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得很慢,一路隻有月亮陪伴。


    那時候老屋的窗戶還沒封死,她敲敲窗,母親紅腫的臉便出現了。她頭髮被拔走幾撮,鼻子下有幹了的血跡,眼睛幾乎睜不開,但吃力支撐著,看陶南嶼。


    陶南嶼把碗放下,用腳和唯一能動的手把石頭挪動到窗下,踩上石頭端起碗,給陶良女餵粥。陶良女又餓又渴,呼哧呼哧喝完。


    "手。"陶良女很少跟陶南嶼說話,陶南嶼爬下石頭時忽然聽見女人有點兒嘶啞的聲音。


    陶南嶼立刻又爬上石頭,墊腳站起。她這時候才覺得委屈和痛,拚命從窗戶鐵欄的縫隙裏把包滿紗布的手伸進去。她有一瞬間感到恐懼,想起手持剪刀的母親。但陶良女很快輕輕握住她的小手,往傷口吹氣。


    陶南嶼抽泣了。她忽然想依偎著母親,想訴苦,想在她懷裏哭,做天底下所有小孩都可以做的事情。


    陶良女的手從鐵條之間探出,撫摸陶南嶼伶仃小臉,喃喃低語,吻了吻她蜷曲的指尖。


    陶南嶼從此忘了痛,也忘了這傷疤是母親所賜。


    她不顧父親和大伯的禁令,每天都往山上跑,帶去新摘的野果、滾燙的粥水和菜。有時候路上會扯一把野花,笑嘻嘻塞到窗裏送給陶良女。


    母女之間好像有心靈感應。在沒有時鍾的房間裏,陶良女總是在女兒該來的時候等在窗邊。有時候遇到大雨,山路濕滑,她會大聲嗬斥陶南嶼,用陶南嶼能聽懂的話趕她走:"回家!回家!"


    陶南嶼不怕雷也不怕雨,她縮在屋簷下跟陶良女說自己多麽英勇,一路上越過多少障礙。陶良女筆直地把手伸出窗外,舉起一件衣服,為她遮擋簷下的雨水。


    "現在想起那半年,我還是覺得很幸福。"


    二十多歲的陶南嶼雙眼被燈火映亮,她沒有含淚,而是確實感到幸福。


    "她那時候看的不是你,是我。她會等我,會思念我。"


    這一關就是整整半年。


    島上的小學來了幾個年輕的支教老師,他們挨家挨戶地進村走訪,把輟學的小孩拉回。他們發現了年幼的陶南嶼,當然也隨之發現了被關在山腰小屋的陶良女。


    有些事情族人間可以相互隱瞞,因為揭露了會帶來麻煩,且誰都不想跟同族人鬧翻。但事情一旦被外人發現,性質就全然變了。


    陶良女得以離開小屋,老師和上門來調解矛盾的幹部不知說著什麽。陶南嶼高高興興貼近母親,勇敢地抱住她的手臂。這是她從朋友和電視上學來的姿勢。


    成年後的陶南嶼總認為自己變得越來越膽小,勇氣也越來越匱乏。彼時隻有幾歲的她,已經把虎口的傷全都忘記,以為母親會如想像中一般緊緊地抱住自己。


    然而周圍太多陌生人,太多嘈雜聲音。陶良女失控了,她慌張推開陶南嶼,竄回房間,重新把自己關在裏麵。


    老師們說陶良女需要去看病。村人紛紛解釋:她來的時候就有點傻。


    幾個年輕人出奇固執:那更應該去看病。


    陶良女平靜下來並漸漸信任他們之後,有一日聊天時,她忽然張嘴說話了,說的是誰都聽不懂的方言。在小溪裏抓魚的陶南嶼知道母親在提醒她不要跌倒。她捏著一條小魚來到母親身邊,聽見一個年輕的老師驚奇地"咦"了一聲:"她講的話跟我老家人好像。"


    漫長的過去一一複述,陶南嶼略過了許多部分,喬慎任止不住心頭的震愕和澎湃。


    他忽然慶幸自己那天抵達海島,慶幸那個晚上跟隨陶南嶼走進山中。在她孤注一擲的壯舉裏,即便再微不足道,他也慶幸自己曾接過她手裏的鐵鏟,陪她在漆黑的山林裏走過一段,與她分擔過風浪。


    "她為什麽沒有回家鄉?"喬慎問。


    "回過,但是……又回來了。"陶南嶼說。


    老師用家鄉話跟陶良女聊。即便是同一個村鎮,方言口音也會大相逕庭,倆人聊得艱難,陶良女卻罕有的滔滔不絕。


    不久,擁有身份證的陶良女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年輕的老師們完成了一件助人為樂的大事,人人臉上洋溢光彩。


    陶南嶼從沒見過他們那麽高興,也從未見過陶良女那麽開心。她由表哥表姐帶著,在碼頭跟母親道別。家裏的大人一個都沒有來,陪陶良女回家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陶南嶼看著航船漸漸遠走,意識到母親沒有回頭看過自己一眼。


    那是一種陶南嶼當時根本不能理解的逃離。


    這次逃離幾乎持續了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村口小賣部接到了老師打回來的電話,說陶良女想跟女兒講話。


    在地裏捉青蛙的陶南嶼衝進小賣部,抓起話筒喊了一句"媽媽"後放聲大哭。


    她有許多思念想告訴母親,當然還有恐懼。從陶良女計劃回鄉探親的那一天起,周圍的人便告訴陶南嶼:你媽媽走咯,不要你咯。


    陶南嶼嘴上說不可能,但母親離開之後從不聯繫自己。恐懼漸漸變得真實,她哭得嘶啞:"媽媽我好想好想你,媽媽不要走……"


    一周之後,陶良女回來了。


    變得更憔悴,也更沉默。她依舊和陶南嶼反覆追看喬慎的電視劇,在牆上貼滿喬慎的照片。她的話比海上的船隻還稀疏,佝僂著腰,長久坐在昏暗的房間裏,石像一樣凝固。<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涼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涼蟬並收藏南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