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來回事的時候基本都是允祥在說話,允禵時不時的附和上那麽一句,胤禛看在他總算不跟自己唱反調的份上,他也就不跟他計較了。
這事他二人倒是真查出來不少東西,既然有證據,那接下來隻需按著名單上的名字拿人便是了。
這事自有人去辦,也就用不上他二人了。
他問完了話就把他二人打發到永壽宮去見太後去了,允禵不瘦了,允祥卻瘦了,都是在太後膝下長大的,這事真出了大力的是誰,不光他要看見,太後也該還好看看才對。
他其實知道允禵這回為什麽會這麽聽話,他這是打著隻要他把這件差事辦好了就能早日回軍中的算盤呢。
笑話,他好不容易把他給召回來了,又豈會這麽容易再放他回軍中去。
他不是在大行皇帝的靈前哭得厲害,口口聲聲說他回來晚了嗎,那就讓他去守著好了,至於他什麽時候能有別的差事,那就得看他的表現如何了。
安排好了允禵的差事,就該安排允祥的差事了,他想了想,決定還是把允祥安排到了戶部。
前幾年他和允祥為了討銀子打交道打得最多的就是戶部的官員們了,現在讓允祥去戶部,也是因為這些官員也是他相熟的。
他不但給胤祥派了差事,他還將他的長子弘昌封為了貝子。
如此,也算是對他的嘉獎了。
允祥和允禵的兒子都得了封賞,胤禛自然也沒有忘了他那十七弟。
封允禮為果郡王是在這之後,連允禮都已經是郡王了,他就不信允禟還能那般淡然。
他不動允禟,那是因為現在動他不合適。他不動允禩,是因為他還有用。
動不了他們,還動不了他們身邊的人嗎?
胤禛思索良久,決定從他那八弟妹身上下手。
胤禩敢爭皇位,除了在宮裏他得人心,還因為他福晉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
雖然這家人裏有人犯了事,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是胤禩真的還要做什麽,他們就算不替他搖旗吶喊,暗地裏也是能幫上不少忙的。
因此他們是決不能再繼續待在京中的了。
要給這家人找個罪名安上是極容易的,都不必他親自想,他隻需要開個頭,自然有的是人進言。
安親王早就沒了,他兒子也沒什麽建樹,根本不足為慮,不能繼續待在京中的,是這家的孫輩們。
最後這家的孫輩們都移居到了盛京,並且被除了籍。
胤禛沒給他們安什麽了不得的大罪名,隻是在給他們定罪之前讓蘇培盛去找過他們一次,他們就懂了,走的時候也都挺幹脆的。
他動了這些人,也算是動了廉親王福晉了,,以胤禩的性子,一定能察覺到他真正想動的人是誰,如此,他怎麽著也得收斂一些才對。
那些人剛走,他就收到消息,允禩和他福晉吵起來了。
能忍到現在才和胤禩吵,他的這位八弟妹倒是比從前沉得住氣了。
他們吵他們的,跟他可沒關係,橫豎他這位八弟妹總不能因為這種小事再來打攪秀玉了不是。
胤禛不知道的是,他在想秀玉,秀玉也正在想他。
秀玉想他,是因為內務府的嬤嬤又來了。
上次來,她是為了給她做朝服來量尺寸的,這次她還是來給她量尺寸的,不過這次要做的不是朝服而是吉服。
吉服,顧名思義就是有吉慶之事時才會穿的衣服。
和朝服不同,這種衣服更像是一件袍子。
這吉服是皇帝和皇後才能穿的,除了重大吉慶和時令節日要穿,就隻有她到先蠶壇躬桑獻繭的時候的時候才能穿了。
旁人若是有這份殊榮能穿吉服,怕是要高興得手舞足蹈了。
秀玉卻高興不起來,她隻要一想到她要去獻繭,她就渾身上下不舒服。
難不成就因為獻的是繭,她就能裝作不知道繭裏頭的東西是什麽了嗎!秀玉想著。
這嬤嬤又不是她宮裏人,她也不能就因為這點兒小事就給她擺臉色。
她想著等她走了,她倒是能跟她的丫頭抱怨幾句。
結果還沒等這嬤嬤走呢,就又有煩心事找上門來了。
進門的人是小馮子,他之前一直規規矩矩的守在門外,聽見裏頭沒動靜了才試探著咳嗽了一聲。
聽見他咳嗽,秀玉就知道他這是有事要稟,其實那嬤嬤的差事早就辦好了,偏她一直不肯退下去,變著法兒的跟她的丫頭搭話。
秀玉心裏不暢快,也懶得搭理她,就隻豎著耳朵聽這嬤嬤能不能把她的丫頭們誇出朵花來。
這會兒有正事了,她也就不想再聽她的羅圈兒話了,端起案幾上的茶就抿了一口。
那嬤嬤也是個機靈的,見她端了茶,忙住了口,給她行了個大禮,然後就退下去了。
小馮子見這嬤嬤走了,這才進了來。
看小馮子慢悠悠的樣子,她就知道他要回稟的並非急事。
看來就連小馮子都看出她的不耐煩了,偏偏那位嬤嬤就是看不出,要不是她身邊已經有齊嬤嬤了,她都覺得這嬤嬤是想到她宮裏來當差了。
她之前還真沒往這上頭想,這會兒一想她才發現,內務府這麽多嬤嬤,怎麽就兩次來的都是同一個,她說不定還真有這個想法。
要知道她有沒有這個想法也容易,隻需要看看下次內務府來的人還是不是她就行了。<hr>
這事他二人倒是真查出來不少東西,既然有證據,那接下來隻需按著名單上的名字拿人便是了。
這事自有人去辦,也就用不上他二人了。
他問完了話就把他二人打發到永壽宮去見太後去了,允禵不瘦了,允祥卻瘦了,都是在太後膝下長大的,這事真出了大力的是誰,不光他要看見,太後也該還好看看才對。
他其實知道允禵這回為什麽會這麽聽話,他這是打著隻要他把這件差事辦好了就能早日回軍中的算盤呢。
笑話,他好不容易把他給召回來了,又豈會這麽容易再放他回軍中去。
他不是在大行皇帝的靈前哭得厲害,口口聲聲說他回來晚了嗎,那就讓他去守著好了,至於他什麽時候能有別的差事,那就得看他的表現如何了。
安排好了允禵的差事,就該安排允祥的差事了,他想了想,決定還是把允祥安排到了戶部。
前幾年他和允祥為了討銀子打交道打得最多的就是戶部的官員們了,現在讓允祥去戶部,也是因為這些官員也是他相熟的。
他不但給胤祥派了差事,他還將他的長子弘昌封為了貝子。
如此,也算是對他的嘉獎了。
允祥和允禵的兒子都得了封賞,胤禛自然也沒有忘了他那十七弟。
封允禮為果郡王是在這之後,連允禮都已經是郡王了,他就不信允禟還能那般淡然。
他不動允禟,那是因為現在動他不合適。他不動允禩,是因為他還有用。
動不了他們,還動不了他們身邊的人嗎?
胤禛思索良久,決定從他那八弟妹身上下手。
胤禩敢爭皇位,除了在宮裏他得人心,還因為他福晉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
雖然這家人裏有人犯了事,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是胤禩真的還要做什麽,他們就算不替他搖旗吶喊,暗地裏也是能幫上不少忙的。
因此他們是決不能再繼續待在京中的了。
要給這家人找個罪名安上是極容易的,都不必他親自想,他隻需要開個頭,自然有的是人進言。
安親王早就沒了,他兒子也沒什麽建樹,根本不足為慮,不能繼續待在京中的,是這家的孫輩們。
最後這家的孫輩們都移居到了盛京,並且被除了籍。
胤禛沒給他們安什麽了不得的大罪名,隻是在給他們定罪之前讓蘇培盛去找過他們一次,他們就懂了,走的時候也都挺幹脆的。
他動了這些人,也算是動了廉親王福晉了,,以胤禩的性子,一定能察覺到他真正想動的人是誰,如此,他怎麽著也得收斂一些才對。
那些人剛走,他就收到消息,允禩和他福晉吵起來了。
能忍到現在才和胤禩吵,他的這位八弟妹倒是比從前沉得住氣了。
他們吵他們的,跟他可沒關係,橫豎他這位八弟妹總不能因為這種小事再來打攪秀玉了不是。
胤禛不知道的是,他在想秀玉,秀玉也正在想他。
秀玉想他,是因為內務府的嬤嬤又來了。
上次來,她是為了給她做朝服來量尺寸的,這次她還是來給她量尺寸的,不過這次要做的不是朝服而是吉服。
吉服,顧名思義就是有吉慶之事時才會穿的衣服。
和朝服不同,這種衣服更像是一件袍子。
這吉服是皇帝和皇後才能穿的,除了重大吉慶和時令節日要穿,就隻有她到先蠶壇躬桑獻繭的時候的時候才能穿了。
旁人若是有這份殊榮能穿吉服,怕是要高興得手舞足蹈了。
秀玉卻高興不起來,她隻要一想到她要去獻繭,她就渾身上下不舒服。
難不成就因為獻的是繭,她就能裝作不知道繭裏頭的東西是什麽了嗎!秀玉想著。
這嬤嬤又不是她宮裏人,她也不能就因為這點兒小事就給她擺臉色。
她想著等她走了,她倒是能跟她的丫頭抱怨幾句。
結果還沒等這嬤嬤走呢,就又有煩心事找上門來了。
進門的人是小馮子,他之前一直規規矩矩的守在門外,聽見裏頭沒動靜了才試探著咳嗽了一聲。
聽見他咳嗽,秀玉就知道他這是有事要稟,其實那嬤嬤的差事早就辦好了,偏她一直不肯退下去,變著法兒的跟她的丫頭搭話。
秀玉心裏不暢快,也懶得搭理她,就隻豎著耳朵聽這嬤嬤能不能把她的丫頭們誇出朵花來。
這會兒有正事了,她也就不想再聽她的羅圈兒話了,端起案幾上的茶就抿了一口。
那嬤嬤也是個機靈的,見她端了茶,忙住了口,給她行了個大禮,然後就退下去了。
小馮子見這嬤嬤走了,這才進了來。
看小馮子慢悠悠的樣子,她就知道他要回稟的並非急事。
看來就連小馮子都看出她的不耐煩了,偏偏那位嬤嬤就是看不出,要不是她身邊已經有齊嬤嬤了,她都覺得這嬤嬤是想到她宮裏來當差了。
她之前還真沒往這上頭想,這會兒一想她才發現,內務府這麽多嬤嬤,怎麽就兩次來的都是同一個,她說不定還真有這個想法。
要知道她有沒有這個想法也容易,隻需要看看下次內務府來的人還是不是她就行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