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話不像在誇閔疏,閔疏眼皮子一跳,挑起眼簾來看他:「不過是跟著王爺待久了,近朱者赤罷了。」
他抬眼與閔疏對視,他們隔著幾尺,閔疏要微微仰頭才能看見他眼珠子裏自己的臉。
雙方都知道彼此的話不過是虛與委蛇,但誰都不知道對方的敷衍是試探還是掩飾。
閔疏先垂下了眼簾,避開了視線。
他今日想跟梁長寧談的另有其事,「陳聰能供給多少糧食,能抵塞北多少糧草,王爺心裏有價碼嗎?」
他們談私情,又論公事,閔疏遊刃有餘地錯開話題,梁長寧沉吟片刻,感慨道:「陳聰是暨南的青天大老爺,他從前剛正不阿,肅清了許多冤假錯案,這是他受百姓愛戴的原因之一。他願意為了護著百姓,用糧食來做交換,是我不曾想過的事。」
其實這不僅對梁長寧來說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對暨南百姓也絕對不虧。
隻要對朝廷隱瞞低報收成,就能勻出糧食來換得梁長寧的從中周旋,從而得到一個相對安穩的未來。這個未來或許短暫,卻能夠吊住暨南的命。
暨南雪禍是天災,按律例可免兩年糧食稅,勻出來運往塞北糧食還沒有往日加征的稅收多。
梁長寧不會不答應這筆生意,「他辭了暨南布政使的官職,空出來的位置必然要有所填補,暨南有大用,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陳聰既然提出給糧,他怎麽能確定自己能從暨南暗度陳倉,調出這筆糧食?他的信心從哪裏來……他要推舉自己的人上位?」
「不外乎是寒門之流。」閔疏說:「潘振玉的策論我曾讀過,我聽聞他為了推行世家土地稅,曾廣邀八方英才,可惜他不懂迂迴,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要求世家還地於民,觸碰到世家利益核心。而陳大人不同,他雖然選了和潘振玉一樣的目的,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陳聰從沒想過要世家還地,他隻要求世家繳納田地稅,與民同法。
世家逼迫百姓賣地,又低價購買,把三十石一畝地壓到十二石一畝。雖然手段不光彩,卻也是過了戶籍登記在冊,買賣雙方簽字畫押過的。要從世家手裏要地,勝算甚微。
「大梁軍備糧草有七成都是都暨南出去的,但今年雪災,從德蒼幾州借調的糧食要還,修橋鋪路的錢也要還,如果我們要得太多,怕傷民……王爺要好好同陳大人商議。」閔疏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梁長寧看不出什麽表情,他坐在閔疏對麵,慢悠悠擺下一盤棋子:「我會讓潘振玉跟他談,最低四成,開了春,烏鐸的騎兵就要進犯。塞北連著匈邑連綿三百裏草場,數不清的牛羊全是他們的糧食。如果少了暨南這十七萬反民,又沒有足夠的糧草後備,塞北難守。」
除了糧草之外,他還想要精鐵。
隻是這話說出來頗有些得寸進尺,梁長寧揭開棋簍子,手在裏頭攪了攪。棋子發出嘩啦啦地聲音,讓人煩躁。
閔疏知道他在煩什麽,他靜靜地看著梁長寧落子,他擺出一盤曾經未下完的殘局:「除非把匈邑的草場攻下來,但是殺雞用牛刀,不劃算。」
他摩挲著棋子,抬眸看見閔疏捏住了白子。他們對弈時總是閔疏執白,他襯得上白色,漢白玉在他指尖就像是淩冽的雪水,溫潤得好像要順著指縫流淌下來。
「匈邑地勢不好,草場土壤太薄,修房子地基不穩,而除了草場,就是連綿的礦山,所以匈邑雖然富饒,卻難以繁榮,兵力也並不旺盛。匈邑這塊骨頭沒人啃,是因為沒多少肉。」閔疏說到這裏,停頓片刻,說:「即便是雞肋,也有他的用處。王爺不如跟匈邑做交易,買他們的精鐵,再找工匠做成刀箭。我記得塞北十三城裏有靠著打鐵發家的……想必王爺比我了解。」
「倒賣物資,通敵叛國,這是死罪。」梁長寧沒看他,說:「更何況匈邑不差錢。」
門口傳來隱約交談聲,接著暮秋行禮文案,梁長寧把她叫了進來。
「王爺,閔大人。」暮秋躬身遞上手裏的請柬,說:「危家送來的請柬,說是危大人擺了燒尾宴,宮裏邸報已經發了……」
閔疏和梁長寧對視一眼,問:「是禦筆手詔還是吏部告身?」
危浪平的政績沒有漏子可鑽,他的每一次功勳都是帶著血汗的,他在宮宴後才回京述職,是瞄準了裴家的空子來的。
他捏著這些政績,隻能高升,否則皇帝就是有愧於臣。
危浪平能升到哪個位置上,全看他站在哪一邊。但危家向來不涉黨政,別的不論,如果此番任命是梁長風禦筆受詔,那文沉的勢力有沒有做過幹預?如果是吏部的意思,那危浪平對待梁長風難免要顧慮再三。
誰餵的肉,誰就是狗主人。
暮秋說:「都不是,聽說是危大人毛遂自薦,正好吏部有空缺……應該是吏部侍郎了。」
閔疏微微皺眉。
暮秋看他們二人不語,放下請柬出去了。
危浪平想要的位置太巧,宮宴上的突變處死了許多小官,從宮裏到宮外都換了一波人。危浪平瞄準吏部,是想在官員任職上動手腳。這個位置非常重要,如今梁長風和文沉以利相聚,卻又互相防備,而梁長寧與之對立,三方勢力持平之餘多了吏部這個缺口,正好來了一個不涉黨政的危浪平。
吏部的位置遲早是他的,因為隻有他在吏部,才能繼續維持平衡。這是個順水人情,危浪平卻沒接這個人情,因為他不想沾染三方一絲一毫。他想取代裴家的地位,卻不想如同從前的裴家一樣依附於文沉或皇帝,他見到了裴家的滅亡,知道靠誰都不如靠功績。
他抬眼與閔疏對視,他們隔著幾尺,閔疏要微微仰頭才能看見他眼珠子裏自己的臉。
雙方都知道彼此的話不過是虛與委蛇,但誰都不知道對方的敷衍是試探還是掩飾。
閔疏先垂下了眼簾,避開了視線。
他今日想跟梁長寧談的另有其事,「陳聰能供給多少糧食,能抵塞北多少糧草,王爺心裏有價碼嗎?」
他們談私情,又論公事,閔疏遊刃有餘地錯開話題,梁長寧沉吟片刻,感慨道:「陳聰是暨南的青天大老爺,他從前剛正不阿,肅清了許多冤假錯案,這是他受百姓愛戴的原因之一。他願意為了護著百姓,用糧食來做交換,是我不曾想過的事。」
其實這不僅對梁長寧來說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對暨南百姓也絕對不虧。
隻要對朝廷隱瞞低報收成,就能勻出糧食來換得梁長寧的從中周旋,從而得到一個相對安穩的未來。這個未來或許短暫,卻能夠吊住暨南的命。
暨南雪禍是天災,按律例可免兩年糧食稅,勻出來運往塞北糧食還沒有往日加征的稅收多。
梁長寧不會不答應這筆生意,「他辭了暨南布政使的官職,空出來的位置必然要有所填補,暨南有大用,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陳聰既然提出給糧,他怎麽能確定自己能從暨南暗度陳倉,調出這筆糧食?他的信心從哪裏來……他要推舉自己的人上位?」
「不外乎是寒門之流。」閔疏說:「潘振玉的策論我曾讀過,我聽聞他為了推行世家土地稅,曾廣邀八方英才,可惜他不懂迂迴,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要求世家還地於民,觸碰到世家利益核心。而陳大人不同,他雖然選了和潘振玉一樣的目的,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陳聰從沒想過要世家還地,他隻要求世家繳納田地稅,與民同法。
世家逼迫百姓賣地,又低價購買,把三十石一畝地壓到十二石一畝。雖然手段不光彩,卻也是過了戶籍登記在冊,買賣雙方簽字畫押過的。要從世家手裏要地,勝算甚微。
「大梁軍備糧草有七成都是都暨南出去的,但今年雪災,從德蒼幾州借調的糧食要還,修橋鋪路的錢也要還,如果我們要得太多,怕傷民……王爺要好好同陳大人商議。」閔疏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梁長寧看不出什麽表情,他坐在閔疏對麵,慢悠悠擺下一盤棋子:「我會讓潘振玉跟他談,最低四成,開了春,烏鐸的騎兵就要進犯。塞北連著匈邑連綿三百裏草場,數不清的牛羊全是他們的糧食。如果少了暨南這十七萬反民,又沒有足夠的糧草後備,塞北難守。」
除了糧草之外,他還想要精鐵。
隻是這話說出來頗有些得寸進尺,梁長寧揭開棋簍子,手在裏頭攪了攪。棋子發出嘩啦啦地聲音,讓人煩躁。
閔疏知道他在煩什麽,他靜靜地看著梁長寧落子,他擺出一盤曾經未下完的殘局:「除非把匈邑的草場攻下來,但是殺雞用牛刀,不劃算。」
他摩挲著棋子,抬眸看見閔疏捏住了白子。他們對弈時總是閔疏執白,他襯得上白色,漢白玉在他指尖就像是淩冽的雪水,溫潤得好像要順著指縫流淌下來。
「匈邑地勢不好,草場土壤太薄,修房子地基不穩,而除了草場,就是連綿的礦山,所以匈邑雖然富饒,卻難以繁榮,兵力也並不旺盛。匈邑這塊骨頭沒人啃,是因為沒多少肉。」閔疏說到這裏,停頓片刻,說:「即便是雞肋,也有他的用處。王爺不如跟匈邑做交易,買他們的精鐵,再找工匠做成刀箭。我記得塞北十三城裏有靠著打鐵發家的……想必王爺比我了解。」
「倒賣物資,通敵叛國,這是死罪。」梁長寧沒看他,說:「更何況匈邑不差錢。」
門口傳來隱約交談聲,接著暮秋行禮文案,梁長寧把她叫了進來。
「王爺,閔大人。」暮秋躬身遞上手裏的請柬,說:「危家送來的請柬,說是危大人擺了燒尾宴,宮裏邸報已經發了……」
閔疏和梁長寧對視一眼,問:「是禦筆手詔還是吏部告身?」
危浪平的政績沒有漏子可鑽,他的每一次功勳都是帶著血汗的,他在宮宴後才回京述職,是瞄準了裴家的空子來的。
他捏著這些政績,隻能高升,否則皇帝就是有愧於臣。
危浪平能升到哪個位置上,全看他站在哪一邊。但危家向來不涉黨政,別的不論,如果此番任命是梁長風禦筆受詔,那文沉的勢力有沒有做過幹預?如果是吏部的意思,那危浪平對待梁長風難免要顧慮再三。
誰餵的肉,誰就是狗主人。
暮秋說:「都不是,聽說是危大人毛遂自薦,正好吏部有空缺……應該是吏部侍郎了。」
閔疏微微皺眉。
暮秋看他們二人不語,放下請柬出去了。
危浪平想要的位置太巧,宮宴上的突變處死了許多小官,從宮裏到宮外都換了一波人。危浪平瞄準吏部,是想在官員任職上動手腳。這個位置非常重要,如今梁長風和文沉以利相聚,卻又互相防備,而梁長寧與之對立,三方勢力持平之餘多了吏部這個缺口,正好來了一個不涉黨政的危浪平。
吏部的位置遲早是他的,因為隻有他在吏部,才能繼續維持平衡。這是個順水人情,危浪平卻沒接這個人情,因為他不想沾染三方一絲一毫。他想取代裴家的地位,卻不想如同從前的裴家一樣依附於文沉或皇帝,他見到了裴家的滅亡,知道靠誰都不如靠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