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愣:「有啊,大哥的房裏有兩位先生呢。不過祖母說,阿綾還小,不著急……」
「我的阿綾聰慧,早一些開蒙,早一些有出息。」宋映柔放下心,「有先生就好了,葉家請的先生,定是玉寧最好的。阿綾要用功讀書,好好做學問,記住了嗎?」
「嗯。」阿綾重重點頭。他知道阿娘心裏崇敬讀書人,聽沈嬢嬢說,在他還未出生時,阿娘就開始攢起銀錢,說是為了讓他將來能進學堂,「阿綾答應阿娘,好好認字,讀書。」他爬到阿娘膝上摟住她脖頸,「那阿娘也要答應阿綾,多吃一些。阿娘瘦了……」
母子許久未見,待回過神,發覺天色都開始暗了。
阿綾一驚,雖是不舍,卻還是咬著牙鬆開阿娘的手:「阿娘,我,我該回去了!元寶還在等我!我下次再來看你!」
他邊跑邊忍不住回頭。
阿娘孤零零站在原地:「阿綾仔細看前麵,別摔了!」
興奮之後便是惴惴不安,他一路飛奔,總算趕在天黑前回到了織造局。臨走時他跟元寶交代說,自己最多離開兩個時辰,可沒料到見一見阿娘會橫生出這麽多波折。
摸回繡院那片假山,元寶縮在原地頭都不敢抬,聽到腳步聲更是嚇得閉起了眼。
還在就成了,看樣子沒被人發現。阿綾放下心來拍了拍元寶的肩膀:「別怕,是我回來了。」
聽到他的聲音,小丫頭一激靈,抬起頭,就快要哭出來:「少爺……你!你!下次,不許!」
不想受一遭驚嚇,磕巴都治好了些。
如今葉府盯他沒起初那樣緊迫,他跟護院隨便矇混了幾句,說自己在織造局花園不小心睡著了,也就這麽被放回來了。
「少爺……不餓?」元寶見他沒怎麽動筷子,關切道。
原本還是餓的,可提起筷子想到阿娘,便也沒什麽食慾了。
任誰都能看得出阿娘過得不好,住的不好,吃的一定也不好,不然她不會那樣乏,那樣瘦,眼下青黑,眼角盤著好幾道血絲。可他抬頭看看元寶肥嘟嘟的小臉,又覺得與她說了也無用,便隻道:「沒事。我在想,去求祖母請個先生教我認字讀書。」
阿娘交代他的事不多,不過兩件,好好照顧自己,好好讀書,他都要努力做到,不叫阿娘擔心。
「不是……認字?」元寶現在也學會了藏拙,多數時候,兩個字兩個字往外蹦,怪是怪,但比結巴強一點,至少聽了不著急。
「認得很少,讀不了書的。何況,讀書又不隻是認得字就行。」阿綾略一沉吟,「明早我們早些去給祖母請安。」
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佛堂的香,不隻是焚香,元寶說,這整間小樓都是用檀香木建造的,造價不斐,自帶悠厚的香氣。
祖母撚著一長串陽俏綠的翡翠佛珠,口唇微動,眉目低垂,也不知在聽不在。可阿綾也不敢多問,說完了就立在一邊等著。
半晌,老太太睜開眼,長嘆一聲後才緩緩答覆他:「知道了。你回去等著吧,我叫人去跟你母親提就是了。」
阿綾心中一沉,原以為祖母能做主,不想這府裏事事都要叫林亭秋拍板,尤其是與他有關的。
這一等便是半個月,暑熱伊始,葉晴芳姐妹拉他去花園玩,玩夠了又叫他繡荷包,才繡一半,恰巧遇上林亭秋帶著長兄一人行道過花園,似乎要送教書先生出府。看到他手裏的繡繃和針線,巧兒與幾個丫頭露出心照不宣的竊笑。
她掩嘴靠近林亭秋,狀似說悄悄話,可一花園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俗話不是說,生龍,鳳生鳳嗎,這老鼠的兒子呀,果然隻能打洞。」
「嗬嗬。」這話顯然讓林亭秋很受用,「畢竟還小嘛,小少爺喜歡繡,就叫他繡好了,反正我們家絲線綢緞管夠,一定別短了他的。」
林亭秋走到石桌前,拿起阿綾的繡繃,誇讚得不遺餘力:「喲,還真是不錯,巧兒,這與你比也不差多少啊。阿綾,你可得好好繡,別總想著讀什麽書。有句話叫『百無一用是書生』啊,以後你大哥若是做了織造局監督,你就去做他手底下的一等繡匠,他便能時時刻刻照應你了。」
聽她這麽說,阿綾忽然就意識到,自己大概不會有先生教了。
可阿娘交代的,他總要想想辦法。
葉家姐妹如今也有先生,教她們認字,讀女德女訓。葉晴芳生性好動 ,最不耐煩做這些的,成日抱怨。阿綾便趁她發牢騷,安慰她:「姐姐若是教我,我以後可以替你寫功課。」
「真的?那,那你可要小心,不要被人看到,不然我阿娘定要罵死我的。」葉晴芳自己就是半瓶子醋,自然教不了他,可還有個老實穩重的葉柳依在,第二日便拿了認字用的百家姓、三字經和紙筆。
阿綾左右也無事,每日除了給老太太請安,便拿著一本三字經一筆一劃地寫,從日出到日落,很快便寫完了一摞紙。
元寶在一旁替他拾掇寫完的紙,準備拿出去扔掉。
「等一等。」阿綾擱下筆,厚厚一遝子寫滿的熟宣裏挑出幾張周正的,小心翼翼折好,放到懷裏。
想起阿娘的窗戶紙,他又去葉晴芳那裏挑了一片晴山藍的霧凇綃,這是織造局才摸索出的新料子,提花是霧凇紋,說是夏日裏穿著看著都清涼。
他摸了摸料子,細密纖薄,極適合刺繡。遂花了幾個下午,仔仔細細繡了兩條巴掌大的扇尾金魚,也小心揣好。
「我的阿綾聰慧,早一些開蒙,早一些有出息。」宋映柔放下心,「有先生就好了,葉家請的先生,定是玉寧最好的。阿綾要用功讀書,好好做學問,記住了嗎?」
「嗯。」阿綾重重點頭。他知道阿娘心裏崇敬讀書人,聽沈嬢嬢說,在他還未出生時,阿娘就開始攢起銀錢,說是為了讓他將來能進學堂,「阿綾答應阿娘,好好認字,讀書。」他爬到阿娘膝上摟住她脖頸,「那阿娘也要答應阿綾,多吃一些。阿娘瘦了……」
母子許久未見,待回過神,發覺天色都開始暗了。
阿綾一驚,雖是不舍,卻還是咬著牙鬆開阿娘的手:「阿娘,我,我該回去了!元寶還在等我!我下次再來看你!」
他邊跑邊忍不住回頭。
阿娘孤零零站在原地:「阿綾仔細看前麵,別摔了!」
興奮之後便是惴惴不安,他一路飛奔,總算趕在天黑前回到了織造局。臨走時他跟元寶交代說,自己最多離開兩個時辰,可沒料到見一見阿娘會橫生出這麽多波折。
摸回繡院那片假山,元寶縮在原地頭都不敢抬,聽到腳步聲更是嚇得閉起了眼。
還在就成了,看樣子沒被人發現。阿綾放下心來拍了拍元寶的肩膀:「別怕,是我回來了。」
聽到他的聲音,小丫頭一激靈,抬起頭,就快要哭出來:「少爺……你!你!下次,不許!」
不想受一遭驚嚇,磕巴都治好了些。
如今葉府盯他沒起初那樣緊迫,他跟護院隨便矇混了幾句,說自己在織造局花園不小心睡著了,也就這麽被放回來了。
「少爺……不餓?」元寶見他沒怎麽動筷子,關切道。
原本還是餓的,可提起筷子想到阿娘,便也沒什麽食慾了。
任誰都能看得出阿娘過得不好,住的不好,吃的一定也不好,不然她不會那樣乏,那樣瘦,眼下青黑,眼角盤著好幾道血絲。可他抬頭看看元寶肥嘟嘟的小臉,又覺得與她說了也無用,便隻道:「沒事。我在想,去求祖母請個先生教我認字讀書。」
阿娘交代他的事不多,不過兩件,好好照顧自己,好好讀書,他都要努力做到,不叫阿娘擔心。
「不是……認字?」元寶現在也學會了藏拙,多數時候,兩個字兩個字往外蹦,怪是怪,但比結巴強一點,至少聽了不著急。
「認得很少,讀不了書的。何況,讀書又不隻是認得字就行。」阿綾略一沉吟,「明早我們早些去給祖母請安。」
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佛堂的香,不隻是焚香,元寶說,這整間小樓都是用檀香木建造的,造價不斐,自帶悠厚的香氣。
祖母撚著一長串陽俏綠的翡翠佛珠,口唇微動,眉目低垂,也不知在聽不在。可阿綾也不敢多問,說完了就立在一邊等著。
半晌,老太太睜開眼,長嘆一聲後才緩緩答覆他:「知道了。你回去等著吧,我叫人去跟你母親提就是了。」
阿綾心中一沉,原以為祖母能做主,不想這府裏事事都要叫林亭秋拍板,尤其是與他有關的。
這一等便是半個月,暑熱伊始,葉晴芳姐妹拉他去花園玩,玩夠了又叫他繡荷包,才繡一半,恰巧遇上林亭秋帶著長兄一人行道過花園,似乎要送教書先生出府。看到他手裏的繡繃和針線,巧兒與幾個丫頭露出心照不宣的竊笑。
她掩嘴靠近林亭秋,狀似說悄悄話,可一花園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俗話不是說,生龍,鳳生鳳嗎,這老鼠的兒子呀,果然隻能打洞。」
「嗬嗬。」這話顯然讓林亭秋很受用,「畢竟還小嘛,小少爺喜歡繡,就叫他繡好了,反正我們家絲線綢緞管夠,一定別短了他的。」
林亭秋走到石桌前,拿起阿綾的繡繃,誇讚得不遺餘力:「喲,還真是不錯,巧兒,這與你比也不差多少啊。阿綾,你可得好好繡,別總想著讀什麽書。有句話叫『百無一用是書生』啊,以後你大哥若是做了織造局監督,你就去做他手底下的一等繡匠,他便能時時刻刻照應你了。」
聽她這麽說,阿綾忽然就意識到,自己大概不會有先生教了。
可阿娘交代的,他總要想想辦法。
葉家姐妹如今也有先生,教她們認字,讀女德女訓。葉晴芳生性好動 ,最不耐煩做這些的,成日抱怨。阿綾便趁她發牢騷,安慰她:「姐姐若是教我,我以後可以替你寫功課。」
「真的?那,那你可要小心,不要被人看到,不然我阿娘定要罵死我的。」葉晴芳自己就是半瓶子醋,自然教不了他,可還有個老實穩重的葉柳依在,第二日便拿了認字用的百家姓、三字經和紙筆。
阿綾左右也無事,每日除了給老太太請安,便拿著一本三字經一筆一劃地寫,從日出到日落,很快便寫完了一摞紙。
元寶在一旁替他拾掇寫完的紙,準備拿出去扔掉。
「等一等。」阿綾擱下筆,厚厚一遝子寫滿的熟宣裏挑出幾張周正的,小心翼翼折好,放到懷裏。
想起阿娘的窗戶紙,他又去葉晴芳那裏挑了一片晴山藍的霧凇綃,這是織造局才摸索出的新料子,提花是霧凇紋,說是夏日裏穿著看著都清涼。
他摸了摸料子,細密纖薄,極適合刺繡。遂花了幾個下午,仔仔細細繡了兩條巴掌大的扇尾金魚,也小心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