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賞花升職 作者:愛小說的宅葉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工部想給彈簧取名「祁簧」或「祝簧」,雙胞胎是拒絕的。
現在可以把彈簧也跟著運用起來,
其實胤祝不是第一次運用彈簧,機械時鍾、玩具車上都有,但馬車畢竟不是玩具,對螺旋簧材料性能要求更高。
抗拉強度等級不同。
也就是說,胤祝先要把彈簧鋼材更新一下,於是來到與金屬更有關係的虞衡清吏司,詳細了解冶鋼過程。
鋼這種材料下限到上限都很高。
古代最早出現鋼,在春秋時期,已經傳說中的銅格鐵劍出現,且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製造的兵器簡直就是天下聞名。
其他人讀史書的時候讀史書,胤祝讀史書的時候,與五哥一起討論,關於《史記·》和《苟子》中描寫的楚國刀劍的鍛造過程,並且根據其刃鋒象蜂刺特性,一致判斷這不是鐵,鐵製品會過於柔軟。
可是傳承早已消失。
不過郭羅瑪法已經在宮外為他們搜尋到兩把據說上千年的寶劍,是楚地某一位富商收藏,說是祖上流傳下來的。
但懂得人都懂。
富商家中頂多能追溯個三、五百年,這種千年寶劍很有可能來自於春秋戰國的民間。
因涉及鬼神之事,每個朝代都會明文禁止此事,但總有人為了利益鋌而冒險,戰亂時候,盜墓更是猖獗。
扯回來,雖然煉鋼出現那麽早,但冶煉技術千年來進步卻很有限,主要包括炒鋼、炒鐵滲碳、灌鋼、百鍊鋼等幾種。
胤祁現在能做的也很有限。
首先是幫助不同地區的鐵礦石分析成分,很顯然,不同地區的鐵礦石需要不同的高爐,而不是現在的統一化生產,讓刀劍的質量自由髮長,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次,鋼的目標作用不同,對於強度鋒利度要求不同,生產程序也大不一樣。
再者,增加一個預處理的項目程序,舉個例子,湘南某縣大量出土的鐵礦石需要先除當中的磷類等雜質。
然後才是對於煉鋼高爐的設計與提高,溫度與隔空環境的升級等。
……
工部的工匠們沒多大的求知慾,但他們盛在懂事,幾乎是說什麽做什麽,一個個做事效率還很快。
胤祁對他們不能再滿意了,還為自己和他們設計了防塵口罩與防毒麵具等等,再加上安全常識科普課程。
胤祁不過隨手做這些,但光是他的態度,已經讓很多忙碌一輩子的工匠感激涕零,甚至有不少人下跪謝恩。
「……」
倒不必如此。
胤祁感受到了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實際上工匠在之前還有「工籍」一詞,這可不是什麽好詞,與樂籍、藝籍一樣,還是康熙在機械時鍾出現那一年廢除這種不人道的製度。
自此過後,工匠們的工作氛圍也不一樣,還有老工匠給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議,他把為他們請功也記在工作本子上。
至於工部官員,一半以上對於工程之事了解甚少,一問三不知,或許他們的定位在於——文職人員?
剩下一小半,至少看得出來在努力學習,但能夠講出點實質性內容的也就那麽兩、三、四、五個,而且還以木製品居多,或者黃金白銀貨幣。
「……」
胤祝把這些狀況也記在工作本裏。
他的確不喜歡不關心社交,但不是不懂,往往採用最簡單直白的辦法,這是馬佳芸蘭給他提出的建議之一。
另一個建議,他的業績必須讓汗阿瑪看到,甲方阿瑪看到利益,才有可能能給他更多資金、名譽、人才等等。
於是在鋼鐵初步升級過後,胤祝的第一份摺子上奏。
他把工作筆記本上的東西摘抄上去,加了幾個模式化的開頭結尾。
康熙:
「……???」
前麵看懂了,羅列工部官員現狀,讚美底層工匠,又言工部官員選人製度他不懂,但建議至少給予工匠們一些獎勵製度與晉升機製,有助於他們超常發揮。
這個有道理,但你至少得羅列具體解決方案吧,如何獎勵與晉升,這裏也能看出胤祝在行事上有許多稚嫩不足的地方。
中間煉鋼大部分看不懂,尤其是涉及專有名詞,肯定又是自己創造的,這一點和他額娘榮妃學習的。
末尾結果看懂了。
這個時代的煉鋼最重要的在於提升武器,摺子上有寫,刀劍的鋒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並且提升多少有非常精準的數據描述,與實踐結果。
箭的穿刺也一樣。
他們的箭一向以榆木、削竹製造為主,但這種被胤祝改進過後前麵帶有鐵鉤的箭雖暫時產量有先,但殺傷力百倍,絕對能成為大清未來的秘密武器之一。
摺子上還有寫,煉鋼速度大幅度提升,而消耗人力、財力、資源反而下降,說不定定未來可以量產。
且又順手改良了一種小型連弩與大型連弩,其中大型連弩可以而是架在城牆上發射的那種,守城利器。
康熙連續三聲「好」字。
次日,康熙雖沒有在朝廷上商議此事,但一下朝便擺駕工部,親自見證胤祁這些天的工作成果。
非常滿意。
一頓誇獎與賞賜,而且這種功勞可能不是賞賜可以包括的,已累積在那裏。
康熙又詢問:
「鳥槍、子母炮是否也可以改?」
現在可以把彈簧也跟著運用起來,
其實胤祝不是第一次運用彈簧,機械時鍾、玩具車上都有,但馬車畢竟不是玩具,對螺旋簧材料性能要求更高。
抗拉強度等級不同。
也就是說,胤祝先要把彈簧鋼材更新一下,於是來到與金屬更有關係的虞衡清吏司,詳細了解冶鋼過程。
鋼這種材料下限到上限都很高。
古代最早出現鋼,在春秋時期,已經傳說中的銅格鐵劍出現,且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製造的兵器簡直就是天下聞名。
其他人讀史書的時候讀史書,胤祝讀史書的時候,與五哥一起討論,關於《史記·》和《苟子》中描寫的楚國刀劍的鍛造過程,並且根據其刃鋒象蜂刺特性,一致判斷這不是鐵,鐵製品會過於柔軟。
可是傳承早已消失。
不過郭羅瑪法已經在宮外為他們搜尋到兩把據說上千年的寶劍,是楚地某一位富商收藏,說是祖上流傳下來的。
但懂得人都懂。
富商家中頂多能追溯個三、五百年,這種千年寶劍很有可能來自於春秋戰國的民間。
因涉及鬼神之事,每個朝代都會明文禁止此事,但總有人為了利益鋌而冒險,戰亂時候,盜墓更是猖獗。
扯回來,雖然煉鋼出現那麽早,但冶煉技術千年來進步卻很有限,主要包括炒鋼、炒鐵滲碳、灌鋼、百鍊鋼等幾種。
胤祁現在能做的也很有限。
首先是幫助不同地區的鐵礦石分析成分,很顯然,不同地區的鐵礦石需要不同的高爐,而不是現在的統一化生產,讓刀劍的質量自由髮長,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次,鋼的目標作用不同,對於強度鋒利度要求不同,生產程序也大不一樣。
再者,增加一個預處理的項目程序,舉個例子,湘南某縣大量出土的鐵礦石需要先除當中的磷類等雜質。
然後才是對於煉鋼高爐的設計與提高,溫度與隔空環境的升級等。
……
工部的工匠們沒多大的求知慾,但他們盛在懂事,幾乎是說什麽做什麽,一個個做事效率還很快。
胤祁對他們不能再滿意了,還為自己和他們設計了防塵口罩與防毒麵具等等,再加上安全常識科普課程。
胤祁不過隨手做這些,但光是他的態度,已經讓很多忙碌一輩子的工匠感激涕零,甚至有不少人下跪謝恩。
「……」
倒不必如此。
胤祁感受到了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實際上工匠在之前還有「工籍」一詞,這可不是什麽好詞,與樂籍、藝籍一樣,還是康熙在機械時鍾出現那一年廢除這種不人道的製度。
自此過後,工匠們的工作氛圍也不一樣,還有老工匠給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議,他把為他們請功也記在工作本子上。
至於工部官員,一半以上對於工程之事了解甚少,一問三不知,或許他們的定位在於——文職人員?
剩下一小半,至少看得出來在努力學習,但能夠講出點實質性內容的也就那麽兩、三、四、五個,而且還以木製品居多,或者黃金白銀貨幣。
「……」
胤祝把這些狀況也記在工作本裏。
他的確不喜歡不關心社交,但不是不懂,往往採用最簡單直白的辦法,這是馬佳芸蘭給他提出的建議之一。
另一個建議,他的業績必須讓汗阿瑪看到,甲方阿瑪看到利益,才有可能能給他更多資金、名譽、人才等等。
於是在鋼鐵初步升級過後,胤祝的第一份摺子上奏。
他把工作筆記本上的東西摘抄上去,加了幾個模式化的開頭結尾。
康熙:
「……???」
前麵看懂了,羅列工部官員現狀,讚美底層工匠,又言工部官員選人製度他不懂,但建議至少給予工匠們一些獎勵製度與晉升機製,有助於他們超常發揮。
這個有道理,但你至少得羅列具體解決方案吧,如何獎勵與晉升,這裏也能看出胤祝在行事上有許多稚嫩不足的地方。
中間煉鋼大部分看不懂,尤其是涉及專有名詞,肯定又是自己創造的,這一點和他額娘榮妃學習的。
末尾結果看懂了。
這個時代的煉鋼最重要的在於提升武器,摺子上有寫,刀劍的鋒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並且提升多少有非常精準的數據描述,與實踐結果。
箭的穿刺也一樣。
他們的箭一向以榆木、削竹製造為主,但這種被胤祝改進過後前麵帶有鐵鉤的箭雖暫時產量有先,但殺傷力百倍,絕對能成為大清未來的秘密武器之一。
摺子上還有寫,煉鋼速度大幅度提升,而消耗人力、財力、資源反而下降,說不定定未來可以量產。
且又順手改良了一種小型連弩與大型連弩,其中大型連弩可以而是架在城牆上發射的那種,守城利器。
康熙連續三聲「好」字。
次日,康熙雖沒有在朝廷上商議此事,但一下朝便擺駕工部,親自見證胤祁這些天的工作成果。
非常滿意。
一頓誇獎與賞賜,而且這種功勞可能不是賞賜可以包括的,已累積在那裏。
康熙又詢問:
「鳥槍、子母炮是否也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