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馬車上不說話就算了,畢竟他們都沒說話,都到了這兒了,他們都吵成這樣了,這人還是不說話,這可就的他的不對了。
別看他們剛才吵得厲害,現在他們已經不約而同的在想等會兒他們誰都別說話,就等著看這人能說出什麽來。
他們都沒想到這人還真說了句有用的話,這人問他們知不知道怡親王是怎麽回京的。
還能是怎麽回京的,被皇上親自接回來的呀,這事不是已經在京中街知巷聞了嗎,這人現在這麽問是什麽意思?
他們原本不想搭理這人的,現在好了,不想理也得理了。
這人見大家都在看他,終於捨得站起來了。
他又問了一句,大家聽沒聽說皇上把怡親王接回來的時候他二人是同乘一車的,而且那輛馬車格外大,比皇上從前做皇子時坐的馬車要大多了。
這樣的馬車皇上坐得,怡親王坐不坐得可就不好說了,可他還是坐了,這說明什麽大家難道還不明白嗎?
這話這屋子裏的所有人都聽明白了,皇上那個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封怡親王鐵帽子王了,甚至在把這事告訴滿朝文武之前就已經告訴了全京城的百姓們。
他們剛才就是被這事砸懵了,都忘了這事了,現在這人一提起來,他們就都想起來了。
他們不光想起這事來了,他們還想起了別的事。
最近百姓們談論的最多的人也就兩個,一個是五阿哥弘晝,另一個就是怡親王。
之所以談論他們,是因為他們在戰場上都受了傷而且傷得都不輕。
準格爾的軍隊要是真打到京城,受苦的還是他們這些尋常百姓。
他們本以為那位貴人到了地方之後怕是連戰場都不敢上,就算上了戰場恐怕也隻是做做樣子。
現在知道不是去走過場是真刀真槍的跟敵軍打過一場,對這兩位貴人自然是讚不絕口絕不許誰說他們一句壞話。
尤其是當他們知道怡親王廢了一隻手之後他們對怡親王的溢美之詞那更是張口就來。
當然了,這些誇人的話都是跟他們認識的讀書人學的,他們自己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頂多說一句,怡親王可真是個大好人啊。
這事傳得極快也極廣,他們不是沒聽說,他們是不相信,不相信怡親王會傷得那麽重,更不相信怡親王當真會廢了一隻手,所以跟本沒往這上頭想。
看著看來,還得得往這上頭想想了。
要是怡親王的手真廢了,那這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上次皇上讓怡親王住進了圓明園,是要看著他,讓他安心養病,這次不一樣,這次怡親王應該是去養傷的。
如此說來五阿哥應該也傷得不輕,不然不會跟怡親王一起住到圓明園裏去,不過這叔侄二人究竟誰傷得更重他們就不知道了。
上次皇上可是帶著皇後娘娘一起住到圓明園去了的,這種事情有一次就夠了,再來一次怕是不行了。
皇上應該是覺得自己去不了,就把五阿哥留在那兒了,不過他怎麽就不想想怡親王和五阿哥到底是誰看著誰呢?
他們之中有好幾個人家中的小輩最近都見過五阿哥,看來這叔侄二人之中傷得更重的人是怡親王。
怡親王傷得這麽重,還要替皇上看兒子,也真是難為他了。
難怪這回怡親王隻在圓明園住了還不到兩個月皇上就把他給接回來了,不接回來留在那兒繼續替皇上看兒子嗎?
至於接這位爺的時候用了一架親王這個品級根本不能坐的馬車,大概還真就是皇上要告訴世人,允祥這個鐵帽子王他封定了的意思。
他們不是怕允祥成了鐵帽子王,他們是怕允祥成了鐵帽子王之後他們的日子比現在更難過了。
當今還是皇子的時候跟怡親王那真是形影不離。
當今那時候就得了個冷麵王爺的名頭,怡親王那時候還沒顯出來。
當今登基之後怡親王就顯出來了,如果說當今是麵冷心更冷,那怡親王就是麵熱心冷。
怡親王看上去和善極了,對誰都能笑,可這位才真是個狠角色,是個笑麵虎。
當然了,他也不是對誰都狠的,他最是憐貧惜弱,又最見不到不平事,所以得了個俠王的美名。
俠王可比冷麵王爺這個名頭好聽多了,這位爺也挺喜歡這個名頭的。
這位爺的狠在於公是對朝中的貪官汙吏的,於私是對他們欺壓百姓打家劫舍的惡人的,他們不是惡人,可他們算不算得上貪官汙吏還真不好說。
說他們不是吧,他們又多多少少收過底下人送來的孝敬,說他們是吧,他們又的確沒收多少,不是他們不想,是他們不敢。
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們都做了快三十年的官了,品級又比知府高多了,他們都沒有十萬銀子,別說十萬了,就是讓他們拿出一萬現銀來他們怕是也拿不出來,他們怎麽能算是貪官汙吏呢。
今上登基之前為了追債是親自登過他們的府門的,他們還債的時候多多少少對這位爺吐了吐苦水。
那時候這兄弟二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知從他們荷包裏拿了多少銀子去,他們拿得理直氣壯,他們給得不情不願。
被人找上門來要銀子這種事這輩子有一次就夠了,他們可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好不容易四阿哥成了皇上,沒人跟十三阿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了,十三阿哥成了怡親王他們的日子已經不怎麽好過了,要真成了鐵帽子王,他們的日子怕是就更難過了。<hr>
別看他們剛才吵得厲害,現在他們已經不約而同的在想等會兒他們誰都別說話,就等著看這人能說出什麽來。
他們都沒想到這人還真說了句有用的話,這人問他們知不知道怡親王是怎麽回京的。
還能是怎麽回京的,被皇上親自接回來的呀,這事不是已經在京中街知巷聞了嗎,這人現在這麽問是什麽意思?
他們原本不想搭理這人的,現在好了,不想理也得理了。
這人見大家都在看他,終於捨得站起來了。
他又問了一句,大家聽沒聽說皇上把怡親王接回來的時候他二人是同乘一車的,而且那輛馬車格外大,比皇上從前做皇子時坐的馬車要大多了。
這樣的馬車皇上坐得,怡親王坐不坐得可就不好說了,可他還是坐了,這說明什麽大家難道還不明白嗎?
這話這屋子裏的所有人都聽明白了,皇上那個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封怡親王鐵帽子王了,甚至在把這事告訴滿朝文武之前就已經告訴了全京城的百姓們。
他們剛才就是被這事砸懵了,都忘了這事了,現在這人一提起來,他們就都想起來了。
他們不光想起這事來了,他們還想起了別的事。
最近百姓們談論的最多的人也就兩個,一個是五阿哥弘晝,另一個就是怡親王。
之所以談論他們,是因為他們在戰場上都受了傷而且傷得都不輕。
準格爾的軍隊要是真打到京城,受苦的還是他們這些尋常百姓。
他們本以為那位貴人到了地方之後怕是連戰場都不敢上,就算上了戰場恐怕也隻是做做樣子。
現在知道不是去走過場是真刀真槍的跟敵軍打過一場,對這兩位貴人自然是讚不絕口絕不許誰說他們一句壞話。
尤其是當他們知道怡親王廢了一隻手之後他們對怡親王的溢美之詞那更是張口就來。
當然了,這些誇人的話都是跟他們認識的讀書人學的,他們自己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頂多說一句,怡親王可真是個大好人啊。
這事傳得極快也極廣,他們不是沒聽說,他們是不相信,不相信怡親王會傷得那麽重,更不相信怡親王當真會廢了一隻手,所以跟本沒往這上頭想。
看著看來,還得得往這上頭想想了。
要是怡親王的手真廢了,那這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上次皇上讓怡親王住進了圓明園,是要看著他,讓他安心養病,這次不一樣,這次怡親王應該是去養傷的。
如此說來五阿哥應該也傷得不輕,不然不會跟怡親王一起住到圓明園裏去,不過這叔侄二人究竟誰傷得更重他們就不知道了。
上次皇上可是帶著皇後娘娘一起住到圓明園去了的,這種事情有一次就夠了,再來一次怕是不行了。
皇上應該是覺得自己去不了,就把五阿哥留在那兒了,不過他怎麽就不想想怡親王和五阿哥到底是誰看著誰呢?
他們之中有好幾個人家中的小輩最近都見過五阿哥,看來這叔侄二人之中傷得更重的人是怡親王。
怡親王傷得這麽重,還要替皇上看兒子,也真是難為他了。
難怪這回怡親王隻在圓明園住了還不到兩個月皇上就把他給接回來了,不接回來留在那兒繼續替皇上看兒子嗎?
至於接這位爺的時候用了一架親王這個品級根本不能坐的馬車,大概還真就是皇上要告訴世人,允祥這個鐵帽子王他封定了的意思。
他們不是怕允祥成了鐵帽子王,他們是怕允祥成了鐵帽子王之後他們的日子比現在更難過了。
當今還是皇子的時候跟怡親王那真是形影不離。
當今那時候就得了個冷麵王爺的名頭,怡親王那時候還沒顯出來。
當今登基之後怡親王就顯出來了,如果說當今是麵冷心更冷,那怡親王就是麵熱心冷。
怡親王看上去和善極了,對誰都能笑,可這位才真是個狠角色,是個笑麵虎。
當然了,他也不是對誰都狠的,他最是憐貧惜弱,又最見不到不平事,所以得了個俠王的美名。
俠王可比冷麵王爺這個名頭好聽多了,這位爺也挺喜歡這個名頭的。
這位爺的狠在於公是對朝中的貪官汙吏的,於私是對他們欺壓百姓打家劫舍的惡人的,他們不是惡人,可他們算不算得上貪官汙吏還真不好說。
說他們不是吧,他們又多多少少收過底下人送來的孝敬,說他們是吧,他們又的確沒收多少,不是他們不想,是他們不敢。
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們都做了快三十年的官了,品級又比知府高多了,他們都沒有十萬銀子,別說十萬了,就是讓他們拿出一萬現銀來他們怕是也拿不出來,他們怎麽能算是貪官汙吏呢。
今上登基之前為了追債是親自登過他們的府門的,他們還債的時候多多少少對這位爺吐了吐苦水。
那時候這兄弟二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知從他們荷包裏拿了多少銀子去,他們拿得理直氣壯,他們給得不情不願。
被人找上門來要銀子這種事這輩子有一次就夠了,他們可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好不容易四阿哥成了皇上,沒人跟十三阿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了,十三阿哥成了怡親王他們的日子已經不怎麽好過了,要真成了鐵帽子王,他們的日子怕是就更難過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