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如意心中的疑惑仍未消去。
這幾年丘如意和周亞茹過招無數次,不說對周亞茹了如指掌,卻也極了解她的性情,那可不是個吃啞巴虧的人。
當然不管怎麽說,這門親事對於周亞茹來說,確實算是低嫁了,至於此間周縣丞是如何考慮的,丘如意不知道,但以周縣丞對這個女兒的疼愛,必會在嫁妝上麵進行補償的。
至於外人傳言的周夫人借機苛扣周亞茹的嫁妝,丘如意是一丁點兒也不信的,因為她通過與周亞茹的數次過招,就已經可以窺見周縣丞對這個女兒的百般疼愛。
不然周亞茹也不可能在周家耀武揚威這些年,這其中她踩著的不僅有自己的弟弟妹妹,就連周夫人凡事都要對她相讓三分,這其中必有周縣丞的有意縱容。
至於丘若蘭口中所謂的“捧殺”,當日丘如意還是挺信服的,但過了半年再回看頭時,便不免覺得簡直就是個笑話。
大楚朝的女子向來謙讓恭謹,周夫人是嫌自己活得太恣意了,才愚蠢地要將繼女捧殺。把周亞茹教成這個樣子,她不僅被外人指責,還要多年忍受周亞茹的跋扈,而且說不定還會被丈夫責怪不會教女。
相反,隻要周夫人按常規教導周亞茹成為一個淑女,她不僅可以得到好名聲,而且自己也能在周亞茹未嫁時得到安生日子過,將來周亞茹嫁的好。她的兒女說不還能從中得到好處呢,反正周亞茹一個姑娘家,又不能分家財。最多比別人嫁妝厚些。
既然如此周夫人自然要沒有理由行所謂“捧殺”之事了,但是周亞茹的性情卻是個刁蠻任性的,這其中就有問題了。
丘如意多次見過周夫人,以她看來,這位周夫人還是頗有些手腕的,況且她的親生女兒也是個和順的,說明她不是不會教女。(.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既然會教也想教,周亞茹仍是這樣性情。除了周亞茹天性如此,那便是因為周縣丞對女兒太過寵溺了,所以才縱得周亞茹在家裏家外都唯我獨尊。
所以丘如意覺得此事十分的費解。還有當地風俗,為了顯示父母對女兒的重視疼愛。也是顯示自家女兒的身價,但凡訂下親事的,沒有男家幾次三番商量著迎娶,不拖上個一年半載的,鮮有能將媳婦迎進門去的。
短短兩三個月,康家就能完成訂親迎娶,就連於氏都覺得奇怪,心裏還暗自猜測是不是周亞茹有什麽不妥當之處。
那位夫人此時也猜著於氏母女的疑惑,倒細心解釋道:“有了後娘就有後爹。還不是周夫人怕夜長夢多,萬一周小姐的外祖家回來,豈有不為她作主的理?這枕邊風一吹。周大人自然就聽之任之了。”
聽著倒是蠻有道理,丘如意連連點頭,心下卻不太相信,短短半年時間,除非周大人中了邪,不然周夫人也不會進門十多年還沒讓他變成後爹。隻是大多數人看事隻看個表麵。她也無意去為別人的事和人爭論不休。
於氏經的事多了,更不會糾結在這件事上。家家都有本念的經,周家如此行事,自有他的打算,外人如何知道。
隻是於氏心裏到底有些異樣,她想了半天,卻沒意識到這個異樣來自哪裏,便暫時放下,和客人笑言其他。
直到康於氏上門做客,於氏才明白自己心底的異樣來自哪裏。
因為丘如意被康少立當麵拒親,讓於氏很是惱恨康於氏母子,不過因為於氏當時也沒非要將女兒嫁到康家,隨著時間的流逝,於氏心裏的不快也逐漸消除,兩家雖沒有從前親密,卻也漸漸來往起來。
這次康少立娶親,因為時間倉促,於氏又身在京城,一時半會脫不開身,且當時丘如意親事無著落,於氏不免心頭發急,便沒心思去喝康家的喜酒,不過卻也讓丘如海送了一份豐厚的賀禮過去。
這次於氏回來,也派人給康於氏送了禮物過去,康於氏便借著這個機會,帶著兒媳前來拜訪。
此時於氏因為女兒的親事也算是解決了大半,而且親家是國公府,在康於氏麵前完全可以揚眉吐氣了。
所以倒是極熱情地接待康於氏婆媳二人,不過於氏心裏卻不免自嘲,現在親事還沒訂下來呢,自己心裏就開始借勢了,怪不得人人都願將女兒嫁入高門呢。
丘如意自然也陪著母親一同待客,雙方相互見禮後,於氏又送周亞茹見麵禮,周亞茹上前規規矩矩地道了謝。
少見周亞茹如此溫順,倒讓於氏母女二人小小吃了一驚,看來康家果然有一套教導之法,短時間內,竟然讓周亞茹改變如此之大。
康於氏見周亞茹在外人麵前進退有度,也覺得麵上有些光彩,大大抵消了此前對周亞茹的不滿,不由得滿麵笑容。
眾人寒暄過後,於氏有心單獨同康於氏說話,便命女兒引著周亞茹往花園子裏遊玩去了。
丘如意和周亞茹早前水火不容,此時礙著兩人成了親戚,隻好麵上帶笑心裏發苦地和周亞茹一同去了。
周亞茹一出了房間,麵上的溫順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從前麵對丘如意時的傲慢。
丘如意倒沒多大驚訝,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亞茹在婆母跟前自然要收斂些,在自己麵前,二人知根知底,倒不用端著了。
所以丘如意見周亞茹變了臉,她也懶得再裝,二人又回到之前相處的模式上。
丘如意原本還想著自己是主人家,從前二人不和時,周亞茹也隨周夫人來做過客的,卻也沒這樣僵,所以丘如意倒想緩和一下的。
但看到周亞茹一幅高高在上的嘴臉,丘如意也不知周亞茹哪裏來的優越感。
從前就未必比自己強,現在又嫁個小康之家,至少目前來看,自己最差也就是嫁同等人家,也不知周亞茹在自己跟前傲什麽勁兒。
這麽一想,丘如意便歇了先示好的心思。
周亞茹心裏倒頗有些複雜,一路上高昂著頭,一字不說,不像來做客,倒象是來示威一般。
二人誰也不肯先示弱,所以一行人靜悄悄走到花園子,兩人各自靜靜觀賞自己的風景去了。
倒是正院裏,於氏姐妹說的正熱鬧。
於氏少不得再次恭喜康於氏,則康於氏則謙遜一番,歎道:“也是我們家那孽子沒福氣,推了同如意的親事……”
於氏臉上便有了寒意,正色說道:“你這話就不是了。姻緣天定,既然是老天指定的,就該歡歡喜喜接受著,況且你媳婦也是個好的,你這樣抱怨,小心惹得老天不開心,真把福氣給收走了。再者,那事早就過去了,物是人非,再提此事,誰對都沒好處。”
康於氏忙陪笑道:“還是姐姐事事明白,都是妹妹一時疏忽。隻想著是自家姐妹,這說話就忘了分寸了。如意是個好的,在順陽城就再找不出能與她相媲美的,想來到京城,亦是惹人喜愛的,在京城這幾個月,想來姐姐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吧。”
於氏不願多說,含混道:“倒有幾家,我正在斟酌。說來兒女都是父母的債,為了他們操不盡的心,你倒是個有福氣的,順順利利幫兒子成了家,以後隻管等著抱孫子吧。”
康於氏見於氏麵帶得色,知道她母女去京城果不虛行,京城人家自然要比順陽城裏的好,自家這般的更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想到這裏,康於氏心裏不由酸溜溜的,心中想一回,開口笑道:“我就說如意是個有大福氣的,不是尋常人家能消受的起的,如今看來果被我言中了。”
於氏知道這是康於氏為自家開脫之言,便大大方方接受了,笑道:“承你吉言,如意成親時,必要多敬你一杯酒。”
康於氏笑道:“放心,外甥女兒的喜酒,我這做姨媽的,必要痛痛快快多喝上幾杯的。”
於氏微笑,也對自己沒能去喝喜酒表示歉意。
康於氏笑道:“我們之間哪用得著如此客氣,我是知道你那邊事多抽不出開,況且你還讓如海送了那樣厚的賀禮呢。”
姐妹二人你來我往,一時倒說的熱鬧。
康於氏便長長出了一口氣,歎道:“這門親事,外邊看著光鮮,好像是我們高攀了一樣,其實內裏的苦,也隻有我們母子二人知道。”
於氏挑眉,她當然知道康於氏母子的打算,不過就目前看來,好像她母子二人確實有點打錯了算盤。
果然就聽康於氏說道:“我原本還想著少立是個讀書人,將來功名前途能有人提攜一二,或許能走出個名堂來,也算對得起他早去了的父親,所以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哪裏想到,唉,這有了後娘就有後爹,我那媳婦也真是受了委屈了。”
於氏勸道:“咱們這樣人家,隻求人口平安富足,又不是真鑽到權利眼裏去的人。兒子娶親,主要還是看媳婦好不好,隻要媳婦好,就算是娶對了,誰還真指望嶽家的提攜?若真有的話,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到底靠的還是自己。”(未完待續)
這幾年丘如意和周亞茹過招無數次,不說對周亞茹了如指掌,卻也極了解她的性情,那可不是個吃啞巴虧的人。
當然不管怎麽說,這門親事對於周亞茹來說,確實算是低嫁了,至於此間周縣丞是如何考慮的,丘如意不知道,但以周縣丞對這個女兒的疼愛,必會在嫁妝上麵進行補償的。
至於外人傳言的周夫人借機苛扣周亞茹的嫁妝,丘如意是一丁點兒也不信的,因為她通過與周亞茹的數次過招,就已經可以窺見周縣丞對這個女兒的百般疼愛。
不然周亞茹也不可能在周家耀武揚威這些年,這其中她踩著的不僅有自己的弟弟妹妹,就連周夫人凡事都要對她相讓三分,這其中必有周縣丞的有意縱容。
至於丘若蘭口中所謂的“捧殺”,當日丘如意還是挺信服的,但過了半年再回看頭時,便不免覺得簡直就是個笑話。
大楚朝的女子向來謙讓恭謹,周夫人是嫌自己活得太恣意了,才愚蠢地要將繼女捧殺。把周亞茹教成這個樣子,她不僅被外人指責,還要多年忍受周亞茹的跋扈,而且說不定還會被丈夫責怪不會教女。
相反,隻要周夫人按常規教導周亞茹成為一個淑女,她不僅可以得到好名聲,而且自己也能在周亞茹未嫁時得到安生日子過,將來周亞茹嫁的好。她的兒女說不還能從中得到好處呢,反正周亞茹一個姑娘家,又不能分家財。最多比別人嫁妝厚些。
既然如此周夫人自然要沒有理由行所謂“捧殺”之事了,但是周亞茹的性情卻是個刁蠻任性的,這其中就有問題了。
丘如意多次見過周夫人,以她看來,這位周夫人還是頗有些手腕的,況且她的親生女兒也是個和順的,說明她不是不會教女。(.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既然會教也想教,周亞茹仍是這樣性情。除了周亞茹天性如此,那便是因為周縣丞對女兒太過寵溺了,所以才縱得周亞茹在家裏家外都唯我獨尊。
所以丘如意覺得此事十分的費解。還有當地風俗,為了顯示父母對女兒的重視疼愛。也是顯示自家女兒的身價,但凡訂下親事的,沒有男家幾次三番商量著迎娶,不拖上個一年半載的,鮮有能將媳婦迎進門去的。
短短兩三個月,康家就能完成訂親迎娶,就連於氏都覺得奇怪,心裏還暗自猜測是不是周亞茹有什麽不妥當之處。
那位夫人此時也猜著於氏母女的疑惑,倒細心解釋道:“有了後娘就有後爹。還不是周夫人怕夜長夢多,萬一周小姐的外祖家回來,豈有不為她作主的理?這枕邊風一吹。周大人自然就聽之任之了。”
聽著倒是蠻有道理,丘如意連連點頭,心下卻不太相信,短短半年時間,除非周大人中了邪,不然周夫人也不會進門十多年還沒讓他變成後爹。隻是大多數人看事隻看個表麵。她也無意去為別人的事和人爭論不休。
於氏經的事多了,更不會糾結在這件事上。家家都有本念的經,周家如此行事,自有他的打算,外人如何知道。
隻是於氏心裏到底有些異樣,她想了半天,卻沒意識到這個異樣來自哪裏,便暫時放下,和客人笑言其他。
直到康於氏上門做客,於氏才明白自己心底的異樣來自哪裏。
因為丘如意被康少立當麵拒親,讓於氏很是惱恨康於氏母子,不過因為於氏當時也沒非要將女兒嫁到康家,隨著時間的流逝,於氏心裏的不快也逐漸消除,兩家雖沒有從前親密,卻也漸漸來往起來。
這次康少立娶親,因為時間倉促,於氏又身在京城,一時半會脫不開身,且當時丘如意親事無著落,於氏不免心頭發急,便沒心思去喝康家的喜酒,不過卻也讓丘如海送了一份豐厚的賀禮過去。
這次於氏回來,也派人給康於氏送了禮物過去,康於氏便借著這個機會,帶著兒媳前來拜訪。
此時於氏因為女兒的親事也算是解決了大半,而且親家是國公府,在康於氏麵前完全可以揚眉吐氣了。
所以倒是極熱情地接待康於氏婆媳二人,不過於氏心裏卻不免自嘲,現在親事還沒訂下來呢,自己心裏就開始借勢了,怪不得人人都願將女兒嫁入高門呢。
丘如意自然也陪著母親一同待客,雙方相互見禮後,於氏又送周亞茹見麵禮,周亞茹上前規規矩矩地道了謝。
少見周亞茹如此溫順,倒讓於氏母女二人小小吃了一驚,看來康家果然有一套教導之法,短時間內,竟然讓周亞茹改變如此之大。
康於氏見周亞茹在外人麵前進退有度,也覺得麵上有些光彩,大大抵消了此前對周亞茹的不滿,不由得滿麵笑容。
眾人寒暄過後,於氏有心單獨同康於氏說話,便命女兒引著周亞茹往花園子裏遊玩去了。
丘如意和周亞茹早前水火不容,此時礙著兩人成了親戚,隻好麵上帶笑心裏發苦地和周亞茹一同去了。
周亞茹一出了房間,麵上的溫順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從前麵對丘如意時的傲慢。
丘如意倒沒多大驚訝,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亞茹在婆母跟前自然要收斂些,在自己麵前,二人知根知底,倒不用端著了。
所以丘如意見周亞茹變了臉,她也懶得再裝,二人又回到之前相處的模式上。
丘如意原本還想著自己是主人家,從前二人不和時,周亞茹也隨周夫人來做過客的,卻也沒這樣僵,所以丘如意倒想緩和一下的。
但看到周亞茹一幅高高在上的嘴臉,丘如意也不知周亞茹哪裏來的優越感。
從前就未必比自己強,現在又嫁個小康之家,至少目前來看,自己最差也就是嫁同等人家,也不知周亞茹在自己跟前傲什麽勁兒。
這麽一想,丘如意便歇了先示好的心思。
周亞茹心裏倒頗有些複雜,一路上高昂著頭,一字不說,不像來做客,倒象是來示威一般。
二人誰也不肯先示弱,所以一行人靜悄悄走到花園子,兩人各自靜靜觀賞自己的風景去了。
倒是正院裏,於氏姐妹說的正熱鬧。
於氏少不得再次恭喜康於氏,則康於氏則謙遜一番,歎道:“也是我們家那孽子沒福氣,推了同如意的親事……”
於氏臉上便有了寒意,正色說道:“你這話就不是了。姻緣天定,既然是老天指定的,就該歡歡喜喜接受著,況且你媳婦也是個好的,你這樣抱怨,小心惹得老天不開心,真把福氣給收走了。再者,那事早就過去了,物是人非,再提此事,誰對都沒好處。”
康於氏忙陪笑道:“還是姐姐事事明白,都是妹妹一時疏忽。隻想著是自家姐妹,這說話就忘了分寸了。如意是個好的,在順陽城就再找不出能與她相媲美的,想來到京城,亦是惹人喜愛的,在京城這幾個月,想來姐姐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吧。”
於氏不願多說,含混道:“倒有幾家,我正在斟酌。說來兒女都是父母的債,為了他們操不盡的心,你倒是個有福氣的,順順利利幫兒子成了家,以後隻管等著抱孫子吧。”
康於氏見於氏麵帶得色,知道她母女去京城果不虛行,京城人家自然要比順陽城裏的好,自家這般的更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想到這裏,康於氏心裏不由酸溜溜的,心中想一回,開口笑道:“我就說如意是個有大福氣的,不是尋常人家能消受的起的,如今看來果被我言中了。”
於氏知道這是康於氏為自家開脫之言,便大大方方接受了,笑道:“承你吉言,如意成親時,必要多敬你一杯酒。”
康於氏笑道:“放心,外甥女兒的喜酒,我這做姨媽的,必要痛痛快快多喝上幾杯的。”
於氏微笑,也對自己沒能去喝喜酒表示歉意。
康於氏笑道:“我們之間哪用得著如此客氣,我是知道你那邊事多抽不出開,況且你還讓如海送了那樣厚的賀禮呢。”
姐妹二人你來我往,一時倒說的熱鬧。
康於氏便長長出了一口氣,歎道:“這門親事,外邊看著光鮮,好像是我們高攀了一樣,其實內裏的苦,也隻有我們母子二人知道。”
於氏挑眉,她當然知道康於氏母子的打算,不過就目前看來,好像她母子二人確實有點打錯了算盤。
果然就聽康於氏說道:“我原本還想著少立是個讀書人,將來功名前途能有人提攜一二,或許能走出個名堂來,也算對得起他早去了的父親,所以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哪裏想到,唉,這有了後娘就有後爹,我那媳婦也真是受了委屈了。”
於氏勸道:“咱們這樣人家,隻求人口平安富足,又不是真鑽到權利眼裏去的人。兒子娶親,主要還是看媳婦好不好,隻要媳婦好,就算是娶對了,誰還真指望嶽家的提攜?若真有的話,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到底靠的還是自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