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在荒島種田後我成神了 作者:啃好大個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過場,純屬是為了以牙還牙,讓男人們嚐嚐被冠冕堂皇的強詞奪理噁心一番的滋味而已。
梁國小將軍在趙王宮門口喊完話,又大聲道:「既然你們拿不出贖金,也不肯交上賠償,那我們就隻好親自動手啦!」
不等趙國朝臣們開口解釋,梁國小將軍就大喇喇一揮手:「放劍!」
無數劍雨從天而降,轉瞬之間就將偌大的趙王宮夷為平地。
趙國朝臣們抱頭鼠竄。
梁國小將軍毫不客氣的率軍降落在王宮廢墟上。
小半日後,趙王宮門前懸著的「趙」字旗被換成了熠熠生輝的「梁」字旗。
梁國小天女們在趙王宮遺址上安放了傳送陣,不多時,興元帝派來接手的諸多扶貧官員們就到了。
接下來的曉諭全國,告知趙國國破,以及後續的安撫百姓,開展新政教化民眾的諸多事情,就與預備軍們無關了。
當趙國百姓稀裏糊塗的發現自己已經成了梁人的時候,預備軍們已經開撥到了趙國與周國接壤的邊境。
周國的民風與趙國一樣剽悍,他們的守軍也更為野蠻粗俗。
於是梁國小將軍二話不說直接強攻,連象徵性的勸降都懶得跟他們掰扯。
因為周軍們打不過就用汙言穢語攻擊她們的樣子實在是太可笑了,梁國的小天女們都覺得多給他們一個眼神都不值得。
梁國預備軍勢如破竹,在短短半個月內直取周國國都。
她們將周王室與周國眾臣挨個給了一道除惡咒後,就在周國境內暫歇了兩日。
兩日後,當初分兵的另外兩支隊伍也在小副將們的率領下前來匯合了。
這下三路預備軍再次聚齊,一鼓作氣的朝齊國打去。
梁國預備軍攻入齊國的消息很快就傳進了齊王宮中,齊國朝臣們火燒眉毛了,才帶著使臣來求和。
這些天,列國戰敗的消息早已傳開,齊國朝臣們從一開始的不敢相信,再到後來的互相推諉指責,吵嚷了許久也沒能得出什麽有效的辦法來。
直到梁國打進齊國,他們才著急忙慌的湊了贖金和賠償來和談。
相比前麵的幾個國家,齊國顯得更有誠意一些。他們當真按照神佑帝的單子,準備了三十城和整個國庫的庫藏意欲求和。
原因也很簡單,齊國位於中原,是梁國預備軍的最後一戰,因此他們是眼睜睜的看著梁國一路打來的。
前麵幾個不肯老實給賠償和贖金的都滅國了,這樣的前車之鑑明晃晃的擺在眼前,齊國人自然不敢有什麽僥倖心理。
三十城與國庫的賠償與贖金雖多,也總比被滅國要好得多。
但他們來得有點晚。
等齊國朝臣們好不容易才在各種黨派的互相扯皮中敲定了交割的三十城和終於把國庫庫藏清點出來後,梁國預備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齊國使臣剛準備踏出國都,就跟梁國預備軍們撞了個正著。
梁國預備軍的劍陣倏然從上空劃過,齊國使臣急得直跳腳,地上拚命的揮舞旗子,試圖引起梁國預備軍的注意力,好讓她們停下來。
但梁國小將軍目不斜視的從使臣隊伍上空掠過去了。
笑話,她們都打到國都了,再跟他們掰扯作甚?
梁國小將軍在前方振臂一呼:「姐妹們!咱們加快速度拿下齊國!如果順利的話,咱們還能去魯國給陳國的友軍們搭把手呢!」
其餘小天女們瞬間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要是她們不僅率先攻下了齊國,還能趕去支援友軍,那該有多有麵子啊!屆時的慶功宴,她們可不就能拔得頭籌了麽?!
一想到陳國友軍們接到自己支援時的驚愕表情,小天女們便個個幹勁十足,簡直恨不得立刻把齊國給打下來。
於是在驚恐的齊國人看來,這些梁國小女軍簡直像是修羅下凡一般,摧枯拉朽的就將整個齊國國都攻下,換上了梁字旗。
齊國王室與朝臣們如喪考妣的看著自家的社稷落入了梁國手中。
現在他們知道後悔了。
被廢成庶人免於一死的幾個齊國朝臣老淚縱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若是早知道梁陳兩國如此邪門,他們哪裏敢去太歲頭上動土!
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以齊王為首的齊國王室成員和齊國朝臣們大多死於除惡咒下。
隻剩下幾個身上孽債不多的清官活了下來。
然而對他們來說,眼睜睜看著自己國破的滋味,並不比死亡好多少。
有那麽幾個老臣還真抹了脖子殉了國。
梁國天女也沒趁機羞辱他們,叫他們曝屍荒野或者懸於城門示眾,反而替他們收斂了屍身立了墳塚,厚葬了他們。
她們的做法讓一部分齊國人安了心。
齊國的百姓也漸漸接受了自己身份的改變。
把善後的事情交接給興元帝派來的人手後,小天女們就迫不及待的啟程,準備去支援慢了一步的陳國友軍了!
梁國小將軍和子衿打頭陣,禦劍飛在最前方,臉上都是如出一轍的期待與興奮。
啊,見到陳國友軍的時候,她們一定不能笑得太過分,要給友軍們留點麵子!
但她們能搶先一步,是真的很高興啊......
小天女們雀躍無比的從齊國國都殺向了齊魯交界處。<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梁國小將軍在趙王宮門口喊完話,又大聲道:「既然你們拿不出贖金,也不肯交上賠償,那我們就隻好親自動手啦!」
不等趙國朝臣們開口解釋,梁國小將軍就大喇喇一揮手:「放劍!」
無數劍雨從天而降,轉瞬之間就將偌大的趙王宮夷為平地。
趙國朝臣們抱頭鼠竄。
梁國小將軍毫不客氣的率軍降落在王宮廢墟上。
小半日後,趙王宮門前懸著的「趙」字旗被換成了熠熠生輝的「梁」字旗。
梁國小天女們在趙王宮遺址上安放了傳送陣,不多時,興元帝派來接手的諸多扶貧官員們就到了。
接下來的曉諭全國,告知趙國國破,以及後續的安撫百姓,開展新政教化民眾的諸多事情,就與預備軍們無關了。
當趙國百姓稀裏糊塗的發現自己已經成了梁人的時候,預備軍們已經開撥到了趙國與周國接壤的邊境。
周國的民風與趙國一樣剽悍,他們的守軍也更為野蠻粗俗。
於是梁國小將軍二話不說直接強攻,連象徵性的勸降都懶得跟他們掰扯。
因為周軍們打不過就用汙言穢語攻擊她們的樣子實在是太可笑了,梁國的小天女們都覺得多給他們一個眼神都不值得。
梁國預備軍勢如破竹,在短短半個月內直取周國國都。
她們將周王室與周國眾臣挨個給了一道除惡咒後,就在周國境內暫歇了兩日。
兩日後,當初分兵的另外兩支隊伍也在小副將們的率領下前來匯合了。
這下三路預備軍再次聚齊,一鼓作氣的朝齊國打去。
梁國預備軍攻入齊國的消息很快就傳進了齊王宮中,齊國朝臣們火燒眉毛了,才帶著使臣來求和。
這些天,列國戰敗的消息早已傳開,齊國朝臣們從一開始的不敢相信,再到後來的互相推諉指責,吵嚷了許久也沒能得出什麽有效的辦法來。
直到梁國打進齊國,他們才著急忙慌的湊了贖金和賠償來和談。
相比前麵的幾個國家,齊國顯得更有誠意一些。他們當真按照神佑帝的單子,準備了三十城和整個國庫的庫藏意欲求和。
原因也很簡單,齊國位於中原,是梁國預備軍的最後一戰,因此他們是眼睜睜的看著梁國一路打來的。
前麵幾個不肯老實給賠償和贖金的都滅國了,這樣的前車之鑑明晃晃的擺在眼前,齊國人自然不敢有什麽僥倖心理。
三十城與國庫的賠償與贖金雖多,也總比被滅國要好得多。
但他們來得有點晚。
等齊國朝臣們好不容易才在各種黨派的互相扯皮中敲定了交割的三十城和終於把國庫庫藏清點出來後,梁國預備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齊國使臣剛準備踏出國都,就跟梁國預備軍們撞了個正著。
梁國預備軍的劍陣倏然從上空劃過,齊國使臣急得直跳腳,地上拚命的揮舞旗子,試圖引起梁國預備軍的注意力,好讓她們停下來。
但梁國小將軍目不斜視的從使臣隊伍上空掠過去了。
笑話,她們都打到國都了,再跟他們掰扯作甚?
梁國小將軍在前方振臂一呼:「姐妹們!咱們加快速度拿下齊國!如果順利的話,咱們還能去魯國給陳國的友軍們搭把手呢!」
其餘小天女們瞬間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要是她們不僅率先攻下了齊國,還能趕去支援友軍,那該有多有麵子啊!屆時的慶功宴,她們可不就能拔得頭籌了麽?!
一想到陳國友軍們接到自己支援時的驚愕表情,小天女們便個個幹勁十足,簡直恨不得立刻把齊國給打下來。
於是在驚恐的齊國人看來,這些梁國小女軍簡直像是修羅下凡一般,摧枯拉朽的就將整個齊國國都攻下,換上了梁字旗。
齊國王室與朝臣們如喪考妣的看著自家的社稷落入了梁國手中。
現在他們知道後悔了。
被廢成庶人免於一死的幾個齊國朝臣老淚縱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若是早知道梁陳兩國如此邪門,他們哪裏敢去太歲頭上動土!
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以齊王為首的齊國王室成員和齊國朝臣們大多死於除惡咒下。
隻剩下幾個身上孽債不多的清官活了下來。
然而對他們來說,眼睜睜看著自己國破的滋味,並不比死亡好多少。
有那麽幾個老臣還真抹了脖子殉了國。
梁國天女也沒趁機羞辱他們,叫他們曝屍荒野或者懸於城門示眾,反而替他們收斂了屍身立了墳塚,厚葬了他們。
她們的做法讓一部分齊國人安了心。
齊國的百姓也漸漸接受了自己身份的改變。
把善後的事情交接給興元帝派來的人手後,小天女們就迫不及待的啟程,準備去支援慢了一步的陳國友軍了!
梁國小將軍和子衿打頭陣,禦劍飛在最前方,臉上都是如出一轍的期待與興奮。
啊,見到陳國友軍的時候,她們一定不能笑得太過分,要給友軍們留點麵子!
但她們能搶先一步,是真的很高興啊......
小天女們雀躍無比的從齊國國都殺向了齊魯交界處。<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