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穿越劉邦碰上重生呂雉 作者:興昭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在讓我不要忘記你們為我出生入死,幾經患難時,我也得想想,我能得這天下,何嚐不是因為我站在百姓這一邊。若有一日我不思為百姓,這天下就算再有你們傾力相助,還能繼續叫我們握在手裏?」
劉邦可一直都記得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漢王所言甚是。」有些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得。劉邦能懂,能說出口來,張良因此而激動,朝劉邦作一揖,更希望劉邦能不忘此心,以此為目標不斷的繼續前進。
「我不想負你們,也不願意讓你們覺得我劉邦得了天下,成為了皇帝,便成了忘恩負義的人。天下不僅僅是我的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有一日在你們和天下人之間做出決擇,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天下人。這也是得了天下之人應該擔起的重任。」皇帝不是好當的,能得眾人相助是劉邦的幸事,唯願這份幸運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為防萬一,劉邦也得將該說的話說得明明白白,縱然來日這些人當真犯了劉邦的底線,劉邦不得不痛下殺手要他們去死,卻也是他們不聽劉邦的勸告在前,劉邦問心無愧。
「漢王所言,我們都記下了。」曹參反而覺得劉邦說清楚,給他們定好底線,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無論為官為民都應該遵紀守法,最忌諱的就是認為他們已經是高高在上的人,無視律法,瞧不起百姓。
「我等皆記下。」於蕭何和張良來說,不管處在什麽樣的位置,他們本身就有屬於自己的底線。如今和劉邦的相融合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其餘的人,無論心中是何想法,終是沒敢當麵和劉邦唱反調。
劉邦大掌一揮道:「我們都是患難與共的人,若不是迫不得已,我並不希望將來有一天要與你們生死相對。這麽多年的交情,望你們將來不會讓我成為一個不得不殺你們的皇帝。」
皇帝二字,份量太重了,任何人想要無視,想要淩駕於它之上都不能。
劉邦是劉季時,有些小錯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所能為他們一群兄弟遮掩的太少,也沒有人把劉邦當一回事。
成為皇帝的劉邦,天下人都在盯著他,看著他的一舉一動,一但他開了一個口子,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開始無視律法。
劉邦不想成為皇帝,既是因為擔子太重,也是因為需要恪守的規矩太多。連帶他身邊的人都要跟著他一起守。這些規矩啊,守得住的人不會覺得那算什麽規矩;守不住的人卻會怨恨,會覺得這樣的事為何攤到他們身上。
「那要是別人犯了律法呢?」盧綰忍不住地問一句,也是覺得這天下都是他們兄弟的了,怎麽以前的時候貴族們可以不把他們當回事,高高在上的俯視他們,到他們成了人上人了卻有那麽多的規矩?
盧綰蹙緊眉頭,顯露出不悅。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別說是別的人,就算是我,若是有做得不對,犯了律法,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劉邦從來不認為律法隻對尋常百姓有用,作為一個帝王,萬萬之上,更該謹守律法,以身作則,唯如此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其實沒有人想到在劉邦的心裏,他也是那一個該遵守規矩的人。
從前的王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是沒有錯的,錯的隻能是別人。
「王又如何,權勢無人監管,如秦之強盛得以滅六國又如何,不是照樣在短短的幾十年覆滅?我想要這個天下能安樂太平,更希望它能延綿數百年,當過去千萬年後提起我們一起創建的這個王朝,世人都會稱讚我們,這是獨一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朝。我有這樣的夢想,你們就沒有嗎?」劉邦給人描繪出一個藍圖,誘.惑著他們,想讓他們往後能跟他一同的走下去,朝著定的這個目標走下去。
如蕭何、張良、曹參之輩,他們都是有夢想的人,自然叫劉邦說動了。炯炯有神的眼睛盯著劉邦,朝劉邦作一揖道:「願追隨漢王。」
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朝。他們是心動了,也願意為了這樣一個王朝拚盡所有。
劉邦要的不僅僅是這麽幾個人而已,目不轉睛地盯著其他人,似乎在無聲地詢問,你們就那麽沒有理想嗎?
「大哥,我是不懂其他,但要是能讓大傢夥都吃飽喝足,也不會再讓我們回到以前那苦日子,不就是守點規矩嗎?以前我們都守得,現在沒什麽守不得的,我都聽大哥的。」樊噲是為難的,他是不懂將來的事,看劉邦說得激昂,他隻能莫可奈何的附和一聲。
劉邦無力啊!一個個都是沒文化的人,更沒有理想!
「我們都聽漢王的。漢王不讓我們做的事我肯定不做。」有樊噲開了口,一眾人要說捉住重點了也算,畢竟都願意聽劉邦的,劉邦肯告訴他們啥不能做的,聽劉邦的才能保住手上的榮華富貴。
話說到這兒,要再洗腦怕是也沒用,劉邦見好就收。
「好。蕭先生,這律法如何製定也得捉緊。」法治天下,約束的是天下人,劉邦絕不可能把這樣至關重要的事忘記。
蕭何想了想道:「秦時律法太過繁瑣,我們切忌重蹈覆轍。」
呂雉插話道:「以簡為重。可以漢王先前與百姓所定下的三章為基礎。」<hr>
劉邦可一直都記得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漢王所言甚是。」有些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得。劉邦能懂,能說出口來,張良因此而激動,朝劉邦作一揖,更希望劉邦能不忘此心,以此為目標不斷的繼續前進。
「我不想負你們,也不願意讓你們覺得我劉邦得了天下,成為了皇帝,便成了忘恩負義的人。天下不僅僅是我的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有一日在你們和天下人之間做出決擇,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天下人。這也是得了天下之人應該擔起的重任。」皇帝不是好當的,能得眾人相助是劉邦的幸事,唯願這份幸運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為防萬一,劉邦也得將該說的話說得明明白白,縱然來日這些人當真犯了劉邦的底線,劉邦不得不痛下殺手要他們去死,卻也是他們不聽劉邦的勸告在前,劉邦問心無愧。
「漢王所言,我們都記下了。」曹參反而覺得劉邦說清楚,給他們定好底線,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無論為官為民都應該遵紀守法,最忌諱的就是認為他們已經是高高在上的人,無視律法,瞧不起百姓。
「我等皆記下。」於蕭何和張良來說,不管處在什麽樣的位置,他們本身就有屬於自己的底線。如今和劉邦的相融合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其餘的人,無論心中是何想法,終是沒敢當麵和劉邦唱反調。
劉邦大掌一揮道:「我們都是患難與共的人,若不是迫不得已,我並不希望將來有一天要與你們生死相對。這麽多年的交情,望你們將來不會讓我成為一個不得不殺你們的皇帝。」
皇帝二字,份量太重了,任何人想要無視,想要淩駕於它之上都不能。
劉邦是劉季時,有些小錯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所能為他們一群兄弟遮掩的太少,也沒有人把劉邦當一回事。
成為皇帝的劉邦,天下人都在盯著他,看著他的一舉一動,一但他開了一個口子,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開始無視律法。
劉邦不想成為皇帝,既是因為擔子太重,也是因為需要恪守的規矩太多。連帶他身邊的人都要跟著他一起守。這些規矩啊,守得住的人不會覺得那算什麽規矩;守不住的人卻會怨恨,會覺得這樣的事為何攤到他們身上。
「那要是別人犯了律法呢?」盧綰忍不住地問一句,也是覺得這天下都是他們兄弟的了,怎麽以前的時候貴族們可以不把他們當回事,高高在上的俯視他們,到他們成了人上人了卻有那麽多的規矩?
盧綰蹙緊眉頭,顯露出不悅。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別說是別的人,就算是我,若是有做得不對,犯了律法,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劉邦從來不認為律法隻對尋常百姓有用,作為一個帝王,萬萬之上,更該謹守律法,以身作則,唯如此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其實沒有人想到在劉邦的心裏,他也是那一個該遵守規矩的人。
從前的王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是沒有錯的,錯的隻能是別人。
「王又如何,權勢無人監管,如秦之強盛得以滅六國又如何,不是照樣在短短的幾十年覆滅?我想要這個天下能安樂太平,更希望它能延綿數百年,當過去千萬年後提起我們一起創建的這個王朝,世人都會稱讚我們,這是獨一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朝。我有這樣的夢想,你們就沒有嗎?」劉邦給人描繪出一個藍圖,誘.惑著他們,想讓他們往後能跟他一同的走下去,朝著定的這個目標走下去。
如蕭何、張良、曹參之輩,他們都是有夢想的人,自然叫劉邦說動了。炯炯有神的眼睛盯著劉邦,朝劉邦作一揖道:「願追隨漢王。」
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朝。他們是心動了,也願意為了這樣一個王朝拚盡所有。
劉邦要的不僅僅是這麽幾個人而已,目不轉睛地盯著其他人,似乎在無聲地詢問,你們就那麽沒有理想嗎?
「大哥,我是不懂其他,但要是能讓大傢夥都吃飽喝足,也不會再讓我們回到以前那苦日子,不就是守點規矩嗎?以前我們都守得,現在沒什麽守不得的,我都聽大哥的。」樊噲是為難的,他是不懂將來的事,看劉邦說得激昂,他隻能莫可奈何的附和一聲。
劉邦無力啊!一個個都是沒文化的人,更沒有理想!
「我們都聽漢王的。漢王不讓我們做的事我肯定不做。」有樊噲開了口,一眾人要說捉住重點了也算,畢竟都願意聽劉邦的,劉邦肯告訴他們啥不能做的,聽劉邦的才能保住手上的榮華富貴。
話說到這兒,要再洗腦怕是也沒用,劉邦見好就收。
「好。蕭先生,這律法如何製定也得捉緊。」法治天下,約束的是天下人,劉邦絕不可能把這樣至關重要的事忘記。
蕭何想了想道:「秦時律法太過繁瑣,我們切忌重蹈覆轍。」
呂雉插話道:「以簡為重。可以漢王先前與百姓所定下的三章為基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