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父親還不是陛下是東林王,魏昏帝派父親領兵迎擊,當時對戰的就是這位將軍,那時的玉珩小,自己都沒有長槍高,怎麽上戰場?隻是跟著父親在戰場上學戰術打法、增加實戰作戰經驗。


    當時打的父親也是招架不住,後來還是魏國的百姓,自己的家園馬上要被別人打下來了,是祖祖輩輩的故居啊!是魏國的疆土啊!


    打下來大家就是亡國之民了,而且當時燕國屢次來犯,周圍的老百姓也是恨的不行,紛紛配合魏軍,遞情報的,送糧食的、自願殺敵的,兵力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所有人同仇敵愾,這才沒有打進長安城。


    打仗歸打仗,武將歸武將,父親多次與此人在戰場上廝殺,戰士們殺成一片,武將之間都希望能快速殺了對方,斬敵方首領於馬下,便可以早日獲勝,父親與這位慕容逸也是實打實交過手的,你一槍來刺中我護心鏡,我一槍直逼你咽喉,你想使我摔落於馬,我想趁你落馬將你斬殺,打的你死我活。


    最後還是因為燕國長時間異國作戰,確實孤軍深入糧食、輜重供給出了問題。也就是父親用計,斷了對方的糧草運輸,別國境內,百姓們恨燕國早就把地裏的莊稼、方圓幾百裏能吃的東西收的顆粒不剩,能放火燒掉的房舍,都一間不留的燒完了,哪能找到吃的呢?


    燕國大軍十幾萬人,不能都摘果子、烤魚充飢吧?一個人還可以,這麽多人後來隻能返回。但是父親確實對這個人、這個武將記憶由深,軍事能力、軍事謀略、戰術打法、單兵作戰,確實是人中翹楚,有當年三國時呂布的風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當世英豪,生了欽佩之心。


    現在也知道了吧?為什麽玉珩會一次次的不計自身安危沖在一線,會一次戰在隊伍的前端,那是因為他父親就是這樣作戰,這樣教他的。


    「一個武將,每場戰役都藏於大軍之後,論功行賞時站出來,搶頭功,加官進爵,那是奸詐小人所為,不是為父能做出來的。軍功都是帶血的,帶兵之人要用自己的勇氣震懾四周、用自己的威儀鼓舞將士。我們不是軍師、不是謀臣幕僚。


    靠的就是武力,衝鋒在前,陣前殺敵,保衛大好河山才是一個武將該做的,馬革裹屍才是一個武將的歸宿、青山處處埋忠骨,我們死了不需要誰祭奠,山江會祭奠我們。」


    那是很多年的一個夜裏,玉珩怕父親上了戰場回不來,抱著父親問「阿父,你會不會回不來?會不會死?珩兒好怕,好怕沒有阿母,也會沒有阿父。」


    當時苻鴻義就看出他的幾個兒子裏,大兒子文弱、其他幾個兒子也不善軍事,而玉珩是其中最有勇氣的一個,小小年齡就善決斷、品性端,他的孩子都習武,但是帶出來的卻沒幾個,唯這個兒子槍法大成、軍事能力大成、決斷果敢,當然那時的他,怎麽也不會想到這個他最優秀的孩子,以後會喜歡男色,這都是後話了。


    回正題,慕容逸為什麽會投誠呢?此之後的燕國國君不是不英明,是太小,幾任的年齡都小,小就容易病,也沒有證據是不是毒死或密謀害死的,這些魏國不知道,燕國對外一律稱病死,死了再立。


    而皇帝的不斷更替是國家大忌,因為朝堂上必然爭的一塌糊塗,權臣、外戚、重臣、世家、門閥,都想擁立自己想擁立的人當皇帝,將來自己才好升官、從一品、正一品、進爵、侯爵、國公.


    但是王隻能皇室才行就如玉珩是寧安王,他的父親沒有登基前是東林王一樣。自漢朝劉邦以白馬為盟,「非劉姓不封王、無功不封侯」,死時又立遺囑「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至此基本上,異姓都不封王,魏國亦遵循此策。


    各派係都想擁立的人成了帝王,才好掌握國家實權,才好把持朝政,才好從攫取更大的財富,也是宮廷爭鬥老套路了,但是這套路千年還就是這樣,隻不過各朝代的方法不同,結局不同。


    皇權整個國家的命脈,哪個人站在身邊不想得到?帝位一國的生殺大權,誰不想自己可以把持?腦袋會掉、身家性命賭上都值得一拚。


    和四王之亂是一樣的,這些權臣、重戚也是一樣的,野心、欲望是人之常情,隻是有些人站的太遠不敢想,有些人站在太近,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而這位燕國撫軍大將軍,從一品,慕容逸就是這樣,他不是當今皇帝的近親,是燕國小皇帝的叔叔的同輩的叔叔的……,就是關係不近。


    但是他這個人也是從小能征善戰、機智勇猛,果敢過人,這樣的亂世,孩子們都是從小就培養馬術、武力的,一個王這麽多夫人,再生十幾、二十個兒子,其中定有優秀的。慕容逸就是其中的傑出者,一路靠軍功提上來,之前在於南朝的交戰中,一起舉殲滅南朝主要軍事量。


    打的南朝退回長江以南,大獲全勝,舉國歡騰,走到哪裏都是百姓夾道歡迎,一時風頭無兩,成為燕國最大的功臣。


    這本是件很好、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是玉珩自然是好的,但是這是在燕國,黨派林立、爭鬥不斷,功高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功高震主。


    玉珩不會震主,因為玉珩是當今陛下的嫡子,父皇從不擔心、懷疑玉珩。但是燕國紛亂、黨派林立,就不斷地有人向小皇帝進言,這位撫軍大將軍不可留,將來必然作亂,慕容逸是重臣又是武將,所以小皇帝的娘家,外戚就不得不權衡,一次次的進言這位大將軍也感覺到了風雨欲來風滿樓的壓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背後的腹黑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隨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隨緣並收藏將軍背後的腹黑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