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蘭台有令
景德一朝,景德帝司徒偃共有三次南巡,相比較前兩次南巡曆時大半年,又是治理大河又是清理官場,第三次南巡為時最短,算起來不過是鞏固了前兩次的治河治海工程,倒是在杭州行轅接見泰西使者,讓周邊納貢之地更加溫順,但這些對於當時朝中的局勢而言,並不是頂頂重要的,可後人每每提起景德帝的南巡,必然要提這一次,隻因這次南巡於朝堂上的影響其實最為深遠。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皆因此次南巡,景德帝自江南帶回了形同流放的平王司徒逸。
兩年多的時間,太子司徒遙也罷,秦王司徒迪也罷,幾乎將這個兄弟忘記了,平王回朝之後,兩人很是緊張了一陣子。過不了多久,發現司徒逸果然忙了起來,倒不是景德帝給了他什麽大事要去做,反而是些在太子和秦王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京東祭田嘉禾培育,從夏到秋,再冬去春來,這一去每每就是大半個月呆在田地裏,到底最後回稟,還是原先景德帝派出的戶部老人得了功勳,平王竟似無用功一般,讓太子和秦王都放下心來。
待轉過年來,翰林院重修了這許多年,竟然在完工後爆出偷工減料之事,以致翰林院值房在夏日連續三天陰雨之後竟有牆壁倒塌,幸好當時當值的知製誥林大人不在屋裏,因此除了些桌椅筆墨之外,並無什麽人員損傷,景德帝雷霆震怒,命人徹查之後,借機清洗了一批各部吏員,並幹脆命將翰林院的建築推倒重建。太子和秦王都覺得這是個燙手山芋,他們各自有人折在這個案子裏,見景德帝要朝中諸人推薦,兩人的門下諸臣竟都推舉了嘉禾培育之後繼續閑著的平王。景德帝也不意外兩個兒子的動作,就順應了朝中大臣的意見,將平王指派去做翰林院重建的督查。平王也不多話,老老實實收拾了些東西,竟就此住在了工地邊上。
這一次翰林院重建,翰林諸官沒處可去,便還是回轉禁宮文淵閣的院子,借為辦公之地。倒是知製誥林海,在那次夏日遇險之後,一反以往的中正平和之態,連番向景德帝上書,從翰林院所建工程到工部各司運作的體例,乃至木料運輸、瓦石燒造等等建築細節都提了不少意見。卻是滿朝都知道林海乃是平王在朝中幾乎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且他以往實在是慎獨之事做得太好,讓太子和秦王各自分析半天,對景德帝從善如流,幾乎采納了他所有意見一事,當成了景德帝對平王的嘉許。又因平王於翰林院的重建上,待到景德三十六年的年底,僅僅半年時間,平王便向景德帝回奏工程已經初具規模,用新法測算之後,隻需再有一年便可完工,工程進度竟是前次整修的好幾倍,且花費又低,所用民力又少,竟得了士林的多方讚頌。
景德三十七年開年之後,景德帝又有一道諭旨,道是因蘭台寺大夫白作功年老體衰,已經上了兩次折子要告老,朕體恤老臣,允其致仕。至於蘭台寺大夫一職,蘭台寺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學識通達之輩。知製誥林海,自任官以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上承聖意,下/體民心,宜為此任雲雲。
此詔一下,無論太子司徒遙還是秦王司徒迪,兩方終於各自緊張起來。
天下皆知,林海乃是平王的人,之前所任知製誥也就罷了,雖是皇帝近臣,但究其職責,不過是個傳聲筒,可蘭台寺大夫就不同了。大夏的蘭台寺便似前朝的禦史台一般,前朝的禦史台,因著風聞糾察之責,又多為清流掌控,與權宦互相攻訐不休,竟多有延誤朝政的。大夏立朝之後,為防止前朝之事重演,先是將禦史台改名為蘭台寺,長官禦史大夫更名為蘭台寺大夫,底下的禦史則仍用原官名;將原屬於翰林院的一部分撰寫本朝年鑒的職責分到蘭台寺頭上,讓那些禦史們有些實事可做;又將原先禦史台協助大理寺、刑部三堂會審的重責剔除,讓皇帝耳目的錦衣府與大理寺、刑部一起會審,奪了諸位禦史的最大實權,剩下的在朝中風聞糾察和巡視地方監察的職責也一分為二,朝中蘭台寺專管風聞糾察,另設體仁院大學士,下轄地方上的巡查禦史。如此一來,蘭台寺的長官的權勢小了不少,且官品也由前朝的正二品降到了正三品。
但饒是如此,蘭台寺大夫一職,仍受朝中各方矚目,終究禦史們有彈劾之權,而且可以風聞奏事,即使是些胡說八道,皇帝也不好因為禦史進言而治罪,隻能另尋由頭調離蘭台寺再去處置。早年間權臣當政時,要整治什麽人,多喜用蘭台寺先去探路,倘若禦史們折子上的多了,各方反應滿意了,再行下手處置,方才顯得公正不是?景德帝以往也是如此,像當年賈代化為何丟掉了京營節度使的實權職務,還從寧國公降了爵?雖然大家心裏都知道是因為太子的手令調動了京營士兵之故,但畢竟禦史們找出了不少寧國府的不法行為,那一陣子,朝中呼籲處置賈代化的聲音不可謂不高,景德帝乃是順應眾意方才處置賈代化,可不是他乾綱獨斷!
掌握了蘭台寺,就等於掌握了大夏朝廷的言論導向,這一職務,無論太子還是秦王,都很眼熱。但他們深知景德帝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了,這朝中如鐵桶一般,便是有幾個結黨營私的,不到鬧得不像樣的時候,景德帝也就是裝看不到。兩人在六部做些差事也就罷了,倘若他們真把手伸到這等非景德帝心腹而不可得的職位上,隻怕斷的不隻是自己的手,還會斷送將來的遠大前程。
然而林海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怎麽就得了這個職位?
太子司徒遙那裏,他身邊雖有不少大臣依附,可真遇上事情,能出主意的人實在扒拉不出幾個,思來想去,隻得出了三弟果然得了父皇青眼的結論。他這些年也算看透了,反正景德帝身體好得很,自己雖然是皇太子,可總不能在父皇麵前流露出想要提早繼位的妄想來,自己本就和四弟對著幹,如此也不過多個老三而已,又想著景德帝以前喜歡自己,後來欣賞四弟,現在又覺得三弟不錯,將來老六老七長起來,還不定又會如何呢,便將這事就此丟開,仍舊摟著美人吟風弄月不提。
而秦王司徒迪那裏,他去宮裏給劉貴妃請安時,畢竟是親娘,劉貴妃不似吳貴妃那般對待太子隻是麵子上好看,拉著司徒迪的手,跟他多說了幾句話。回到王府後,司徒迪摒退眾人,很是恨恨地摔了些東西。本來他就因為自己比司徒逸小了兩個月而不得不屈居老四,還得叫司徒逸一聲哥哥,無論是入上書房開蒙、行冠禮還是大婚,司徒逸總是擋在他的前麵,還好他在景德帝麵前一向比司徒逸吃得開,加上自己母親位分尊貴,景德帝又對太子生了嫌隙,才對將來有諸多謀劃。卻是自從老三有了王太傅之後,便好似變了個人,對自己的挑釁再不行幼稚舉動,即使被父皇遠遠放到江南,也說去就去,而且在江南周遊時從不曾拜訪官吏,加上之前監修前朝國史,這回又在翰林院修建上有了成績,即使在秦王的身邊,也有不少自詡清流的官員開始稱讚平王。
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年南巡,自己為什麽非要去跟著忠敬王叔跑去遊船以致染了風寒臥了床,那天竟讓老三一個人跟著父皇去了平山堂?
母妃雖然老是亂出主意,但她的話也不能不聽:“陛下對後宮本就不甚在意,這幾年更是形同虛設,依我看,陛下心中另有其人,隻怕似你忠順王伯一般……”
再想起許久之前的大年初二,他和司徒逸一起被父皇帶到西山行宮,司徒逸偷偷跑掉,父皇當時說了些什麽?時隔多年,中間事務繁多,他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可之後當日在場的,除了自己,那些內侍和宮女都到哪裏去了?……司徒迪打了個冷戰,那天景德帝的些微言語和此後的探花郎、而今的蘭台寺大夫的身影漸漸重合到了一起:
“如海?林如海……”
作者有話要說:先謝謝豬頭小隊長、婉清的地雷!(猛虎落地式)
然後,本章是過渡、過渡……
另外,可能有筒子看不到評論區,我把回複石頭同學的話貼過來,算是對黛玉將來的想法吧:
大綱修改後,黛玉不用嫁給賈寶玉了,但我也不想讓黛玉將來隻是被人看到美貌,又因為能管家,家世不錯而被人看上,這樣的黛玉不是我想象中的黛玉,雖然這些必然是她嫁出去的原因之一,可我不喜歡黛玉變成賈敏或王熙鳳的加強型。我覺得黛玉和寶玉能互相喜歡,一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在一個是他們有共同語言。那麽既然寶玉的不願科舉是對賈家本身的不孝,我就幹脆讓徒七這個不需要科舉的去做黛玉的良人。至於說管家之權啥的,徒七一個閑王是跑不了的,黛玉不是沒有管家的能力,她隻是不需要去展現罷了。
倒也不算養成,畢竟徒七現在也是小孩子,隻是和黛玉青梅竹馬罷了,因為我也不想讓黛玉長大了以後再和某人對上眼之類的……將來徒行之和賈環才真是養成……
景德一朝,景德帝司徒偃共有三次南巡,相比較前兩次南巡曆時大半年,又是治理大河又是清理官場,第三次南巡為時最短,算起來不過是鞏固了前兩次的治河治海工程,倒是在杭州行轅接見泰西使者,讓周邊納貢之地更加溫順,但這些對於當時朝中的局勢而言,並不是頂頂重要的,可後人每每提起景德帝的南巡,必然要提這一次,隻因這次南巡於朝堂上的影響其實最為深遠。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皆因此次南巡,景德帝自江南帶回了形同流放的平王司徒逸。
兩年多的時間,太子司徒遙也罷,秦王司徒迪也罷,幾乎將這個兄弟忘記了,平王回朝之後,兩人很是緊張了一陣子。過不了多久,發現司徒逸果然忙了起來,倒不是景德帝給了他什麽大事要去做,反而是些在太子和秦王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京東祭田嘉禾培育,從夏到秋,再冬去春來,這一去每每就是大半個月呆在田地裏,到底最後回稟,還是原先景德帝派出的戶部老人得了功勳,平王竟似無用功一般,讓太子和秦王都放下心來。
待轉過年來,翰林院重修了這許多年,竟然在完工後爆出偷工減料之事,以致翰林院值房在夏日連續三天陰雨之後竟有牆壁倒塌,幸好當時當值的知製誥林大人不在屋裏,因此除了些桌椅筆墨之外,並無什麽人員損傷,景德帝雷霆震怒,命人徹查之後,借機清洗了一批各部吏員,並幹脆命將翰林院的建築推倒重建。太子和秦王都覺得這是個燙手山芋,他們各自有人折在這個案子裏,見景德帝要朝中諸人推薦,兩人的門下諸臣竟都推舉了嘉禾培育之後繼續閑著的平王。景德帝也不意外兩個兒子的動作,就順應了朝中大臣的意見,將平王指派去做翰林院重建的督查。平王也不多話,老老實實收拾了些東西,竟就此住在了工地邊上。
這一次翰林院重建,翰林諸官沒處可去,便還是回轉禁宮文淵閣的院子,借為辦公之地。倒是知製誥林海,在那次夏日遇險之後,一反以往的中正平和之態,連番向景德帝上書,從翰林院所建工程到工部各司運作的體例,乃至木料運輸、瓦石燒造等等建築細節都提了不少意見。卻是滿朝都知道林海乃是平王在朝中幾乎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且他以往實在是慎獨之事做得太好,讓太子和秦王各自分析半天,對景德帝從善如流,幾乎采納了他所有意見一事,當成了景德帝對平王的嘉許。又因平王於翰林院的重建上,待到景德三十六年的年底,僅僅半年時間,平王便向景德帝回奏工程已經初具規模,用新法測算之後,隻需再有一年便可完工,工程進度竟是前次整修的好幾倍,且花費又低,所用民力又少,竟得了士林的多方讚頌。
景德三十七年開年之後,景德帝又有一道諭旨,道是因蘭台寺大夫白作功年老體衰,已經上了兩次折子要告老,朕體恤老臣,允其致仕。至於蘭台寺大夫一職,蘭台寺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學識通達之輩。知製誥林海,自任官以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上承聖意,下/體民心,宜為此任雲雲。
此詔一下,無論太子司徒遙還是秦王司徒迪,兩方終於各自緊張起來。
天下皆知,林海乃是平王的人,之前所任知製誥也就罷了,雖是皇帝近臣,但究其職責,不過是個傳聲筒,可蘭台寺大夫就不同了。大夏的蘭台寺便似前朝的禦史台一般,前朝的禦史台,因著風聞糾察之責,又多為清流掌控,與權宦互相攻訐不休,竟多有延誤朝政的。大夏立朝之後,為防止前朝之事重演,先是將禦史台改名為蘭台寺,長官禦史大夫更名為蘭台寺大夫,底下的禦史則仍用原官名;將原屬於翰林院的一部分撰寫本朝年鑒的職責分到蘭台寺頭上,讓那些禦史們有些實事可做;又將原先禦史台協助大理寺、刑部三堂會審的重責剔除,讓皇帝耳目的錦衣府與大理寺、刑部一起會審,奪了諸位禦史的最大實權,剩下的在朝中風聞糾察和巡視地方監察的職責也一分為二,朝中蘭台寺專管風聞糾察,另設體仁院大學士,下轄地方上的巡查禦史。如此一來,蘭台寺的長官的權勢小了不少,且官品也由前朝的正二品降到了正三品。
但饒是如此,蘭台寺大夫一職,仍受朝中各方矚目,終究禦史們有彈劾之權,而且可以風聞奏事,即使是些胡說八道,皇帝也不好因為禦史進言而治罪,隻能另尋由頭調離蘭台寺再去處置。早年間權臣當政時,要整治什麽人,多喜用蘭台寺先去探路,倘若禦史們折子上的多了,各方反應滿意了,再行下手處置,方才顯得公正不是?景德帝以往也是如此,像當年賈代化為何丟掉了京營節度使的實權職務,還從寧國公降了爵?雖然大家心裏都知道是因為太子的手令調動了京營士兵之故,但畢竟禦史們找出了不少寧國府的不法行為,那一陣子,朝中呼籲處置賈代化的聲音不可謂不高,景德帝乃是順應眾意方才處置賈代化,可不是他乾綱獨斷!
掌握了蘭台寺,就等於掌握了大夏朝廷的言論導向,這一職務,無論太子還是秦王,都很眼熱。但他們深知景德帝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了,這朝中如鐵桶一般,便是有幾個結黨營私的,不到鬧得不像樣的時候,景德帝也就是裝看不到。兩人在六部做些差事也就罷了,倘若他們真把手伸到這等非景德帝心腹而不可得的職位上,隻怕斷的不隻是自己的手,還會斷送將來的遠大前程。
然而林海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怎麽就得了這個職位?
太子司徒遙那裏,他身邊雖有不少大臣依附,可真遇上事情,能出主意的人實在扒拉不出幾個,思來想去,隻得出了三弟果然得了父皇青眼的結論。他這些年也算看透了,反正景德帝身體好得很,自己雖然是皇太子,可總不能在父皇麵前流露出想要提早繼位的妄想來,自己本就和四弟對著幹,如此也不過多個老三而已,又想著景德帝以前喜歡自己,後來欣賞四弟,現在又覺得三弟不錯,將來老六老七長起來,還不定又會如何呢,便將這事就此丟開,仍舊摟著美人吟風弄月不提。
而秦王司徒迪那裏,他去宮裏給劉貴妃請安時,畢竟是親娘,劉貴妃不似吳貴妃那般對待太子隻是麵子上好看,拉著司徒迪的手,跟他多說了幾句話。回到王府後,司徒迪摒退眾人,很是恨恨地摔了些東西。本來他就因為自己比司徒逸小了兩個月而不得不屈居老四,還得叫司徒逸一聲哥哥,無論是入上書房開蒙、行冠禮還是大婚,司徒逸總是擋在他的前麵,還好他在景德帝麵前一向比司徒逸吃得開,加上自己母親位分尊貴,景德帝又對太子生了嫌隙,才對將來有諸多謀劃。卻是自從老三有了王太傅之後,便好似變了個人,對自己的挑釁再不行幼稚舉動,即使被父皇遠遠放到江南,也說去就去,而且在江南周遊時從不曾拜訪官吏,加上之前監修前朝國史,這回又在翰林院修建上有了成績,即使在秦王的身邊,也有不少自詡清流的官員開始稱讚平王。
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年南巡,自己為什麽非要去跟著忠敬王叔跑去遊船以致染了風寒臥了床,那天竟讓老三一個人跟著父皇去了平山堂?
母妃雖然老是亂出主意,但她的話也不能不聽:“陛下對後宮本就不甚在意,這幾年更是形同虛設,依我看,陛下心中另有其人,隻怕似你忠順王伯一般……”
再想起許久之前的大年初二,他和司徒逸一起被父皇帶到西山行宮,司徒逸偷偷跑掉,父皇當時說了些什麽?時隔多年,中間事務繁多,他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可之後當日在場的,除了自己,那些內侍和宮女都到哪裏去了?……司徒迪打了個冷戰,那天景德帝的些微言語和此後的探花郎、而今的蘭台寺大夫的身影漸漸重合到了一起:
“如海?林如海……”
作者有話要說:先謝謝豬頭小隊長、婉清的地雷!(猛虎落地式)
然後,本章是過渡、過渡……
另外,可能有筒子看不到評論區,我把回複石頭同學的話貼過來,算是對黛玉將來的想法吧:
大綱修改後,黛玉不用嫁給賈寶玉了,但我也不想讓黛玉將來隻是被人看到美貌,又因為能管家,家世不錯而被人看上,這樣的黛玉不是我想象中的黛玉,雖然這些必然是她嫁出去的原因之一,可我不喜歡黛玉變成賈敏或王熙鳳的加強型。我覺得黛玉和寶玉能互相喜歡,一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在一個是他們有共同語言。那麽既然寶玉的不願科舉是對賈家本身的不孝,我就幹脆讓徒七這個不需要科舉的去做黛玉的良人。至於說管家之權啥的,徒七一個閑王是跑不了的,黛玉不是沒有管家的能力,她隻是不需要去展現罷了。
倒也不算養成,畢竟徒七現在也是小孩子,隻是和黛玉青梅竹馬罷了,因為我也不想讓黛玉長大了以後再和某人對上眼之類的……將來徒行之和賈環才真是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