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在荒島種田後我成神了 作者:啃好大個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雲歸皺了皺眉:「什麽玩意兒?」
欽差連滾帶爬的把抱著的聖旨雙手呈給江雲歸。
江雲歸納悶的展開了這聖旨,然後她就氣笑了。
這個昏君真是想得美!
江雲歸三兩下撕碎這聖旨,扔到地下:「我不殺你,你別抖了,回去告訴那昏君,我不需他封什麽江州候,前番的造反也沒什麽誤會,我們就是反了,這沒什麽好說的。」
「你回去告訴他,若是他現在開國庫賑災安撫其他郡縣的百姓,待我們攻入都城時還能給他個痛快,留他個全屍!否則到時候可別怪我們刀劍不長眼睛!」
欽差嚇得癱軟在地上,半天都爬不起來,話也說不利索了:「江,江江江首領...........你們,不能,不能,這這這是大逆不道啊............」
江雲歸嗤笑了一聲,揚聲道:「來人!把欽差大人送回去!」
兩個在外頭聽令的天女侍衛走進來,其中一個揪著那欽差的後領,像拎雞仔一樣把他拎著拖了出去。
江雲歸抬手一個除塵訣,把撕碎的聖旨掃飛了出去。
詔安,江州候,那昏君真是敢想。
真把她們當做叫花子打發呢。
現在天女軍沒有攻入國都,那是因為治下百廢待興,百姓們也還需時間休養生息。
待她們這邊安頓下來後,遲早會打進國都,砍了那昏君,重新立國的。
現在江州郡裏匯聚了天南地北的英豪人才,屆時再組建個新朝廷也不在話下的。
江雲歸搖搖頭,不再理會這破事,繼續處理今日的公務。
然而過了兩個時辰,江雲歸又被打斷了。
外間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江雲歸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拍腦門,快步走了出去。
距離江雲歸辦公的府邸不遠處,有一座高大華美的蓬萊神廟。
神廟大殿外的院子裏,一群渾身灰撲撲的天女們圍著奉天和奉珍奉雲,個個喜笑顏開。
她們的腳下,竟不知何時長出了一大片青蔥的禾苗!可她們站著的地方,是一片幹燥無水的青石院子啊!
江雲歸連忙擠進人群,朝奉天行了一禮。
「神使大人!您的靈穀培育成功啦?」
奉天笑著點點頭:「是有了點進展,但還算不上培育成功。」
梁國一行,不僅讓江雲歸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奉天得到了不少的靈感。
梁國天女學堂的雜學院裏,一個在研究新作物的小組,讓奉天有了新的思路。
神尊說,祂可以賜下米糧讓陳國百姓渡過眼下的難關,但凡人不能因此怠惰,事事都隻會求神,得學會自己自力更生。
奉天接下了神諭,便開始琢磨她的五穀豐登之道。
之前她一直在試圖蘊養她的禾穗,再用禾穗的靈氣去催生莊稼,讓它們能快速的長大。但雜學院的那個小組裏的成員卻在研究,培育出新的良種來。
奉天瞬間醍醐灌頂。
光靠她一個人的禾穗催生,天下之大,她得催到猴年馬月去。
還不如學著農科組的天女們,轉而培育更豐產,更適宜不同氣候的新良種。
於是奉天回到江州郡後就開始了研究。
她把同修五穀豐登之道的天女們全部拉進了蓬萊神廟,又拉著奉珍奉雲一起夜以繼日的侍弄各種不同品種的禾苗。
她自己的禾穗,則成了一個加快實驗品種禾苗生長以便觀測的作弊器。
奉天和女修們在這段時間禦劍走了許多地方,尋來了好些不同品種的稻穀種子,又去梁國買了好些天女學堂已經培育出來,但並不適宜梁國環境的新品種禾苗。
她們把這些禾苗全部栽種在了神殿門前的「試驗田」裏,然後不停的催生,選育,學著農科組天女們的「雜交授粉」之法,一遍又一遍的在許多種禾苗裏實驗挑選。*
還不厭其煩的模擬著各種不同的環境,記錄各個禾苗的成長情況。
奉天想培育出一種耐旱又能扛風的禾苗。
陳國總體環境雖然離海岸不算特別遠,但多風多旱,每年都會飽受颱風侵襲,時不時的還會旱一段時間。
這樣的環境隻能說比總遭遇海嘯的梁國隻好上那麽一線,全靠陳國本身的土壤相對肥沃,耕地數量也多,才能產出可供全陳國食用的米糧。
但如果遇到像今年這樣百年難遇的大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大家一起靠存糧度日,或者幹脆一起挨餓。
在這種前提下,培育出耐旱抗風的新禾苗比培育豐產品種更為緊要。
所以奉天和奉珍奉雲,拉著所有修五穀豐登之道的天女,反反覆覆的做實驗,做記錄,做改良。
她們分工合作,把用作實驗的一片地方都種滿了不同品種的禾苗。
奉天的禾穗可以快速的把一片禾苗都催生長大,然後天女們再用法術和法訣模擬狂風,人為的斷水,再把每一種禾苗在不同環境下的結穗情況記錄下來。
她們用這種逐一篩查的辦法,在許多種禾苗中選出了一種極耐旱但低產的野黍,以及一種來自雜學院淘汰下來的抗風但不耐澇的新品種禾苗。
奉天她們又將這兩種禾苗互相授粉催生,得到了一種耐旱又抗風,但產量不高的糧種。
這個新糧種跟梁國目前正在推廣的可以長在海水中的稻穀相反,它可以生長在旱地上,隻需少量的澆水就能活,而且不懼狂風。<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欽差連滾帶爬的把抱著的聖旨雙手呈給江雲歸。
江雲歸納悶的展開了這聖旨,然後她就氣笑了。
這個昏君真是想得美!
江雲歸三兩下撕碎這聖旨,扔到地下:「我不殺你,你別抖了,回去告訴那昏君,我不需他封什麽江州候,前番的造反也沒什麽誤會,我們就是反了,這沒什麽好說的。」
「你回去告訴他,若是他現在開國庫賑災安撫其他郡縣的百姓,待我們攻入都城時還能給他個痛快,留他個全屍!否則到時候可別怪我們刀劍不長眼睛!」
欽差嚇得癱軟在地上,半天都爬不起來,話也說不利索了:「江,江江江首領...........你們,不能,不能,這這這是大逆不道啊............」
江雲歸嗤笑了一聲,揚聲道:「來人!把欽差大人送回去!」
兩個在外頭聽令的天女侍衛走進來,其中一個揪著那欽差的後領,像拎雞仔一樣把他拎著拖了出去。
江雲歸抬手一個除塵訣,把撕碎的聖旨掃飛了出去。
詔安,江州候,那昏君真是敢想。
真把她們當做叫花子打發呢。
現在天女軍沒有攻入國都,那是因為治下百廢待興,百姓們也還需時間休養生息。
待她們這邊安頓下來後,遲早會打進國都,砍了那昏君,重新立國的。
現在江州郡裏匯聚了天南地北的英豪人才,屆時再組建個新朝廷也不在話下的。
江雲歸搖搖頭,不再理會這破事,繼續處理今日的公務。
然而過了兩個時辰,江雲歸又被打斷了。
外間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江雲歸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拍腦門,快步走了出去。
距離江雲歸辦公的府邸不遠處,有一座高大華美的蓬萊神廟。
神廟大殿外的院子裏,一群渾身灰撲撲的天女們圍著奉天和奉珍奉雲,個個喜笑顏開。
她們的腳下,竟不知何時長出了一大片青蔥的禾苗!可她們站著的地方,是一片幹燥無水的青石院子啊!
江雲歸連忙擠進人群,朝奉天行了一禮。
「神使大人!您的靈穀培育成功啦?」
奉天笑著點點頭:「是有了點進展,但還算不上培育成功。」
梁國一行,不僅讓江雲歸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奉天得到了不少的靈感。
梁國天女學堂的雜學院裏,一個在研究新作物的小組,讓奉天有了新的思路。
神尊說,祂可以賜下米糧讓陳國百姓渡過眼下的難關,但凡人不能因此怠惰,事事都隻會求神,得學會自己自力更生。
奉天接下了神諭,便開始琢磨她的五穀豐登之道。
之前她一直在試圖蘊養她的禾穗,再用禾穗的靈氣去催生莊稼,讓它們能快速的長大。但雜學院的那個小組裏的成員卻在研究,培育出新的良種來。
奉天瞬間醍醐灌頂。
光靠她一個人的禾穗催生,天下之大,她得催到猴年馬月去。
還不如學著農科組的天女們,轉而培育更豐產,更適宜不同氣候的新良種。
於是奉天回到江州郡後就開始了研究。
她把同修五穀豐登之道的天女們全部拉進了蓬萊神廟,又拉著奉珍奉雲一起夜以繼日的侍弄各種不同品種的禾苗。
她自己的禾穗,則成了一個加快實驗品種禾苗生長以便觀測的作弊器。
奉天和女修們在這段時間禦劍走了許多地方,尋來了好些不同品種的稻穀種子,又去梁國買了好些天女學堂已經培育出來,但並不適宜梁國環境的新品種禾苗。
她們把這些禾苗全部栽種在了神殿門前的「試驗田」裏,然後不停的催生,選育,學著農科組天女們的「雜交授粉」之法,一遍又一遍的在許多種禾苗裏實驗挑選。*
還不厭其煩的模擬著各種不同的環境,記錄各個禾苗的成長情況。
奉天想培育出一種耐旱又能扛風的禾苗。
陳國總體環境雖然離海岸不算特別遠,但多風多旱,每年都會飽受颱風侵襲,時不時的還會旱一段時間。
這樣的環境隻能說比總遭遇海嘯的梁國隻好上那麽一線,全靠陳國本身的土壤相對肥沃,耕地數量也多,才能產出可供全陳國食用的米糧。
但如果遇到像今年這樣百年難遇的大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大家一起靠存糧度日,或者幹脆一起挨餓。
在這種前提下,培育出耐旱抗風的新禾苗比培育豐產品種更為緊要。
所以奉天和奉珍奉雲,拉著所有修五穀豐登之道的天女,反反覆覆的做實驗,做記錄,做改良。
她們分工合作,把用作實驗的一片地方都種滿了不同品種的禾苗。
奉天的禾穗可以快速的把一片禾苗都催生長大,然後天女們再用法術和法訣模擬狂風,人為的斷水,再把每一種禾苗在不同環境下的結穗情況記錄下來。
她們用這種逐一篩查的辦法,在許多種禾苗中選出了一種極耐旱但低產的野黍,以及一種來自雜學院淘汰下來的抗風但不耐澇的新品種禾苗。
奉天她們又將這兩種禾苗互相授粉催生,得到了一種耐旱又抗風,但產量不高的糧種。
這個新糧種跟梁國目前正在推廣的可以長在海水中的稻穀相反,它可以生長在旱地上,隻需少量的澆水就能活,而且不懼狂風。<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