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文社


    林海自堅定了心意,便又有心情去想想外務以及學問上的事情。他自中了秀才,便有了一幫詩文來往的友人,那時他內心頗瞧不起古人,別說這些酸文腐儒了,就是徒景之那般人物,也曾被他品評咂摸,得出些老天第一老子第二的論調。總算他那時對於禮法規矩也不放在心上,加上自覺與這些人也沒什麽好說的,不如當閑趣聽聽就是,因此與人來往時,他的表現堪稱平易近人,一幹人將安平侯府的種種美譽套用在林海身上倒也無甚出入。


    到林海中了舉後,他雖年紀尚小,但也能被人尊稱一聲“老爺”了,更兼想通了自己並不比古人高明幾許,把那狂妄之心皆收了去。他真心待人,自也有人真心待他,頗得了幾個好友。


    自母親逝後,林海有好一陣子不曾出來走動,葉進葉澄觀、蘇夢蘇錦華等幾個要好的朋友知他因母喪而形神俱衰,甚至臥病在床,便時時過來探望。


    算起來,葉澄觀還是林海母親楊氏娘家那邊兒拐了幾個彎的親戚,葉家在姑蘇城內有幾處鋪子,在城外也有個莊子,比起楊家尚且不如,更不能和安平侯府相比了。不過葉澄觀自己知道上進,他和林海同年中舉,卻已經三十有五,真要論起輩分來,林海還是葉澄觀叔叔一輩,不過既非同宗,他們又不是論著親戚才走動來往的,也就按著年紀,因葉澄觀年長,稱呼一聲葉兄也就是了。


    蘇錦華則算得上是朱軾的弟子之一,他家本是世代經營茶園的,到他父親這一輩,因著豐衣足食了,便想著子孫更為上進一些為好。蘇錦華小時候雖不如林海錦衣玉食,家裏也拿他當個寶,自從朱軾來到姑蘇,輾轉入了安平侯府做了清客,後來又被聘為西席。蘇老爹聽說了朱軾曾經中過進士之後,便因著自己家與林家素有生意往來,走了自己夫人的關係,從安平侯夫人那裏入手,到底把兒子塞到了朱軾的麵前。


    朱軾本不是個好好先生,他隻帶了蘇錦華、林海兩個學生,除了讀書作文,也拿他們做個忘年之交。蘇錦華一開始本來對林海心裏還有些嫉妒,自覺自己比林海年長一歲,隻因為家世不如,又是後入門的,便成了師弟,還老被家裏人提點要對林家公子卑躬屈膝。他那時總想生出些事來,原先的林海本來隻是死讀書的人,對他的種種挑釁根本不予理會,後來的林海看著隻覺得有趣,也不以為意。那幾年裏,林海也就罷了,畢竟內裏已經成人,有時遇到些問題,說得比朱軾還要激進,把個蘇錦華給唬得一愣一愣,又知道林家彩工坊的許多物件都出自林海與朱軾的合作,把師傅和師兄從此在心裏捧成了天人。


    此番葉澄觀、林海都中了舉,蘇錦華卻再次落榜,不過江南自古文風昌盛,萬千人廝殺之中,葉澄觀這般三十多歲才中舉的也已經是算年輕的了,似林海這般十八歲便中舉的,在姑蘇已經被奉為多少年都沒有的盛事了。蘇錦華隻為師兄感到高興,他自覺年紀還小,再考上幾年也是無妨,卻對林海更加佩服。


    因著林海的關係,葉澄觀和蘇錦華也是熟識,以他們三人為主,集合了一些同好,本有個附庸風雅的文社,由年紀最長的葉澄觀起頭,每逢初六會社。但因林海既遭喪母,身體又病,出不得門,葉澄觀和蘇錦華也無心去管這文社的事情,因此待到林海出了熱孝,病體恢複,又要出門走動的時候,卻發現文社的中堅已經換了人。


    景德二十二年臘月初六,又逢會社的日子。葉澄觀早早便來到華棠院,要約上林海一起去閶門外文社會社之地。他和林海相交已久,這華棠院進進出出也不知多少回了,因此小廝也不攔他,隻道我家公子已經起了,正在讀書,葉大爺進去找便是。


    葉澄觀邁進書房之時,林海正在給景之寫信。晨光從窗棱照射進來,映著林海已經長開的眉眼,他身子骨本來也不是強壯型的,最近更因著生病的關係顯得清瘦了許多。在晨光之中,他運筆如飛,一向淡淡的臉上竟有些笑意,似是寫到精妙處,眼神也有光彩迸發。葉澄觀早已娶妻生子,風月場上也有些年頭了,一見林海的樣子便覺得有異。他早知道林海房裏放了人,已經通了人事,但林海平日裏總是一副清風在懷的清淡模樣,與友人們相聚時,有那些談風弄月的話題,他也不是假道學地回避,卻既無相好的花娘,也無過分的舉動,總歸讓人有疏離之感。而今早這副模樣,若是讓那幫小子們看到了,隻怕會衝上去問:“如海你心裏其實有人了吧?”


    總算林海發現是葉澄觀來了,忙停了筆,將還未寫完的信箋小心用兩方青玉鎮紙壓著。一邊繞過書桌對葉澄觀施禮,一邊在心裏暗暗決定將這華棠院內外再仔細梳理一番,省得讓人如此隨意進出。葉澄觀也有眼色,他見林海並不願告知自己寫的什麽,便也不往裏走,更不曾開口詢問。


    林海、葉澄觀到閶門甕城處會和了蘇錦華,便一起前往山塘河畔的觀風樓。姑蘇城的“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山塘河畔的一條街更是熱鬧非凡之地,可稱寸土寸金,觀風樓又是山塘河畔最為豪華的酒樓,文社選在此處會社,實在是靠了安平侯府的麵子和林海的銀子。


    自從林海中了秀才,外邊林謹知、內宅楊氏都道男人不能總拘在家裏,外出交遊手中便需錢糧,加上彩工坊有不少生意都是林海出謀劃策,在銀錢上從不曾短過林海的。林海既長於侯府,又萬千寵愛於一身,林家數代列侯,家底實在豐厚,他的吃穿用度從天下論也是一等一的,便是那時徒景之見了他對身外之物的態度,也隻是搖頭笑他“果然公侯子弟,實是不知民間疾苦”。


    林海自也沒什麽勤儉節約的意識,他又有心結交士人,便在起這文社的時候,推了葉澄觀為社長,自己隻拿出林家產業之一的觀風樓做個會社的地方。不過他知道讀書人嘛,都是清高的,並不願白白接受他的恩惠,便在起社之初,說明了他隻出地方,每次所需的文墨紙張、清茶淡飯之類的由大家輪流做東就是。


    不過社裏一幹人等,與林海關係有近有遠,林海也不是那散財童子,隻是時不時以各種理由為幾個他看好的又囊中羞澀的人暗中出錢,麵上卻仍該是誰做東就是誰罷了。


    林海前世自己獨立生活過些時日,今生林家家風又嚴謹,即使手裏有錢,也並不肆意揮霍,但這等文人雅事,任誰都不會反對。就是景之,曾細細問過如海,這文社裏都有哪些人,待得知其中並無當地屬官的親友,也無武備之家的人之後,也對林海此舉大為讚揚。


    這些時日林海自己傷心於母親之事,又病了一場,實在沒精力去參與文社的事情。聽葉澄觀和蘇錦華說,有個叫甄費字士隱的哥哥,很是通達,一次會社之時大家高談闊論,他正在旁邊聽了去。後來有人眼尖,也邀他入了社,正好林海許久不曾出現,葉澄觀中舉之後也多另有交遊,蘇錦華本就是林海的跟班似的,林海不去他也不願去,這文社裏的主心骨便漸漸移到了甄士隱的身上。


    林海聽了便想會會這甄士隱,卻不料他們三人正往觀風樓走著,本被林海留在華棠院禁足的鬆煙從後邊趕了上來,攔住林海,氣喘籲籲道:“公――公子,老爺,”抹了把汗方道,“老爺暈倒了!”


    林海聽罷隻覺眼前一黑,葉、蘇二人並幾個小廝忙扶穩了他。如此也顧不得什麽文社了,林海本要葉兄與錦華不用管他,自去會社便是。那兩人哪裏肯依,隻道自家兄弟比什麽亂七八糟的文社重要多了,直到把林海送回侯府,看著在朱軾照料下已經醒轉的林謹知並無大礙,問了安方才離去。


    自此以後,林海忙得腳不著地,更不再去想什麽文社了。而那甄士隱與這些文人交往了些時日,發覺並非個個都能深交,也漸漸尋了由頭脫身,這文社也如一般文人所做的事一樣,漸漸地也就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周六,按我家慣例是沒法上來的。但我會找找機會,不過不一定能上來更文的說。要是沒更的話,不要打我呀……(抱頭)


    3月10日修:蘇錦華後入門的,老實地當師弟吧……


    3月11日修:後邊把蘇錦華的姓弄錯了,修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閑日暮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閑日暮暮並收藏紅樓之林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