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紅樓同人]紅樓沉浸式圍觀 作者:則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姨媽說:「這合適嗎?而且你們姨媽在那邊等著我呢。咱們要是等到掌櫃來了再去,黃花菜都涼了。你姨媽還以為咱們不願意掏這個錢呢。」
「那就先給一萬,媽現在就把錢拿去,先堵了姨媽的嘴,其他的別承諾,別說什麽不夠了再說,就跟姨媽說明白,如今市麵上買個像樣的院子也不過是兩萬兩,咱們家幫襯一半兒。」
薛蟠說:「妹妹,你在家裏麵不知道外邊的地價,現在一天翻了幾番了,以前兩萬兩銀子能買下一個不錯的院子,如今二十萬兩也買不到了。」
「咱們就當做不知道,就跟姨媽說,去年林老爺家的房子才花了不到兩萬兩銀子,如今這一萬兩先讓姨媽拿去用。」
薛姨媽隻能接了錢,看女兒態度堅定,說了句:「這事兒等我回來再說。」
拿著錢出門了。
薛蟠一看母親出門了,自己也不願意呆著,就說了一句:「我出去晃悠半天,晚上就回來了。妹妹別擔心,回頭你替我跟媽說一句就行。」
薛寶釵一個人在家裏守著,嘆口氣。
鶯兒給她端了茶水來,就說:「那一萬兩銀子轉眼就不見了,連個水花都起不來。回頭要是這裏的二太太再找咱們家太太說起缺錢怎麽辦?咱們還在人家家裏住著呢?人家家有喜事,咱們豈能不隨點份子?」
「隨份子是隨份子,你聽見誰家隨份子把家產隨裏麵的?」薛寶釵很煩躁,眼下京城的輿情就如同這夏季的陽光一樣,火熱火熱的。
可是薛家從裏麵占不到一點的便宜。
這讓薛寶釵有了一種危機感。
外麵丫鬟說:「老掌櫃來了。」
薛寶釵趕快出去,在客廳裏隔著屏風和老掌櫃的說話:「這次的消息放出來了,再加上京城裏麵也有這麽多娘娘的娘家,勢必會採購很多香料布匹。你老人家讓夥計們囤貨了嗎? 」
「布匹咱們家還有一些,香料卻有些入不得貴人的眼。這一次京城碰上這樣的大事兒,很多商家都能跟著發一筆財,說起來是發財了不假,也隻是跟在一些人後麵喝點剩湯罷了,咱們家也是這樣。」
「為什麽您這麽說?」
「不瞞姑娘,事兒出來之後我就派人往江南在京城設置的會館去了,問和咱們有買賣來往的人家,看能不能販賣些布料賺些差價,人家說上半年有大商人買了今明兩年所有的棉麻絲葛,外邊兒想買是丁點兒都沒門路。
姑娘,若是這個消息是真的咱們隻能賣一點兒庫裏麵的存貨吃點剩湯剩菜。」
薛寶釵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咱們在其他地方也有店鋪,從其他地方調貨入京,您覺得如何?」
「姑娘,您沒看到咱們眼下的大難嗎?」
薛寶釵一凜:「請說?」
「咱們是皇商,是要給宮裏供貨的啊!南方的布料和棉線生絲麻料全部被人買了,一點都沒給咱們留下,明年還不知道收成怎麽樣呢?人家都已經付錢了。咱們要是從各地供貨支撐京城,拿什麽供應宮裏?
就算是靠著庫存把今年的差事應付過去,明年怎麽辦?送不了上用的布匹,戶部追究起來又該怎麽交代?」
薛寶釵頓時坐不住了,隻覺得天旋地轉。
這事兒對薛家來說,真的是大難啊!
第163章 一碰壁
薛寶釵這時候隻想保住皇商的名頭, 賺錢的事兒這時候已經不敢再想了。
「讓各地先把那些上好的綾羅綢緞收起來,京城裏會做生意的人多的是,若是有人這個時候出城到別的地方把這些貨收起來到京城販賣也是有的。咱們這個時候先別賣, 全部運到京城來,堆放在咱們的庫房裏麵, 讓人照顧好了, 等到年底的時候送到戶部去交差。
先把今年的事兒應付過去,至於明年......」
薛寶釵想了想,跟外邊的老掌櫃說:「明年咱們該怎麽辦? 」
老掌櫃對這個問題也有應對的辦法:很簡單,現在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把自家的好布料全部扣下來, 保住庫存。另外就是拿錢哪怕是賠本也要去其他的地方把那些好布料全部收上來。
光這些還不足以應付年底和明年年底兩次交差的事兒。
「......一直以來,上用和官用的布料全是往宮裏麵孝敬的, 也是咱們每年往戶部交差的大頭,這些布料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就是咱們拿錢也沒地方買,咱們家的鋪子裏更不敢販賣這些東西。
想要把這些交差的大頭兒給找出來,還是要往這些富貴人家去踅摸。姑娘, 榮國府的庫房裏肯定有這些料子, 您先去借一些出來,後年咱們家加倍的還。」
這個主意好是好, 薛寶釵有些為難,因為榮國府現下要迎接娘娘,要迎接娘娘就要用大量的布料。給娘娘用的布料大部分都是上用或者官用的。
薛寶釵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就算是咱們把榮國府的庫房搬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交完差事?」
「榮國府裏麵的料子如果不能全部頂上,還有王家。姑娘, 這個時候無論如何要保住咱們皇商的名頭才行。趁著一些權貴人家還沒反應過來,先買,送禮, 用盡各種法子先把布料弄出來,還是那句話,要先保住薛家皇商的資格。
這事兒就靠您和太太大爺了,小老兒先去把外麵的布料收回來,看看那些料子好,能當成官用的料子交差。往年這麽做過,被戶部訓斥了幾次了,隻求這次還能糊弄過去吧。」
「那就先給一萬,媽現在就把錢拿去,先堵了姨媽的嘴,其他的別承諾,別說什麽不夠了再說,就跟姨媽說明白,如今市麵上買個像樣的院子也不過是兩萬兩,咱們家幫襯一半兒。」
薛蟠說:「妹妹,你在家裏麵不知道外邊的地價,現在一天翻了幾番了,以前兩萬兩銀子能買下一個不錯的院子,如今二十萬兩也買不到了。」
「咱們就當做不知道,就跟姨媽說,去年林老爺家的房子才花了不到兩萬兩銀子,如今這一萬兩先讓姨媽拿去用。」
薛姨媽隻能接了錢,看女兒態度堅定,說了句:「這事兒等我回來再說。」
拿著錢出門了。
薛蟠一看母親出門了,自己也不願意呆著,就說了一句:「我出去晃悠半天,晚上就回來了。妹妹別擔心,回頭你替我跟媽說一句就行。」
薛寶釵一個人在家裏守著,嘆口氣。
鶯兒給她端了茶水來,就說:「那一萬兩銀子轉眼就不見了,連個水花都起不來。回頭要是這裏的二太太再找咱們家太太說起缺錢怎麽辦?咱們還在人家家裏住著呢?人家家有喜事,咱們豈能不隨點份子?」
「隨份子是隨份子,你聽見誰家隨份子把家產隨裏麵的?」薛寶釵很煩躁,眼下京城的輿情就如同這夏季的陽光一樣,火熱火熱的。
可是薛家從裏麵占不到一點的便宜。
這讓薛寶釵有了一種危機感。
外麵丫鬟說:「老掌櫃來了。」
薛寶釵趕快出去,在客廳裏隔著屏風和老掌櫃的說話:「這次的消息放出來了,再加上京城裏麵也有這麽多娘娘的娘家,勢必會採購很多香料布匹。你老人家讓夥計們囤貨了嗎? 」
「布匹咱們家還有一些,香料卻有些入不得貴人的眼。這一次京城碰上這樣的大事兒,很多商家都能跟著發一筆財,說起來是發財了不假,也隻是跟在一些人後麵喝點剩湯罷了,咱們家也是這樣。」
「為什麽您這麽說?」
「不瞞姑娘,事兒出來之後我就派人往江南在京城設置的會館去了,問和咱們有買賣來往的人家,看能不能販賣些布料賺些差價,人家說上半年有大商人買了今明兩年所有的棉麻絲葛,外邊兒想買是丁點兒都沒門路。
姑娘,若是這個消息是真的咱們隻能賣一點兒庫裏麵的存貨吃點剩湯剩菜。」
薛寶釵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咱們在其他地方也有店鋪,從其他地方調貨入京,您覺得如何?」
「姑娘,您沒看到咱們眼下的大難嗎?」
薛寶釵一凜:「請說?」
「咱們是皇商,是要給宮裏供貨的啊!南方的布料和棉線生絲麻料全部被人買了,一點都沒給咱們留下,明年還不知道收成怎麽樣呢?人家都已經付錢了。咱們要是從各地供貨支撐京城,拿什麽供應宮裏?
就算是靠著庫存把今年的差事應付過去,明年怎麽辦?送不了上用的布匹,戶部追究起來又該怎麽交代?」
薛寶釵頓時坐不住了,隻覺得天旋地轉。
這事兒對薛家來說,真的是大難啊!
第163章 一碰壁
薛寶釵這時候隻想保住皇商的名頭, 賺錢的事兒這時候已經不敢再想了。
「讓各地先把那些上好的綾羅綢緞收起來,京城裏會做生意的人多的是,若是有人這個時候出城到別的地方把這些貨收起來到京城販賣也是有的。咱們這個時候先別賣, 全部運到京城來,堆放在咱們的庫房裏麵, 讓人照顧好了, 等到年底的時候送到戶部去交差。
先把今年的事兒應付過去,至於明年......」
薛寶釵想了想,跟外邊的老掌櫃說:「明年咱們該怎麽辦? 」
老掌櫃對這個問題也有應對的辦法:很簡單,現在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把自家的好布料全部扣下來, 保住庫存。另外就是拿錢哪怕是賠本也要去其他的地方把那些好布料全部收上來。
光這些還不足以應付年底和明年年底兩次交差的事兒。
「......一直以來,上用和官用的布料全是往宮裏麵孝敬的, 也是咱們每年往戶部交差的大頭,這些布料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就是咱們拿錢也沒地方買,咱們家的鋪子裏更不敢販賣這些東西。
想要把這些交差的大頭兒給找出來,還是要往這些富貴人家去踅摸。姑娘, 榮國府的庫房裏肯定有這些料子, 您先去借一些出來,後年咱們家加倍的還。」
這個主意好是好, 薛寶釵有些為難,因為榮國府現下要迎接娘娘,要迎接娘娘就要用大量的布料。給娘娘用的布料大部分都是上用或者官用的。
薛寶釵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就算是咱們把榮國府的庫房搬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交完差事?」
「榮國府裏麵的料子如果不能全部頂上,還有王家。姑娘, 這個時候無論如何要保住咱們皇商的名頭才行。趁著一些權貴人家還沒反應過來,先買,送禮, 用盡各種法子先把布料弄出來,還是那句話,要先保住薛家皇商的資格。
這事兒就靠您和太太大爺了,小老兒先去把外麵的布料收回來,看看那些料子好,能當成官用的料子交差。往年這麽做過,被戶部訓斥了幾次了,隻求這次還能糊弄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