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讀一讀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導讀: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範仲淹生於中國封建社會之成熟的北宋,一生四起四落,曆經宦海風波,也悟透了一個為政、為官的道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已經暗含了現代人所說的“舍己為公、無私奉獻”。這個“憂”字包括:憂君(上級)、憂民、憂政。他犯言直諫,“敢與天子爭是非”,又體察民情,主持“慶曆新政”改革,實踐了自己的為政思想。這句名言也成了範之後所有進步政治家的信條。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製,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請讀一讀林覺民的《與妻書》


    導讀:作者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閩侯人,黃花崗72烈士之一。這是廣州起義前三天,他在一塊白布上寫給妻子的絕筆書。他同時還有一封給父親的短信:“不孝兒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起義失敗後有人將這兩信塞進林家門縫。《與妻書》手稿現存福建省博物館。


    這是一篇大愛之文。一,作者為近代人物,已超越他之前所有忠君、報國、安邦、治民的封建誌士仁人,開始向封建製度宣戰:“今日之中國無地無時不可以死!能忍之呼?”二,提出“犧牲吾身為天下永謀福利”。起義前他已抱定必死的決心,在這封絕筆書中反複剖析小我與大我、愛情與愛國的關係,血淚俱下,大氣磅礴。黃花崗72烈士名垂千古,但其事跡大多湮滅無考,幸有作者為後人留下這篇文字,讓我們能一窺辛亥誌士的心靈與風貌。這是一麵辛亥革命的文學豐碑。今天拜讀雄文仍熱血沸騰,可知前仆後繼,曆史演進之艱難。烈士義舉大有補於全國同胞,烈士雄文大有補於我中華青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比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比椰並收藏官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