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了,和一針一線的繡製佛經相比,自然是謄抄佛經來得更快也更省事兒的,她想。
她以為她在長春宮裏繡佛經繡得頭暈眼花,年貴妃起碼也得在她的翊坤宮裏抄佛經抄得心煩氣躁呢,結果她這位佛經緊趕慢趕的才繡完一半,人家那邊早就已經完事兒了。
雖然她不想承認,可她還是要說年貴妃這手簪花小楷寫的實在好,這佛經她粗粗看了一遍,還真想看第二遍,不為憋的,就為這字看著賞心悅目。
齊妃想慢慢看這佛經,太後卻沒有這般好的耐心等她,她一揮手,那位嬤嬤就走到了齊妃身旁,微微弓著腰,伸手在那繡布上點了一下。
她這一點,點得齊妃的心跳生生漏了一拍。這佛經除了開頭和結尾是她繡的,剩下的都出自旁人之手。
偏偏這嬤嬤剛好指的就是佛經開頭,這,她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攤上事兒的人還真是她。
雖然如此,這還分事大事小不是,這麽想著她又開始對比起這兩份佛經的開頭來。
然後她終於看吃這兩份佛經到底有何不同了。
年貴妃謄抄的那份佛經裏有個美字,是四橫的,她繡好的佛經上也有個美字,不過那個美字是三橫的,因此它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字。
因為這個不算字的字,這佛經算是廢了,著佛經都廢了,自然也就起不了給太後祈福的作用了。
還好她繡完一半佛經就想拿到人前來顯擺顯擺,這要真是就這麽繡完了,還供奉到佛前去了,那她還真是罪過大了。
不過她的罪過究竟有多大其實還是得由太後說了算。畢竟這往小了說是不敬太後,往大的說才是不敬愛佛祖。
可她這佛經又沒真供奉到佛前,應該也算不上是對佛祖的不敬吧,齊妃想著,沒忍住飛快抬頭看了太後一眼。
太後此次依舊是靠著引枕半坐著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錯了,她好像沒在太後臉色看見什麽不悅的神情,可出了這種事她不應該是極憤怒的嗎?齊妃皺著眉沉思著。
都怪年貴妃,她沒事兒讓自己繡什麽佛經,她要是不讓自己繡佛經,自己不就想不到也用這一招來對付她,今兒這事不就不會發生了嗎?
齊妃是不會承認她有錯的,所以這事也隻能是年貴妃的錯了。
至於她繡錯了字這事,誰還沒有個忙中出錯的時候呢,她想著。
齊妃原本是不想瞧見年貴妃那張臉的,可這會兒她還是沒忍住撇了年貴妃一眼。
她這一眼撇下來,年貴妃還沒怎麽著呢,太後先不樂意了。
她本來是想借著齊妃的手給年貴妃些教訓的,沒成想齊妃到頭來卻反被年貴妃給教訓了。
這還不算,最讓她覺得礙眼的是都到了這時候了,齊妃居然還能直挺挺的站著,她不僅沒有跪下求饒,她還有心思去瞪年貴妃。
她選來選去,怎麽就選了這麽個蠢人去對付年氏,難怪齊妃會敗下陣來,就這樣的人,她還是德妃的時候是不會搭理她的,更別提把她當做對手了。
「李氏,你可知錯。」太後怕她要是再不說話齊妃還會做出什麽意想不到的事來,因此不得不先開口了。
她說完了這句話才想起來她已經是太後了,這事說到底是胤禛後宮的事,應該秀玉來管的。
不過現在秀玉不在,她這個太後管也使得的,反正以齊妃的性子她肯定是要鬧的,那這事兒最後不也還是得鬧到她這個太後跟前來嘛。
這麽想著,太後覺得她的底氣又足了幾分。
不過太後這回還真想錯了,齊妃不但沒鬧,她還真跪下認錯了,且認得幹脆利落。
這會兒要是她對麵的人是胤禛,那不管是撒潑打滾也好,還是胡攪蠻纏也罷,她肯定是不會這麽輕易就認錯的。
她會這麽輕易認錯,一是因為這事鐵證如山,這開頭的佛經還真是她繡的,她就是想抵賴也抵賴不了。
二是因為她覺得這事既然是太後授意讓她做的那太後應該會保她才是。
這一點其實說太後剛才的話裏就能聽出來了。
她問的是,你可知錯,而不是你可知罪,別看這知錯和知罪就隻有一字之差,這兩者的差別那可大了去了。
她認了錯,年貴妃就是還想再攀咬她些什麽也來不及了,太後不就能把這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嗎?齊妃想。
齊妃的算盤打得倒挺精,不過她不知道太後可不是這麽想的。
她就是想看她們鬧起來,最好鬧得年她們都顧不上儀態了,動起手來才好。
就算不動手,陰陽怪氣,唇槍舌戰的那一套她們難道還不會嗎?
隻要她們爭執起來,那自己這個太後就能各打五十大板了,如此,年貴妃這個沒錯的人也成了有錯的了。
至於齊妃,她本來就犯了錯,既然犯了錯,那就該罰,至於怎麽罰,不就是由她這個太後說了算了嘛。
就算她罰齊妃罰得比年貴妃重些,那也是因為她犯的錯比年貴妃的大。
隻要能把年貴妃拖下水,事後自個兒自會找個別的由頭賞賜於她,這事真算起來她也不虧不是。
可她怎麽就不懂呢,可見這人真真是個蠢的。
太後本來沒有多生氣,現在愣是被齊妃氣得心口疼。
她知道這事是牽扯不上年貴妃了,又不願意再看齊妃這張臉,也隻能先將齊妃禁了足。<hr>
她以為她在長春宮裏繡佛經繡得頭暈眼花,年貴妃起碼也得在她的翊坤宮裏抄佛經抄得心煩氣躁呢,結果她這位佛經緊趕慢趕的才繡完一半,人家那邊早就已經完事兒了。
雖然她不想承認,可她還是要說年貴妃這手簪花小楷寫的實在好,這佛經她粗粗看了一遍,還真想看第二遍,不為憋的,就為這字看著賞心悅目。
齊妃想慢慢看這佛經,太後卻沒有這般好的耐心等她,她一揮手,那位嬤嬤就走到了齊妃身旁,微微弓著腰,伸手在那繡布上點了一下。
她這一點,點得齊妃的心跳生生漏了一拍。這佛經除了開頭和結尾是她繡的,剩下的都出自旁人之手。
偏偏這嬤嬤剛好指的就是佛經開頭,這,她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攤上事兒的人還真是她。
雖然如此,這還分事大事小不是,這麽想著她又開始對比起這兩份佛經的開頭來。
然後她終於看吃這兩份佛經到底有何不同了。
年貴妃謄抄的那份佛經裏有個美字,是四橫的,她繡好的佛經上也有個美字,不過那個美字是三橫的,因此它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字。
因為這個不算字的字,這佛經算是廢了,著佛經都廢了,自然也就起不了給太後祈福的作用了。
還好她繡完一半佛經就想拿到人前來顯擺顯擺,這要真是就這麽繡完了,還供奉到佛前去了,那她還真是罪過大了。
不過她的罪過究竟有多大其實還是得由太後說了算。畢竟這往小了說是不敬太後,往大的說才是不敬愛佛祖。
可她這佛經又沒真供奉到佛前,應該也算不上是對佛祖的不敬吧,齊妃想著,沒忍住飛快抬頭看了太後一眼。
太後此次依舊是靠著引枕半坐著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看錯了,她好像沒在太後臉色看見什麽不悅的神情,可出了這種事她不應該是極憤怒的嗎?齊妃皺著眉沉思著。
都怪年貴妃,她沒事兒讓自己繡什麽佛經,她要是不讓自己繡佛經,自己不就想不到也用這一招來對付她,今兒這事不就不會發生了嗎?
齊妃是不會承認她有錯的,所以這事也隻能是年貴妃的錯了。
至於她繡錯了字這事,誰還沒有個忙中出錯的時候呢,她想著。
齊妃原本是不想瞧見年貴妃那張臉的,可這會兒她還是沒忍住撇了年貴妃一眼。
她這一眼撇下來,年貴妃還沒怎麽著呢,太後先不樂意了。
她本來是想借著齊妃的手給年貴妃些教訓的,沒成想齊妃到頭來卻反被年貴妃給教訓了。
這還不算,最讓她覺得礙眼的是都到了這時候了,齊妃居然還能直挺挺的站著,她不僅沒有跪下求饒,她還有心思去瞪年貴妃。
她選來選去,怎麽就選了這麽個蠢人去對付年氏,難怪齊妃會敗下陣來,就這樣的人,她還是德妃的時候是不會搭理她的,更別提把她當做對手了。
「李氏,你可知錯。」太後怕她要是再不說話齊妃還會做出什麽意想不到的事來,因此不得不先開口了。
她說完了這句話才想起來她已經是太後了,這事說到底是胤禛後宮的事,應該秀玉來管的。
不過現在秀玉不在,她這個太後管也使得的,反正以齊妃的性子她肯定是要鬧的,那這事兒最後不也還是得鬧到她這個太後跟前來嘛。
這麽想著,太後覺得她的底氣又足了幾分。
不過太後這回還真想錯了,齊妃不但沒鬧,她還真跪下認錯了,且認得幹脆利落。
這會兒要是她對麵的人是胤禛,那不管是撒潑打滾也好,還是胡攪蠻纏也罷,她肯定是不會這麽輕易就認錯的。
她會這麽輕易認錯,一是因為這事鐵證如山,這開頭的佛經還真是她繡的,她就是想抵賴也抵賴不了。
二是因為她覺得這事既然是太後授意讓她做的那太後應該會保她才是。
這一點其實說太後剛才的話裏就能聽出來了。
她問的是,你可知錯,而不是你可知罪,別看這知錯和知罪就隻有一字之差,這兩者的差別那可大了去了。
她認了錯,年貴妃就是還想再攀咬她些什麽也來不及了,太後不就能把這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嗎?齊妃想。
齊妃的算盤打得倒挺精,不過她不知道太後可不是這麽想的。
她就是想看她們鬧起來,最好鬧得年她們都顧不上儀態了,動起手來才好。
就算不動手,陰陽怪氣,唇槍舌戰的那一套她們難道還不會嗎?
隻要她們爭執起來,那自己這個太後就能各打五十大板了,如此,年貴妃這個沒錯的人也成了有錯的了。
至於齊妃,她本來就犯了錯,既然犯了錯,那就該罰,至於怎麽罰,不就是由她這個太後說了算了嘛。
就算她罰齊妃罰得比年貴妃重些,那也是因為她犯的錯比年貴妃的大。
隻要能把年貴妃拖下水,事後自個兒自會找個別的由頭賞賜於她,這事真算起來她也不虧不是。
可她怎麽就不懂呢,可見這人真真是個蠢的。
太後本來沒有多生氣,現在愣是被齊妃氣得心口疼。
她知道這事是牽扯不上年貴妃了,又不願意再看齊妃這張臉,也隻能先將齊妃禁了足。<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