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帶著幾壇酒與一些瓜果,恭敬的擺放在墳頭,這便俯身去拜。
兩人拜完又在墳頭坐了會兒,說了些近日的狀況,這便起身往山下走。
朝辭略一思量,快他們一步先走到半山腰,隨後便佯裝不知往上走,沒走兩步,便與兩人撞上。
朝辭先發製人:「你們也是來拜祭家主的?」
女人見她一個小姑娘,麵善,便問:「姑娘也是麽?」
朝辭點頭:「嗯,我乃旁係旁支,早年流落在外,這幾年才知道家主葬在這裏,便來拜祭。」
女人道:「那你可千萬小心,我聽說那殺人不眨眼的少年跑出來了,他嫉恨奚家,恐怕會來尋仇。」
女人麵貌慈祥,倒是心善,朝辭道:「我知道了。」
男人生的憨厚,也是個實誠人,他想了想道:「孩兒他娘,這姑娘一個人去拜祭,深山野林的,再遇到什麽危險,咱麽陪她一道吧。」
女人道:「行的行的。」
這兩人實在好心腸,朝辭感激道:「多謝。」
她便同兩人又走到墳場,學著兩人的樣子假模假樣的拜了拜,拜完後三人再一道下山,經過這一遭,三人便算是熟識,話便多起來,家常已聊了好幾輪。
朝辭見差不多,便輕咳一聲問:「我常年在外,又年歲小,對當年的事兒一知半解,不知兩位可否知道內情?」
女人嘆息道:「要說內情不內情,也沒有,就是那少年突然發瘋殺人。」
「那時候我同孩兒他爹是奚家的家僕,伺候兩位小少爺,軒少爺身體不好,送出去遊歷修習,安少爺天縱奇才,在家裏很受愛戴。」
「他生的英氣俊朗,性子又溫文,愛笑,從不訓斥人,大家都喜歡他。」
「後來有一天,老爺從外帶回一個少年,說那孩子可憐,修煉出了岔子,昏死在郊外,他不忍心,便撿了回來。」
「安少爺很喜歡那個撿來的小孩兒,那小孩兒叫暮遠,安少爺便一直叫他阿遠。」
「阿遠生性冷漠不愛笑,也不喜與人交談,他總一個人待著。」
「但安少爺喜歡他,便沒人敢對他不尊敬,都拿他當少爺看待,他在奚家並未受到委屈與欺淩。」
朝辭問:「倘若如此,他怎會發瘋?會不會是安少爺表麵待他好,背地裏折磨他?」
女人搖搖頭:「應當不會,因為他也非常依賴安少爺,他性子執拗,天不怕地不怕,不喜歡的人他一句話都不會說,但是他總會主動去找安少爺,能看出來是真心實意的喜歡他。」
「安少爺受傷,他總是寸步不離的守著,安少爺若是出門,他便每日在大門候著,等他歸來。」
朝辭心道,這倒的確不像是受到虐待的樣子。
女人接著道:「其實那時候的阿遠除了不親人沒什麽毛病,他不惹事不提要求,也不發脾氣,算的上乖。」
「事情發生變化就是在軒少爺回來那一年。」
「隨著安少爺陪著軒少爺的時日增長,阿遠便變得越來越古怪,我有日給夫人送餐,我瞧見他躲在角落,偷偷叫了一聲娘。」
「後來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愈加頻繁,他似乎常魔怔,認為自己是軒少爺。」
「即便如此,家裏人也並未說過什麽,安少爺反正拿他當親弟弟,他認為便認為好了。」
「可卻因此釀下大禍,軒少爺生辰那日,所有人都簇擁在軒少爺身邊,阿遠姍姍來遲,意識錯亂,於那時入魔,大開殺戒。」
女人連連嘆息:「好好一家人,竟就此滅門。」
「我聽聞老爺當年將阿遠撿回來時,他體內便有魔氣,心魔入體,導致他患有癔症,時常妄想。」
「他從前孤苦一人,渴望被愛,安少爺又待他極好,他便愈陷愈深,可後來軒少爺回來,奪走安少爺的注意,讓他不安,他便編造出愈來愈多的謊言,甚至妄想自己是軒少爺,那個才是冒牌貨。」
女人說完了,男人補充道:「的確如此,那孩子常瘋魔。」
朝辭便問:「那他被老爺撿回來後,出過奚府麽?」
女人搖頭:「不曾,一直同安少爺待在一起。」
·
同兩人告別,朝辭獨自往客棧去。
夫妻二人不像撒謊,所說應當屬實,但即便親眼所見,也未必是全部真相,她還是希望阿遠能想起過去,親口告訴她。
不過有一點兒倒是再次得到證實,阿遠所說的與她之間的過去,都是未曾發生的,難道阿遠真的為了挽留她編造了一些不存在的過去?
她倒的確聽說入魔之後人的行為不受控製,阿遠瘋成那樣,也不是不可能……
她一邊思索一邊往回走,很快回到客棧所在的街上,遠遠便瞧見客棧門前點亮的燈籠,暖色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晃。
而那淺橘色的光下,坐著一個黑衣青年,他握著棉布兔子,垂眼望著,這般遠,看不清表情,隻覺得他份外孤獨。
他忽而抬起頭,朝她望過來。
原本晦暗的眼眸被燈火點亮,像是燎原的火海。
他眼眸一彎,將那火光壓碎,星星點點。
「阿朝,你回來了。」
朝辭走到他身邊,伸手揉亂他的頭髮,問:「你怎麽不睡?」
他頂著烏黑的眼圈沖她笑:「睡夠了。」
<hr>
兩人拜完又在墳頭坐了會兒,說了些近日的狀況,這便起身往山下走。
朝辭略一思量,快他們一步先走到半山腰,隨後便佯裝不知往上走,沒走兩步,便與兩人撞上。
朝辭先發製人:「你們也是來拜祭家主的?」
女人見她一個小姑娘,麵善,便問:「姑娘也是麽?」
朝辭點頭:「嗯,我乃旁係旁支,早年流落在外,這幾年才知道家主葬在這裏,便來拜祭。」
女人道:「那你可千萬小心,我聽說那殺人不眨眼的少年跑出來了,他嫉恨奚家,恐怕會來尋仇。」
女人麵貌慈祥,倒是心善,朝辭道:「我知道了。」
男人生的憨厚,也是個實誠人,他想了想道:「孩兒他娘,這姑娘一個人去拜祭,深山野林的,再遇到什麽危險,咱麽陪她一道吧。」
女人道:「行的行的。」
這兩人實在好心腸,朝辭感激道:「多謝。」
她便同兩人又走到墳場,學著兩人的樣子假模假樣的拜了拜,拜完後三人再一道下山,經過這一遭,三人便算是熟識,話便多起來,家常已聊了好幾輪。
朝辭見差不多,便輕咳一聲問:「我常年在外,又年歲小,對當年的事兒一知半解,不知兩位可否知道內情?」
女人嘆息道:「要說內情不內情,也沒有,就是那少年突然發瘋殺人。」
「那時候我同孩兒他爹是奚家的家僕,伺候兩位小少爺,軒少爺身體不好,送出去遊歷修習,安少爺天縱奇才,在家裏很受愛戴。」
「他生的英氣俊朗,性子又溫文,愛笑,從不訓斥人,大家都喜歡他。」
「後來有一天,老爺從外帶回一個少年,說那孩子可憐,修煉出了岔子,昏死在郊外,他不忍心,便撿了回來。」
「安少爺很喜歡那個撿來的小孩兒,那小孩兒叫暮遠,安少爺便一直叫他阿遠。」
「阿遠生性冷漠不愛笑,也不喜與人交談,他總一個人待著。」
「但安少爺喜歡他,便沒人敢對他不尊敬,都拿他當少爺看待,他在奚家並未受到委屈與欺淩。」
朝辭問:「倘若如此,他怎會發瘋?會不會是安少爺表麵待他好,背地裏折磨他?」
女人搖搖頭:「應當不會,因為他也非常依賴安少爺,他性子執拗,天不怕地不怕,不喜歡的人他一句話都不會說,但是他總會主動去找安少爺,能看出來是真心實意的喜歡他。」
「安少爺受傷,他總是寸步不離的守著,安少爺若是出門,他便每日在大門候著,等他歸來。」
朝辭心道,這倒的確不像是受到虐待的樣子。
女人接著道:「其實那時候的阿遠除了不親人沒什麽毛病,他不惹事不提要求,也不發脾氣,算的上乖。」
「事情發生變化就是在軒少爺回來那一年。」
「隨著安少爺陪著軒少爺的時日增長,阿遠便變得越來越古怪,我有日給夫人送餐,我瞧見他躲在角落,偷偷叫了一聲娘。」
「後來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愈加頻繁,他似乎常魔怔,認為自己是軒少爺。」
「即便如此,家裏人也並未說過什麽,安少爺反正拿他當親弟弟,他認為便認為好了。」
「可卻因此釀下大禍,軒少爺生辰那日,所有人都簇擁在軒少爺身邊,阿遠姍姍來遲,意識錯亂,於那時入魔,大開殺戒。」
女人連連嘆息:「好好一家人,竟就此滅門。」
「我聽聞老爺當年將阿遠撿回來時,他體內便有魔氣,心魔入體,導致他患有癔症,時常妄想。」
「他從前孤苦一人,渴望被愛,安少爺又待他極好,他便愈陷愈深,可後來軒少爺回來,奪走安少爺的注意,讓他不安,他便編造出愈來愈多的謊言,甚至妄想自己是軒少爺,那個才是冒牌貨。」
女人說完了,男人補充道:「的確如此,那孩子常瘋魔。」
朝辭便問:「那他被老爺撿回來後,出過奚府麽?」
女人搖頭:「不曾,一直同安少爺待在一起。」
·
同兩人告別,朝辭獨自往客棧去。
夫妻二人不像撒謊,所說應當屬實,但即便親眼所見,也未必是全部真相,她還是希望阿遠能想起過去,親口告訴她。
不過有一點兒倒是再次得到證實,阿遠所說的與她之間的過去,都是未曾發生的,難道阿遠真的為了挽留她編造了一些不存在的過去?
她倒的確聽說入魔之後人的行為不受控製,阿遠瘋成那樣,也不是不可能……
她一邊思索一邊往回走,很快回到客棧所在的街上,遠遠便瞧見客棧門前點亮的燈籠,暖色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晃。
而那淺橘色的光下,坐著一個黑衣青年,他握著棉布兔子,垂眼望著,這般遠,看不清表情,隻覺得他份外孤獨。
他忽而抬起頭,朝她望過來。
原本晦暗的眼眸被燈火點亮,像是燎原的火海。
他眼眸一彎,將那火光壓碎,星星點點。
「阿朝,你回來了。」
朝辭走到他身邊,伸手揉亂他的頭髮,問:「你怎麽不睡?」
他頂著烏黑的眼圈沖她笑:「睡夠了。」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