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土鯰魚底下,那群自從離開水麵就沒消停過的小魚兒們,真正是如魚得水,轉眼剎那間,一掃有點衰弱的姿態,重新生龍活虎起來。
「哪隻是阿影魚,我看它們好像跟普通湖裏的魚不太一樣?」阿依小山對這些小魚的態度,讓明霞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它們的信息。明霞試著詢問。
阿依小山伸手把死透了的土鯰魚撈出來,放在旁邊的小石台上,說道:「潭子賊剛歇氣不長時間,還能吃著個鮮,我幫你把它們煮了給丫頭們帶回去。」
阿依小山的口音與鐵屋村的村民不同,聽起來更拗口一點,有時候還能蹦出幾個陌生的詞彙,讓明霞需要想一想,才能弄清楚大概意思。
處理完土鯰魚,阿依小山手指撥了撥桶裏變得渾濁的水,看著那隻從她指縫之間滑過來滑過去的小銀魚,繼續說道:「阿影魚很少見,你如果拿到鎮子上,是沒人要的。隻有我們寨子裏的醫婆,才需要它。」
醫婆這個詞很生僻,但明小丫倒是知道。
阿佘族所定居的地方,通常距離其他村落很遠,結寨而居,但阿佘族醫婆的名聲,在附近的村子裏,神秘中帶著一點高深。
如果是遇到有一些鎮子診所也沒轍的毛病,有些人就會跋山涉水,大老遠跑去阿佘族的寨子,捧上貴重的禮物,請阿佘族的醫婆出售。
請阿佘族醫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當有人去阿佘族寨子求醫婆治病,都會在鐵屋村傳遍,但能獲得醫婆出手的病人,也隻有三分之一。
明霞覺得,這阿佘族的醫婆,有那麽點巫醫的感覺。
大概是涉及到自己族內傳承的知識體係,阿依小山沒有說再多關於這些小魚的內容,點到為止之後,開始與明霞談起了交換的東西。
算起來,東西雖小,但這也算是在談生意,生意上的事情,就有彼此的利益交換。
明霞在談生意這方麵,一直有自己的方式。
比起眼前謀取的利益,她更重視在與對方接觸過程中,觀其行品其言,三觀吻合,品行周正,可以作為長期的合作對象,甚至延續成為朋友。
倘若遇到某些她不認同的人,則會盡量避免更深入的交往。
在與阿依小山交談中,明霞也按照自己始終堅持的方式接觸。價格讓阿依小山說,明霞並不插話,保持微笑傾聽。
「這裏麵的小魚中,阿影魚能換到的東西是最多的,」阿依小山說話很直接,她對著木桶,一條一條給明霞來算,「在我們寨子裏,能換到五十斤的地瓜米,或者一斤半的風幹肉,如果你要換成別的東西,我再幫你算算。」
阿影魚就是二花第一勾釣上來,長得像是銀白小蛇的魚。
二花捧著黑米茶,都快喝掉半碗了,猛然一聽的小山嬸說一隻小魚換五十斤地瓜米,整個人像是被雷劈了一般,嘴裏還含了一口湯,木愣愣地盯著兩個大人。
「這隻三角翼,」阿依小山戳了戳一隻一直潛伏在木桶底下的小魚,是那隻尾巴有小紅點的寬寬扁扁的三角魚,說道,「三角翼比阿影魚好抓,而且你這隻很小,我隻能給你十斤的地瓜米。」
二花艱難地咽下嘴裏的黑米茶,小腦袋瓜已經有點不好使了。
左個五十斤,又個十斤,這全部加起來,得有多少呀?
這兩天剛剛學會數數字的二花,一團亂麻。
阿依小山將木桶裏所有的魚一一點數了一遍,二花聽得暈頭轉向,但明霞在心裏將她每次報數相加,一共二十三隻小魚,竟然能換到一百三十六斤的地瓜米。
價值最低的一隻,都能換三斤的地瓜米。
按照她們母女四人的食量來估量,這百來斤的地瓜米,足夠她們吃一個多月時間。
所以……今天二花給家裏賺了整個月的口糧?
明霞看著旁邊軟塌塌翻出魚肚的土鯰魚,有一種荒誕的,被後浪掀翻在地的感觸。
阿依小山說完,看到明霞沒有回答,微微瞪了瞪眼睛,用非常認真的口吻說道:「我們阿佘族的人,不喜歡費腦子去討還價錢,該多少就說多少。我們阿佘族有句老話,『占便宜的生意沒有第二次。』你若是不信,可以找明二爺問問,他三年前就拿著阿影魚找醫婆交換過東西。」
她口中的明二爺,就是明小丫的二伯村裏老會計明發雲。
她這一番話說得耿直,明明白白,沒有半點遮掩。
明霞倒是懂了她的意思,她笑了笑解釋說道:「我是很意外,沒有想到,這些小魚能換到這麽多糧食,有點驚訝。」
阿依小山聽明霞說完,知道她不是想要跟自己還價,才鬆了一口氣,才意有所指地嘀咕了一句:
「我是怕了有些人,難纏的很。」
明霞對哪些難纏的人沒興趣,不過,她又將話題轉回這些小魚的特性身上。
「阿依小山,這些小魚為什麽離開水這麽久,還活著呢?」這是明霞現在最大的疑惑。
她自己分析,因為魚的種類沒有重複,所以這種神奇的現象,應該與魚的品種沒有太大的聯繫,反而可能與它們的生長環境有關。
但是,如果考慮生長環境是主要因素的話,那同樣水潭出來的野生土鯰魚,又為什麽命運截然不同呢?
阿依小山聽到明霞的問題,很自然地脫口解釋道:「醫婆說,長不大的魚,都是石頭縫裏的精怪變得,離開水一整天都不會死。」<hr>
「哪隻是阿影魚,我看它們好像跟普通湖裏的魚不太一樣?」阿依小山對這些小魚的態度,讓明霞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它們的信息。明霞試著詢問。
阿依小山伸手把死透了的土鯰魚撈出來,放在旁邊的小石台上,說道:「潭子賊剛歇氣不長時間,還能吃著個鮮,我幫你把它們煮了給丫頭們帶回去。」
阿依小山的口音與鐵屋村的村民不同,聽起來更拗口一點,有時候還能蹦出幾個陌生的詞彙,讓明霞需要想一想,才能弄清楚大概意思。
處理完土鯰魚,阿依小山手指撥了撥桶裏變得渾濁的水,看著那隻從她指縫之間滑過來滑過去的小銀魚,繼續說道:「阿影魚很少見,你如果拿到鎮子上,是沒人要的。隻有我們寨子裏的醫婆,才需要它。」
醫婆這個詞很生僻,但明小丫倒是知道。
阿佘族所定居的地方,通常距離其他村落很遠,結寨而居,但阿佘族醫婆的名聲,在附近的村子裏,神秘中帶著一點高深。
如果是遇到有一些鎮子診所也沒轍的毛病,有些人就會跋山涉水,大老遠跑去阿佘族的寨子,捧上貴重的禮物,請阿佘族的醫婆出售。
請阿佘族醫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當有人去阿佘族寨子求醫婆治病,都會在鐵屋村傳遍,但能獲得醫婆出手的病人,也隻有三分之一。
明霞覺得,這阿佘族的醫婆,有那麽點巫醫的感覺。
大概是涉及到自己族內傳承的知識體係,阿依小山沒有說再多關於這些小魚的內容,點到為止之後,開始與明霞談起了交換的東西。
算起來,東西雖小,但這也算是在談生意,生意上的事情,就有彼此的利益交換。
明霞在談生意這方麵,一直有自己的方式。
比起眼前謀取的利益,她更重視在與對方接觸過程中,觀其行品其言,三觀吻合,品行周正,可以作為長期的合作對象,甚至延續成為朋友。
倘若遇到某些她不認同的人,則會盡量避免更深入的交往。
在與阿依小山交談中,明霞也按照自己始終堅持的方式接觸。價格讓阿依小山說,明霞並不插話,保持微笑傾聽。
「這裏麵的小魚中,阿影魚能換到的東西是最多的,」阿依小山說話很直接,她對著木桶,一條一條給明霞來算,「在我們寨子裏,能換到五十斤的地瓜米,或者一斤半的風幹肉,如果你要換成別的東西,我再幫你算算。」
阿影魚就是二花第一勾釣上來,長得像是銀白小蛇的魚。
二花捧著黑米茶,都快喝掉半碗了,猛然一聽的小山嬸說一隻小魚換五十斤地瓜米,整個人像是被雷劈了一般,嘴裏還含了一口湯,木愣愣地盯著兩個大人。
「這隻三角翼,」阿依小山戳了戳一隻一直潛伏在木桶底下的小魚,是那隻尾巴有小紅點的寬寬扁扁的三角魚,說道,「三角翼比阿影魚好抓,而且你這隻很小,我隻能給你十斤的地瓜米。」
二花艱難地咽下嘴裏的黑米茶,小腦袋瓜已經有點不好使了。
左個五十斤,又個十斤,這全部加起來,得有多少呀?
這兩天剛剛學會數數字的二花,一團亂麻。
阿依小山將木桶裏所有的魚一一點數了一遍,二花聽得暈頭轉向,但明霞在心裏將她每次報數相加,一共二十三隻小魚,竟然能換到一百三十六斤的地瓜米。
價值最低的一隻,都能換三斤的地瓜米。
按照她們母女四人的食量來估量,這百來斤的地瓜米,足夠她們吃一個多月時間。
所以……今天二花給家裏賺了整個月的口糧?
明霞看著旁邊軟塌塌翻出魚肚的土鯰魚,有一種荒誕的,被後浪掀翻在地的感觸。
阿依小山說完,看到明霞沒有回答,微微瞪了瞪眼睛,用非常認真的口吻說道:「我們阿佘族的人,不喜歡費腦子去討還價錢,該多少就說多少。我們阿佘族有句老話,『占便宜的生意沒有第二次。』你若是不信,可以找明二爺問問,他三年前就拿著阿影魚找醫婆交換過東西。」
她口中的明二爺,就是明小丫的二伯村裏老會計明發雲。
她這一番話說得耿直,明明白白,沒有半點遮掩。
明霞倒是懂了她的意思,她笑了笑解釋說道:「我是很意外,沒有想到,這些小魚能換到這麽多糧食,有點驚訝。」
阿依小山聽明霞說完,知道她不是想要跟自己還價,才鬆了一口氣,才意有所指地嘀咕了一句:
「我是怕了有些人,難纏的很。」
明霞對哪些難纏的人沒興趣,不過,她又將話題轉回這些小魚的特性身上。
「阿依小山,這些小魚為什麽離開水這麽久,還活著呢?」這是明霞現在最大的疑惑。
她自己分析,因為魚的種類沒有重複,所以這種神奇的現象,應該與魚的品種沒有太大的聯繫,反而可能與它們的生長環境有關。
但是,如果考慮生長環境是主要因素的話,那同樣水潭出來的野生土鯰魚,又為什麽命運截然不同呢?
阿依小山聽到明霞的問題,很自然地脫口解釋道:「醫婆說,長不大的魚,都是石頭縫裏的精怪變得,離開水一整天都不會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