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曜正準備回去窄巷親自收拾那幫人,便看見方覺明四人一齊朝著這邊跑了過來。
顧雲起是最先跑到他身旁的,說:「這次弄的有點狠,他們叫的聲響太大,引得幾個學監出來尋看,幸而我們跑得快,才沒被抓現形……」
蕭立鶴道:「扶光,你放心,他們絕不敢去學裏告狀,即便被那幾個學監找到,他們也隻會說是被外麵人打的。」
謝寧曜好奇問:「你們到底怎弄的,搞出那麽大動靜。」
蕭立鶴笑著說:「覺明出的好主意,他們不是要用銀針嗎,我們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他們每人身上試了幾個穴位而已,就痛的他們哭天喊地……」
謝寧曜道:「活該,敢動我的人,今兒算便宜他們了!」
方覺明嬌生慣養,宋景行身子弱些,兩人最後到,尚且累的氣喘籲籲,雙雙靠在謝寧曜身上歇好一陣才緩過來。
他們閑聊了幾句,便各自回府,方覺明上了馬車後才猛然想起,他送謝寧曜的禮物還沒送出去呢,教訓那幫人太好玩,在興頭上倒把正事給忘了!
方覺明原本想趕緊追上謝寧曜的馬車,卻見那馬車已走遠,隻能明日再送。
謝寧曜太經常收到方覺明送的各種禮物,他有時都想不通覺明怎麽就那麽喜歡送他東西,他不愛要,懶怠存放,覺明便可憐巴巴的說自己會難過,讓他不得不收。
久而久之,他對覺明送的禮物完全失去興趣,更何況今日他與李及甚重修舊好,高興的很,便將這檔子事忘的一幹二淨。
抵家後,謝寧曜像往常一樣去向祖母問安,方走到外間,就被祖母屋裏的大丫鬟錦春拉住輕聲說:「我的小爺,你先去別處頑。」
他不用猜都知道定然是祖母在裏屋訓斥謝啟,他作為兒子不能進去看父親挨罵。
謝寧曜偏要促狹一問:「錦春姐姐,我爹又犯了什麽事在老太太手裏?你悄悄說與我聽,我保準守口如瓶。」
錦春雙手合十念道:「好小爺,饒了我罷,不說我原不知為何事,即或是我知,也必不敢多嘴一個字,再則你這話問的太過目無尊長,連我聽了都氣。」
謝寧曜笑著說:「錦春姐姐別氣,就當我什麽也沒問。」
錦春作揖道:「快去別處頑罷,便是我的造化。」
謝寧曜哼著小曲兒興高采烈的出了門,從抄手遊廊往自己的寶輝院去了。
另三個大丫鬟錦心、錦繡、錦瑟隻望著謝寧曜離去的背影捂嘴偷笑。
她們都知道小爺與大老爺父子不和,每每大老爺在老太太麵前吃癟,小爺就暗地裏高興,今兒必也是如此,她們日日無聊,難免愛看這樣的孩子天性。
錦春苦口婆心道:「你們也與我省省心,往後多勸著點小爺,大家都好。」
三人皆知小爺是不聽勸的,卻也隻得應下。
謝寧曜穿過遊廊,轉而躡手躡腳的來到祖母上房的後院,輕輕從後門進來,將氈簾掀開一道縫偷著往裏看。
但見祖母坐在塌上涕淚漣漣的說著:「養兒何用,你們一個首輔大臣,一個封疆大將,叫你們找個人也找不到,我緹姐姐還不知在哪裏受苦……」
謝啟、謝勛兩人並排跪在母親腳下,唯有低頭認錯。
老太太罵幾句,便用手裏的拐杖胡亂打在兩個兒子身上。
謝寧曜原本十分高興謝啟又被祖母責難,但這次是連帶叔父一起的,他便心疼的不行。
他可以說是被叔父手把手教養長大的,叔父作為首輔及其繁忙,二哥是叔父的嫡長子,得到的教導和陪伴關愛,都遠不如他多。
在他心裏叔父勝似親爹,謝啟隻是個空有名頭的陌生爹。
逐漸,他發現祖母的拐杖總是落在謝啟身上,幾乎不怎麽打叔父,他心裏也就好受多了。
他明白祖母大概是在「借題發揮」,祖母一直都對謝啟十年前明明可以留京任職卻硬要去駐守邊疆耿耿於懷,但畢竟那是為國效力、為君分憂,作為母親也不能指責。
祖母原本就為找不到義姐而生氣,顧要責難兩個兒子,正好藉此多打大兒子幾下。
老太太發泄一通後,哽咽道:「江南水患才平,又鬧瘟疫,緹姐姐年邁,她如何經受得住,當年若不是她捨命相救,我早沒了,哪還有你們……」
謝啟、謝勛都感到很傷腦筋,唯有不住保證一定盡快找到,但他們心裏明白,大約是凶多吉少,隻不敢這般告訴母親而已,怕老人家悲痛過度。
老太太出夠氣,趕走了兩個兒子,才將丫鬟們叫了進來伺候。
謝寧曜趕忙從後門溜了出去,還專程去二哥的兵器庫晃悠了一圈再回自己院裏,假裝從那裏頑了回來的。
晚間,同祖母姑媽一道吃晚飯時,祖母又講了許多與華緹的往事,這回他聽得及其認真。
次日,謝寧曜到學堂後,趁著還沒上課,他便坐在李及甚的旁邊看他練書法,時不時說些不著邊際的閑話。
全國子監都知道之前謝寧曜和李及甚鬧崩了,不成想如今又好的蜜裏調油一般。
中午謝寧曜盛情邀請李及甚與他們一道偷溜出去吃大餐,被李及甚果斷拒絕,他拗不過也就跟著一起在學裏吃的。
隨後幾天,謝寧曜都陪著李及甚在存膳堂吃午飯,眾人都暗道也不知這次能好多久,以謝霸王飛揚跋扈的性格,大概他倆還得鬧翻。
顧雲起是最先跑到他身旁的,說:「這次弄的有點狠,他們叫的聲響太大,引得幾個學監出來尋看,幸而我們跑得快,才沒被抓現形……」
蕭立鶴道:「扶光,你放心,他們絕不敢去學裏告狀,即便被那幾個學監找到,他們也隻會說是被外麵人打的。」
謝寧曜好奇問:「你們到底怎弄的,搞出那麽大動靜。」
蕭立鶴笑著說:「覺明出的好主意,他們不是要用銀針嗎,我們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他們每人身上試了幾個穴位而已,就痛的他們哭天喊地……」
謝寧曜道:「活該,敢動我的人,今兒算便宜他們了!」
方覺明嬌生慣養,宋景行身子弱些,兩人最後到,尚且累的氣喘籲籲,雙雙靠在謝寧曜身上歇好一陣才緩過來。
他們閑聊了幾句,便各自回府,方覺明上了馬車後才猛然想起,他送謝寧曜的禮物還沒送出去呢,教訓那幫人太好玩,在興頭上倒把正事給忘了!
方覺明原本想趕緊追上謝寧曜的馬車,卻見那馬車已走遠,隻能明日再送。
謝寧曜太經常收到方覺明送的各種禮物,他有時都想不通覺明怎麽就那麽喜歡送他東西,他不愛要,懶怠存放,覺明便可憐巴巴的說自己會難過,讓他不得不收。
久而久之,他對覺明送的禮物完全失去興趣,更何況今日他與李及甚重修舊好,高興的很,便將這檔子事忘的一幹二淨。
抵家後,謝寧曜像往常一樣去向祖母問安,方走到外間,就被祖母屋裏的大丫鬟錦春拉住輕聲說:「我的小爺,你先去別處頑。」
他不用猜都知道定然是祖母在裏屋訓斥謝啟,他作為兒子不能進去看父親挨罵。
謝寧曜偏要促狹一問:「錦春姐姐,我爹又犯了什麽事在老太太手裏?你悄悄說與我聽,我保準守口如瓶。」
錦春雙手合十念道:「好小爺,饒了我罷,不說我原不知為何事,即或是我知,也必不敢多嘴一個字,再則你這話問的太過目無尊長,連我聽了都氣。」
謝寧曜笑著說:「錦春姐姐別氣,就當我什麽也沒問。」
錦春作揖道:「快去別處頑罷,便是我的造化。」
謝寧曜哼著小曲兒興高采烈的出了門,從抄手遊廊往自己的寶輝院去了。
另三個大丫鬟錦心、錦繡、錦瑟隻望著謝寧曜離去的背影捂嘴偷笑。
她們都知道小爺與大老爺父子不和,每每大老爺在老太太麵前吃癟,小爺就暗地裏高興,今兒必也是如此,她們日日無聊,難免愛看這樣的孩子天性。
錦春苦口婆心道:「你們也與我省省心,往後多勸著點小爺,大家都好。」
三人皆知小爺是不聽勸的,卻也隻得應下。
謝寧曜穿過遊廊,轉而躡手躡腳的來到祖母上房的後院,輕輕從後門進來,將氈簾掀開一道縫偷著往裏看。
但見祖母坐在塌上涕淚漣漣的說著:「養兒何用,你們一個首輔大臣,一個封疆大將,叫你們找個人也找不到,我緹姐姐還不知在哪裏受苦……」
謝啟、謝勛兩人並排跪在母親腳下,唯有低頭認錯。
老太太罵幾句,便用手裏的拐杖胡亂打在兩個兒子身上。
謝寧曜原本十分高興謝啟又被祖母責難,但這次是連帶叔父一起的,他便心疼的不行。
他可以說是被叔父手把手教養長大的,叔父作為首輔及其繁忙,二哥是叔父的嫡長子,得到的教導和陪伴關愛,都遠不如他多。
在他心裏叔父勝似親爹,謝啟隻是個空有名頭的陌生爹。
逐漸,他發現祖母的拐杖總是落在謝啟身上,幾乎不怎麽打叔父,他心裏也就好受多了。
他明白祖母大概是在「借題發揮」,祖母一直都對謝啟十年前明明可以留京任職卻硬要去駐守邊疆耿耿於懷,但畢竟那是為國效力、為君分憂,作為母親也不能指責。
祖母原本就為找不到義姐而生氣,顧要責難兩個兒子,正好藉此多打大兒子幾下。
老太太發泄一通後,哽咽道:「江南水患才平,又鬧瘟疫,緹姐姐年邁,她如何經受得住,當年若不是她捨命相救,我早沒了,哪還有你們……」
謝啟、謝勛都感到很傷腦筋,唯有不住保證一定盡快找到,但他們心裏明白,大約是凶多吉少,隻不敢這般告訴母親而已,怕老人家悲痛過度。
老太太出夠氣,趕走了兩個兒子,才將丫鬟們叫了進來伺候。
謝寧曜趕忙從後門溜了出去,還專程去二哥的兵器庫晃悠了一圈再回自己院裏,假裝從那裏頑了回來的。
晚間,同祖母姑媽一道吃晚飯時,祖母又講了許多與華緹的往事,這回他聽得及其認真。
次日,謝寧曜到學堂後,趁著還沒上課,他便坐在李及甚的旁邊看他練書法,時不時說些不著邊際的閑話。
全國子監都知道之前謝寧曜和李及甚鬧崩了,不成想如今又好的蜜裏調油一般。
中午謝寧曜盛情邀請李及甚與他們一道偷溜出去吃大餐,被李及甚果斷拒絕,他拗不過也就跟著一起在學裏吃的。
隨後幾天,謝寧曜都陪著李及甚在存膳堂吃午飯,眾人都暗道也不知這次能好多久,以謝霸王飛揚跋扈的性格,大概他倆還得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