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其實是懂點兒情緒渲染的。


    今天在朝堂上,其他事情都處理完或暫時擱置了的時候,康熙突然開口講了一個故事。


    講的是一位翰林院清官在京城辛苦艱難生活的故事。


    出生貧寒,一朝科舉,幸得改換門庭,拜入天子門生。


    當京城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家道貧寒的他隻能租地段不好的院落,每天淩晨比其他官員更早半個時辰乃至於更多出門,騎著家中唯一一條驢去翰林院工作。


    此外又舉例一位年過六旬的清官節儉生活,以及一名在戰場上拚得軍功的將領一家多口人靠一人微薄俸祿生活。


    以上兩名官員都未指名道姓,但是很多臣子都在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即便不清貧,至少清官、節儉、才情、英勇總的占據一樣吧?


    於是康熙準許艱難的臣子向國庫借銀,當然,規則比前世詳細多了,包括借銀人的條件、借銀的限製等等,有戶部的監督,至少不太會淪落為前世收繳現銀的困境。


    臣子們大呼萬歲爺仁善,一個個感激涕零,不少人淚流滿麵。


    馬佳芸蘭聽說的時候,滿意於自己撒下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時,也不得感慨,官員們的情緒真得也罷,若是演技,可真一點兒都不比後宮女人差。


    她也以此為例,為長瑞出了一道題目。


    長瑞的答題八十分以上,他回答的內容豐富,有包括康熙的以仁治國,趁著南方戰事定下、台海收復再穩一波人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及塞外北巡發現有異常,穩定一方局勢等多個方麵。


    都沒錯。


    馬佳芸蘭把剩下的分數全部扣在胤祉的共情能力不足上。


    他的回答太過客觀,有點類似於論文的冰涼,像康熙這樣一個好的領導者,也是一個絕佳的演講家與人心操控師,他的情緒渲染能把80%的政策發揚出120%的效果。


    缺什麽補什麽,胤祉其實不缺情商,屬於普通無高天賦的那種。


    馬佳芸蘭也一直在引導,隻是太過順風順水的人常常會有這樣那樣的不理解,這一次是非常好的現有例子。


    現在領悟還不算晚。


    第60章


    康熙二十三年春,馬佳家與海商組織的第一出海隊伍還未歸,但開放海禁後的港口已經重新熱鬧起來。


    海上貿易是一來一往的事情,事實上,大清的富裕已經迎來四周不止一處外國商人的窺視,可能不止外國商人。


    馬佳家的人錢不夠,但有背景,權與利往往是兩個根本扯不清的東西,而在封建社會,權往往才是頂頭上司,這種時候趁著混亂不知不覺混入其中。


    出海的人未回來,已經小賺一筆。


    康熙見海禁一開真有利益可賺,其所徵收的關稅成在年末戶部計算的時候特別亮眼,於是年一過,便在閩海關、粵海關、浙海關、江海關設置四個海關點。


    規定:「凡商船出洋及進口,各貨按斤、按匹科稅者為多,有按個、件、副、隻、條、把、筒、塊者,各按其物分別貴賤徵收。」[1]


    之前隻能說是試探,這一國策,才是真正把海禁定了下來。


    康熙的確看到了海商帶來的利益,但他還是沒有特別搞清楚這個利有多麽大,也不明白這會是粵閩浙等多地官員們腐朽的開端,隻因製度體係有許多漏洞可鑽。


    副、把、筒、塊……很多製度都隻是大概,貴賤徵收也不過是指值得上貢這樣的珍品。


    ……


    暴利在眼前。


    清官一年才出幾個,大多數都是普通人而已,見到這麽多真金白銀,還有明晃晃的空子擺在麵前,有沒有足夠的規則束縛,他們能不動心?


    肯定……不能?


    正如之前長瑞和塔娜的課題而言,當他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產生停頓乃至於反問的時候,心裏已經搖擺不定。


    當開始收一件兩件不打緊的東西時,底線開始放低。


    而人一旦越過底線,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然後他們便一點點往前突擊,甚至於把銀兩交由給專業富商,讓他們幫自己經營,從中獲得暴利,已經不是簡單賄賂的問題。


    而康熙對官員又過於仁,導致康熙朝後期,朝廷的蛀蟲上下都有,最富的地方也最多,這也是導致海禁的原因之一。


    康熙年邁變了很多,但智慧依舊擺在那裏,也看得出來當中的東西,也是後來重新海禁的原因之一。


    他的海禁是不徹底的。


    康熙把自己晚年已經存在很多問題整一爛攤子,交由給治國手段最為硬核的雍正。


    雍正也不負所托,在治理蛀蟲上麵的功績非常強,還有很擅長於治理國內政務,卻不像康熙一樣對海外有所了解與興趣,而且最可惜的是死亡時間太早且可供挑選的繼承人很少。


    再然後,下一位是幹隆,幹隆不可能沒有看見西方危險。


    幹隆早期與路易十六當過筆友,隔空懟過葉卡捷琳娜二世。


    他其實政治手段和智商都不算太低,否則也不會借著雍正為他留下的國庫財產,進一步擴大與超級加倍再加倍,搞了個大清盛世之一。


    但幹隆最大的缺點也很明顯,他眼中隻有自己,過於貪圖自己的享受。


    身為君主,信中目睹筆友路易十六死亡的他不可能意識不到西方的真正危險,卻不加以正確防範,更不會發展大清,第一件事是縮回烏殼,把自己保護起來,從而真正的閉關鎖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 清穿之賞花升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小說的宅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小說的宅葉子並收藏[清穿同人] 清穿之賞花升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