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有過來值班掙罐頭的狗子,兩人挺放心,鎖了大門就穿過街道,到了對麵。
湯子苓在這邊住了好幾個月了,卻從沒進去過街對麵商鋪後麵的社區。跟著元鬆走到街盡頭拐彎處,進了大門,才發現這個社區比他想像中要大得多,聽身邊人閑聊說,有近百棟樓,c區有個門甚至通向三四站外的地鐵口。
「力哥公司買下的臨街那一棟屬於a區……」
兩人到了才知道,力哥手下的家屬也搭順風車搬來了,就算大件的家具沒帶,光是生活用品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家屬樓雖然有電梯,可因為氣溫的緣故老是出故障,物業怕出事,全小區幾乎都停了。因而如今搬家,可是個大問題。
力哥喊兩人來卻不是讓他們做苦力的,交代好留守的兄弟後,就帶著包括元送跟湯子苓在內的大部分員工往社區深處走,不多會兒就到了麵向主街道的社區正門,熟稔地跟負責這次護送任務的兵哥打了招呼後,說:「咱這些兄弟人品可靠,對這片兒又熟悉,有啥事兒盡管招呼。」
「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兵哥抹了把疲憊的臉,就招呼他那邊忙得焦頭爛額的兄弟過來領助手。
湯子苓跟元鬆一組,幫忙安置b區1-5棟的居民。看得出,大家都風塵僕僕、拖家帶口的,這一路過來估計挺不容易。因而見著有老弱扛東西吃力的,兩人會主動幫忙。
這些人乍一來到陌生的地方,心裏也不安得很,一個勁兒地問附近的情況。湯子苓這些天兼職推廣員,耐心早就被磨鍊出來了,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這個社區有哪幾個大門;他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柳湖北街夜市是真的,a區大門出去左轉走個幾分鍾就到了;還有他們最關心的售糧處據說建在地鐵站裏,附近的地鐵口都怎麽走……
正說著,就見元鬆過來給他一遝傳單,「上麵有簡單的地圖,看誰需要就發一張,一家給一張就行,別多給。」
湯子苓借著路燈的映照掃了一眼,頓時明白力哥為啥這麽積極熱情地過來當誌願者了。傳單上確實畫著簡易地圖,可那幾乎占了一半頁麵的柳湖北街夜市介紹明晃晃地展示著力哥夾帶私貨的心。
「帥哥,能給我一張嗎?」
湯子苓連忙回過神來,「當然可以,您收好。」
「孩子,給我也來一張。」「我也要!」……
一會兒的工夫,傳單就散了個七七八八。
言談間,湯子苓也知道了不少之前不了解的內情。
「政府給我們等麵積換房,不用考慮市裏跟省城的房價差。」一個中年男子侃侃而談,優越感十足,「就是說,我用市裏的房價買了省城的房,這便宜擱誰誰不占?」
「按你這麽說,人家縣裏的不更賺便宜?」有跟他不對付的出言擠兌。
「那不一樣,縣裏房價低,換的地段不如咱好啊!」中年人得意地反駁,他覺得這地段離夜市這麽近,肯定是個好地段,他運氣好,占了大便宜!
怕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吵起來,湯子苓連忙開口緩和,「叔,那房貸沒還完的咋辦啊?能換房嗎?」
「當然能啊。」中年男人大約這些日子也在家憋久了,特別有聊天欲,「房貸按原先跟銀行的合同,該咋還咋還。」
「以如今的物價,還房貸太劃算了!」有人忍不住感嘆。
「可不是,如今幾千塊錢能幹個啥?真說不好咱是遇上了好時候,還是遭了大難!」
「要是能選擇,我肯定希望世道能回到從前,辛辛苦苦還房貸心裏也踏實。不像現在,過的叫什麽日子,天天提心弔膽的……」
見大夥兒聊著聊著就喪起來了,湯子苓連忙開口調節氣氛,跟大家說起柳湖北街夜市上最近出現的新鮮玩意兒,「……8號鋪有個賣豆腐的攤子,攤主應該是咱這兒附近的,幾乎每晚都出攤兒,老豆腐、千張、凍豆腐啥的品種還挺多,味道也好,價格也不是很貴,等大夥兒安定下來了可以去逛逛……」
如今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吃了,果然,湯子苓的話把大家從頹喪的情緒中拉了回來,紛紛感嘆著大城市就是好,他們市裏啥都沒有,要不是當初囤了些東西,這兩三個月都不知道該咋熬過去。
這些外來戶分散在不同的樓棟中,湯子苓跟元鬆每送一戶到家門口,都能看到左鄰右舍或偷偷開條門縫暗暗觀察,或大方開門熱情打招呼,總之,看得出他們對新搬來的鄰居都挺關注的。
第35章
忙活了半夜,午夜飯是在社區食堂吃的。
湯子苓跟元鬆所在的小組加上他倆一共四個人,他們四個一桌,一人一份飯加一葷一素的菜,看著簡單,但分量還行,至少一般男性是能吃飽的。
但對於如今飯量奇大的元鬆而言,吃完了最多也就三分飽,還是湯子苓撥了一小半的飯菜給他,他才混了個半飽。
同組的小林、小李也看出來了。小李起身離開了一會兒,很快就端著一個餐盤走了回來,「給,多吃點兒,總不能餓著肚子幹活。」
元鬆也不客氣,道了謝就埋頭吃了起來。
他也不知道是被古書坑的後遺症還是別的什麽緣故,以前他飯量也不小,但也沒有大到這麽誇張的程度。而且,以前忙起來時常不能按時吃飯,那時候也會餓得心裏發慌,但全不似如今這般仿佛片刻都不能忍受,非得趕緊把肚子填飽才行。
湯子苓在這邊住了好幾個月了,卻從沒進去過街對麵商鋪後麵的社區。跟著元鬆走到街盡頭拐彎處,進了大門,才發現這個社區比他想像中要大得多,聽身邊人閑聊說,有近百棟樓,c區有個門甚至通向三四站外的地鐵口。
「力哥公司買下的臨街那一棟屬於a區……」
兩人到了才知道,力哥手下的家屬也搭順風車搬來了,就算大件的家具沒帶,光是生活用品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家屬樓雖然有電梯,可因為氣溫的緣故老是出故障,物業怕出事,全小區幾乎都停了。因而如今搬家,可是個大問題。
力哥喊兩人來卻不是讓他們做苦力的,交代好留守的兄弟後,就帶著包括元送跟湯子苓在內的大部分員工往社區深處走,不多會兒就到了麵向主街道的社區正門,熟稔地跟負責這次護送任務的兵哥打了招呼後,說:「咱這些兄弟人品可靠,對這片兒又熟悉,有啥事兒盡管招呼。」
「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兵哥抹了把疲憊的臉,就招呼他那邊忙得焦頭爛額的兄弟過來領助手。
湯子苓跟元鬆一組,幫忙安置b區1-5棟的居民。看得出,大家都風塵僕僕、拖家帶口的,這一路過來估計挺不容易。因而見著有老弱扛東西吃力的,兩人會主動幫忙。
這些人乍一來到陌生的地方,心裏也不安得很,一個勁兒地問附近的情況。湯子苓這些天兼職推廣員,耐心早就被磨鍊出來了,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這個社區有哪幾個大門;他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柳湖北街夜市是真的,a區大門出去左轉走個幾分鍾就到了;還有他們最關心的售糧處據說建在地鐵站裏,附近的地鐵口都怎麽走……
正說著,就見元鬆過來給他一遝傳單,「上麵有簡單的地圖,看誰需要就發一張,一家給一張就行,別多給。」
湯子苓借著路燈的映照掃了一眼,頓時明白力哥為啥這麽積極熱情地過來當誌願者了。傳單上確實畫著簡易地圖,可那幾乎占了一半頁麵的柳湖北街夜市介紹明晃晃地展示著力哥夾帶私貨的心。
「帥哥,能給我一張嗎?」
湯子苓連忙回過神來,「當然可以,您收好。」
「孩子,給我也來一張。」「我也要!」……
一會兒的工夫,傳單就散了個七七八八。
言談間,湯子苓也知道了不少之前不了解的內情。
「政府給我們等麵積換房,不用考慮市裏跟省城的房價差。」一個中年男子侃侃而談,優越感十足,「就是說,我用市裏的房價買了省城的房,這便宜擱誰誰不占?」
「按你這麽說,人家縣裏的不更賺便宜?」有跟他不對付的出言擠兌。
「那不一樣,縣裏房價低,換的地段不如咱好啊!」中年人得意地反駁,他覺得這地段離夜市這麽近,肯定是個好地段,他運氣好,占了大便宜!
怕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吵起來,湯子苓連忙開口緩和,「叔,那房貸沒還完的咋辦啊?能換房嗎?」
「當然能啊。」中年男人大約這些日子也在家憋久了,特別有聊天欲,「房貸按原先跟銀行的合同,該咋還咋還。」
「以如今的物價,還房貸太劃算了!」有人忍不住感嘆。
「可不是,如今幾千塊錢能幹個啥?真說不好咱是遇上了好時候,還是遭了大難!」
「要是能選擇,我肯定希望世道能回到從前,辛辛苦苦還房貸心裏也踏實。不像現在,過的叫什麽日子,天天提心弔膽的……」
見大夥兒聊著聊著就喪起來了,湯子苓連忙開口調節氣氛,跟大家說起柳湖北街夜市上最近出現的新鮮玩意兒,「……8號鋪有個賣豆腐的攤子,攤主應該是咱這兒附近的,幾乎每晚都出攤兒,老豆腐、千張、凍豆腐啥的品種還挺多,味道也好,價格也不是很貴,等大夥兒安定下來了可以去逛逛……」
如今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吃了,果然,湯子苓的話把大家從頹喪的情緒中拉了回來,紛紛感嘆著大城市就是好,他們市裏啥都沒有,要不是當初囤了些東西,這兩三個月都不知道該咋熬過去。
這些外來戶分散在不同的樓棟中,湯子苓跟元鬆每送一戶到家門口,都能看到左鄰右舍或偷偷開條門縫暗暗觀察,或大方開門熱情打招呼,總之,看得出他們對新搬來的鄰居都挺關注的。
第35章
忙活了半夜,午夜飯是在社區食堂吃的。
湯子苓跟元鬆所在的小組加上他倆一共四個人,他們四個一桌,一人一份飯加一葷一素的菜,看著簡單,但分量還行,至少一般男性是能吃飽的。
但對於如今飯量奇大的元鬆而言,吃完了最多也就三分飽,還是湯子苓撥了一小半的飯菜給他,他才混了個半飽。
同組的小林、小李也看出來了。小李起身離開了一會兒,很快就端著一個餐盤走了回來,「給,多吃點兒,總不能餓著肚子幹活。」
元鬆也不客氣,道了謝就埋頭吃了起來。
他也不知道是被古書坑的後遺症還是別的什麽緣故,以前他飯量也不小,但也沒有大到這麽誇張的程度。而且,以前忙起來時常不能按時吃飯,那時候也會餓得心裏發慌,但全不似如今這般仿佛片刻都不能忍受,非得趕緊把肚子填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