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碧水映月,樓盟主的昭昭之心,著實讓胤炎感動。」突然,樓康身後傳來充滿磁性的嗓音,帶著點點的戲謔,但是細聽之下,卻能聽出一抹認真和懷念。


    樓康聞言猛的轉身,此刻的他,已然沒有了身為武林盟主的威嚴與淩厲,取而代之的是滿心滿眼的激動,虎目裏閃爍著淡淡的光芒,嘴角抑製不住顫抖。撩開衣袍,對著束胤炎就是一個大跪。


    「卑職扣見少爺,先前多有冒犯還望少爺海涵。」


    束胤炎見此,連忙上前托起樓康,道:「樓叔,不用多禮,此次之事還要多謝樓叔從中擀旋。」


    樓康,本名樓伯安,是護國將軍束瀾麾下的一員得力猛將。


    二十年前的那場宮變來的太過突然,樓伯安正遠征西北,對抗胡軍,千裏迢迢之下,根本就來不及救國。


    現在看來,方麵與胡人的戰爭,也是秦開復蓄謀已久的,不然不會那麽恰巧。


    等到樓伯安擊退胡人,想要班師回朝之際,從因宮變而避戰的商賈嘴裏得知,楚朝已經滅亡,在他措手不及的情況之下。


    他不是衝動之人,已然猜到此次回京,定然會是秦開復為他設下的萬丈陷阱。


    所以,他選擇了詐死,避秦開復的鋒芒,在江湖之中建立一番事業,等待年少的太子和束家少爺成長,以復正統。


    是的,他從未放棄過,就算這二十年來,太子和束胤炎杳無音信,樓康也沒有放棄過。


    不僅僅是胸膛內的那顆忠君之心,也是為了報束瀾的知遇之恩。


    所以,在四年前,梵天樓聲名鵲起,束胤炎的魔頭之名不脛而走時,他已經隱隱猜到,梵天樓的人,就是他為之苦苦堅持的人!


    那時候,他就開始聯絡五大門派的掌門和其他兩莊莊主,四年來一直在恰談結盟之事。


    隻能說,盛世光輝太過明亮,結盟之事竟然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碧水山莊,心明映月。


    這就是碧水之心,樓伯安之心。


    束胤炎心裏確實懷有感激,與江湖結盟之事確實對現階段的他和司凡而言是利大於弊,但是,這其中卻也藏著重大的危機,他想樓伯安不可能不知道。


    於是在短暫的敘舊之後,束胤炎正色道:「樓叔,你有沒有想過,而今同盟一成,這五派三莊中若有一個心有他意,豈不是將太子暴露在危險之境中了?」


    第44章 引蛇之效「小修」


    束胤炎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他還不是完全相信五派三莊的人。有些正派人士自詡是江湖正道,但那張義正言辭的麵目之下所藏的骯髒思想又有誰知道?


    當然,有些也並不是心思不正,隻是各為其主,立場不同罷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不同的立場註定會使他們成為敵人,到時候鹿死誰手,各憑本事而已。


    束胤炎這個問題的提出,並沒有難住樓伯安,樓伯安揚起一個自信的笑,目光淩厲卻泛著冷光,「少爺,這個擔心無非是多餘的,今日,卑職將五派四莊同太子結盟,原因有二,一則,為了壯大太子殿下復國的力量。二則,就是為了引出這深藏於江湖的秦賊勢力。我方行動了,秦賊敢不行動嗎?」


    「再者,少爺,明日就是先皇和包括老爺在內的上千戰士的忌日了,已經整整過了二十年了,我們不應該再什麽事也不做,這天下還是早日恢復司姓的好!」


    聞言,束胤炎若有所思,最後揚起揚起一個媚惑的笑,「樓叔,這就不用你擔心的,我想太子已將這天下瞭若指掌了,司氏江山指日可待。」


    「那卑職就靜候佳音了。」得了束胤炎這一句話,樓伯安心中的一塊石頭也就落地了,隻要能恢復正統,他不介意再蟄伏一段時間,二十年都等得了,他怎麽還會沒有耐心。


    束胤炎沒有再說什麽,轉瞬之間就已離開了湖心樓,越過粼粼湖麵,在竹影綽綽之處停下了身影。


    樓少凡見到束胤炎過來後,朝他點了點頭,青黑的目眸中,在銀色月光的折射下,似乎閃著崇敬的微芒。


    束胤炎回以一個淡笑,然後快步離開了竹影軒。


    ……


    束胤炎將手中的碗筷放下,看了一眼早已吃完飯,一直盯著自己看的司凡,也不問他為什麽看著自己,隻是語帶笑意的說道:「凡猜猜今天我見著誰了?」


    司凡伸手為束胤炎抹去唇上的水漬,很肯定的回答道:「武林盟主樓康,或許應該說是樓伯安樓將軍。」


    「哦,凡的消息倒是靈通。」束胤炎微微驚訝的挑眉,倒也沒有興蹤被人探尋的憤怒。


    「我早就知道樓康就是你爹的舊部樓伯安了,二十年了,得知我的存在,他是不會沉得住氣的,這樓伯安倒是一個忠心的。」


    「那凡定是不知,樓伯安與我所談之事。」任由司凡抓著自己的手,束胤炎嘴角勾勒著淡笑,慢慢的和司凡十指相扣。


    司凡也是大方的承認,「這我倒是不知。」隻是,握著束胤炎的手,越發的緊了。


    另一隻沒有被牽著的手描繪著司凡如山水畫般悠然的臉龐,束胤炎情不自禁的俯身,在他的唇上印上一個淡淡的吻。然後將今日在竹影軒所發生之事,盡數告訴了司凡。


    「樓伯安倒是有能耐的,這事做得不錯,以其讓蛇蟄伏在暗處,還不如將其引出,來一個甕中捉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算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扁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扁舟並收藏謀算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