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在荒島種田後我成神了 作者:啃好大個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得了靈茶的信徒感恩戴德都來不及,更不會有什麽意見。這靈茶神妙無比,一年能得一杯已是天大的福氣了。
因為這個緣故,那些得過靈茶的信徒都在心裏默默發誓,哪怕是為了這杯靈茶,他們來年也得繼續行善積德。
沒有得到過靈茶的信徒也並不懊惱,現在大家都知道,蓬萊神賞善罰惡,隻要是善人,哪怕不來神殿日日禱告,也照樣能得到神賜靈茶。
人們都開始注重起自己的德行,爭當善人。
隻要自己身上的功德金光比別人多一點,那自己得到靈茶的機會也就多一點。
但沒人敢耍小心眼,因為通靈寶鏡裏不僅能照出功德金光,還能照出孽債怨氣。
那些曾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惡棍,都被奉天趕出了神殿。
而被奉天驅逐的惡棍們,都再也無法進入神殿,他們甚至連神殿的門檻都摸不著,隻能在殿外像鬼打牆一樣來迴繞圈,不得其門而入。
殿內的信徒們都無比安心。
因為他們知道,有神尊注視著的蓬萊神殿就是這世上最安全的所在。
老弱婦孺也能安心祈福,完全不必擔心被人欺辱。反而會因為人們爭當善人而得到些幫助。於是,國都裏漸漸興起了一陣風潮。
若誰遇到了什麽困難,便會去蓬萊神殿大殿外的歇腳廣場上求助。而那些來祈福的信徒裏,有能力幫一把的,就會伸手幫一把。
而男男女女之間的成見,在蓬萊神殿裏也沒人敢提起。
有些人雖然不滿,但也不敢置喙,而有些人則漸漸地發現,男人和女人,似乎也沒什麽區別。都是人,都有血有肉,會有七情六慾。
一顆小小的種子被埋在了在蓬萊神殿裏,隻待來日生根發芽。
*
奉天接到了幾個神仆報上來的消息,說歇腳廣場上來求助的人越來越多了。
而且似乎多了一批不是國都的人,據說是最近從西泗州來了一批難民,說家鄉遭了災,特意來神殿求神尊庇佑。
奉天想了想,來到了廣場上。
她乍一望去,果真看到了許多衣衫襤褸的人。
老人,小孩,青壯,什麽人都有,但唯一的共同點是都麵黃肌瘦。
見到奉天出來,人們齊刷刷的朝她合十俯首,即便有不認識她的,也能通過周圍人的動作判斷出她的身份————是蓬萊神殿的那位神使大人。
奉天與眾人頷首回禮後,扶起一個臉頰凹陷的年輕女子:「你們可是從西泗州來的?」
那枯瘦的女子抹著淚點頭:
「稟神使大人,是的,我們家鄉今年遭了旱,莊稼都枯死了,我們補辦了海祭也沒求來雨,聽行商老爺說國都裏有蓬萊神尊的神殿,能消災解厄,我們便想著來求一求神尊的庇佑。」
「求求神使大人,幫幫我們吧!我們家鄉從開年到現在,一滴雨都沒下,眼看著所有人都要熬不住了!」
那女子說完,其他難民也連忙跪下磕頭,哽咽著求奉天救救他們的家鄉。
他們已經來國都好幾天了,幾經輾轉才打聽到神殿的位置。這座凡人難以想像的神殿給了他們勇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可來往的信徒們卻愛莫能助,頂多給他們施些米糧。可對於西泗州的旱災,凡人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難民們見到奉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紛紛膝行上前磕頭求救。
無數難民像螞蟻一樣跪伏在地,他們嘶啞的哀求聲迴蕩在廣場上,讓其他信徒也心有戚戚。
奉天心生不忍,答道:「諸位稍安勿躁,我這就去稟告神尊。」
難民們聞言,在廣場上瘋狂磕頭,砰砰砰的沉悶響聲聽得人心酸不已。
奉天轉身回往殿內走,她要回到後堂的靜室,用玉符向神尊稟告西泗州旱災的事。路過後堂迴廊時,奉天看到蘇巧貞正在與另一個神侍嘆氣,還聽到她們說什麽「米糧價貴」。
奉天上前,問道:「怎麽了?是銀錢不夠了嗎?」她們現在的開銷,都來源於信徒們的供奉,但奉天隻取了一小部分用來日常花費,大部分都留著以備日後的祭典所用。
神仆神侍們手裏的銀錢也是奉天按照每日採買所需給她們分發的,按理來說應當是足夠的才對。
神殿眾人都對奉天不多取神殿一毫供奉的做法十分認同,因此她們平日裏都過得很儉樸,奉天還是頭一次聽到她們這樣的感慨。
蘇巧貞嘆道:「神使大人有所不知,原本是夠的,但近來米糧都漲價了。」
奉天一怔,她想起西泗州遭旱災的事,西泗州,恰好就是大梁境內能產糧的州府之一。
蘇巧貞知道這些,是因她是官家女,懂得東西比其他人多些,便主動接下了帳簿的日常記錄活計,每日後廚採買花費了多少,她都記錄在冊。
因為這個緣故,這位官家女第一次認識到平民百姓的柴米油鹽是多麽的艱難,每一分銀錢都得精打細算。
奉天:「我知道了,待會我會來處理的,你們先等一等,我有事稟告神尊,稍後便來。」
蘇巧貞聽奉天這樣一說,連忙答道:「神使大人先去做正事吧,後廚暫且不急。」
奉天點點頭,回到了靜室洗手焚香,取出了通訊玉符。
蓬萊島。
墨卿接到奉天的報告,她來到書房,展開了光點組成的大梁版圖。<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因為這個緣故,那些得過靈茶的信徒都在心裏默默發誓,哪怕是為了這杯靈茶,他們來年也得繼續行善積德。
沒有得到過靈茶的信徒也並不懊惱,現在大家都知道,蓬萊神賞善罰惡,隻要是善人,哪怕不來神殿日日禱告,也照樣能得到神賜靈茶。
人們都開始注重起自己的德行,爭當善人。
隻要自己身上的功德金光比別人多一點,那自己得到靈茶的機會也就多一點。
但沒人敢耍小心眼,因為通靈寶鏡裏不僅能照出功德金光,還能照出孽債怨氣。
那些曾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惡棍,都被奉天趕出了神殿。
而被奉天驅逐的惡棍們,都再也無法進入神殿,他們甚至連神殿的門檻都摸不著,隻能在殿外像鬼打牆一樣來迴繞圈,不得其門而入。
殿內的信徒們都無比安心。
因為他們知道,有神尊注視著的蓬萊神殿就是這世上最安全的所在。
老弱婦孺也能安心祈福,完全不必擔心被人欺辱。反而會因為人們爭當善人而得到些幫助。於是,國都裏漸漸興起了一陣風潮。
若誰遇到了什麽困難,便會去蓬萊神殿大殿外的歇腳廣場上求助。而那些來祈福的信徒裏,有能力幫一把的,就會伸手幫一把。
而男男女女之間的成見,在蓬萊神殿裏也沒人敢提起。
有些人雖然不滿,但也不敢置喙,而有些人則漸漸地發現,男人和女人,似乎也沒什麽區別。都是人,都有血有肉,會有七情六慾。
一顆小小的種子被埋在了在蓬萊神殿裏,隻待來日生根發芽。
*
奉天接到了幾個神仆報上來的消息,說歇腳廣場上來求助的人越來越多了。
而且似乎多了一批不是國都的人,據說是最近從西泗州來了一批難民,說家鄉遭了災,特意來神殿求神尊庇佑。
奉天想了想,來到了廣場上。
她乍一望去,果真看到了許多衣衫襤褸的人。
老人,小孩,青壯,什麽人都有,但唯一的共同點是都麵黃肌瘦。
見到奉天出來,人們齊刷刷的朝她合十俯首,即便有不認識她的,也能通過周圍人的動作判斷出她的身份————是蓬萊神殿的那位神使大人。
奉天與眾人頷首回禮後,扶起一個臉頰凹陷的年輕女子:「你們可是從西泗州來的?」
那枯瘦的女子抹著淚點頭:
「稟神使大人,是的,我們家鄉今年遭了旱,莊稼都枯死了,我們補辦了海祭也沒求來雨,聽行商老爺說國都裏有蓬萊神尊的神殿,能消災解厄,我們便想著來求一求神尊的庇佑。」
「求求神使大人,幫幫我們吧!我們家鄉從開年到現在,一滴雨都沒下,眼看著所有人都要熬不住了!」
那女子說完,其他難民也連忙跪下磕頭,哽咽著求奉天救救他們的家鄉。
他們已經來國都好幾天了,幾經輾轉才打聽到神殿的位置。這座凡人難以想像的神殿給了他們勇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可來往的信徒們卻愛莫能助,頂多給他們施些米糧。可對於西泗州的旱災,凡人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難民們見到奉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紛紛膝行上前磕頭求救。
無數難民像螞蟻一樣跪伏在地,他們嘶啞的哀求聲迴蕩在廣場上,讓其他信徒也心有戚戚。
奉天心生不忍,答道:「諸位稍安勿躁,我這就去稟告神尊。」
難民們聞言,在廣場上瘋狂磕頭,砰砰砰的沉悶響聲聽得人心酸不已。
奉天轉身回往殿內走,她要回到後堂的靜室,用玉符向神尊稟告西泗州旱災的事。路過後堂迴廊時,奉天看到蘇巧貞正在與另一個神侍嘆氣,還聽到她們說什麽「米糧價貴」。
奉天上前,問道:「怎麽了?是銀錢不夠了嗎?」她們現在的開銷,都來源於信徒們的供奉,但奉天隻取了一小部分用來日常花費,大部分都留著以備日後的祭典所用。
神仆神侍們手裏的銀錢也是奉天按照每日採買所需給她們分發的,按理來說應當是足夠的才對。
神殿眾人都對奉天不多取神殿一毫供奉的做法十分認同,因此她們平日裏都過得很儉樸,奉天還是頭一次聽到她們這樣的感慨。
蘇巧貞嘆道:「神使大人有所不知,原本是夠的,但近來米糧都漲價了。」
奉天一怔,她想起西泗州遭旱災的事,西泗州,恰好就是大梁境內能產糧的州府之一。
蘇巧貞知道這些,是因她是官家女,懂得東西比其他人多些,便主動接下了帳簿的日常記錄活計,每日後廚採買花費了多少,她都記錄在冊。
因為這個緣故,這位官家女第一次認識到平民百姓的柴米油鹽是多麽的艱難,每一分銀錢都得精打細算。
奉天:「我知道了,待會我會來處理的,你們先等一等,我有事稟告神尊,稍後便來。」
蘇巧貞聽奉天這樣一說,連忙答道:「神使大人先去做正事吧,後廚暫且不急。」
奉天點點頭,回到了靜室洗手焚香,取出了通訊玉符。
蓬萊島。
墨卿接到奉天的報告,她來到書房,展開了光點組成的大梁版圖。<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