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汗阿瑪在時讓他管著內務府,這才叫好差事。
現如今他雖還管著內務府,卻也管著宗人府,若說管著內務府是好差事,那管著宗人府就是個苦差事了。
內務府的事雖然繁瑣些,隻要摸清了規律,他最多也就是多說幾句話,隻要他吩咐了,自有旁人去做。
宗人府的差事就不一樣了,宗人府府令可是管著宗室的婚喪嫁娶的,那一件都是大事,又又哪一件都是家事,又怎麽會輕鬆呢。
自打他做了這宗人府的府令,府上比從前熱鬧了不知多少倍。
今兒來位長輩鬧一鬧,明兒來位同輩套套近乎,好不容易來個小輩,又是闖了禍來「投案自首」的,府上不熱鬧那才怪了。
她還沒問他,府裏何時能不這般熱鬧呢,他倒先挑起她的錯處來了,要不是想著他今日應該是在皇上那兒受了氣才會如此,她真能讓人把他給請出去。
允祿其實今日還真沒在宮裏受什麽氣。
四哥叫他過去不過就是問了幾句話,他哪裏能受什麽氣呢。
他之所以說了那樣的話,是因為他家福晉但凡鬧起來就拿十七弟出來跟他比。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他難免厭煩,從前她隻提老十七,不提芷兒,他忍忍也就過去了,今日她提起了芷兒,這要他如何忍呢。
芷兒可是他的嫡長女,她心疼女兒,他難道就不心疼了?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他膽子不夠大,要是他能像十三哥和十七弟似的,聽完了汗阿瑪的遺詔立馬就跳出來擁戴四哥,跪下對四哥三呼萬歲,他如今又豈會不得寵。
天地良心,他真不是膽小,他就是顧慮太多,想得也太多,一猶豫,就錯過了,他不是不敢,是沒來得及。
他要是能像十三哥似的,打小就跟四哥關係好,又或是跟十七弟似的,認準了誰就是誰,再不改了,他也不至於落到個被過繼出去的下場。
頭一個出來擁戴四哥的是好兄弟,第二個是兄弟,第三個,就隻能是臣了。
他被過繼出去了,那就更隻能是臣了。
他成了莊親王,人人都來給他道喜,他麵上笑著,心中卻並無多少喜意,都不是汗阿瑪的兒子了,他這個莊親王就是擔了個虛名,別說怡親王了,他連廉親王都比不過。
堂堂親王,還得事事留心,處處留意,過的如履薄冰。
要是旁人知道他是這麽過日子的,非得笑話他不可。
可要是憑他自己,他怕是這輩子都做不了親王,位了爵位,他也隻能不做汗阿瑪的兒子了。
他都做到這份上了,他家福晉還是一鬧起來就把十七弟搬出來,他是真忍無可忍了,才說了那樣的重話的。
他也知道自己這話重了,退這一步就是在想要不這回不等她開口說話就先走了算了,可惜她家福晉並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她家福晉也不知是站得腳疼了還是說話說累了,她坐下了,她不光自己坐下了,她還示意,讓他也坐下。
這,他還有什麽看不明白的,她家福晉這是知道再吵下去也吵不出個結果來,準備同他講道理了。
講道理好呀,隻要不同他吵,她講什麽他都聽著。
這麽想著,他還真就跟著坐下了。
不過他很快就後悔了,因為他竟然聽見他家福晉說,那幾家的小子都是她不知託了多少人才摸清了底細的,就算她的芷兒不能嫁,也不能便宜了老九家的薇兒,還讓別忘了,他還有個嫡次女呢。
他當然記得自己還有個嫡次女,可這小丫頭今年才四歲,等她出嫁,怎麽也得十年以後了,她等得起,那些世家公子可等不起,他家福晉說這話,難道就不覺得荒謬嗎。
他正想開口呢,就聽他家福晉又說話了。
她說她的小女兒就算不嫁那幾個她挑選好的世家公子,也得嫁到他們家去,要真是因為她,他們之中有人娶了老九家的薇兒,那這親可就結不成了。
他聽到這兒是再也聽不下去了,就問了她一句,她想把女兒嫁給誰就嫁給誰,她當她是誰,坤寧宮那位嗎?
就連幹清宮那位都不能想把女兒嫁誰就嫁誰,更何況他就是個親王,還是襲爵襲來的親王。
讓她好好想想,然後轉身就走。
允祿讓她好好想想,她還真想了,可她越想越覺得自己沒錯,越想越想不通,都想讓人再去把允祿叫回來了。
這個時候還是她身邊的夏嬤嬤站出來說了一句話,她才沒真讓人把允祿叫回來。
夏嬤嬤說她們不能也不敢跟宮裏的兩位主子比,可還是能跟怡親王比一比的。
怡親王那麽得皇帝愛重,他的嫡女不也要被送去和親嗎,這麽一比,她們也不算太倒黴了不是。
允祿福晉呢,其實他們家爺的話她還是聽進去了的。
她之所以鬧,是因為覺得允祿不求上進,皇上給他什麽差事,他就做什麽差事,從來不會求著換一換別的更有前途和有更多油水可撈的差事。
被過繼出去了又怎麽了,弘時不也被過繼出去了嗎,可他賴在阿哥府不走,皇上也沒真把他怎麽著呀。
事在人為,誰說被過繼出去了就不能再更進一步了。
她說要把小女兒嫁進那幾戶人家裏的其中一戶就是氣話。
朝堂上的事瞬息萬變,今日還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明日說不定就成了階下囚,十日後的事都說不準,更別說十年後了。<hr>
現如今他雖還管著內務府,卻也管著宗人府,若說管著內務府是好差事,那管著宗人府就是個苦差事了。
內務府的事雖然繁瑣些,隻要摸清了規律,他最多也就是多說幾句話,隻要他吩咐了,自有旁人去做。
宗人府的差事就不一樣了,宗人府府令可是管著宗室的婚喪嫁娶的,那一件都是大事,又又哪一件都是家事,又怎麽會輕鬆呢。
自打他做了這宗人府的府令,府上比從前熱鬧了不知多少倍。
今兒來位長輩鬧一鬧,明兒來位同輩套套近乎,好不容易來個小輩,又是闖了禍來「投案自首」的,府上不熱鬧那才怪了。
她還沒問他,府裏何時能不這般熱鬧呢,他倒先挑起她的錯處來了,要不是想著他今日應該是在皇上那兒受了氣才會如此,她真能讓人把他給請出去。
允祿其實今日還真沒在宮裏受什麽氣。
四哥叫他過去不過就是問了幾句話,他哪裏能受什麽氣呢。
他之所以說了那樣的話,是因為他家福晉但凡鬧起來就拿十七弟出來跟他比。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他難免厭煩,從前她隻提老十七,不提芷兒,他忍忍也就過去了,今日她提起了芷兒,這要他如何忍呢。
芷兒可是他的嫡長女,她心疼女兒,他難道就不心疼了?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他膽子不夠大,要是他能像十三哥和十七弟似的,聽完了汗阿瑪的遺詔立馬就跳出來擁戴四哥,跪下對四哥三呼萬歲,他如今又豈會不得寵。
天地良心,他真不是膽小,他就是顧慮太多,想得也太多,一猶豫,就錯過了,他不是不敢,是沒來得及。
他要是能像十三哥似的,打小就跟四哥關係好,又或是跟十七弟似的,認準了誰就是誰,再不改了,他也不至於落到個被過繼出去的下場。
頭一個出來擁戴四哥的是好兄弟,第二個是兄弟,第三個,就隻能是臣了。
他被過繼出去了,那就更隻能是臣了。
他成了莊親王,人人都來給他道喜,他麵上笑著,心中卻並無多少喜意,都不是汗阿瑪的兒子了,他這個莊親王就是擔了個虛名,別說怡親王了,他連廉親王都比不過。
堂堂親王,還得事事留心,處處留意,過的如履薄冰。
要是旁人知道他是這麽過日子的,非得笑話他不可。
可要是憑他自己,他怕是這輩子都做不了親王,位了爵位,他也隻能不做汗阿瑪的兒子了。
他都做到這份上了,他家福晉還是一鬧起來就把十七弟搬出來,他是真忍無可忍了,才說了那樣的重話的。
他也知道自己這話重了,退這一步就是在想要不這回不等她開口說話就先走了算了,可惜她家福晉並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她家福晉也不知是站得腳疼了還是說話說累了,她坐下了,她不光自己坐下了,她還示意,讓他也坐下。
這,他還有什麽看不明白的,她家福晉這是知道再吵下去也吵不出個結果來,準備同他講道理了。
講道理好呀,隻要不同他吵,她講什麽他都聽著。
這麽想著,他還真就跟著坐下了。
不過他很快就後悔了,因為他竟然聽見他家福晉說,那幾家的小子都是她不知託了多少人才摸清了底細的,就算她的芷兒不能嫁,也不能便宜了老九家的薇兒,還讓別忘了,他還有個嫡次女呢。
他當然記得自己還有個嫡次女,可這小丫頭今年才四歲,等她出嫁,怎麽也得十年以後了,她等得起,那些世家公子可等不起,他家福晉說這話,難道就不覺得荒謬嗎。
他正想開口呢,就聽他家福晉又說話了。
她說她的小女兒就算不嫁那幾個她挑選好的世家公子,也得嫁到他們家去,要真是因為她,他們之中有人娶了老九家的薇兒,那這親可就結不成了。
他聽到這兒是再也聽不下去了,就問了她一句,她想把女兒嫁給誰就嫁給誰,她當她是誰,坤寧宮那位嗎?
就連幹清宮那位都不能想把女兒嫁誰就嫁誰,更何況他就是個親王,還是襲爵襲來的親王。
讓她好好想想,然後轉身就走。
允祿讓她好好想想,她還真想了,可她越想越覺得自己沒錯,越想越想不通,都想讓人再去把允祿叫回來了。
這個時候還是她身邊的夏嬤嬤站出來說了一句話,她才沒真讓人把允祿叫回來。
夏嬤嬤說她們不能也不敢跟宮裏的兩位主子比,可還是能跟怡親王比一比的。
怡親王那麽得皇帝愛重,他的嫡女不也要被送去和親嗎,這麽一比,她們也不算太倒黴了不是。
允祿福晉呢,其實他們家爺的話她還是聽進去了的。
她之所以鬧,是因為覺得允祿不求上進,皇上給他什麽差事,他就做什麽差事,從來不會求著換一換別的更有前途和有更多油水可撈的差事。
被過繼出去了又怎麽了,弘時不也被過繼出去了嗎,可他賴在阿哥府不走,皇上也沒真把他怎麽著呀。
事在人為,誰說被過繼出去了就不能再更進一步了。
她說要把小女兒嫁進那幾戶人家裏的其中一戶就是氣話。
朝堂上的事瞬息萬變,今日還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明日說不定就成了階下囚,十日後的事都說不準,更別說十年後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