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休息太久。


    她小時候,老人常常告訴她一個小竅門,無論是走遠路,還是幹活的時候,無論多麽累,都不要休息太久。


    稍微緩緩,就要馬上起來繼續往前走,否則休息的時間越長,腿腳就越沉,越走不了路了。


    「走吧,今天的任務我們家完成了,我帶你們去村裏,昨天你們二伯公答應幫我們問問,能不能先借點糧食,挨過我們現在的難關。」


    明霞拎起竹背簍,然後將地上一小堆被拔掉的野草抱起來,放進竹背簍裏。


    這些野草,是她們今天清理雜草的時候,單獨挑揀出來。


    沒有什麽珍貴的植物,都是種子隨風長,野外日常經常能見到的品種。


    有些是可食用的野菜,有些是能能治療點傷風熱感小毛病的草藥,還有一些是牲畜愛吃的品種。


    她們這樣一窮二白的家境,真真是連野草也捨不得浪費。


    明霞領著三位小朋友,剛剛走了一段路路,就看到山路上,老會計明發雲一手拿著水菸袋,另一隻手背在身後,老神在在地走了過來。


    大約是因為明發雲的老伴,也就是大花她們口中的二伯奶奶,平日裏非常關照大花姐妹三人,大花看到明發雲走過來,立刻帶著二花和三花,小跑著過去問好。


    因為在山上,所以明發雲並沒有點火抽菸,而是將空空的水菸袋放在嘴邊碰了一下,說道:「地裏的活,忙完了嗎?」


    「都忙完了。」明霞回答之後,正想著怎麽向明發雲詢問借糧的事情。


    不過,沒等明霞開口詢問,明發雲就主動說道:「等會兒,你跟我一起去大隊倉庫裏取糧食,先領兩個月的量吧。」


    第22章 口糧的大問題


    ◎ 原來還有大坑等著她們呢!◎


    明發雲一承諾,明霞可算心裏踏實點了。


    昨天這位老會計說的時候,隻提到回去跟生產大隊的隊長討論討論,並沒有給她一個明確的答案。


    現在討論的結果下來了,明霞終於能鬆了一口氣。


    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雖然說從生產大隊能借來的糧食,也就是陳年的幹地瓜米,口感和品質都不佳,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是活命的糧食。


    「二伯,」明霞誠心誠意地感謝說道,「這糧食,就是我跟大花她們的救命糧。」


    她低頭認真地對大花三姐妹說道:「大花,二花,三花,你們要記住,在你們親爹親爺爺奶奶一粒米不給,把咱們趕出來的時候,在你們姥姥姥爺親舅舅看都沒有看咱們一眼的時候,在咱們快餓死的時候,給我們幫助的人,這叫做救命之恩,以後絕不能忘記。」


    明發雲的山羊鬍子挺高興地翹了起來,他聽到明小丫教導女兒的話,覺得她雖然跟遊白山家那糟老婆子長大,但心眼卻沒跟著壞了,還是個知恩圖報的。


    明發雲為人厚道仁義,但到了這個年齡,見慣了人心複雜,心中通透。


    他不怕在別人困境中,搭把手幫個忙,就怕碰到個眼盲心黑,忘恩負義,升米恩鬥米仇的傢夥。


    明小丫這番話,恩怨分明,倒是讓老會計高看這位遠方侄女一眼。


    「行吧,」老會計是心裏藏得住事兒的人,「我還有幾塊田沒巡看,你們在這等著。」


    說完,明發雲繼續將一隻手背在身後,就像上輩子明霞在公園看到的遛鳥大爺一樣,悠悠哉哉地順著梯田旁邊的小山道散步。


    明發雲不是在散步。


    他是在統計工分。


    身為村裏的記帳記錄工分的老會計,並不是會點算數題,會寫兩筆字那麽簡單。


    特別是生產隊集體管理的體製下,會計還需要配合生產大隊隊長,分糧分錢,分肉分票,還有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計算每個人的工分。


    這裏最難做到的,就是合理二字。


    每一個工分,是生產大隊村民的命根,關係這一年能不能吃飽飯,能分到多少肉,能分到幾尺布,幾斤棉花,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由不得村民不分分計較。


    別說一天多算一個工分,少算一個工分不重要,那一年三百多天算下來,累積起來的數字,可是很有分量的。


    鐵屋村人口不多,但就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幹活的人之中,必然也有偷工減料,變著法子偷懶,也有勤勤懇懇,踏踏實實。


    若是在統計的過程中,不能做到公正合理,而又賞罰分明,那整個大隊的生產建設,都會受到波及和影響。


    在實行集體大隊生產的第一年,鐵屋村沒有經驗,完全按照鎮政府下達的通知,一板一眼按出工算工分。


    等到年底,分前錢糧肉票的時候,發現居然那些偷工的懶漢,到手的東西,也沒比勤快的人家少太多。


    這結果一出來,村子裏的老輩和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樣不行了。


    按這樣安排下去,以後誰還願意出工多幹活?


    全村人糊裏糊塗地糊弄,懶到最後,這地裏能有產出嗎?


    地裏出不了糧,這是要餓死人的。


    大約因為鐵屋村地處山林,每一分田地都是祖輩一個鋤頭一個鋤頭在山上開墾出來,糧食出產不易,所以村民對糧食的收成,可謂是斤斤計較。


    常見書中描述華國南方山區的農民,是精耕細作的典型。可是,在人均耕地數量很少的地區,如果種植時再不精細點,那每年所產的糧食,都養不活家裏人了。<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逛淘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荷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荷月並收藏六十年代逛淘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