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探花郎
司徒逸這兩日情緒大起大落,如今陡然放鬆下來,雖則林海背著他從後園走到主院也沒多遠,卻已經趴在林海背上睡著了。林海感覺背上的孩子那越來越沉的分量,也知他可能睡了,怕司徒逸剛哭過又在冷地方呆了好久,著涼了可不好,略一思索,便將他背到了自己的寢間。
實在是這處華棠院剛剛建好,自來也隻有林海和徒景之兩個人住過幾天,且他們也隻共用一間臥房足以,如今天寒地凍的,旁的地方也隻有下仆所居還有人氣,林海想著總不能將司徒逸放到下仆居所,便將他帶回了自己與徒景之休息的寢間。
他今日因是出門訪友,便隻帶了金堂和金立兩個,這兩個人腦子也活絡,到了華棠院就自覺跑開。內寢裏,前些日子是紅菱、紫蘇和高有道三個服侍,今天紅菱和紫蘇留在在寧國府,高有道自然跟在徒景之身側,留在裏邊貼身侍奉的是兩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高有道曾為了讓林海使喚方便,給林海引見過,一個小良子、一個高青青。
這兩個和外院的下仆,都是徒景之命高有道從乾清宮和錦衣府裏扒拉出來的,既要忠心,又要能幹,還要嘴嚴,頂頂重要的是不能有上進心。既然被放到西山的這處宅院了,就一輩子再別想回宮升職,不能在錦衣府轉成明路了。
那小良子本來是吳貴妃和太子千方百計放到乾清宮的眼線,卻哪裏又逃得出高有道的眼神?這回要往林公子這裏放人,高有道把小良子找來談了半夜的心,轉天兒就報了暴病而亡,把吳貴妃和太子氣得不行,卻又無法可施,隻好重新培養。高青青是高有道的養子之一,高有道如今深知林海在司徒偃心裏的分量,他隻苦於自己不能化成兩半,一半跟著聖上,一半跟著林公子,便把自己最得意的養子送到了林公子這裏。
小良子和高青青知道今日徒老爺和林公子都會來華棠院,早早便將寢間收拾好了候著。卻不料林公子背回來個滿身髒兮兮的三皇子,連帶著林公子前胸後背也髒了不少地方。林海一麵命高青青去回報徒老爺,說三公子在華棠院,一麵讓小良子幫自己一起將司徒逸身上的濕衣服脫下來。卻是司徒逸睡得踏實,被人脫了衣服蓋了被子也沒醒過來。
司徒偃本來是想帶著三兒子四兒子來見見林海的,卻不料一轉眼司徒逸又跑了。他再是個冷酷無情的,跑的那個也到底是自己的親兒子,隻能按捺住想見林海的心,先命人去尋。正在景德帝在行宮大發脾氣,把不知兄弟之道的司徒迪大罵一頓的時候,高有道接了消息,對著景德帝附耳密報。
司徒偃一下子轉圜不過來,竟脫口而出道:“如海派人來說的?”又趕緊收了嘴,隻一個眼神,高有道便帶人清場,心知在場的除了四皇子,都得盡快處理了。
司徒迪正在那裏跪聽聖訓,這一句也飄進了他的耳朵裏,他雖時常鬧些小性,卻也知道什麽是該問的什麽是不該問的,見父皇已經站起身來往外走了,他剛要從地上爬起來,司徒偃又想起還有個兒子跪在這裏呢,回身對他說道:“今日這裏無事了,你回去跟你母親說,”司徒迪趕緊又跪好,司徒偃頓了頓,方想到個法子,又道:“就說朕說的,你不知孝悌之道,她身為人母難辭其咎。從今日開始,到五月端午,每天你們抄一遍《孝經》,你母親那裏再加一百遍《心經》。沒事就別出來晃了!”
司徒迪傻了眼,他猶豫了一下,惴惴道:“那三月十四太子的大婚……”
司徒偃冷哼一聲,道:“那是個什麽大事麽?”再不理會四兒子,帶著高有道匆匆離去。
司徒迪從地上爬起來,低頭想了想,這份抄經的懲罰雖重,卻讓他終於知道皇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原來果真不過如此!今天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到是不知道那個司徒逸跑到什麽地方去了,竟讓父皇如此關心,司徒迪打死也不相信他父皇這麽著急走人是為了去見三兒子,那一聲脫口而出的話裏,到底有些什麽玄機呢?可惜自己和母妃被父皇變相禁足了……
徒景之趕到華棠院時,林海已經換好了衣服,在那裏閑坐賞景,他見了徒景之頗有些氣急敗壞的樣子,悠悠然笑道:“景之才來。”
徒景之看著林海萬事不介懷的一派安然的樣子,心裏那些火氣陡然消散,終於放慢腳步,也笑道:“如海已經知道了緣由,自不會怪我來得晚了吧?”
林海自不會去問那些細節,隻望了望天,道:“還好,時辰未過,景之也不算來得太晚。”
兩人誰也不去提還在屋子裏睡覺的司徒逸,隻是說些閑話。
司徒逸被高有道從床上叫起時,還有些懵懂,見了高大總管那張臉,立時想起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麽蠢事,慌得幾乎從床上滾下來。高青青在一旁忙扶好了三皇子,高有道直等到司徒逸重新換好那身雖烘幹但還很髒的衣服,才躬身道:“徒老爺讓三公子立時回家。”
司徒逸鼓起勇氣,惴惴道:“我,我想去謝謝林叔。”
高有道看了司徒逸一眼,神色複雜,卻仍躬身道:“還請三公子立時回家。”
司徒逸知道無望,也隻好垂頭喪氣地跟著從人走了。上一次圍場之時,他半是自己亂跑,半是被司徒迪所欺,結果事後景德帝根本就沒給他任何說話的機會,大罵一頓趕走了之,他這次又偷偷跑掉,還不知道父皇會怎樣處置呢……
卻是待他回宮後,心裏不安了好幾天,都沒有等到景德帝的訓斥,反而秦淑妃這裏還得了些珍貴藥材的賞賜。司徒逸再是天真未泯,也不會以為景德帝突然就對母妃又寵上了,更不會以為景德帝突然開始喜歡他這個三兒子了,他想了又想,還偷偷去和乾清宮裏他唯一能說上話的小太監戴權聊了聊,雖說戴權嘴巴嚴,卻也讓司徒逸猜到了幾分,從此林海在他心裏更是不同。
景德二十五年的會試,二月初九直到二月十七,林海、賈敬、葉澄觀、蘇錦華皆按時下場。待到四月杏榜之上,林海、賈敬、蘇錦華皆榜上有名,葉澄觀卻落了榜。林海自從隨父親搬到揚州定居,姑蘇的舊友如葉澄觀竟漸漸失了聯係,隻有蘇錦華因著朱軾的關係,還算時常來往。此次天京城裏,眾人觀榜之時,林海與葉澄觀乍見之下,差點都沒認出來。
本來葉澄觀也算薄有家資,是個平日裏風流倜儻的人物,如今雖衣衫還算齊整,卻能看出已經許久未曾漿洗過了。觀榜之人眾多,林海本是徒景之親自陪著坐車送過來的,卻因先是見到了師弟蘇錦華,又在他指點下遠遠瞧見了落魄樣的葉澄觀,也不管徒景之還在那裏苦苦等著,一力要蘇錦華說個明白。
蘇錦華對林海一向敬服,便沒守住秘密。原來葉家鋪子經營上出了些問題,葉澄觀作為家主,一向並不親自料理,卻是管事的臨時不在,他又於此道並不明了,竟被人攛掇借了高利貸,待到還錢之日,發現連鋪子帶莊子都抵了也還不上。葉家就此一夜之間轉為赤貧,全家上下十好幾口人都被趕到鄉下宗祠借居。偏安平侯府已經搬離姑蘇,葉澄觀自己又是個傲氣的,已然落魄了,就再不曾出現在文友之前。隻蘇錦華因為一向交好,突然幾個月不見他的蹤影,追索之下,卻是連葉澄觀進京趕考的銀錢也是蘇錦華資助的。
林海聽了蘇錦華的一番話,隻歎道:“葉兄為何不來尋我?別的不提,至少銀錢上我還能幫襯一二。”
蘇錦華道:“葉兄的脾氣師兄你是知道的,往常他家裏還好的時候,舉凡文社種種,他都一力要出自己的分子,不肯讓人看輕半點。如今這副樣子,我看到了也就罷了,若是被你看到,隻怕他能羞得去撞牆!”
林海也知葉澄觀的脾性如此,便也不上前去招呼,回到寧國府便給朱軾寫信,讓他從姑蘇彩工坊騰挪出些分子來,找些由頭算到葉澄觀的頭上,也算是他對葉兄的一份心了。
殿試之上,林海一眼也不去看那個坐在龍椅上的人,隻守住心神,運筆如飛,混不管司徒偃在那裏如坐針氈。商量一甲的名次之時,司徒偃並未如同以前殿試之後那般,對著卷子各自點評,反而在眾臣紛紛言語之中沉默許久,還是吳維茂得到高有道的指點,隻道陛下這次要做個寬待文苑的樣子,便一力要將林海列為狀元。夏岱言卻道從此次十個人的文章上看,排在前幾名的也算各有千秋,又林海畢竟青年才子,做狀元怕壓不住陣勢,做個探花郎卻正是美談。
這些文人最喜歡整出些美談雅事來,夏岱言建議將林海點為探花的言語一出,立時各人皆表讚同。司徒偃也順應眾議,在狀元、榜眼定名之後,一甲第三名上便是林海了。
待到瓊林賜宴之上,司徒偃親為三甲戴花之時,看著林海微笑的麵龐,手上的花抖了又抖方才戴到了林海的頭上。
那一時的眼神交會,除了高有道,在場的人都無從得知其中的深意。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打滾賣萌求關注求包養求花花!
司徒逸這兩日情緒大起大落,如今陡然放鬆下來,雖則林海背著他從後園走到主院也沒多遠,卻已經趴在林海背上睡著了。林海感覺背上的孩子那越來越沉的分量,也知他可能睡了,怕司徒逸剛哭過又在冷地方呆了好久,著涼了可不好,略一思索,便將他背到了自己的寢間。
實在是這處華棠院剛剛建好,自來也隻有林海和徒景之兩個人住過幾天,且他們也隻共用一間臥房足以,如今天寒地凍的,旁的地方也隻有下仆所居還有人氣,林海想著總不能將司徒逸放到下仆居所,便將他帶回了自己與徒景之休息的寢間。
他今日因是出門訪友,便隻帶了金堂和金立兩個,這兩個人腦子也活絡,到了華棠院就自覺跑開。內寢裏,前些日子是紅菱、紫蘇和高有道三個服侍,今天紅菱和紫蘇留在在寧國府,高有道自然跟在徒景之身側,留在裏邊貼身侍奉的是兩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高有道曾為了讓林海使喚方便,給林海引見過,一個小良子、一個高青青。
這兩個和外院的下仆,都是徒景之命高有道從乾清宮和錦衣府裏扒拉出來的,既要忠心,又要能幹,還要嘴嚴,頂頂重要的是不能有上進心。既然被放到西山的這處宅院了,就一輩子再別想回宮升職,不能在錦衣府轉成明路了。
那小良子本來是吳貴妃和太子千方百計放到乾清宮的眼線,卻哪裏又逃得出高有道的眼神?這回要往林公子這裏放人,高有道把小良子找來談了半夜的心,轉天兒就報了暴病而亡,把吳貴妃和太子氣得不行,卻又無法可施,隻好重新培養。高青青是高有道的養子之一,高有道如今深知林海在司徒偃心裏的分量,他隻苦於自己不能化成兩半,一半跟著聖上,一半跟著林公子,便把自己最得意的養子送到了林公子這裏。
小良子和高青青知道今日徒老爺和林公子都會來華棠院,早早便將寢間收拾好了候著。卻不料林公子背回來個滿身髒兮兮的三皇子,連帶著林公子前胸後背也髒了不少地方。林海一麵命高青青去回報徒老爺,說三公子在華棠院,一麵讓小良子幫自己一起將司徒逸身上的濕衣服脫下來。卻是司徒逸睡得踏實,被人脫了衣服蓋了被子也沒醒過來。
司徒偃本來是想帶著三兒子四兒子來見見林海的,卻不料一轉眼司徒逸又跑了。他再是個冷酷無情的,跑的那個也到底是自己的親兒子,隻能按捺住想見林海的心,先命人去尋。正在景德帝在行宮大發脾氣,把不知兄弟之道的司徒迪大罵一頓的時候,高有道接了消息,對著景德帝附耳密報。
司徒偃一下子轉圜不過來,竟脫口而出道:“如海派人來說的?”又趕緊收了嘴,隻一個眼神,高有道便帶人清場,心知在場的除了四皇子,都得盡快處理了。
司徒迪正在那裏跪聽聖訓,這一句也飄進了他的耳朵裏,他雖時常鬧些小性,卻也知道什麽是該問的什麽是不該問的,見父皇已經站起身來往外走了,他剛要從地上爬起來,司徒偃又想起還有個兒子跪在這裏呢,回身對他說道:“今日這裏無事了,你回去跟你母親說,”司徒迪趕緊又跪好,司徒偃頓了頓,方想到個法子,又道:“就說朕說的,你不知孝悌之道,她身為人母難辭其咎。從今日開始,到五月端午,每天你們抄一遍《孝經》,你母親那裏再加一百遍《心經》。沒事就別出來晃了!”
司徒迪傻了眼,他猶豫了一下,惴惴道:“那三月十四太子的大婚……”
司徒偃冷哼一聲,道:“那是個什麽大事麽?”再不理會四兒子,帶著高有道匆匆離去。
司徒迪從地上爬起來,低頭想了想,這份抄經的懲罰雖重,卻讓他終於知道皇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原來果真不過如此!今天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到是不知道那個司徒逸跑到什麽地方去了,竟讓父皇如此關心,司徒迪打死也不相信他父皇這麽著急走人是為了去見三兒子,那一聲脫口而出的話裏,到底有些什麽玄機呢?可惜自己和母妃被父皇變相禁足了……
徒景之趕到華棠院時,林海已經換好了衣服,在那裏閑坐賞景,他見了徒景之頗有些氣急敗壞的樣子,悠悠然笑道:“景之才來。”
徒景之看著林海萬事不介懷的一派安然的樣子,心裏那些火氣陡然消散,終於放慢腳步,也笑道:“如海已經知道了緣由,自不會怪我來得晚了吧?”
林海自不會去問那些細節,隻望了望天,道:“還好,時辰未過,景之也不算來得太晚。”
兩人誰也不去提還在屋子裏睡覺的司徒逸,隻是說些閑話。
司徒逸被高有道從床上叫起時,還有些懵懂,見了高大總管那張臉,立時想起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麽蠢事,慌得幾乎從床上滾下來。高青青在一旁忙扶好了三皇子,高有道直等到司徒逸重新換好那身雖烘幹但還很髒的衣服,才躬身道:“徒老爺讓三公子立時回家。”
司徒逸鼓起勇氣,惴惴道:“我,我想去謝謝林叔。”
高有道看了司徒逸一眼,神色複雜,卻仍躬身道:“還請三公子立時回家。”
司徒逸知道無望,也隻好垂頭喪氣地跟著從人走了。上一次圍場之時,他半是自己亂跑,半是被司徒迪所欺,結果事後景德帝根本就沒給他任何說話的機會,大罵一頓趕走了之,他這次又偷偷跑掉,還不知道父皇會怎樣處置呢……
卻是待他回宮後,心裏不安了好幾天,都沒有等到景德帝的訓斥,反而秦淑妃這裏還得了些珍貴藥材的賞賜。司徒逸再是天真未泯,也不會以為景德帝突然就對母妃又寵上了,更不會以為景德帝突然開始喜歡他這個三兒子了,他想了又想,還偷偷去和乾清宮裏他唯一能說上話的小太監戴權聊了聊,雖說戴權嘴巴嚴,卻也讓司徒逸猜到了幾分,從此林海在他心裏更是不同。
景德二十五年的會試,二月初九直到二月十七,林海、賈敬、葉澄觀、蘇錦華皆按時下場。待到四月杏榜之上,林海、賈敬、蘇錦華皆榜上有名,葉澄觀卻落了榜。林海自從隨父親搬到揚州定居,姑蘇的舊友如葉澄觀竟漸漸失了聯係,隻有蘇錦華因著朱軾的關係,還算時常來往。此次天京城裏,眾人觀榜之時,林海與葉澄觀乍見之下,差點都沒認出來。
本來葉澄觀也算薄有家資,是個平日裏風流倜儻的人物,如今雖衣衫還算齊整,卻能看出已經許久未曾漿洗過了。觀榜之人眾多,林海本是徒景之親自陪著坐車送過來的,卻因先是見到了師弟蘇錦華,又在他指點下遠遠瞧見了落魄樣的葉澄觀,也不管徒景之還在那裏苦苦等著,一力要蘇錦華說個明白。
蘇錦華對林海一向敬服,便沒守住秘密。原來葉家鋪子經營上出了些問題,葉澄觀作為家主,一向並不親自料理,卻是管事的臨時不在,他又於此道並不明了,竟被人攛掇借了高利貸,待到還錢之日,發現連鋪子帶莊子都抵了也還不上。葉家就此一夜之間轉為赤貧,全家上下十好幾口人都被趕到鄉下宗祠借居。偏安平侯府已經搬離姑蘇,葉澄觀自己又是個傲氣的,已然落魄了,就再不曾出現在文友之前。隻蘇錦華因為一向交好,突然幾個月不見他的蹤影,追索之下,卻是連葉澄觀進京趕考的銀錢也是蘇錦華資助的。
林海聽了蘇錦華的一番話,隻歎道:“葉兄為何不來尋我?別的不提,至少銀錢上我還能幫襯一二。”
蘇錦華道:“葉兄的脾氣師兄你是知道的,往常他家裏還好的時候,舉凡文社種種,他都一力要出自己的分子,不肯讓人看輕半點。如今這副樣子,我看到了也就罷了,若是被你看到,隻怕他能羞得去撞牆!”
林海也知葉澄觀的脾性如此,便也不上前去招呼,回到寧國府便給朱軾寫信,讓他從姑蘇彩工坊騰挪出些分子來,找些由頭算到葉澄觀的頭上,也算是他對葉兄的一份心了。
殿試之上,林海一眼也不去看那個坐在龍椅上的人,隻守住心神,運筆如飛,混不管司徒偃在那裏如坐針氈。商量一甲的名次之時,司徒偃並未如同以前殿試之後那般,對著卷子各自點評,反而在眾臣紛紛言語之中沉默許久,還是吳維茂得到高有道的指點,隻道陛下這次要做個寬待文苑的樣子,便一力要將林海列為狀元。夏岱言卻道從此次十個人的文章上看,排在前幾名的也算各有千秋,又林海畢竟青年才子,做狀元怕壓不住陣勢,做個探花郎卻正是美談。
這些文人最喜歡整出些美談雅事來,夏岱言建議將林海點為探花的言語一出,立時各人皆表讚同。司徒偃也順應眾議,在狀元、榜眼定名之後,一甲第三名上便是林海了。
待到瓊林賜宴之上,司徒偃親為三甲戴花之時,看著林海微笑的麵龐,手上的花抖了又抖方才戴到了林海的頭上。
那一時的眼神交會,除了高有道,在場的人都無從得知其中的深意。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打滾賣萌求關注求包養求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