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宴笙被單獨叫去了禦書房,他看著在自己麵前踱來踱去的建平帝,神色默然。
“太傅,你剛剛在大殿上說的一定是氣話。”建平帝忽然停在他的麵前,語氣急切的說道。
“是因為群臣一起彈劾你,是因為朕沒有表態支持你,所以你在賭氣嗎?”
裴宴笙禁不住淡淡一笑,“陛下怎麽會把微臣想的這麽幼稚,微臣是那種會在意別人怎麽說、怎麽看的人嗎?”
建平帝怔怔的看著他,眼神恍然:“你是認真地,而且去意已決。”
他並不傻,也十分了解裴宴笙,這段時間他的有失分寸他都看在眼裏,隻是在眾多的討伐聲中,他沒能撥開迷霧,去尋找真正的原因。
以至於後知後覺這一切都是他的苦心安排。
朝廷需要革除弊端,而革除弊端就會打破原先的平衡。
朝廷需要注入新鮮血液,那就需要大膽的啟用新人。
這無一例外都會得罪一大幫關係交錯的權貴,誰才能扛得住這個壓力去鼎新革故呢。
除了裴宴笙,沒有人有這個魄力,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建平帝心裏也是中意陳雲舟做新任禁軍統領的,可他的顧慮實在太多了。
陳雲舟的身份是一大阻力。還有從前景帝對他的教誨,讓他嚴防外戚。
還有太後對他的施壓,讓他秉持公正,一視同仁。
如果讓他來做抉擇,即便再中意陳雲舟,他也不會啟用。
可是裴宴笙卻力排眾議保舉陳雲舟,並明確的告訴他,陳家人忠心可用。他還說不要固守教條,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
可是說的輕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冷靜細致的看待這件事。
於是在他批了這份奏請之後,裴宴笙成為眾矢之的,他站在自己的前麵擋住了所有罵聲。
時至今日,建平帝也終於明白,裴宴笙一意孤行、一鼓作氣、不留後路的做了這麽多事,都是在為他掃清障礙,重新布局。
質疑和謾罵他都欣然接受,但是已經定下的決策是不可能再改變了。
他以革職辭官堵住悠悠眾口,以離開了結這場風波。
說他包藏禍心,說他以權謀私,可結果他什麽都不要,這就是最有力的自辯,勝過千言萬語。
“是朕太沒用了,讓太傅默默為朕操了這麽多心,扛下了這麽多非議。”建平帝走到玉階旁,頹然的坐了下來。
他抬頭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猶如鬆樹般挺拔的裴宴笙,難以想象自己和朝廷失去他會變成什麽模樣。
“太傅……”挽留的話還沒說出口,裴宴笙便打斷了他。
“陛下,您登基這麽久以來,也經曆了幾件大事,心性手段都日趨成熟。
朝中諸事微臣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微臣離開對您來說利大於弊。
如果微臣一直留在朝中,無論您做什麽,總是逃不開微臣的影子,您的任何決議,在外人看來,多少都是受微臣的影響,這樣如何能樹立您的威信。”
“可是朝廷失去太傅,就如失去了一塊基石,朕甚至都能感覺到腳下震動了。
尤其是在燕北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他們又拿下了北齊,隊伍日益壯大。”建平帝看著裴宴笙,眼中滿是焦慮不安。
裴宴笙搖搖頭,正色道:“陛下不要神話微臣,微臣也隻是一個普通人,微臣走了,良將猶在,兵馬猶在,如果您不想輸,就該振作起來,而不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
建平帝看著他沒有絲毫動搖,卻漸漸嚴厲的神色,慢慢的站起身。
“你當真是要走了。”他心裏是說不盡的失落。
“是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世上也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裴宴笙肯定的答道。
“微臣累了,倦了,對為官失去了興致,隻想找一處僻靜的地方過閑雲野鶴的自在日子,還望陛下成全。”
……
“太傅,你剛剛在大殿上說的一定是氣話。”建平帝忽然停在他的麵前,語氣急切的說道。
“是因為群臣一起彈劾你,是因為朕沒有表態支持你,所以你在賭氣嗎?”
裴宴笙禁不住淡淡一笑,“陛下怎麽會把微臣想的這麽幼稚,微臣是那種會在意別人怎麽說、怎麽看的人嗎?”
建平帝怔怔的看著他,眼神恍然:“你是認真地,而且去意已決。”
他並不傻,也十分了解裴宴笙,這段時間他的有失分寸他都看在眼裏,隻是在眾多的討伐聲中,他沒能撥開迷霧,去尋找真正的原因。
以至於後知後覺這一切都是他的苦心安排。
朝廷需要革除弊端,而革除弊端就會打破原先的平衡。
朝廷需要注入新鮮血液,那就需要大膽的啟用新人。
這無一例外都會得罪一大幫關係交錯的權貴,誰才能扛得住這個壓力去鼎新革故呢。
除了裴宴笙,沒有人有這個魄力,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建平帝心裏也是中意陳雲舟做新任禁軍統領的,可他的顧慮實在太多了。
陳雲舟的身份是一大阻力。還有從前景帝對他的教誨,讓他嚴防外戚。
還有太後對他的施壓,讓他秉持公正,一視同仁。
如果讓他來做抉擇,即便再中意陳雲舟,他也不會啟用。
可是裴宴笙卻力排眾議保舉陳雲舟,並明確的告訴他,陳家人忠心可用。他還說不要固守教條,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
可是說的輕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冷靜細致的看待這件事。
於是在他批了這份奏請之後,裴宴笙成為眾矢之的,他站在自己的前麵擋住了所有罵聲。
時至今日,建平帝也終於明白,裴宴笙一意孤行、一鼓作氣、不留後路的做了這麽多事,都是在為他掃清障礙,重新布局。
質疑和謾罵他都欣然接受,但是已經定下的決策是不可能再改變了。
他以革職辭官堵住悠悠眾口,以離開了結這場風波。
說他包藏禍心,說他以權謀私,可結果他什麽都不要,這就是最有力的自辯,勝過千言萬語。
“是朕太沒用了,讓太傅默默為朕操了這麽多心,扛下了這麽多非議。”建平帝走到玉階旁,頹然的坐了下來。
他抬頭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猶如鬆樹般挺拔的裴宴笙,難以想象自己和朝廷失去他會變成什麽模樣。
“太傅……”挽留的話還沒說出口,裴宴笙便打斷了他。
“陛下,您登基這麽久以來,也經曆了幾件大事,心性手段都日趨成熟。
朝中諸事微臣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微臣離開對您來說利大於弊。
如果微臣一直留在朝中,無論您做什麽,總是逃不開微臣的影子,您的任何決議,在外人看來,多少都是受微臣的影響,這樣如何能樹立您的威信。”
“可是朝廷失去太傅,就如失去了一塊基石,朕甚至都能感覺到腳下震動了。
尤其是在燕北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他們又拿下了北齊,隊伍日益壯大。”建平帝看著裴宴笙,眼中滿是焦慮不安。
裴宴笙搖搖頭,正色道:“陛下不要神話微臣,微臣也隻是一個普通人,微臣走了,良將猶在,兵馬猶在,如果您不想輸,就該振作起來,而不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
建平帝看著他沒有絲毫動搖,卻漸漸嚴厲的神色,慢慢的站起身。
“你當真是要走了。”他心裏是說不盡的失落。
“是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世上也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裴宴笙肯定的答道。
“微臣累了,倦了,對為官失去了興致,隻想找一處僻靜的地方過閑雲野鶴的自在日子,還望陛下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