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也站起來,隨著醫婆所指的方向眺望。
在她看來,連綿的青山並無不同,但醫婆笑容裏藏著的光芒,讓她腦海裏也浮現了許多想法。
老人家希望能將祖輩留下的土地種滿苦梨樹,但這點兒願望在明霞看來,當然不是苦梨樹發展的最終目標。
如果這個時代的歷史依舊延續著明霞所知道的軌跡前進,隻要再過幾年,這個國家的發將會踏上一列不斷提速的列車,轟鳴著帶著十數億人一路狂奔。
幾片山頭的苦梨樹?
太少了。
就算沒有阿佘族製作苦梨膏的秘方,單純以苦梨果實曬幹的切片,都會是一種造福一方的產業。
據明霞看新聞報導所知,在西北某一省,單枸杞種植麵積就達到一百萬畝,產量十四萬噸,綜合產值130億元,養活了不知道多少種植戶,加工流通經營者。
一旦圍繞苦梨種植的產業鏈發展起來,可以惠及不知多少人。
種植苦梨樹的道路,是一條可以帶領不知多少人通往小康和富裕的莊康之路。
經過醫婆的同意,在距離白山鎮大約兩公裏的一處小山頭,明霞也種了大約五十多棵的嫁接苦梨樹。
那一批苦梨樹至少要等到明年結果。
明霞種植苦梨樹的目的,倒不是為了製作苦梨膏,而是打算研究一下,在沒有澤麗寨秘方的前提下,能不能用相對簡單的方法製作出苦梨果的相關產物。
不一定要達到苦梨膏的藥效,隻要有其三分之一的效果,就能發展成很好的產業。
苦梨膏雖好,但產量實在太少,傳統的手工苦梨膏完全無法滿足大大部分普通人的需求。在如今相對封閉的計劃經濟環境下,鳳城這樣距離澤麗寨這麽近的縣城,人們想買苦梨膏大多也一罐難求,更不要說未來自由程度更高的市場經濟下,稀少珍貴的苦梨膏,隻會被壟斷在少數人手裏。
明霞在這幾年與澤麗寨阿佘族人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苦梨樹是澤麗寨阿佘族人賴以生存的基礎,但他們似乎並不像守財奴一樣禁止苦梨樹外傳。
與之相反,每一個澤麗寨人,都願意讓苦梨樹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落地生根。
明霞問過很久以前與澤麗寨有過接觸的明發雲,澤麗寨以前也送過兩棵一年生的苦梨樹苗給他,可惜他種不活,後來才沒有再繼續種了。
從阿依小山的口中,明霞也聽說,澤麗寨的孩子,從小就聽著長輩絮叨,如果能種越來越多的苦梨樹,有摘不完的苦梨樹就好了。
明霞心裏對苦梨樹的想法逐漸成熟,她現在積蓄著資本,也許在幾年之後,也許在十幾年之後,也許需要用更長的時間,這些資本會成為苦梨樹產業發展的一塊基石。
她相信這種植物不僅會給種植者帶來財富,而且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親自體會到它的藥效。
與醫婆告別之後,明霞將這次帶來的所有物品都交換完,再背著竹簍回家。
除了竹簍裏的苦梨膏,明霞還收穫了澤麗寨下一年苦梨膏樹苗的訂單。這次澤麗寨下單的樹苗量是前幾年的三倍之多。單單是這份訂單,明霞獲得的油米和各種藥物,就足夠明霞一家五口人整整兩年的基礎消耗了。
她和澤麗寨阿佘族這幾年的交易,雙方都建立了比較良好的信任基礎。這不僅僅是澤麗寨的阿佘族人相信明霞為人,明霞也同樣對他們付出信任。
就像每一次交易獲得的不太方便攜帶的油果米糧,明霞會把大部分寄放在澤麗寨的糧庫裏,隻每次來澤麗寨搬運一部分回去。
從澤麗寨回自家家小屋的山路,明霞已經不能再熟悉了。
奔波來往的這幾年時間裏,她知道這條山路上哪一處的野蔥長得最茂密旺盛,也清楚哪一片土崖邊上有滋味最甜的野莓子。
一路上的大大小小的竹林,哪個季節能出產竹筍,哪一片竹林的竹子適合紅燒快炒,哪一片竹林的竹子適合晾曬筍幹,明霞也都是心知肚明。
二花最喜歡曬透的筍幹,明霞每次去看她,都會浸泡兩斤,在灶台上蒸熟透了給她帶去。用一勺豬油,加幾片五花肉翻炒燜煮,每次剛練完球的二花都顧不得大汗淋淋,先夾兩筷子筍幹塞進嘴裏,咬得「呱嗞呱嗞」作響。
大花喜歡嫩嫩的冬筍,還沒有冒出土地,剝掉筍皮,宛如一塊尖錐形狀的白玉,切薄片,放一勺炒製過油果榨出來的熟油,加入濃鬱的野蔥野蒜葉,淋入鮮蝦醬出來的蝦露,美味得能讓人吃下一大碗白米飯。
三花和花花兩位小盆友,雖然性格南轅北轍,天差地別,但口味卻出奇的相似。她們最愛的是薄薄的筍膜,與鮮嫩的雞蛋一起翻炒,又嫩又脆,有炒雞蛋的香氣撲鼻,還有鮮筍膜的脆嫩清甜。
這兩位小朋友不僅喜歡吃筍膜炒蛋,她們同樣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炒蛋。野蔥野蒜,番茄黃瓜,鮮菇木耳,似乎在這兩個小傢夥的眼裏,任何食材隻要加入雞蛋一起翻炒,就是人間美味。
能看到自家的山頭時,明霞在一片小竹林停下腳步。
這是一片竹竿隻有兩三厘米粗細的小野竹林,竹葉細小,竹子高度也隻有三四米。
這種竹竿細長,砍伐十分方便,明霞經常砍上一捆,無論是種菜搭棚還是另做他用,都很順手。<hr>
在她看來,連綿的青山並無不同,但醫婆笑容裏藏著的光芒,讓她腦海裏也浮現了許多想法。
老人家希望能將祖輩留下的土地種滿苦梨樹,但這點兒願望在明霞看來,當然不是苦梨樹發展的最終目標。
如果這個時代的歷史依舊延續著明霞所知道的軌跡前進,隻要再過幾年,這個國家的發將會踏上一列不斷提速的列車,轟鳴著帶著十數億人一路狂奔。
幾片山頭的苦梨樹?
太少了。
就算沒有阿佘族製作苦梨膏的秘方,單純以苦梨果實曬幹的切片,都會是一種造福一方的產業。
據明霞看新聞報導所知,在西北某一省,單枸杞種植麵積就達到一百萬畝,產量十四萬噸,綜合產值130億元,養活了不知道多少種植戶,加工流通經營者。
一旦圍繞苦梨種植的產業鏈發展起來,可以惠及不知多少人。
種植苦梨樹的道路,是一條可以帶領不知多少人通往小康和富裕的莊康之路。
經過醫婆的同意,在距離白山鎮大約兩公裏的一處小山頭,明霞也種了大約五十多棵的嫁接苦梨樹。
那一批苦梨樹至少要等到明年結果。
明霞種植苦梨樹的目的,倒不是為了製作苦梨膏,而是打算研究一下,在沒有澤麗寨秘方的前提下,能不能用相對簡單的方法製作出苦梨果的相關產物。
不一定要達到苦梨膏的藥效,隻要有其三分之一的效果,就能發展成很好的產業。
苦梨膏雖好,但產量實在太少,傳統的手工苦梨膏完全無法滿足大大部分普通人的需求。在如今相對封閉的計劃經濟環境下,鳳城這樣距離澤麗寨這麽近的縣城,人們想買苦梨膏大多也一罐難求,更不要說未來自由程度更高的市場經濟下,稀少珍貴的苦梨膏,隻會被壟斷在少數人手裏。
明霞在這幾年與澤麗寨阿佘族人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苦梨樹是澤麗寨阿佘族人賴以生存的基礎,但他們似乎並不像守財奴一樣禁止苦梨樹外傳。
與之相反,每一個澤麗寨人,都願意讓苦梨樹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落地生根。
明霞問過很久以前與澤麗寨有過接觸的明發雲,澤麗寨以前也送過兩棵一年生的苦梨樹苗給他,可惜他種不活,後來才沒有再繼續種了。
從阿依小山的口中,明霞也聽說,澤麗寨的孩子,從小就聽著長輩絮叨,如果能種越來越多的苦梨樹,有摘不完的苦梨樹就好了。
明霞心裏對苦梨樹的想法逐漸成熟,她現在積蓄著資本,也許在幾年之後,也許在十幾年之後,也許需要用更長的時間,這些資本會成為苦梨樹產業發展的一塊基石。
她相信這種植物不僅會給種植者帶來財富,而且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親自體會到它的藥效。
與醫婆告別之後,明霞將這次帶來的所有物品都交換完,再背著竹簍回家。
除了竹簍裏的苦梨膏,明霞還收穫了澤麗寨下一年苦梨膏樹苗的訂單。這次澤麗寨下單的樹苗量是前幾年的三倍之多。單單是這份訂單,明霞獲得的油米和各種藥物,就足夠明霞一家五口人整整兩年的基礎消耗了。
她和澤麗寨阿佘族這幾年的交易,雙方都建立了比較良好的信任基礎。這不僅僅是澤麗寨的阿佘族人相信明霞為人,明霞也同樣對他們付出信任。
就像每一次交易獲得的不太方便攜帶的油果米糧,明霞會把大部分寄放在澤麗寨的糧庫裏,隻每次來澤麗寨搬運一部分回去。
從澤麗寨回自家家小屋的山路,明霞已經不能再熟悉了。
奔波來往的這幾年時間裏,她知道這條山路上哪一處的野蔥長得最茂密旺盛,也清楚哪一片土崖邊上有滋味最甜的野莓子。
一路上的大大小小的竹林,哪個季節能出產竹筍,哪一片竹林的竹子適合紅燒快炒,哪一片竹林的竹子適合晾曬筍幹,明霞也都是心知肚明。
二花最喜歡曬透的筍幹,明霞每次去看她,都會浸泡兩斤,在灶台上蒸熟透了給她帶去。用一勺豬油,加幾片五花肉翻炒燜煮,每次剛練完球的二花都顧不得大汗淋淋,先夾兩筷子筍幹塞進嘴裏,咬得「呱嗞呱嗞」作響。
大花喜歡嫩嫩的冬筍,還沒有冒出土地,剝掉筍皮,宛如一塊尖錐形狀的白玉,切薄片,放一勺炒製過油果榨出來的熟油,加入濃鬱的野蔥野蒜葉,淋入鮮蝦醬出來的蝦露,美味得能讓人吃下一大碗白米飯。
三花和花花兩位小盆友,雖然性格南轅北轍,天差地別,但口味卻出奇的相似。她們最愛的是薄薄的筍膜,與鮮嫩的雞蛋一起翻炒,又嫩又脆,有炒雞蛋的香氣撲鼻,還有鮮筍膜的脆嫩清甜。
這兩位小朋友不僅喜歡吃筍膜炒蛋,她們同樣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炒蛋。野蔥野蒜,番茄黃瓜,鮮菇木耳,似乎在這兩個小傢夥的眼裏,任何食材隻要加入雞蛋一起翻炒,就是人間美味。
能看到自家的山頭時,明霞在一片小竹林停下腳步。
這是一片竹竿隻有兩三厘米粗細的小野竹林,竹葉細小,竹子高度也隻有三四米。
這種竹竿細長,砍伐十分方便,明霞經常砍上一捆,無論是種菜搭棚還是另做他用,都很順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