:羅剛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最大的結石麵積100mmx80mm,伴有腎積水。
醫師說:“羅剛的結石較大在腎盂內無法移動但能刺激,會引起平滑肌痙攣,可能出現腎絞痛。因此,建議住院治療。先非手術用藥治療,實在不行最後進行手術治療。”
羅剛的妻子聽完醫師的話,為了使羅剛早日解除病痛,點頭同意住院,並給他辦了住院手續。
羅剛住院了。
住院部位於門診部後麵,從門診部到住院部有50公尺的距離,中間要經過一個水泥鋪的過道。住院部建在樹木林蔭中,四周栽滿了各種花卉。經過園林工的精心剪裁,變成了一幅幅別致的圖案。左側是一條小河,河水由東向西潺潺流去。
走近住院部,牆上窗扇半掩,窗上玻璃明亮。地上走廊裏有專門清潔工在用拖把不停的拖來拖去。
這裏住院環境較好,幹淨,安靜。就是有一條,住院高峰期病人比較多。有時床位不夠,甚至連走廊上也擺滿了整齊的病床。雖然住院部有一套完整的製度,但是住院病人較多,而且親屬和陪人也不少,基本上是一個病人有一個陪人陪護。本來,陪人和病人是分開的,陪人專門配有陪人床鋪。由於住院人多,床位緊張,陪人床位取消了。一般都是陪人與病人共一個床位,反正陪人大多都是病人的親屬。而且晚上都是輪留陪護,湊合著休息一下也無所謂。
羅剛患腎結石住的是外科,又是住院高峰期,病房病人較多。他住的病房有八張床,房間內有老人,婦女,小孩,有夫妻,兄弟,姐妹,近十來個人挺熱鬧的。
第二天武主任得知羅剛住院的消息,親自來探望他。詳細詢問了病情之後,老連長與羅剛開始了親切的對話:“怎麽樣,還痛嗎?”
羅剛擺了擺頭,輕聲回答:“不痛了。不過,有時有點痛。”
武主任用兄長般的口吻提醒:“人到中年了,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羅剛點點頭:“嗯。”
武主任:“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本錢不能丟呀。”
羅剛又點點頭:“嗯”
武主任:“你不能病倒,你病倒了弟媳就沒有了主心骨。”
羅剛再次點點頭:“嗯”
武主任見羅剛一連應了三個“嗯”字,換了一種話題:“說點別的吧”
羅剛反問:“你和嫂子都好嗎?”
武主任:“好。不過老家來信……”
羅剛急忙打斷他的話:“來信講什麽?”
武主任有些感慨:“父母年邁了,身體又不好,想我們調回去工作。”停了停又說:“看看再說吧。
不知怎麽的,聽到這個消息,羅剛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種味道裏麵有對武家雙老同情,又有對武主任的不舍和留戀。
武主任見羅剛一語不發了,知道他心裏想什麽。安慰說:“好好治療吧,別想那麽多。”
羅剛應聲:“好的。”
武主任話語意味深長:“老戰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若有調走的消息,第一個告訴你,行嗎?”
羅剛點頭後,如魚刺卡喉一般說不出話來。
武主任起身告別羅剛走了。
羅剛躺在病床上靜靜的望著他離去的背部,心裏有一種孩子離開父母的感覺,空虛和孤獨一起湧上心頭。
武主任前腳剛走,騰裏格後腳就跟著進了病房。
見到生死相依的老戰友相繼來看望他,羅剛心裏感到一種極大安慰。
騰裏格詳細詢問了羅剛的病情,叫他這次在醫院住院一定要想辦法把結石弄掉,免得留在體內藏下禍根。
羅剛告訴他,說:“醫生說了,結石病容易複發。有的人患結石病住院,開了刀以後,幾年又複發繼續結石。”
騰裏格關心的說:“那你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羅剛點了點頭,說:“結石病是這樣,不痛沒有事,痛起來要命。”
騰裏格進一步勸道:“機會難得,這次你就幹脆徹底檢查一下,大家也就放心了”
羅剛回答說:“是的,醫生說了要仔細檢查一次,檢查後看病情再做決定。”
騰裏格鬆了一口氣,說:“那我就放心了。”說罷,打開包裹,從裏麵取出兩條香煙放在床頭櫃上麵。
羅剛見香煙是新牌子,便問:“你在哪裏買的?”
騰裏格告訴他:“我最近出差買的。知道你煙癮大,特意帶給你。”
羅剛樂嗬嗬的說:“還是你騰裏格了解我。不過,在醫院住院抽煙不方便。你看,這屋裏都住滿了病人。”
騰裏格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腰部,輕聲說:“這兒不痛的時候,就到走廊外麵去抽一支。”
羅剛無可奈何的回答說:“那也隻有這樣。”
兩個老戰友的感情非常深厚,騰裏格走進病房將近半個小時,兩人幾乎沒有停過口。
病房裏麵的其他病友和陪人,都為羅剛有這樣的戰友感到格外高興。
這時候,騰裏格見時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辭。
羅剛要下床送他,卻被騰裏格伸手一把製住。
羅剛隻好坐在病床上與他揮手告別。
騰裏格走出病房時,細心的將病房的門悄悄掩攏來。
不久,羅剛的同事們知道他患病住院,帶著水果,禮品紛紛來醫院看望。羅剛一一與他們打招呼,心裏十分感激。
肉食水產公司與羅剛玩得好的鐵哥們,知道羅剛病了也來到醫院探望。
見到原單位老同事來看望自己,羅剛心裏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心裏話一大堆,滔滔不絕總是說不完。像孩子似的不是問這就是問那,竟忘記叫同事坐一坐。
擔心醫院夥食不好,羅剛妻子在家做了一些丈夫愛吃的紅燒肉燉豆腐,叫女兒趁熱送到醫院。
羅剛打開飯菜盒子,見是自己愛吃的熱菜,誇獎女兒飯菜送得及時。之後,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女兒見父親飯菜吃得香,心裏樂滋滋的。她心裏很清楚,父親是家裏的頂梁柱,他如果病倒了家裏肯定會不成樣子。到時候,母親也會隨父親病倒而病倒。那時候,她就會象大海裏的一葉小舟隨風浪搖擺不定,隨時都有淹沒的危險。這個家也會隨之垮掉。
醫院觀察羅剛的病情,見他無明顯梗阻,而且結石直徑不超過1cm,決定先給他非手術療法。
檢查發現羅剛有時出現劇烈疼痛,醫師先給他解痙止痛。采用局部熱敷,注射阿托品。每天增加飲水量,增大排泄量。叫他早晚兩次跑步,加大運動,增強胃腸肝腎活動量。
羅剛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每日清早天剛亮,他就悄悄起來,下樓走出醫院。然後,沿著河邊小路來回走了一圈。有時,碰見熟人,還主動點頭示意。羅剛心想,無論如何,也要想法把結石排出來。這可恨的結石,為什麽偏偏在自己身上。如果能夠憋出來,自己不怕年紀大了,就是用氣功也要試試,把它逼出體內。
羅剛本來就是一個坐不住的人。白天打過針後,他給其他陪人不在場的重病號倒屎倒尿,端水洗臉。晚上替身子行動不方便的病人蓋被子。贏得整個房間所有病號陪人的好評和尊重。大家都說,如果病房評優秀病號和陪護人員,我們一直推薦羅剛同誌。隻要不注意,誰都不會想到他是病人。他雖然是來治病,可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服侍別的病人。他這樣做,大家都有些過意不去,說是這樣的人現在實在不多。要學習身邊的英雄,他就是一個活鮮鮮的典範。如果大家知道羅剛是抗美援朝回來的功臣,非叫他“大英雄”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羅剛的病情不是很理想。第二次檢查發現,羅剛結石部位梗阻引起積水,已經影響腎功能,必須進行手術。
羅剛在病房助人為樂,主動為病人服務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醫院。醫院黨支部召開會議,號召全院醫護人員向羅剛同誌學習。
醫院非常重視羅剛的手術,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普外科的醫師進行了會診。根據羅剛結石的部位和實際病情,決定采用最常用的腎盂切開取石手術,徹底摘除結石。
為了給羅剛一個較好的治療環境,武主任代表單位與醫院領導商量,考慮到羅剛同誌既是抗美援朝多次榮獲勳章的功臣,又是殘廢軍人這一特殊情況,加上醫院住院部的老幹部病房又有空房,雙方一致同意將他轉移到老幹部病房。
醫院住院部老幹部病房的條件,要比普通外科病房好得多。病房一房一床,房內有電風扇,幹淨,安靜。
羅剛手術後就被醫護人員推進了住院部老幹部病房。
武主任見羅剛手術順利,心裏裏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守在羅剛的病床旁邊,直到羅剛蘇醒過來才放下心來離去。
羅剛手術後第六天,武主任再來看望他時,他連忙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武主任告訴他:“這裏是老幹部病房。”
羅剛一聽差點要撐起身子卻被武主任一把製住,說:“不能動,你剛動手術幾天還沒有拆線。”
羅剛不願意住在老幹部病房,知道是武主任的主意,開口就問:“我不是老幹部,為什麽住老幹部病房?”
武主任解釋說:“你的情況特殊……”
羅剛打斷他的話,理直氣壯的回答:“有什麽特殊,結石病人都是住普通病房,我為什麽不能?”
武主任提高了聲音:“因為你是抗美援朝榮獲勳章的功臣。”
羅剛也來火了,第一次在老連長麵前生氣的吼道:“亂彈琴!”
武主任錚錚有詞:“羅剛同誌,這是集體研究的。”
羅剛火冒三丈,罵了一句:“野卵日的,莫拿集體研究來嚇人!”
武主任被他的話激得麵紅耳赤,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拆完線的當天下午,羅剛不顧醫護人員的勸阻,一個人強行出院了。
羅剛出院後,自己整天躺在床上生悶氣,連妻子和女兒叫他都不理睬。女兒兩次喊他吃飯,他都懶得答應一聲。
第二天上午,武主任特意來看望羅剛,就羅剛手術後住老幹部病房的事情再三作了解釋。事後,供銷總社專門向相關縣領導作了匯報。
羅剛雖然嘴上沒有作聲,心靈裏卻還在埋怨武主任。
武主任也不好多說什麽,起身告辭離去。
羅剛哪裏知道,武主任這次離去是來向他告別辭行的。本來,武主任想告訴羅剛,他們夫妻倆人已經辦好了調回東北老家的手續。怕羅剛心裏難過,一直沒有說出來。誰知道,武主任這次悄然離去,兩個老戰友卻是南北各在一方。羅剛若一直沒有機會出差,怕是永遠見不著他了。事後,當羅剛得知武主任夫婦已經調走的消息時,心裏感到空洞洞的。一個人獨自站在自家窗前悶悶不樂,一連抽了三支香煙,連半句話也不說。
妻子曉得丈夫心裏難過,也不敢去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