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頭和魏老太一聽就知道是平安那仙女姐姐拿出來的, 如今哪有人賣這麽好的山貨,能摘到的都不夠自己吃。
“拿來做什麽,留著給平安吃。”魏老太推拒。
說來魏家真是沾了平安太過光了, 就連以往老二時不時拿回來的饅頭也是那仙女給平安拿出來的。
“是平安自己要拿來孝敬他爺奶的, 不信你們問問他。”魏景和笑道。
平安聽了, 邁著小短腿過去,把手裏剩下的兩個開心果仁給出去,“爺奶吃, 脆脆的。”
“奶的乖孫真孝順,奶盡享了乖孫的福了。”魏老太知道盒子裏還有,就低下頭讓平安喂到嘴裏。
魏老頭也想讓平安喂, 但可不敢跟老婆子搶乖孫。他笑吟吟地接過來喂到平安嘴邊, “好吃就多吃點。”
平安張嘴吃下,點點頭,“好吃。”
二丫看著盒子裏各種各樣好吃的,一眼就看到剛才平安給她的鬆子了,又香又脆, 想吃。
家裏的吃食都是奶分了才能吃, 她隻能巴巴地看向魏老太。
魏老太和孫子親香了會,才起身把東西都分下去, 這東西還怪香的, 比豆子什麽的都香,就是可惜今年都沒能摘到什麽。
剩下的,她拿了個用邊角布料縫的小荷包裝起來給平安係在腰帶上, “平安留著慢慢吃。”
平安看著腰帶上的小荷包, 稀奇地打開來看了看, 小手伸進去拿出一顆來吃, 又把抽繩拉上,還拍了拍鼓鼓的小荷包,又可以讓狗蛋他們都羨慕他有好吃的了。
二丫羨慕地看了眼,然後移開目光。
平安還小,多吃一點是應該的,這是二叔帶回來的,平安拿到最多也是應該的,她才不嫉妒。
魏老大先一步回到家,拿到一小把果仁,撿了一粒吃,還怪香的,看到院子裏拿手帕仔細包起來的二丫,便過去分了一小撮給她,“拿去吃吧。”
二丫呆了下,才打開手帕接下她爹給的果仁,然後低下頭,腳尖磨磨地麵,小聲囁嚅了句,“謝謝爹。”
魏老大沒聽到,轉身又分一小撮給大丫。
大丫有些感動,爹雖然不怎麽跟她們說話,但是有一口吃的都不會少了她們,比村裏那些隻看重兒子的好太多了。
“這是你們二叔帶回來給平安的零嘴,爹沒什麽本事,隻能讓你們沾二叔的光了,以後記得孝順二叔,對平安好知道嗎?”
魏老大一點也不覺得承認自己沒弟弟有本事是件丟人的事,在外頭比別人有本事就行,跟二弟比,隻怕讓他再投胎一次都比不上。
“知道。”大丫二丫齊聲應道,她們一直都知道家裏的好日子都是二叔給的。
魏老大把剩下的遞給一旁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看著的平安。
平安指指他掛在腰帶上鼓鼓的小荷包,“平安有噠。”
“有大伯也給,大丫姐和二丫姐有的,平安也要有。”
魏老大蹲下身把剩下的堅果給他裝荷包裏,又摸了摸他的頭,腦海裏閃過夭折的小兒子,歎息一聲,趁著天色還沒暗繼續去做他的牙刷。
“二丫姐,平安的最多。”平安拿起他鼓鼓的小荷包炫耀。
“哼!”二丫扭開臉,她才不羨慕。
……
王老頭突然被縣令大人召喚,牽著孫子來的路上忐忑不安。他知道今日孫子跑去和村裏的小孩玩了,回來時還說騎了縣令家的小公子的車子,他擔心是孫子衝撞了小公子。
到了魏家,他在門外躊躇了許久才往裏喊。
農家小院都是籬笆牆,從裏麵輕易就能看到門外來的人是誰。
魏老大趕緊把人請進去。
正在院裏玩的平安看到給他黑石頭的小孩,噔噔跑過去,從小荷包裏拿出幾顆果仁遞出去,“給你吃。”
小孩知道自己可能闖了禍,不敢拿了,躲到他爺爺身後,也不敢說話了,怕說錯話連累爺爺。
平安執著得很,繞過去,奶糯糯的聲音更大了些,“給你吃。”
“小公子,使不得,他哪裏配吃這精貴吃食。”王老頭惶恐拒絕。
“不過是一些山貨幹果,哪裏就精貴了。讓孩子拿著吧,聽說平安今日玩的石頭還是你家孫子給的。”魏老太走出來說。
王老頭見縣令大人的娘語氣還如此和善,心裏定了不少,縣令大人喚他們爺孫來應不是什麽壞事。
“拴子,謝謝小公子。”王老頭對孫子說。
拴子這才伸出髒兮兮的手接過來,“謝謝小公子。”
魏老太倒沒說讓喊名字了,她不接受別人喊老夫人那是還在村裏,喊不喊的無所謂,平安可不同,一聲小公子也能讓村裏人知道,平安再怎麽跟村裏小孩玩,他也是縣令大人家的公子,不能叫人看低咯。
知道老二要談事,魏老頭就將堂屋讓出來,去跟大兒子琢磨牙刷的事。
這東西若是做成了換是以前年景好的時候,上街都能掙幾個錢,如今大虞朝的百姓都在想法子活下去,哪有閑情逸致去關心牙齒的問題。這也是他們沒瞞著村裏人的原因,東西一看就會做,賣也賣不了幾個錢,倒是那個牙膏可以好好琢磨一二。
堂屋裏,魏景和坐在上首,哪怕沒穿官服,王老頭帶著孫子也瑟瑟發抖,覺得這裏就是縣衙大堂,若不是魏景和攔得及時,他都給跪下了。
“老丈不用怕,本官叫你爺孫來就是想問你孫子白日給平安的那塊石頭是打哪來的。” 魏景和溫和地道。
王老頭一聽,臉色刷白,拉著孫子就跪下了,“大人,可是那石頭闖禍了?”
“並非闖禍,相反還立了功,老仗先起來,本官再細說給你聽。”魏景和抬手讓他們起來。
王老頭聞言放下心,拉著孫子起身。
魏景和就將他孫子給平安的石頭可能於朝廷有功的事說了,讓他們好好想想這石頭是從哪裏來的。
王老頭壓根不知道孫子從哪撿回來的石頭,隻知道孫子挺寶貝的,還常說能拿來保護爺爺。
“拴子,你還記得石頭是打哪撿來的嗎?”王老頭低頭問孫子,“好好想想。”
因為那是自己喜歡的一塊石頭,拴子還是記得的,點點頭,“在以前住的地方,和爺爺到山裏找吃的時候撿到的。”
具體是哪他也說不出來,王老頭仔細回想,可是他哪日不和孫子進山找吃的啊,那時候全靠薅樹皮草根活了,後來有了縣令大人說的捕捉蝗蟲為食才好些。
魏景和就回屋拿了順義縣的輿圖出來,就城外十裏周邊的山一一指給王老頭看,讓他確認都到過哪裏。
經過王老頭的回憶,他暫時鎖定了幾座山,到時上報上去可讓人前去查探,哪怕查不到,既然有這個石煤出現就代表大虞朝有煤礦,何時開采都可以。
問完事,魏景和讓王家爺孫先回去,等上報後這事若獲得皇上看重必然有賞,若皇上不當回事,他頂多也隻能在分配村子上給他們點便利。
翌日,魏家人都用上牙刷了,刷毛用的是魏景和從縣衙的馬剪下的鬃毛及馬尾製成,如今家家戶戶都沒有養家畜,想找到豬毛不是件容易的事,隻能先用能尋到的試試了。
牙膏是根據魏景和說的熬製成的,魏景和粗通一些簡單草藥,在原有的方子上加幾味下火的草藥進去熬製,味道微苦微涼。
開始刷還不習慣,等刷完後一個個都覺得牙齒是好像幹淨了不少,嘴裏哈出的氣都清新許多。
魏景和擔心這天突然一下子大冷,就先將盤炕的事說給魏老頭和魏老大聽,讓他們試著做做。
魏老頭和魏老大如今也沒什麽事做,一聽是冬日裏能溫暖如春的東西,父子倆勁頭就來了,開始找泥活泥做土坯等。
如今的魏家早已不是當初剛來到大溪村時因為住得偏僻無人問津,自從魏景和當上縣令後,隻要魏家有點什麽風吹草動都被村民們看在眼裏。
見魏老頭和大兒子裝土活泥,以為他們是要修房子,村民們一個個跑來幫忙,難民那邊的人見了也跟上。
一會子功夫,魏家就站滿了來幫忙的人。
魏老頭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隻好對外說是要修一修房子。
他看過圖紙,大房那可以連著廚房鍋灶做一張炕,先試試,若能成,二房那邊做的時候就需要另外隔出灶膛,做好煙囪。
老兩口是住的堂屋裏屋,這個不好做,就幹脆把大房做兩張炕,到時候老婆子帶兩丫頭睡,他和老大睡一張。因為老二說,這裏怕是不會住太久,他們自是老二去哪就到哪,這裏也不是他們的根,沒有什麽好舍不得的。
村民們見魏家隻修東間,開始還以為是要給魏老大說新媳婦了,等看到用土坯在屋裏搭建後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
魏景和帶上裝有石煤的盒子找上戰止戈。
如今難民安置了,戰止戈卻還鎮守在順義縣,時不時讓手下帶兵去幫忙建造村子,讓那些難民感動得落淚,都道這是大虞的好將士。
也因為有了軍隊的幫忙,幾個月過去,五個村子已經有了雛形,路清出來,水源問題也解決了,房屋都建了幾個,要是入住已經沒有問題。
但是魏景和不知道今年冬日是什麽樣子,就定在來年開村再給另行分配村子。
戰止戈正在校場上練兵,聽說魏景和來了,趕緊回營帳見他。
按理,他一個武官是不耐煩和文官打交道的,滿嘴之乎者也,叫人不勝其煩,可是從見到魏景和的第一眼,他就知道這人不一樣,尤其在他再三拒絕當縣令,後來又將李氏推給他處理後,他就覺得這人聰明,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把人的底線拿捏精準。
事實證明,他也沒看錯人,還不到半年的時間裏,順義縣,乃至整個大虞皆被他力挽狂瀾。他是個敢想敢做的人,不像其他地方官,從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隻知道和稀泥,推卸責任。
他想起上次魏景和找來是因為要商戶捐糧的事。
商戶地位低下是自古以來的事情,因為魏景和,商戶有了翻身的機會,哪怕是為了這一次機會,那些商戶也敢冒險一試,賭贏了就能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能靠科舉改換門庭的商戶。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如今各地方越來越多商戶將囤積的餘糧獻出,隻是往後就沒那麽容易拿到考科舉名額了,但也叫其他商戶們趨之若鶩,由此可見,讓後代子孫考科舉改換門庭是商戶們夢寐以求的事。
可以說,魏景和讓商戶有了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不知道他這次來又有什麽事。
戰止戈進了營帳就看到裏麵置了爐子,魏景和著深藍色長袍大氅坐在那,修長白皙的手正拿著一些碎石往炭火裏放。
戰止戈看了看外麵天色,有這麽冷嗎?莫非是他剛操練回來沒感覺?還有,往炭火裏放石頭是什麽取暖法?
魏景和將碎煤放到已經燒紅的炭火上,又用小樹枝撥了撥,讓火焰盡快把煤燃燒起來。
戰止戈看這畫麵,還以為是哪個世家子再跑到他這煮茶來了,看著怎麽這麽愜意呢。
魏景和放下樹枝,起身對戰止戈拱手作揖,“將軍。”
“魏大人,你這是冷?”戰止戈撩袍大馬金刀坐在對麵,拿起茶杯喝茶。
魏景和微笑搖頭,將桌上的盒子拿起來,“將軍不防看看這個。”
戰止戈看到盒子裏裝著塊都沒拳頭大的黑石頭,直直看向魏景和,你在玩我?
魏景和把盒子合上放回原位,看了眼已經開始燃起的煤渣,“將軍再來看看這個。”
戰止戈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還是放下茶盞起身過去瞧了眼,不還是燒著的炭火,難不成火裏有花不成。
“魏大人難不成與本將軍看的火不同?”戰止戈問。
魏景和拿起樹枝撥開已經燃燒了的煤渣,“將軍請看,這是下官方才放進去的。”
他不說戰止戈都忘了進來時看到他往裏投石子,而現在告訴他,這燃燒著的炭火就是方才放進去的石頭?
“魏大人,你當本將軍是平安,逗著玩呢。”石頭能燒,滑天下之大稽。
魏景和輕笑,“這是村裏一小孩給平安的石頭,被平安誤打誤撞扔進火堆裏就燃了。”
這一次他沒打算攬功勞,畢竟王老頭那孫子給平安送石頭時那麽多人看見了,還有了燈大師也親口證明平安也因為他福氣不小,這個就不用幫忙隱藏了。
戰止戈懷疑自己聽錯了,比聽到畝產上千斤的紅薯還不可思議。
這世上當真有能燒的石頭?
想想平安那日又是帶著懷遠摘玉米,又是拔土豆的,皮得什麽都敢幹,真拿石頭去燒也沒有什麽不可能的。
當日的玉米,他想吃甜杆就讓皇上意外發現了玉米,他帶懷遠挖土豆玩,又讓皇上意外發現了土豆比紅薯產量還大,這石頭要真被他燒著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你說的石頭就是盒子裏那塊?”戰止戈用樹枝撥了撥越燒越旺的火。
“正是那塊。”魏景和再次把石煤拿過來,“我問過那小孩了,這是他隨著他爺爺在山上找吃的時候撿到的,就在城外十裏周圍的幾座山。”
戰止戈拿起來上下端詳,搖搖頭,“這也就是能燒火,若真發現了還需費力開采,於百姓們沒什麽大用處,還不如用柴禾。”
魏景和早料到他會這麽說,說出一句足以讓一個將軍為之振奮的話,“若是用來冶鐵鑄造兵器呢?”
戰止戈目光倏地變得犀利,刷的看向魏景和,“魏大人此話怎講?”
魏景和:“這石炭耐燒,比木炭溫度更高,火力更強,將軍覺得是不是於冶鐵更有幫助?”
不用魏景和說太透,戰止戈已經能想到其中的好處了,看向手裏的黑石頭目光灼熱。要是能用來冶鐵,鍛造出更多的兵器,大虞朝的兵器強大了,何愁打不贏仗。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你說這石頭在哪?你先同我一道去查探一番,確認這黑石的所再位置在入宮稟明皇上。”戰止戈將他口中的黑石小心翼翼放到盒子裏,轉身就出門吩咐人去牽馬。
魏景和正有此意,帶上石頭跟上去。
戰止戈派了幾隊人馬尋了一日,總算找到了黑石的所在,確認地方後,戰止戈讓人盯著,翌日便帶著魏景和再次直奔京城。
一模一樣的場景,大家又看到鎮國公帶著順義縣的縣令疾奔入城了,這一次誰也不敢再猜大虞要完,而是猜這縣令又要通過鎮國公拍什麽馬屁。
幹旱過後,京城雖然沒有縣城那樣蕭條,但是街上也沒多少人,往常鱗次櫛比的攤子都沒幾個了。
京城各大臣一聽聞魏景和又進京了,一個個趕緊派人去打聽,上次一不留意就給他搞出了個紅薯,這次聽說又是抱著個盒子來的,也不知道又發現什麽了。
是的,承光帝回來後召見朝臣,洋洋灑灑地說了魏景和發現一高產作物的事,讓一直想靠力挺皇上立功的臣子們看到了希望,也讓一直覺得大虞要完的臣子們開始惶惶不安。
說好的大虞朝要完呢?半路殺出個魏景和是怎麽一回事?
唯有左相依然迷之自信大虞要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等改朝換代,卻不知他相信的了燈大師已經回來過了。
承光帝去了趟順義縣回來,忙得連後宮都不去了。
大虞朝這兩年沒有賦稅收上來,國庫空空,未來一年可能收上來的也不多,這是個問題。還有各地瀆職的地方官處理問題,各地百姓安置安撫的問題,他真是恨不得朝廷能多出幾個像魏景和這般個幹實事,總有法子為朝廷分憂的人才。
聽說魏景和來了,承光帝趕緊把人傳進來。
等人一進來,看到魏景和手裏捧著的盒子,承光帝眼睛就亮了,不知道魏景和這次又給他帶來什麽驚喜。
沒等人行完禮,承光帝就直接免禮了,笑吟吟地問,“魏卿此次又給朕帶來何物?”
“請皇上過目。”魏景和恭敬地呈上盒子。
周善趕緊接過來,打開來看到裏麵的東西也愣了下,拿去呈給承光帝。
承光帝看到盒子裏拳頭大的黑石頭也怔住了,要不是所處這個位置沒人敢愚弄他,他都要懷疑這是在耍他玩了。
“魏卿說說這石頭怎麽了。”承光帝絕不承認自己沒有欣賞的眼光。
“起稟皇上,這是一塊可以當柴燒的石頭,詳細的微臣已經寫在折子裏了,請皇上過目。”魏景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折子。
承光帝聽說這石頭能燒,第一個想法就是不信,遂又想到了燈大師說魏景和是拯救天下的福星,就將信將疑地打開折子來看。
折子上用少量精準的詞說明了石頭的發現及用法,還有已經探得的地點,簡單明了,比大部分大臣堆砌辭藻好太多了,本來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事,愣是叫他們寫滿了整張折子。
等看到用這石頭也許可以有利於打造兵器的時候,承光帝激動了,拍案叫絕,“好! ”
他放下折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魏景和,這就是個寶藏啊,非但沒有因為了燈大師的話而驕傲自大,反而更加努力為百姓謀福祉,為大虞盡心盡力,要不是擔心太惹眼,他都想派暗衛保護他了。
若是大虞朝失去這麽個人才,將是大虞朝天大的損失。
承光帝叫人送來火爐,為了能更快看到效果,便將石頭砸碎放到炭火上燒,等親眼看到這碎石當真一點點燃起來了,心裏更是激動。
這石頭可燃為薪,即便不能用來冶鐵鍛造兵器,用途也廣泛,在他在位期間發現的,就是他的一大功績。
“行止,你派人去將這石頭……石炭挖出來,拿到軍器局試試,消息暫時封鎖。” 承光帝下令,已然將這石炭當成鐵礦金礦般看待。
煤的事說完了,魏景和斟酌了下,再度拱手,“皇上,微臣還有一事要稟。”
承光帝看魏景和變得凝重的臉,有種不好的預感,“何事?”
“拿來做什麽,留著給平安吃。”魏老太推拒。
說來魏家真是沾了平安太過光了, 就連以往老二時不時拿回來的饅頭也是那仙女給平安拿出來的。
“是平安自己要拿來孝敬他爺奶的, 不信你們問問他。”魏景和笑道。
平安聽了, 邁著小短腿過去,把手裏剩下的兩個開心果仁給出去,“爺奶吃, 脆脆的。”
“奶的乖孫真孝順,奶盡享了乖孫的福了。”魏老太知道盒子裏還有,就低下頭讓平安喂到嘴裏。
魏老頭也想讓平安喂, 但可不敢跟老婆子搶乖孫。他笑吟吟地接過來喂到平安嘴邊, “好吃就多吃點。”
平安張嘴吃下,點點頭,“好吃。”
二丫看著盒子裏各種各樣好吃的,一眼就看到剛才平安給她的鬆子了,又香又脆, 想吃。
家裏的吃食都是奶分了才能吃, 她隻能巴巴地看向魏老太。
魏老太和孫子親香了會,才起身把東西都分下去, 這東西還怪香的, 比豆子什麽的都香,就是可惜今年都沒能摘到什麽。
剩下的,她拿了個用邊角布料縫的小荷包裝起來給平安係在腰帶上, “平安留著慢慢吃。”
平安看著腰帶上的小荷包, 稀奇地打開來看了看, 小手伸進去拿出一顆來吃, 又把抽繩拉上,還拍了拍鼓鼓的小荷包,又可以讓狗蛋他們都羨慕他有好吃的了。
二丫羨慕地看了眼,然後移開目光。
平安還小,多吃一點是應該的,這是二叔帶回來的,平安拿到最多也是應該的,她才不嫉妒。
魏老大先一步回到家,拿到一小把果仁,撿了一粒吃,還怪香的,看到院子裏拿手帕仔細包起來的二丫,便過去分了一小撮給她,“拿去吃吧。”
二丫呆了下,才打開手帕接下她爹給的果仁,然後低下頭,腳尖磨磨地麵,小聲囁嚅了句,“謝謝爹。”
魏老大沒聽到,轉身又分一小撮給大丫。
大丫有些感動,爹雖然不怎麽跟她們說話,但是有一口吃的都不會少了她們,比村裏那些隻看重兒子的好太多了。
“這是你們二叔帶回來給平安的零嘴,爹沒什麽本事,隻能讓你們沾二叔的光了,以後記得孝順二叔,對平安好知道嗎?”
魏老大一點也不覺得承認自己沒弟弟有本事是件丟人的事,在外頭比別人有本事就行,跟二弟比,隻怕讓他再投胎一次都比不上。
“知道。”大丫二丫齊聲應道,她們一直都知道家裏的好日子都是二叔給的。
魏老大把剩下的遞給一旁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看著的平安。
平安指指他掛在腰帶上鼓鼓的小荷包,“平安有噠。”
“有大伯也給,大丫姐和二丫姐有的,平安也要有。”
魏老大蹲下身把剩下的堅果給他裝荷包裏,又摸了摸他的頭,腦海裏閃過夭折的小兒子,歎息一聲,趁著天色還沒暗繼續去做他的牙刷。
“二丫姐,平安的最多。”平安拿起他鼓鼓的小荷包炫耀。
“哼!”二丫扭開臉,她才不羨慕。
……
王老頭突然被縣令大人召喚,牽著孫子來的路上忐忑不安。他知道今日孫子跑去和村裏的小孩玩了,回來時還說騎了縣令家的小公子的車子,他擔心是孫子衝撞了小公子。
到了魏家,他在門外躊躇了許久才往裏喊。
農家小院都是籬笆牆,從裏麵輕易就能看到門外來的人是誰。
魏老大趕緊把人請進去。
正在院裏玩的平安看到給他黑石頭的小孩,噔噔跑過去,從小荷包裏拿出幾顆果仁遞出去,“給你吃。”
小孩知道自己可能闖了禍,不敢拿了,躲到他爺爺身後,也不敢說話了,怕說錯話連累爺爺。
平安執著得很,繞過去,奶糯糯的聲音更大了些,“給你吃。”
“小公子,使不得,他哪裏配吃這精貴吃食。”王老頭惶恐拒絕。
“不過是一些山貨幹果,哪裏就精貴了。讓孩子拿著吧,聽說平安今日玩的石頭還是你家孫子給的。”魏老太走出來說。
王老頭見縣令大人的娘語氣還如此和善,心裏定了不少,縣令大人喚他們爺孫來應不是什麽壞事。
“拴子,謝謝小公子。”王老頭對孫子說。
拴子這才伸出髒兮兮的手接過來,“謝謝小公子。”
魏老太倒沒說讓喊名字了,她不接受別人喊老夫人那是還在村裏,喊不喊的無所謂,平安可不同,一聲小公子也能讓村裏人知道,平安再怎麽跟村裏小孩玩,他也是縣令大人家的公子,不能叫人看低咯。
知道老二要談事,魏老頭就將堂屋讓出來,去跟大兒子琢磨牙刷的事。
這東西若是做成了換是以前年景好的時候,上街都能掙幾個錢,如今大虞朝的百姓都在想法子活下去,哪有閑情逸致去關心牙齒的問題。這也是他們沒瞞著村裏人的原因,東西一看就會做,賣也賣不了幾個錢,倒是那個牙膏可以好好琢磨一二。
堂屋裏,魏景和坐在上首,哪怕沒穿官服,王老頭帶著孫子也瑟瑟發抖,覺得這裏就是縣衙大堂,若不是魏景和攔得及時,他都給跪下了。
“老丈不用怕,本官叫你爺孫來就是想問你孫子白日給平安的那塊石頭是打哪來的。” 魏景和溫和地道。
王老頭一聽,臉色刷白,拉著孫子就跪下了,“大人,可是那石頭闖禍了?”
“並非闖禍,相反還立了功,老仗先起來,本官再細說給你聽。”魏景和抬手讓他們起來。
王老頭聞言放下心,拉著孫子起身。
魏景和就將他孫子給平安的石頭可能於朝廷有功的事說了,讓他們好好想想這石頭是從哪裏來的。
王老頭壓根不知道孫子從哪撿回來的石頭,隻知道孫子挺寶貝的,還常說能拿來保護爺爺。
“拴子,你還記得石頭是打哪撿來的嗎?”王老頭低頭問孫子,“好好想想。”
因為那是自己喜歡的一塊石頭,拴子還是記得的,點點頭,“在以前住的地方,和爺爺到山裏找吃的時候撿到的。”
具體是哪他也說不出來,王老頭仔細回想,可是他哪日不和孫子進山找吃的啊,那時候全靠薅樹皮草根活了,後來有了縣令大人說的捕捉蝗蟲為食才好些。
魏景和就回屋拿了順義縣的輿圖出來,就城外十裏周邊的山一一指給王老頭看,讓他確認都到過哪裏。
經過王老頭的回憶,他暫時鎖定了幾座山,到時上報上去可讓人前去查探,哪怕查不到,既然有這個石煤出現就代表大虞朝有煤礦,何時開采都可以。
問完事,魏景和讓王家爺孫先回去,等上報後這事若獲得皇上看重必然有賞,若皇上不當回事,他頂多也隻能在分配村子上給他們點便利。
翌日,魏家人都用上牙刷了,刷毛用的是魏景和從縣衙的馬剪下的鬃毛及馬尾製成,如今家家戶戶都沒有養家畜,想找到豬毛不是件容易的事,隻能先用能尋到的試試了。
牙膏是根據魏景和說的熬製成的,魏景和粗通一些簡單草藥,在原有的方子上加幾味下火的草藥進去熬製,味道微苦微涼。
開始刷還不習慣,等刷完後一個個都覺得牙齒是好像幹淨了不少,嘴裏哈出的氣都清新許多。
魏景和擔心這天突然一下子大冷,就先將盤炕的事說給魏老頭和魏老大聽,讓他們試著做做。
魏老頭和魏老大如今也沒什麽事做,一聽是冬日裏能溫暖如春的東西,父子倆勁頭就來了,開始找泥活泥做土坯等。
如今的魏家早已不是當初剛來到大溪村時因為住得偏僻無人問津,自從魏景和當上縣令後,隻要魏家有點什麽風吹草動都被村民們看在眼裏。
見魏老頭和大兒子裝土活泥,以為他們是要修房子,村民們一個個跑來幫忙,難民那邊的人見了也跟上。
一會子功夫,魏家就站滿了來幫忙的人。
魏老頭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隻好對外說是要修一修房子。
他看過圖紙,大房那可以連著廚房鍋灶做一張炕,先試試,若能成,二房那邊做的時候就需要另外隔出灶膛,做好煙囪。
老兩口是住的堂屋裏屋,這個不好做,就幹脆把大房做兩張炕,到時候老婆子帶兩丫頭睡,他和老大睡一張。因為老二說,這裏怕是不會住太久,他們自是老二去哪就到哪,這裏也不是他們的根,沒有什麽好舍不得的。
村民們見魏家隻修東間,開始還以為是要給魏老大說新媳婦了,等看到用土坯在屋裏搭建後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
魏景和帶上裝有石煤的盒子找上戰止戈。
如今難民安置了,戰止戈卻還鎮守在順義縣,時不時讓手下帶兵去幫忙建造村子,讓那些難民感動得落淚,都道這是大虞的好將士。
也因為有了軍隊的幫忙,幾個月過去,五個村子已經有了雛形,路清出來,水源問題也解決了,房屋都建了幾個,要是入住已經沒有問題。
但是魏景和不知道今年冬日是什麽樣子,就定在來年開村再給另行分配村子。
戰止戈正在校場上練兵,聽說魏景和來了,趕緊回營帳見他。
按理,他一個武官是不耐煩和文官打交道的,滿嘴之乎者也,叫人不勝其煩,可是從見到魏景和的第一眼,他就知道這人不一樣,尤其在他再三拒絕當縣令,後來又將李氏推給他處理後,他就覺得這人聰明,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把人的底線拿捏精準。
事實證明,他也沒看錯人,還不到半年的時間裏,順義縣,乃至整個大虞皆被他力挽狂瀾。他是個敢想敢做的人,不像其他地方官,從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隻知道和稀泥,推卸責任。
他想起上次魏景和找來是因為要商戶捐糧的事。
商戶地位低下是自古以來的事情,因為魏景和,商戶有了翻身的機會,哪怕是為了這一次機會,那些商戶也敢冒險一試,賭贏了就能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能靠科舉改換門庭的商戶。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如今各地方越來越多商戶將囤積的餘糧獻出,隻是往後就沒那麽容易拿到考科舉名額了,但也叫其他商戶們趨之若鶩,由此可見,讓後代子孫考科舉改換門庭是商戶們夢寐以求的事。
可以說,魏景和讓商戶有了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不知道他這次來又有什麽事。
戰止戈進了營帳就看到裏麵置了爐子,魏景和著深藍色長袍大氅坐在那,修長白皙的手正拿著一些碎石往炭火裏放。
戰止戈看了看外麵天色,有這麽冷嗎?莫非是他剛操練回來沒感覺?還有,往炭火裏放石頭是什麽取暖法?
魏景和將碎煤放到已經燒紅的炭火上,又用小樹枝撥了撥,讓火焰盡快把煤燃燒起來。
戰止戈看這畫麵,還以為是哪個世家子再跑到他這煮茶來了,看著怎麽這麽愜意呢。
魏景和放下樹枝,起身對戰止戈拱手作揖,“將軍。”
“魏大人,你這是冷?”戰止戈撩袍大馬金刀坐在對麵,拿起茶杯喝茶。
魏景和微笑搖頭,將桌上的盒子拿起來,“將軍不防看看這個。”
戰止戈看到盒子裏裝著塊都沒拳頭大的黑石頭,直直看向魏景和,你在玩我?
魏景和把盒子合上放回原位,看了眼已經開始燃起的煤渣,“將軍再來看看這個。”
戰止戈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還是放下茶盞起身過去瞧了眼,不還是燒著的炭火,難不成火裏有花不成。
“魏大人難不成與本將軍看的火不同?”戰止戈問。
魏景和拿起樹枝撥開已經燃燒了的煤渣,“將軍請看,這是下官方才放進去的。”
他不說戰止戈都忘了進來時看到他往裏投石子,而現在告訴他,這燃燒著的炭火就是方才放進去的石頭?
“魏大人,你當本將軍是平安,逗著玩呢。”石頭能燒,滑天下之大稽。
魏景和輕笑,“這是村裏一小孩給平安的石頭,被平安誤打誤撞扔進火堆裏就燃了。”
這一次他沒打算攬功勞,畢竟王老頭那孫子給平安送石頭時那麽多人看見了,還有了燈大師也親口證明平安也因為他福氣不小,這個就不用幫忙隱藏了。
戰止戈懷疑自己聽錯了,比聽到畝產上千斤的紅薯還不可思議。
這世上當真有能燒的石頭?
想想平安那日又是帶著懷遠摘玉米,又是拔土豆的,皮得什麽都敢幹,真拿石頭去燒也沒有什麽不可能的。
當日的玉米,他想吃甜杆就讓皇上意外發現了玉米,他帶懷遠挖土豆玩,又讓皇上意外發現了土豆比紅薯產量還大,這石頭要真被他燒著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你說的石頭就是盒子裏那塊?”戰止戈用樹枝撥了撥越燒越旺的火。
“正是那塊。”魏景和再次把石煤拿過來,“我問過那小孩了,這是他隨著他爺爺在山上找吃的時候撿到的,就在城外十裏周圍的幾座山。”
戰止戈拿起來上下端詳,搖搖頭,“這也就是能燒火,若真發現了還需費力開采,於百姓們沒什麽大用處,還不如用柴禾。”
魏景和早料到他會這麽說,說出一句足以讓一個將軍為之振奮的話,“若是用來冶鐵鑄造兵器呢?”
戰止戈目光倏地變得犀利,刷的看向魏景和,“魏大人此話怎講?”
魏景和:“這石炭耐燒,比木炭溫度更高,火力更強,將軍覺得是不是於冶鐵更有幫助?”
不用魏景和說太透,戰止戈已經能想到其中的好處了,看向手裏的黑石頭目光灼熱。要是能用來冶鐵,鍛造出更多的兵器,大虞朝的兵器強大了,何愁打不贏仗。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你說這石頭在哪?你先同我一道去查探一番,確認這黑石的所再位置在入宮稟明皇上。”戰止戈將他口中的黑石小心翼翼放到盒子裏,轉身就出門吩咐人去牽馬。
魏景和正有此意,帶上石頭跟上去。
戰止戈派了幾隊人馬尋了一日,總算找到了黑石的所在,確認地方後,戰止戈讓人盯著,翌日便帶著魏景和再次直奔京城。
一模一樣的場景,大家又看到鎮國公帶著順義縣的縣令疾奔入城了,這一次誰也不敢再猜大虞要完,而是猜這縣令又要通過鎮國公拍什麽馬屁。
幹旱過後,京城雖然沒有縣城那樣蕭條,但是街上也沒多少人,往常鱗次櫛比的攤子都沒幾個了。
京城各大臣一聽聞魏景和又進京了,一個個趕緊派人去打聽,上次一不留意就給他搞出了個紅薯,這次聽說又是抱著個盒子來的,也不知道又發現什麽了。
是的,承光帝回來後召見朝臣,洋洋灑灑地說了魏景和發現一高產作物的事,讓一直想靠力挺皇上立功的臣子們看到了希望,也讓一直覺得大虞要完的臣子們開始惶惶不安。
說好的大虞朝要完呢?半路殺出個魏景和是怎麽一回事?
唯有左相依然迷之自信大虞要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等改朝換代,卻不知他相信的了燈大師已經回來過了。
承光帝去了趟順義縣回來,忙得連後宮都不去了。
大虞朝這兩年沒有賦稅收上來,國庫空空,未來一年可能收上來的也不多,這是個問題。還有各地瀆職的地方官處理問題,各地百姓安置安撫的問題,他真是恨不得朝廷能多出幾個像魏景和這般個幹實事,總有法子為朝廷分憂的人才。
聽說魏景和來了,承光帝趕緊把人傳進來。
等人一進來,看到魏景和手裏捧著的盒子,承光帝眼睛就亮了,不知道魏景和這次又給他帶來什麽驚喜。
沒等人行完禮,承光帝就直接免禮了,笑吟吟地問,“魏卿此次又給朕帶來何物?”
“請皇上過目。”魏景和恭敬地呈上盒子。
周善趕緊接過來,打開來看到裏麵的東西也愣了下,拿去呈給承光帝。
承光帝看到盒子裏拳頭大的黑石頭也怔住了,要不是所處這個位置沒人敢愚弄他,他都要懷疑這是在耍他玩了。
“魏卿說說這石頭怎麽了。”承光帝絕不承認自己沒有欣賞的眼光。
“起稟皇上,這是一塊可以當柴燒的石頭,詳細的微臣已經寫在折子裏了,請皇上過目。”魏景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折子。
承光帝聽說這石頭能燒,第一個想法就是不信,遂又想到了燈大師說魏景和是拯救天下的福星,就將信將疑地打開折子來看。
折子上用少量精準的詞說明了石頭的發現及用法,還有已經探得的地點,簡單明了,比大部分大臣堆砌辭藻好太多了,本來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事,愣是叫他們寫滿了整張折子。
等看到用這石頭也許可以有利於打造兵器的時候,承光帝激動了,拍案叫絕,“好! ”
他放下折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魏景和,這就是個寶藏啊,非但沒有因為了燈大師的話而驕傲自大,反而更加努力為百姓謀福祉,為大虞盡心盡力,要不是擔心太惹眼,他都想派暗衛保護他了。
若是大虞朝失去這麽個人才,將是大虞朝天大的損失。
承光帝叫人送來火爐,為了能更快看到效果,便將石頭砸碎放到炭火上燒,等親眼看到這碎石當真一點點燃起來了,心裏更是激動。
這石頭可燃為薪,即便不能用來冶鐵鍛造兵器,用途也廣泛,在他在位期間發現的,就是他的一大功績。
“行止,你派人去將這石頭……石炭挖出來,拿到軍器局試試,消息暫時封鎖。” 承光帝下令,已然將這石炭當成鐵礦金礦般看待。
煤的事說完了,魏景和斟酌了下,再度拱手,“皇上,微臣還有一事要稟。”
承光帝看魏景和變得凝重的臉,有種不好的預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