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病美人被陰鷙反派抓住後 作者:揺花幾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苯教把人世間分為三個部分, 天、地、地下。
天神稱之為贊, 地神稱之為年, 地下之神稱之為魯。
老人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上一次見到教使是十七年前。
他言語間已經激動的淚流滿麵,幹瘦的身軀止不住的顫抖, 若不是有士兵攔著,老人可能都會撲倒在骨兒金的腳下了。
老人的聲音激起了更多民眾的熱情, 這些人有的信教,有的不信,但絕大數是信的。
李寒池就是那個少部分人, 他貼近謝資安耳畔, 輕聲道:「你想見他,小將軍幫你。」
謝資安狐疑的覷向李寒池。
下一秒他就被人蠻力抱起。
李寒池的舉動出乎謝資安的意料,他不敢相信李寒池居然在眾目睽睽下將他抱起, 即使謝資安努力令自己迅速鎮定下來, 但麵色還是有些驚慌失措。
他失去重心,身體隨之晃動,不得已伸出手去扶李寒池的肩膀。
但......但卻摸到了那衣衫之下緊繃而又結實的斜方肌。
謝資安瑩白的指尖陡然燙了起來, 不知該落在哪裏才好, 他從未覺得如此丟臉, 低頭啞聲道:「別鬧, 快放我下來。」
李寒池絲毫不覺得窘迫, 還仰頭同他笑:「資安你快看啊, 一會兒那什麽教使就該走過去了。」
人群本都被骨兒金吸引去了注意, 可因為李寒池這一抱,又被謝資安吸引了大半去。
就連那長街中央的骨兒金也注意到了謝資安。
被高舉在人群之上的少年郎模樣實在出挑。
謝資安臉燙的緊:「快放我下來。」
李寒池難得見謝資安羞怯,起了逗弄之心,故意將他又往高顛了顛,還大聲喊道:「資安,告訴我,上麵的視野好不好?!」
謝資安皺起眉,十指緊扣在李寒池的肩上,咬著牙關再不肯說一個字,煩躁的抬起頭。
剎那間看到了長街中央一個被士兵簇擁的男人。
男人全身被黑布纏裹著,就連頭上也戴著黑色頭巾,隻露出一雙深陷於眼窩的眼睛。
謝資安注視著他,他也注視著謝資安。
這個男人就是苯教教使骨兒金了。
此人的身份大概與巫師一般,傳聞中他擁有著所謂的神力,能與苯教中的各個神靈溝通。
不過苯教擁有最崇高權力的人不是什麽教使,而是順義王。
順義王其實是太祖皇帝封的稱號罷了,他真正的名字該叫贊普。
苯教關於贊普曾記載,贊普乃天神之子,順著天梯來到人間,救贖萬民,待人間大業完成後,便會順著天梯再次回到天上。
謝資安為了調查趙婧紜,曾到千露寺去尋找那個失蹤的住持,恰是那時了解到了這些。
他本以為寺廟大抵都是供奉佛祖之類的神明,萬萬沒想到竟會是聞所未聞的苯教四大神。
薩都愛桑、辛拉沃嘎、桑波邦赤、辛饒米沃。
這四大神也叫最初四神,他們與贊年魯不同。
贊年魯是三界之神、自然之神,其中魯又為龍,此三神接近自然的模樣,而苯教四神則是接近於人的模樣,薩都愛桑就是一位女神,被稱為萬神之母。
最初四神的雕塑造型不似佛教人物那般和藹可親,而是總帶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奇特感。
通身玄黑,臉上表情、動作很豐富,像是在對你笑,卻又像是在嘲諷你,
總之看起來十分奇怪。
謝資安曾經仔細思考過為什麽大晉的國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教或是佛教,而是這麽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宗教。
《謀定》雖說是本架空小說,無法完全與現實中的歷史相比擬,但其中反應的一些社會要素與中國傳統歷史相差無幾。
古時期,盡管會有相對穩定的和平時期,但動盪不安的時期存在的時期更長。
戰亂紛爭,百姓們流離失所,他們力量弱小,又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選擇逃避,努力尋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苯教就是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原的。
後來太祖建國,但動盪了許久的土地並不能因為有新國家的建立而迅速安定下來。
可掌權者那個時候必須控製階層流動,絞盡腦汁後想到讓下層人民甘願永遠做下層人民的最好辦法就是藉助苯教這種控製性極強的宗教。
這其實類似於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推崇儒學,藉助董仲舒天人合一的一係列理念進行精神控製,達到大一統局麵。
苯教雖說在太祖建國初期得到過短暫的弘揚,不過後來卻因為侵蝕到王權,且宗教的大規模祭祀過於血腥殘忍,又被太祖迅速打壓了。
直到後來的成祖時期,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蕭姝掌權的時期,才再次得到弘揚,直至現在。
它與儒學互為裏表,實質上同是精神控製,一個是控製那些愚昧的下層人民,一個則是控製掌握知識核心的世家大族。
目前的李寒池可以說是這些世家大族人裏受儒學影響最深的代表,他不信鬼神,但忠君愛國,並將道義放在第一位。
哪怕他在南疆廝殺搏命,回到鄴城還要飽受君王猜忌,心中雖苦悶,卻仍然是無比熱愛國家與君王的。
君是君,臣是臣,父子不可顛倒,日月亦不可顛倒。
除非他奉行了將近二十年的信仰崩塌。
比如,他敬愛的君父以萬分荒唐的理由屠殺了他的家族,甚至連他那個不會說話的小侄女也沒有放過。
天神稱之為贊, 地神稱之為年, 地下之神稱之為魯。
老人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上一次見到教使是十七年前。
他言語間已經激動的淚流滿麵,幹瘦的身軀止不住的顫抖, 若不是有士兵攔著,老人可能都會撲倒在骨兒金的腳下了。
老人的聲音激起了更多民眾的熱情, 這些人有的信教,有的不信,但絕大數是信的。
李寒池就是那個少部分人, 他貼近謝資安耳畔, 輕聲道:「你想見他,小將軍幫你。」
謝資安狐疑的覷向李寒池。
下一秒他就被人蠻力抱起。
李寒池的舉動出乎謝資安的意料,他不敢相信李寒池居然在眾目睽睽下將他抱起, 即使謝資安努力令自己迅速鎮定下來, 但麵色還是有些驚慌失措。
他失去重心,身體隨之晃動,不得已伸出手去扶李寒池的肩膀。
但......但卻摸到了那衣衫之下緊繃而又結實的斜方肌。
謝資安瑩白的指尖陡然燙了起來, 不知該落在哪裏才好, 他從未覺得如此丟臉, 低頭啞聲道:「別鬧, 快放我下來。」
李寒池絲毫不覺得窘迫, 還仰頭同他笑:「資安你快看啊, 一會兒那什麽教使就該走過去了。」
人群本都被骨兒金吸引去了注意, 可因為李寒池這一抱,又被謝資安吸引了大半去。
就連那長街中央的骨兒金也注意到了謝資安。
被高舉在人群之上的少年郎模樣實在出挑。
謝資安臉燙的緊:「快放我下來。」
李寒池難得見謝資安羞怯,起了逗弄之心,故意將他又往高顛了顛,還大聲喊道:「資安,告訴我,上麵的視野好不好?!」
謝資安皺起眉,十指緊扣在李寒池的肩上,咬著牙關再不肯說一個字,煩躁的抬起頭。
剎那間看到了長街中央一個被士兵簇擁的男人。
男人全身被黑布纏裹著,就連頭上也戴著黑色頭巾,隻露出一雙深陷於眼窩的眼睛。
謝資安注視著他,他也注視著謝資安。
這個男人就是苯教教使骨兒金了。
此人的身份大概與巫師一般,傳聞中他擁有著所謂的神力,能與苯教中的各個神靈溝通。
不過苯教擁有最崇高權力的人不是什麽教使,而是順義王。
順義王其實是太祖皇帝封的稱號罷了,他真正的名字該叫贊普。
苯教關於贊普曾記載,贊普乃天神之子,順著天梯來到人間,救贖萬民,待人間大業完成後,便會順著天梯再次回到天上。
謝資安為了調查趙婧紜,曾到千露寺去尋找那個失蹤的住持,恰是那時了解到了這些。
他本以為寺廟大抵都是供奉佛祖之類的神明,萬萬沒想到竟會是聞所未聞的苯教四大神。
薩都愛桑、辛拉沃嘎、桑波邦赤、辛饒米沃。
這四大神也叫最初四神,他們與贊年魯不同。
贊年魯是三界之神、自然之神,其中魯又為龍,此三神接近自然的模樣,而苯教四神則是接近於人的模樣,薩都愛桑就是一位女神,被稱為萬神之母。
最初四神的雕塑造型不似佛教人物那般和藹可親,而是總帶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奇特感。
通身玄黑,臉上表情、動作很豐富,像是在對你笑,卻又像是在嘲諷你,
總之看起來十分奇怪。
謝資安曾經仔細思考過為什麽大晉的國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教或是佛教,而是這麽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宗教。
《謀定》雖說是本架空小說,無法完全與現實中的歷史相比擬,但其中反應的一些社會要素與中國傳統歷史相差無幾。
古時期,盡管會有相對穩定的和平時期,但動盪不安的時期存在的時期更長。
戰亂紛爭,百姓們流離失所,他們力量弱小,又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選擇逃避,努力尋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苯教就是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原的。
後來太祖建國,但動盪了許久的土地並不能因為有新國家的建立而迅速安定下來。
可掌權者那個時候必須控製階層流動,絞盡腦汁後想到讓下層人民甘願永遠做下層人民的最好辦法就是藉助苯教這種控製性極強的宗教。
這其實類似於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推崇儒學,藉助董仲舒天人合一的一係列理念進行精神控製,達到大一統局麵。
苯教雖說在太祖建國初期得到過短暫的弘揚,不過後來卻因為侵蝕到王權,且宗教的大規模祭祀過於血腥殘忍,又被太祖迅速打壓了。
直到後來的成祖時期,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蕭姝掌權的時期,才再次得到弘揚,直至現在。
它與儒學互為裏表,實質上同是精神控製,一個是控製那些愚昧的下層人民,一個則是控製掌握知識核心的世家大族。
目前的李寒池可以說是這些世家大族人裏受儒學影響最深的代表,他不信鬼神,但忠君愛國,並將道義放在第一位。
哪怕他在南疆廝殺搏命,回到鄴城還要飽受君王猜忌,心中雖苦悶,卻仍然是無比熱愛國家與君王的。
君是君,臣是臣,父子不可顛倒,日月亦不可顛倒。
除非他奉行了將近二十年的信仰崩塌。
比如,他敬愛的君父以萬分荒唐的理由屠殺了他的家族,甚至連他那個不會說話的小侄女也沒有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