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雲你先說說吧。」
祝宇哲知道了,這是晉安平想要量一量雲珩,準確的說是想要看一看雲珩的水平。
「那我就拋磚引玉。」
雲珩客氣的道:「說的不對,還希望晉老指正。」
「說嘛,大家互相交流。」
晉安平笑著道。
看著晉安平的態度,邊上的唐主任和祝宇哲等幾位同濟的醫生都有些感慨。
這就是季風文和屈同文學生的好處。
晉安平看上去好像很好說話的樣子,沒有架子,也很好相處,可隻要是正常人,用腦子想一下都能想明白,晉安平這種人,哪怕再沒有架子,都不會和一位年輕醫生說什麽互相交流這樣的話。
像晉安平這種老資格的名家醫手,哪怕再親和,麵對晚輩,自然而然的指點說教那都是給足了麵子了,談什麽交流?
晉安平說的交流,自然也是客氣的說法,可晉安平之所以如此客氣,正是因為雲珩的出身。
出身這個東西真的是太可怕的,這種影響是不知不覺中的,是無形的。
「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從患者的症狀來看,正是內風,也符合西醫腦梗死急性期的判斷......」
雲珩緩緩道:「從脈證來看,患者的情況是中風初起,上盛下虛,頭暈,舌根發硬,走路不穩,上盛因而頭暈,下虛因而不穩......」
「既然是中風初起,上盛下虛,我覺的應該用鎮肝熄風湯潛鎮熄風,同時可以考慮加入肉桂,引火歸元,讓陽氣不至於隨肝風而上騰。」
「這個病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肝風漸平之後,上盛下虛的現象得到緩解,等患者的頭暈減輕,走路平穩,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加入活血通絡的藥物,活血通絡,通降陽明.......」
「好,說的好。」
晉安平笑著道:「怪不得世傑對小雲你推崇備至,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
雲珩前麵的分析,雖然不錯,卻也沒有讓晉安平過於驚艷,可雲珩卻能想到在用鎮肝熄風湯的同時加入肉桂,引火歸元,這就讓晉安平有些驚訝了,這樣的思維,哪怕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往往都難以考慮周全。
而最讓晉安平吃驚的則是雲珩後麵一句話。
在現實中,不少人對中醫都有一個簡單的劃分,準確的說中醫醫生可以劃分為下麵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照本宣科,準確的說就是對照病症,運用經方,死搬硬套,就像是做題一樣,做過的題,老師講過的題,會做,有了變化,就不會了。
這個階段的中醫醫生可以說是最多的,哪怕是一些醫學生,也可以做到。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有些醫學生,看醫書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某位親友的病症和書中描述的一樣,然後用方,病治好了。
這樣的例子放在現在少一些,畢竟現在人不會輕易相信人,對醫生的要求高,行醫也有門檻,可放在以前,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一些人原本都不是醫生,隻是因為識字,偶爾得到幾本醫書,按照照著書本給人瞧病。
這樣的醫生,庸醫者居多,能不能看好病,真的是全靠運氣了。
第二個階段,活學活用,懂得靈活加減變化,到了這個階段,其實就可以算出師了,不再拘泥於形式,不再死搬硬套,遇到一些病症,能靈活選用經方,加減劑量,這個水平的中醫,哪怕一些大病看不了,看一些常見病基本上都是沒什麽問題的。
第三個階段,隨機應變,對症用藥,不僅僅能靈活的運用經方,懂得方劑的加減變化,還能對病症的發展過程有著一個大概的預判。
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算是一名名醫了。
能隨機應變,還能判斷病程的走向,出錯的概率就比較低了,哪怕遇到一些複雜的病症也能解決。
這個階段的中醫人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名家了,無論放在什麽時代,什麽地方,都能名噪一時,坐診一方,開館授徒了。
而雲珩剛才的最後一句話,其實正是對患者病情的預判,先怎麽樣,用藥之後怎麽樣,下一步怎麽樣。
如果說第一階段隻是照本宣科,走了第一步,第二步有了變化,就不知道怎麽走了,那麽第二階段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第三階段則是走一步看三步,這個階段患者需要怎麽用藥,用藥之後會出現什麽變化,對下一階段有什麽影響,下一階段又該如何?
雲珩年紀輕輕,卻已經能有這樣的水平,又怎麽能讓晉安平不吃驚?
至於下一個階段,不僅僅要明白患者的病程變化,還要結合時令,懂得五運六氣的運用,懂得時辰季節對病症的影響等等,甚至能判斷出一個人什麽時候生病,什麽時候痊癒,根據時令靈活運用方劑,能有這樣水平的醫生那就更少了。
正如演義裏麵諸葛亮給魯肅點評名將一樣,要懂得運用天時、氣候,草木,萬事萬物皆可為兵,這個階段,諸葛亮排除了多少人?
雖然電視劇裏麵,這個橋段有諸葛亮裝逼的嫌疑,可由此也可以看出能達到這個階段的名將有多麽稀少,中醫醫生也是一樣。
不說第四個階段,即便是第三個階段的醫生都很難得了。
晉安平不知道雲珩麵板的技能劃分,可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來看,能達到第三個階段的醫生,在麵板技能劃分中也應該是七級以上的水準了。<hr>
祝宇哲知道了,這是晉安平想要量一量雲珩,準確的說是想要看一看雲珩的水平。
「那我就拋磚引玉。」
雲珩客氣的道:「說的不對,還希望晉老指正。」
「說嘛,大家互相交流。」
晉安平笑著道。
看著晉安平的態度,邊上的唐主任和祝宇哲等幾位同濟的醫生都有些感慨。
這就是季風文和屈同文學生的好處。
晉安平看上去好像很好說話的樣子,沒有架子,也很好相處,可隻要是正常人,用腦子想一下都能想明白,晉安平這種人,哪怕再沒有架子,都不會和一位年輕醫生說什麽互相交流這樣的話。
像晉安平這種老資格的名家醫手,哪怕再親和,麵對晚輩,自然而然的指點說教那都是給足了麵子了,談什麽交流?
晉安平說的交流,自然也是客氣的說法,可晉安平之所以如此客氣,正是因為雲珩的出身。
出身這個東西真的是太可怕的,這種影響是不知不覺中的,是無形的。
「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從患者的症狀來看,正是內風,也符合西醫腦梗死急性期的判斷......」
雲珩緩緩道:「從脈證來看,患者的情況是中風初起,上盛下虛,頭暈,舌根發硬,走路不穩,上盛因而頭暈,下虛因而不穩......」
「既然是中風初起,上盛下虛,我覺的應該用鎮肝熄風湯潛鎮熄風,同時可以考慮加入肉桂,引火歸元,讓陽氣不至於隨肝風而上騰。」
「這個病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肝風漸平之後,上盛下虛的現象得到緩解,等患者的頭暈減輕,走路平穩,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加入活血通絡的藥物,活血通絡,通降陽明.......」
「好,說的好。」
晉安平笑著道:「怪不得世傑對小雲你推崇備至,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
雲珩前麵的分析,雖然不錯,卻也沒有讓晉安平過於驚艷,可雲珩卻能想到在用鎮肝熄風湯的同時加入肉桂,引火歸元,這就讓晉安平有些驚訝了,這樣的思維,哪怕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往往都難以考慮周全。
而最讓晉安平吃驚的則是雲珩後麵一句話。
在現實中,不少人對中醫都有一個簡單的劃分,準確的說中醫醫生可以劃分為下麵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照本宣科,準確的說就是對照病症,運用經方,死搬硬套,就像是做題一樣,做過的題,老師講過的題,會做,有了變化,就不會了。
這個階段的中醫醫生可以說是最多的,哪怕是一些醫學生,也可以做到。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有些醫學生,看醫書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某位親友的病症和書中描述的一樣,然後用方,病治好了。
這樣的例子放在現在少一些,畢竟現在人不會輕易相信人,對醫生的要求高,行醫也有門檻,可放在以前,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一些人原本都不是醫生,隻是因為識字,偶爾得到幾本醫書,按照照著書本給人瞧病。
這樣的醫生,庸醫者居多,能不能看好病,真的是全靠運氣了。
第二個階段,活學活用,懂得靈活加減變化,到了這個階段,其實就可以算出師了,不再拘泥於形式,不再死搬硬套,遇到一些病症,能靈活選用經方,加減劑量,這個水平的中醫,哪怕一些大病看不了,看一些常見病基本上都是沒什麽問題的。
第三個階段,隨機應變,對症用藥,不僅僅能靈活的運用經方,懂得方劑的加減變化,還能對病症的發展過程有著一個大概的預判。
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算是一名名醫了。
能隨機應變,還能判斷病程的走向,出錯的概率就比較低了,哪怕遇到一些複雜的病症也能解決。
這個階段的中醫人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名家了,無論放在什麽時代,什麽地方,都能名噪一時,坐診一方,開館授徒了。
而雲珩剛才的最後一句話,其實正是對患者病情的預判,先怎麽樣,用藥之後怎麽樣,下一步怎麽樣。
如果說第一階段隻是照本宣科,走了第一步,第二步有了變化,就不知道怎麽走了,那麽第二階段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第三階段則是走一步看三步,這個階段患者需要怎麽用藥,用藥之後會出現什麽變化,對下一階段有什麽影響,下一階段又該如何?
雲珩年紀輕輕,卻已經能有這樣的水平,又怎麽能讓晉安平不吃驚?
至於下一個階段,不僅僅要明白患者的病程變化,還要結合時令,懂得五運六氣的運用,懂得時辰季節對病症的影響等等,甚至能判斷出一個人什麽時候生病,什麽時候痊癒,根據時令靈活運用方劑,能有這樣水平的醫生那就更少了。
正如演義裏麵諸葛亮給魯肅點評名將一樣,要懂得運用天時、氣候,草木,萬事萬物皆可為兵,這個階段,諸葛亮排除了多少人?
雖然電視劇裏麵,這個橋段有諸葛亮裝逼的嫌疑,可由此也可以看出能達到這個階段的名將有多麽稀少,中醫醫生也是一樣。
不說第四個階段,即便是第三個階段的醫生都很難得了。
晉安平不知道雲珩麵板的技能劃分,可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來看,能達到第三個階段的醫生,在麵板技能劃分中也應該是七級以上的水準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