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穿成四福晉後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作者:年年年有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視師和駐師,別看這二者隻有一字之差,它們的差別卻是極大的。
視師,重在視,駐師,重在駐。
胤禎上戰場之前以為他這個大將軍王每日的所思所想就應該是仗要如何打,直到他獲封撫遠大將軍之後,他才知道大將軍這三個字意味著什麽。
在戰場上決策指揮的人是他,下了戰場,人員的調度,布防甚至是後勤都得由他這個大將軍親自管。
他也是現在才明白為何他每次在四哥忙的時候去找他,他都是那幅表情了,依著四哥的性子,那種時候沒有像趕蒼蠅似的趕他,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和四哥相比,他找八哥的次數就更多了。八哥忙起來的時候和四哥比也差不了多少,他可比四哥好說話得多。
別說趕他了,他隻要不是真的忙得連說幾句話的時間都沒有,總還是會搭理他的。
現在想來,原來他們兄弟裏頭最不容易的人就是八哥呀。
他們隻要辦好了汗阿瑪給的差事,那自然是該封賞就封賞的,八哥從前也沒少幫汗阿瑪辦差事,到頭來卻落得了個那樣的下場。
要是從前,他說不定還真會仗著身上有軍功了就跑到汗阿瑪麵前給他八哥求情,現在嘛,他的這幾場大大小小的仗也不是白打的,他也知道要曲線救國了。
他雖然不能幫八哥求情,可他可以求八哥幫忙辦事呀,隻要事情辦成了,他再特意漏出點兒破綻讓汗阿瑪查一查,他又豈會查不到這件事八哥也是出了力的。
要幫八哥,這件事是什麽事就得選好。
最好不打也不小,但又要夠重要,夠急迫。
這件事很快就選好了,那就是說服青海的大小部落,出兵一起護送□□歸藏。
其實大家都知道朝廷讓青海的各個部落參與到此事之中,為的就是讓各個部落間能和平相處。
和這次打過來的準噶爾相比,青海個部落間的爭鬥就成了小打小鬧,他們其實也是明白這種時候須得一致對外的,可就是抹不開臉來做這服軟的第一個人。
這種時候就得由他這個撫遠大將軍來給他們遞個台階下了。
可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勸人,這種時候,可不就該他那八哥出場了嗎?
這會兒他又開始慶幸他在打了第一場敗仗之後就讓人給雍親王府送去過信,如此,他這會兒再讓人送信回去也不會顯得太奇怪,太突然了。
至於四哥不肯把這封信交給他八哥這種可能他壓根兒就沒想過,這是大事,他相信他四哥不可能這麽不分輕重。
這信的確是在該到胤禩手上的時候到了胤禩手上。
胤禎為了送這封信,還是像他每次寫信的時候那樣,寫了兩封信,隻不必過這一次那另一封信不是給德妃的,是給胤禩的就是了。
雍親王府也收到了好幾回胤禎讓人送來的信了,可真要說給胤禎回信,不管是雍親王府的男主人還是雍親王府的女主人都沒想過。
為了掩人耳目,這信還真得從雍親王府送出去,就因為這事,胤禩這才又登了雍親王府的門。
那信上寫了什麽除了胤禩和胤禎還真沒人知道。
胤禎手下的副將參將們隻知道他們的大將軍收到了雍親王府送來的信之後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那哪裏是咋在勸人去送人呀,那簡直就是哪怕胤禎笑著讓他們去送命,他們也會點頭笑著答應呀。
既然送命都行,那送個人也就更可以了。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這事就這麽解決了。
康熙五十九年,皇帝下令讓胤禎率領軍隊移師到了穆魯斯烏蘇,從這天開始,胤禎便沒再往雍親王府送過信了。
其實就算胤禎再往雍親王府送信,除非還是像護送□□這種大事,不然胤禛是不會再理會他的了。
他不理會,不是因為不想理會,而是他實在無暇理會了。
因為皇帝最近已經接到了不知道多少摺子,摺子上寫的都是他們那兒已經許久未下雨了。
許久未下雨意味著什麽他們都是知道的,這個時節,不下雨就以為這腰鬧旱災,要是還不下雨,那就意味著所有的農作物都無法成活,這可是不是鬧災,而是鬧饑荒了。
就算是鬧災,那也是有範圍且有程度上的不同的。
隻要還有東西可吃,那就不會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
鬧饑荒可不一樣,鬧饑荒,到了最後可真就是無東西可恥了。
就算朝廷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路上征糧,就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呀。
求雨,是真的勢在必行了。
不過天子求雨跟尋常人求雨自然是不同的,天子求雨,即不用沐浴更衣,也不用開壇做法,隻需要跟老天爺說幾句話便可。
畢竟皇帝是真龍天子,他堅信天上的神佛們是能聽見他的話的。
皇帝這雨是五月求的,雨是六月下的。
下雨了,百姓們自然是歡欣鼓舞的。畢竟雨不僅能滋養大地,還能潤澤萬物不是。
身在這朝代的所有人裏大概就隻有秀玉一個人閑來無事時會想,如果真這雨真是皇帝求來的,那為什麽五月求的,六月才下呢?
不過這雨來了終究是件好事,秀玉也隻是在心裏想想,並沒有也不敢把她這個想法說出來就是了。
盡管如此,陝西在這場雨下過之後不久還是鬧起饑荒,幸虧朝廷早有準備,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河南調糧食送到陝西,這才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hr>
視師,重在視,駐師,重在駐。
胤禎上戰場之前以為他這個大將軍王每日的所思所想就應該是仗要如何打,直到他獲封撫遠大將軍之後,他才知道大將軍這三個字意味著什麽。
在戰場上決策指揮的人是他,下了戰場,人員的調度,布防甚至是後勤都得由他這個大將軍親自管。
他也是現在才明白為何他每次在四哥忙的時候去找他,他都是那幅表情了,依著四哥的性子,那種時候沒有像趕蒼蠅似的趕他,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和四哥相比,他找八哥的次數就更多了。八哥忙起來的時候和四哥比也差不了多少,他可比四哥好說話得多。
別說趕他了,他隻要不是真的忙得連說幾句話的時間都沒有,總還是會搭理他的。
現在想來,原來他們兄弟裏頭最不容易的人就是八哥呀。
他們隻要辦好了汗阿瑪給的差事,那自然是該封賞就封賞的,八哥從前也沒少幫汗阿瑪辦差事,到頭來卻落得了個那樣的下場。
要是從前,他說不定還真會仗著身上有軍功了就跑到汗阿瑪麵前給他八哥求情,現在嘛,他的這幾場大大小小的仗也不是白打的,他也知道要曲線救國了。
他雖然不能幫八哥求情,可他可以求八哥幫忙辦事呀,隻要事情辦成了,他再特意漏出點兒破綻讓汗阿瑪查一查,他又豈會查不到這件事八哥也是出了力的。
要幫八哥,這件事是什麽事就得選好。
最好不打也不小,但又要夠重要,夠急迫。
這件事很快就選好了,那就是說服青海的大小部落,出兵一起護送□□歸藏。
其實大家都知道朝廷讓青海的各個部落參與到此事之中,為的就是讓各個部落間能和平相處。
和這次打過來的準噶爾相比,青海個部落間的爭鬥就成了小打小鬧,他們其實也是明白這種時候須得一致對外的,可就是抹不開臉來做這服軟的第一個人。
這種時候就得由他這個撫遠大將軍來給他們遞個台階下了。
可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勸人,這種時候,可不就該他那八哥出場了嗎?
這會兒他又開始慶幸他在打了第一場敗仗之後就讓人給雍親王府送去過信,如此,他這會兒再讓人送信回去也不會顯得太奇怪,太突然了。
至於四哥不肯把這封信交給他八哥這種可能他壓根兒就沒想過,這是大事,他相信他四哥不可能這麽不分輕重。
這信的確是在該到胤禩手上的時候到了胤禩手上。
胤禎為了送這封信,還是像他每次寫信的時候那樣,寫了兩封信,隻不必過這一次那另一封信不是給德妃的,是給胤禩的就是了。
雍親王府也收到了好幾回胤禎讓人送來的信了,可真要說給胤禎回信,不管是雍親王府的男主人還是雍親王府的女主人都沒想過。
為了掩人耳目,這信還真得從雍親王府送出去,就因為這事,胤禩這才又登了雍親王府的門。
那信上寫了什麽除了胤禩和胤禎還真沒人知道。
胤禎手下的副將參將們隻知道他們的大將軍收到了雍親王府送來的信之後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那哪裏是咋在勸人去送人呀,那簡直就是哪怕胤禎笑著讓他們去送命,他們也會點頭笑著答應呀。
既然送命都行,那送個人也就更可以了。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呢,這事就這麽解決了。
康熙五十九年,皇帝下令讓胤禎率領軍隊移師到了穆魯斯烏蘇,從這天開始,胤禎便沒再往雍親王府送過信了。
其實就算胤禎再往雍親王府送信,除非還是像護送□□這種大事,不然胤禛是不會再理會他的了。
他不理會,不是因為不想理會,而是他實在無暇理會了。
因為皇帝最近已經接到了不知道多少摺子,摺子上寫的都是他們那兒已經許久未下雨了。
許久未下雨意味著什麽他們都是知道的,這個時節,不下雨就以為這腰鬧旱災,要是還不下雨,那就意味著所有的農作物都無法成活,這可是不是鬧災,而是鬧饑荒了。
就算是鬧災,那也是有範圍且有程度上的不同的。
隻要還有東西可吃,那就不會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
鬧饑荒可不一樣,鬧饑荒,到了最後可真就是無東西可恥了。
就算朝廷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路上征糧,就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呀。
求雨,是真的勢在必行了。
不過天子求雨跟尋常人求雨自然是不同的,天子求雨,即不用沐浴更衣,也不用開壇做法,隻需要跟老天爺說幾句話便可。
畢竟皇帝是真龍天子,他堅信天上的神佛們是能聽見他的話的。
皇帝這雨是五月求的,雨是六月下的。
下雨了,百姓們自然是歡欣鼓舞的。畢竟雨不僅能滋養大地,還能潤澤萬物不是。
身在這朝代的所有人裏大概就隻有秀玉一個人閑來無事時會想,如果真這雨真是皇帝求來的,那為什麽五月求的,六月才下呢?
不過這雨來了終究是件好事,秀玉也隻是在心裏想想,並沒有也不敢把她這個想法說出來就是了。
盡管如此,陝西在這場雨下過之後不久還是鬧起饑荒,幸虧朝廷早有準備,一邊從京中撥糧,一邊從河南調糧食送到陝西,這才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