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他那妹妹的身子,她身子本就弱,生了他外甥女之後怕是更弱了,須得好好補補。
他又不能回京,也隻能在家書上反覆強調一定要多去四貝勒府走動,送藥之事絕不能停。
他其實也知道就算他不在家書裏寫這話她額娘因為會想盡辦法往四貝勒府去的,他寫這話不過是想再強調一次罷了。
可惜四格格沒能長大,不讓肯定長得像他妹妹,說不定還會像他。
因著這事他都傷心了好一陣子,更別提他那妹妹了,他是男子,就算再傷心也不能讓人看出來,她不一樣,他倒是希望他妹妹能哭一場才好。
等到他妹妹生了四貝勒府的七阿哥,他身邊的人對他是愈發的是殷勤了,他們把他捧得太高了,他難免就有些飄飄然了。
他再收到家書時七阿哥的名字已經定下來了,叫福宜。
他看見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就是七阿哥怎麽不是弘字輩的,有這個疑惑的不僅是他,還有他手底下的人。
後來有人說這個名字說不定隻是乳名,等小阿哥大了,定是會改名字的。
他一想好想還真是如此,大阿哥和廢太子原來不也不叫現在的名兒嗎,四貝勒應該是想先給他那小外甥起個有福氣的乳名叫著,等大了他那小外甥肯定會有正式的名字的。
他棄筆從戎最開始是因為那個與他身世相當的文官的一句話,那人說他的這套在武將哪兒也許好用,在文官這兒行不通,這文官姓甚名誰他已經記不清了,更別提這人長什麽樣子了,但這句話他一直記得。
他有了外甥之後他就更不可能退卻了,四貝勒還別的阿哥又怎麽了,那幾位阿哥有一個他這樣的舅舅嗎?
文官能做什麽,頂多也就是替皇上出出主意,武官就不一樣了,武官是要替皇上開疆拓土的,兩者的分量又豈會一樣。
這回他送回去的家書可就不光是給他娘還有夫人的了,他還給他阿瑪和大哥寫了信,想問一問他們對此是何看法。
他爹沒回他信,他大哥倒是回了,信上也隻說七阿哥的洗三禮是娘去的,娘說七阿哥生得極好。
他爹現如今輕易已經不會動筆了,不回他這信也正常,反正大哥在京城,這是大事,他不可能不請示爹,因此隻要大哥給他回了信,那就跟他爹給他回了信是一樣的。
他寫的是家書,裏頭當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樣他在家書中提起福宜才不會顯得突兀。
他大哥回的家書裏也是些雞零狗碎的瑣事,和福宜有關的也不過隻有幾句話,若不是他看得仔細,險些就漏掉了。
隻要這家書裏有福宜這兩個字,那他就明白他爹和大哥對此事是個什麽態度了。
雖然沒明說,但他爹和大哥顯然也是有這個意思的,就看他這小外甥有沒有這個做親王世子的命了。
他爹年事已高,其實早就有了告老還鄉的打算了,有他和大哥在,這事用不著他老人家出手。
他和他大哥一文一武,他就不信在他那小外甥爭世子之位這件事上他們幫不上他。
那位文官說的真對,他這一套在武將裏的確行得通,他覺得他也沒做什麽了不得的事,願意追隨他的人不知怎的就愈發的多了。
這事要是擱在文官身上,那就叫結黨營私,擱在武將身上,那就叫對脾氣,反正他身邊的人都是這麽說的,聽得多了,他也信了。
他對他這小外甥寄予厚望,能往京城送的他都送去了,唯願他這小外甥能健健康康的,豈料他的東西還沒送到,他這小外甥就夭折了。
他心下大慟,實在不知這封家書該如何回,最後他也隻能在家書裏提醒他夫人,讓她多去四貝勒府幾趟,千萬防著他妹妹做傻事。
第231章 穿成四福晉的第二百三十一天
年羹堯怕年氏會做傻事, 那是因為在他心裏年氏還是個小姑娘, 他也不想想他離家都多少年了,這些年裏有額娘和嫂嫂們教著,年氏其實早就不是那個什麽都不懂的閨閣小姐了。
她進府之後就牢記著她額娘囑咐她的話,她雖是側福晉, 是上了玉碟的, 可她的身份到底是比嫡福晉矮了一截,所以她不光得敬著嫡福晉, 她還得捧著嫡福晉。
敬著嫡福晉,這她能做到,捧著嫡福晉, 這她真不太行。所以她除了平日裏請安基本不到嫡福晉的院子裏去。
她真正成為嫡福晉院兒裏的常客, 是在四格格病了, 嫡福晉讓人送來了那跟千年人參之後。
那千年人參的確是她娘家的嬤嬤送來的不假, 可既然送了嫡福晉,那這東西就是嫡福晉了, 斷沒有再往回要的道理。
至於羊毛出在羊身上,嫡福晉這是借花獻佛, 花還是佛給的這種話, 不用想都知道是誰傳出來的, 她要是真信了,那她就真成了傻子了。
她不但不信,她還要多到嫡福晉院兒裏去坐坐, 她倒要看看這幕後之人看她不但沒有上當, 還和嫡福晉都關係愈發的好了之後會不會氣得跳腳。
可惜她很快就沒這個閑工夫來看那幕後之人氣得跳腳了, 因為她的小格格病得愈發重了。
禦醫診治著, 她衣不解帶的照顧著, 小格格還是夭折了。
在這以後極長的一段時日裏她總會想起禦醫的那句話——小格格這病是胎裏帶的。
她又不蠢,怎麽會聽不懂這話是什麽意思,禦醫這是在告訴她,小格格之所以身子弱,是因為她身子弱,是她連累了她的小格格。<hr>
他又不能回京,也隻能在家書上反覆強調一定要多去四貝勒府走動,送藥之事絕不能停。
他其實也知道就算他不在家書裏寫這話她額娘因為會想盡辦法往四貝勒府去的,他寫這話不過是想再強調一次罷了。
可惜四格格沒能長大,不讓肯定長得像他妹妹,說不定還會像他。
因著這事他都傷心了好一陣子,更別提他那妹妹了,他是男子,就算再傷心也不能讓人看出來,她不一樣,他倒是希望他妹妹能哭一場才好。
等到他妹妹生了四貝勒府的七阿哥,他身邊的人對他是愈發的是殷勤了,他們把他捧得太高了,他難免就有些飄飄然了。
他再收到家書時七阿哥的名字已經定下來了,叫福宜。
他看見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就是七阿哥怎麽不是弘字輩的,有這個疑惑的不僅是他,還有他手底下的人。
後來有人說這個名字說不定隻是乳名,等小阿哥大了,定是會改名字的。
他一想好想還真是如此,大阿哥和廢太子原來不也不叫現在的名兒嗎,四貝勒應該是想先給他那小外甥起個有福氣的乳名叫著,等大了他那小外甥肯定會有正式的名字的。
他棄筆從戎最開始是因為那個與他身世相當的文官的一句話,那人說他的這套在武將哪兒也許好用,在文官這兒行不通,這文官姓甚名誰他已經記不清了,更別提這人長什麽樣子了,但這句話他一直記得。
他有了外甥之後他就更不可能退卻了,四貝勒還別的阿哥又怎麽了,那幾位阿哥有一個他這樣的舅舅嗎?
文官能做什麽,頂多也就是替皇上出出主意,武官就不一樣了,武官是要替皇上開疆拓土的,兩者的分量又豈會一樣。
這回他送回去的家書可就不光是給他娘還有夫人的了,他還給他阿瑪和大哥寫了信,想問一問他們對此是何看法。
他爹沒回他信,他大哥倒是回了,信上也隻說七阿哥的洗三禮是娘去的,娘說七阿哥生得極好。
他爹現如今輕易已經不會動筆了,不回他這信也正常,反正大哥在京城,這是大事,他不可能不請示爹,因此隻要大哥給他回了信,那就跟他爹給他回了信是一樣的。
他寫的是家書,裏頭當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樣他在家書中提起福宜才不會顯得突兀。
他大哥回的家書裏也是些雞零狗碎的瑣事,和福宜有關的也不過隻有幾句話,若不是他看得仔細,險些就漏掉了。
隻要這家書裏有福宜這兩個字,那他就明白他爹和大哥對此事是個什麽態度了。
雖然沒明說,但他爹和大哥顯然也是有這個意思的,就看他這小外甥有沒有這個做親王世子的命了。
他爹年事已高,其實早就有了告老還鄉的打算了,有他和大哥在,這事用不著他老人家出手。
他和他大哥一文一武,他就不信在他那小外甥爭世子之位這件事上他們幫不上他。
那位文官說的真對,他這一套在武將裏的確行得通,他覺得他也沒做什麽了不得的事,願意追隨他的人不知怎的就愈發的多了。
這事要是擱在文官身上,那就叫結黨營私,擱在武將身上,那就叫對脾氣,反正他身邊的人都是這麽說的,聽得多了,他也信了。
他對他這小外甥寄予厚望,能往京城送的他都送去了,唯願他這小外甥能健健康康的,豈料他的東西還沒送到,他這小外甥就夭折了。
他心下大慟,實在不知這封家書該如何回,最後他也隻能在家書裏提醒他夫人,讓她多去四貝勒府幾趟,千萬防著他妹妹做傻事。
第231章 穿成四福晉的第二百三十一天
年羹堯怕年氏會做傻事, 那是因為在他心裏年氏還是個小姑娘, 他也不想想他離家都多少年了,這些年裏有額娘和嫂嫂們教著,年氏其實早就不是那個什麽都不懂的閨閣小姐了。
她進府之後就牢記著她額娘囑咐她的話,她雖是側福晉, 是上了玉碟的, 可她的身份到底是比嫡福晉矮了一截,所以她不光得敬著嫡福晉, 她還得捧著嫡福晉。
敬著嫡福晉,這她能做到,捧著嫡福晉, 這她真不太行。所以她除了平日裏請安基本不到嫡福晉的院子裏去。
她真正成為嫡福晉院兒裏的常客, 是在四格格病了, 嫡福晉讓人送來了那跟千年人參之後。
那千年人參的確是她娘家的嬤嬤送來的不假, 可既然送了嫡福晉,那這東西就是嫡福晉了, 斷沒有再往回要的道理。
至於羊毛出在羊身上,嫡福晉這是借花獻佛, 花還是佛給的這種話, 不用想都知道是誰傳出來的, 她要是真信了,那她就真成了傻子了。
她不但不信,她還要多到嫡福晉院兒裏去坐坐, 她倒要看看這幕後之人看她不但沒有上當, 還和嫡福晉都關係愈發的好了之後會不會氣得跳腳。
可惜她很快就沒這個閑工夫來看那幕後之人氣得跳腳了, 因為她的小格格病得愈發重了。
禦醫診治著, 她衣不解帶的照顧著, 小格格還是夭折了。
在這以後極長的一段時日裏她總會想起禦醫的那句話——小格格這病是胎裏帶的。
她又不蠢,怎麽會聽不懂這話是什麽意思,禦醫這是在告訴她,小格格之所以身子弱,是因為她身子弱,是她連累了她的小格格。<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