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突然笑了,勾起的嘴角不多一度不少一度,能讓阿久準確地辨認出情緒中的自嘲。她擦著阿久的肩膀走過去,讓阿久的身上也沾上了酒味,像是不小心,又像是刻意為之。
那件衣服,阿久洗了好久,可那股味道似乎死皮賴臉地黏在她心上,抹也抹不掉。
後來阿久旁側敲擊詢問過,為什麽阿青常常吸菸。與她的態度相比,阿青更顯落落大方,她回答道,她覺著抽菸的女人帶著成熟的魅力。
看得出來,阿久對這個回答很不滿,不是不滿態度,是不滿內容。於是每次阿青掏出煙支,伴著升騰的霧氣,也會混和著阿久的聲音。
她總是說:「抽菸對肺不好。」
阿青莫名地從這話中品出薄荷的清新,沒有阿久常擁有的柑橘味清香,薄荷無端增添了不知幾分的刺鼻。
阿青最討厭薄荷味,阿久也知道。沒有直接訴說,但阿久是個細心的姑娘,足以瞧見阿青吃飯時刻意避開的薄荷。
那是她們第二次見麵,伴著火鍋熱氣紛飛的油膩。
阿久獨自一人麵對鬧騰的湯底,轉眼間,上次在巷子裏見著的小姑娘就自來熟地坐到自己身邊。她笑靨著以拚桌的名義共享一桌炊煙,又以轉錢的理由互加微信。
自此,阿久的微信一刻都未消停過。對方總將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小事事無巨細地發給她,時不時附帶上圖片。有時是一張,有時是兩張,但很少有三張。
習慣讓人沉淪。阿久習慣了那人模糊在海岸邊際的背影,習慣了那人在櫻花樹下的笑靨,習慣了那人變幻莫測的嗓音。
就好像連「我喜歡你」和「我們在一起吧」的提出都是理所當然。
阿青是個演員——配音演員,在一起後阿久才得知。阿青偶爾需要出門,大多時間都是在自己房中完成配音各項工作。阿久缺的就是這個偶爾,朝九晚五的工作給她的生活帶上枷鎖,鎖住的又何常隻是一人。
阿久和阿青愛情長跑三年,卻敗在同居的第一周。日益增加的矛盾如深埋在海底的冰山,隨著海岸線的下降逐漸顯露。
當阿青再一次因為繁雜的工作被迫出門,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對阿久吐槽時,她聽到阿久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
鼓勵的話語沾著明晃晃的諷刺。阿久理智得恍若阿青曾經提議出櫃時,她冷靜的一句「再等等吧」。截然相同的語氣,截然相同的心態。
阿青一邊落淚,一邊嗤笑,在阿久平淡的表情前被襯得像個小醜。
於是她不願再做取悅他人的小醜,哪怕這個他人是她最親密的愛人。阿青奪門而出,「砰——」的一聲,砸碎阿久淡然處之的漠態,萬般情緒在一瞬間潰堤,捲入名為崩潰的漩渦。
不知逛到哪裏,阿青坐在欄杆邊緣。低頭就是街道,街道上車水馬。沒到夜晚,沒有燈火闌珊,白天的車輛總是在急行,不約而同地奔赴一場緊張。沒到日暮,沒有夕陽正好,天上縹緲的雲隻是在為今晚的盛典讓位。
而阿青呢,她垃塌著一張嘴,眼睛空洞地望著遠方,最擅長的笑意也被勞累淹沒。與父母的決裂,愛人的不理解,工作的無止境,生活好像就是這樣簡單,簡單的再沒有任何盼頭。
縱身一躍的一瞬間,似乎天地都在驚嘆。
阿青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風,感受到鮮活的風,在這樣諷刺的情景下。往日的風,總是帶著些許輕柔,軟軟地打在臉上,日復一日,也察覺出一些死氣。好像是上帝的可憐,大方施捨的玩具,簡單又死板。
這一刻不一樣,與身體劇烈摩擦的風,被自己所創造,帶給她心髒急劇的跳動。
阿青不想合眼。沒了視覺的作用,會在頭腦中不斷放大與阿久的爭吵,放大所有所有的不甘和委屈,一字一句變成一把刻刀插在心間。
她也不捨得合上眼。即便往日再生疏,也想抓緊最後一刻感受世界,感受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
六層樓幾秒的時間,飛速地前進,阿青還沒來得及念著想著,就被身體傳來的巨大疼痛席捲。
而後時間就像被按下延緩鍵。靈魂被不斷撕裂開,直到她低頭瞧著自己麵目全非的神態,本應體驗解脫的舒緩,卻莫名其妙夾雜了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像本不起眼的黑豆,但仍能一眼就瞧見。
尖叫聲、驚呼聲、求救聲,此起彼伏。混雜在這些聲音中,微弱的一句催促鑽進她的耳中。
「走吧。」聲音輕的像是自然的饋贈。
阿青毫無心裏防備,扭頭的一剎那,一位身披黑色鬥篷的鬼漂浮在自己旁邊,偌大的帽子遮蓋住臉的上半部分,慘白的下巴露在外麵。讓人辨不清神情,但能從剛才的語調聽出,這是一位女子。
流傳在人間各路小說中威風凜凜的黑白無常是名女子,大抵是世人沒有想到的。
沒有青麵獠牙,沒有麵容兇悍,沒有口吐長舌,反而帶著一股子的柔弱。
阿青更敬佩自己此刻的勇氣,竟能開口同鬼差討價還價,她聽到自己說:「我想回家看看。」
片刻的安靜在二人間流轉,半響過後,阿青見對方的帽子輕微向下頓了頓。幅度不大,但顯而易見。
她嘴角一勾,反常地道了聲謝,往回走的路上,眼神偷摸地往後撇了撇,意料之中,對方緊緊跟在她身後。
那件衣服,阿久洗了好久,可那股味道似乎死皮賴臉地黏在她心上,抹也抹不掉。
後來阿久旁側敲擊詢問過,為什麽阿青常常吸菸。與她的態度相比,阿青更顯落落大方,她回答道,她覺著抽菸的女人帶著成熟的魅力。
看得出來,阿久對這個回答很不滿,不是不滿態度,是不滿內容。於是每次阿青掏出煙支,伴著升騰的霧氣,也會混和著阿久的聲音。
她總是說:「抽菸對肺不好。」
阿青莫名地從這話中品出薄荷的清新,沒有阿久常擁有的柑橘味清香,薄荷無端增添了不知幾分的刺鼻。
阿青最討厭薄荷味,阿久也知道。沒有直接訴說,但阿久是個細心的姑娘,足以瞧見阿青吃飯時刻意避開的薄荷。
那是她們第二次見麵,伴著火鍋熱氣紛飛的油膩。
阿久獨自一人麵對鬧騰的湯底,轉眼間,上次在巷子裏見著的小姑娘就自來熟地坐到自己身邊。她笑靨著以拚桌的名義共享一桌炊煙,又以轉錢的理由互加微信。
自此,阿久的微信一刻都未消停過。對方總將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小事事無巨細地發給她,時不時附帶上圖片。有時是一張,有時是兩張,但很少有三張。
習慣讓人沉淪。阿久習慣了那人模糊在海岸邊際的背影,習慣了那人在櫻花樹下的笑靨,習慣了那人變幻莫測的嗓音。
就好像連「我喜歡你」和「我們在一起吧」的提出都是理所當然。
阿青是個演員——配音演員,在一起後阿久才得知。阿青偶爾需要出門,大多時間都是在自己房中完成配音各項工作。阿久缺的就是這個偶爾,朝九晚五的工作給她的生活帶上枷鎖,鎖住的又何常隻是一人。
阿久和阿青愛情長跑三年,卻敗在同居的第一周。日益增加的矛盾如深埋在海底的冰山,隨著海岸線的下降逐漸顯露。
當阿青再一次因為繁雜的工作被迫出門,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對阿久吐槽時,她聽到阿久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
鼓勵的話語沾著明晃晃的諷刺。阿久理智得恍若阿青曾經提議出櫃時,她冷靜的一句「再等等吧」。截然相同的語氣,截然相同的心態。
阿青一邊落淚,一邊嗤笑,在阿久平淡的表情前被襯得像個小醜。
於是她不願再做取悅他人的小醜,哪怕這個他人是她最親密的愛人。阿青奪門而出,「砰——」的一聲,砸碎阿久淡然處之的漠態,萬般情緒在一瞬間潰堤,捲入名為崩潰的漩渦。
不知逛到哪裏,阿青坐在欄杆邊緣。低頭就是街道,街道上車水馬。沒到夜晚,沒有燈火闌珊,白天的車輛總是在急行,不約而同地奔赴一場緊張。沒到日暮,沒有夕陽正好,天上縹緲的雲隻是在為今晚的盛典讓位。
而阿青呢,她垃塌著一張嘴,眼睛空洞地望著遠方,最擅長的笑意也被勞累淹沒。與父母的決裂,愛人的不理解,工作的無止境,生活好像就是這樣簡單,簡單的再沒有任何盼頭。
縱身一躍的一瞬間,似乎天地都在驚嘆。
阿青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風,感受到鮮活的風,在這樣諷刺的情景下。往日的風,總是帶著些許輕柔,軟軟地打在臉上,日復一日,也察覺出一些死氣。好像是上帝的可憐,大方施捨的玩具,簡單又死板。
這一刻不一樣,與身體劇烈摩擦的風,被自己所創造,帶給她心髒急劇的跳動。
阿青不想合眼。沒了視覺的作用,會在頭腦中不斷放大與阿久的爭吵,放大所有所有的不甘和委屈,一字一句變成一把刻刀插在心間。
她也不捨得合上眼。即便往日再生疏,也想抓緊最後一刻感受世界,感受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
六層樓幾秒的時間,飛速地前進,阿青還沒來得及念著想著,就被身體傳來的巨大疼痛席捲。
而後時間就像被按下延緩鍵。靈魂被不斷撕裂開,直到她低頭瞧著自己麵目全非的神態,本應體驗解脫的舒緩,卻莫名其妙夾雜了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像本不起眼的黑豆,但仍能一眼就瞧見。
尖叫聲、驚呼聲、求救聲,此起彼伏。混雜在這些聲音中,微弱的一句催促鑽進她的耳中。
「走吧。」聲音輕的像是自然的饋贈。
阿青毫無心裏防備,扭頭的一剎那,一位身披黑色鬥篷的鬼漂浮在自己旁邊,偌大的帽子遮蓋住臉的上半部分,慘白的下巴露在外麵。讓人辨不清神情,但能從剛才的語調聽出,這是一位女子。
流傳在人間各路小說中威風凜凜的黑白無常是名女子,大抵是世人沒有想到的。
沒有青麵獠牙,沒有麵容兇悍,沒有口吐長舌,反而帶著一股子的柔弱。
阿青更敬佩自己此刻的勇氣,竟能開口同鬼差討價還價,她聽到自己說:「我想回家看看。」
片刻的安靜在二人間流轉,半響過後,阿青見對方的帽子輕微向下頓了頓。幅度不大,但顯而易見。
她嘴角一勾,反常地道了聲謝,往回走的路上,眼神偷摸地往後撇了撇,意料之中,對方緊緊跟在她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