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紅樓同人]紅樓沉浸式圍觀 作者:則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在江南地界作威作福,早有驕矜的氣概了,看不上咱們家,更看不上兩個老爺的窩裏橫。但是你問問他們有沒有生出謀反的心思,我跟你說沒有!
他們看不上窩裏橫,其實也隻是在江南橫一橫,要真的是有幾分狂傲,怎麽會把女兒許給北靜王,北靜王什麽心思他們家不是不知道,說白了還是知道接下來家族困頓,要借著北靜王府破局。
北靜王也不行,這人是個白麵書生,缺那中橫刀立馬的膽氣,有這個膽氣的是南安王府。
我就說這次不會有事兒,因為南安王府等著北靜王不老實呢,擒獲叛王,這多大的功勳啊,他們家就缺這樣一個名頭,好重新正大光明的掌握兵權,南安王府豈有放過的道理?」
「您怎麽知道南安王府盼著北靜王府出昏招?」
「雲丫頭跟我說了那麽多,說家裏為了去觀禮給女眷早早的準備了衣服釵環,他們家和北靜王府不是一路人,這麽早準備什麽?都是事兒快到跟前了再準備,咱們家我隻是吩咐你一句,你是不是也是快到事兒前了才把衣服拿出來?
而且你表叔家的女孩也不會在婚禮上找婆家,那場麵亂糟糟的,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家裏的女孩能拉出去讓人評頭論足?都不用親自去,自然不用特意打扮。
而且你表叔家裏節省的很,這麽做與以前的節儉大相逕庭,隻怕是準備慶祝時候穿的。為什麽慶祝?」
「所以?」
「所以這婚事太太平平,不會出事。北靜王府裏也有能人,不會讓事情難以收場。」
雲芳嘆口氣:「可惜了我去不了,我還想見識一下王府迎親的大喜事呢。」
雲芳因為給祖父守孝所以不方麵出門,年前說陪著老太太去北靜王府的事兒自然要作廢。
「有什麽好可惜的,不過是場麵大了一點,飯菜多了一點,去的人家富貴了一點。就因為熱鬧,有多少人家都羨慕這種用錢堆起來的熱鬧。說起來人的想法也怪著呢,以前我也喜歡熱鬧,喜聚不喜散,如今多少有點看開了。」
「這話怎麽說?」
「因為知道富貴在身,我就是去地下了,大老爺二老爺不至於沒了下場,所以不用巴巴的維持體麵,不用想著所有事都四角俱全,不用想著家裏有四麵八方的來賓,更不用盼著親戚們跟以前那樣捧著咱們家。如今想開了,所以也沒有以前那樣執著了。」
雲芳也理解,問道:「您這次去帶誰去啊?從早上到下午,如果沒有個人在旁邊妥當地伺候您,怕您坐不了那麽長時間。」
「就帶你二嫂子去吧,你二嫂子能說會道。你和你大嫂子都不行,姑娘們也不好帶過去,你太太和二太太,我真怕你太太不知道說點什麽,如今咱們家剛出了一位娘娘,二太太所到之處雖受歡迎,但是到底是有了些驕傲。
過一段時間再帶二太太出去吧,你在家裏麵把家給看好了。到時候家裏麵兒肯定有人想跑出去看熱鬧,約束好別亂跑。」
沒兩天,江南的船隊到了碼頭。
榮國府裏關於娘娘的事兒算是辦完了,但是往後開支加了一條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要給宮裏麵的娘娘送禮。
雲芳把這件事吩咐下去之後讓人登記造冊,以便記錄每年的節氣給娘娘送了什麽。
王熙鳳就在一邊說:「你別不高興,就當是嫁出去了一個姑娘,就是把姑娘嫁出去每年來往不也是要送禮的?你天天在家裏麵坐,你娘家隔三差五給你送點東西來,這難道不是補貼你?雖然你不稀罕罷了。」
「怎麽不稀罕?單單我娘惦記著我我就稀罕。」說到這裏,雲芳想起王熙鳳沒了父母,也不再接著說,而是用手揉了揉太陽穴,換了一個話題:「你這樣一說,我心裏麵就平靜多了。不管怎麽說嫁出去一個姑娘還要準備嫁妝呢。就大姑娘這個身份肯定要準備幾千兩銀子。」
「幾千兩銀子,你怕是不知道二太太的一番慈母心!你們家就你這一個姑奶奶,給你準備了多少?你這份嫁妝在京城裏麵不說頭一份兒的也絕對排的上號了。光房子就給了你兩處,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現在不行了,現在新王妃的嫁妝比你多。我聽說現在一船一船地往下卸貨呢,碼頭已經擺滿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誰家見過這樣的架勢。」
雲芳自然說自己哪敢跟王妃比,不過說起這件事兒,雲芳倒是想起一件舊事來。
「你知不知道你成親的時候花轎從你們王家出來,從外城繞了一圈兒來寧榮街,正好路過我們胡同外邊的那條街上,我們一群人擠著看你的花轎。你路過之後大半年,我們胡同裏麵的人一說起來就羨慕你當時的那個排場。」
「哎呦,還有這事兒呢?」
雲芳點頭:「我帶著香草也去看,還記得你花轎上黃銅擦的鋥亮,當時人多,沒看幾眼就看不見了。」
王熙鳳就笑嘻嘻的:「可見咱們是有緣分的,上半年你看我,下半年你就進門了。」
兩個人對著哈哈笑,這時候花廳外麵林黛玉帶著丫鬟紫鵑來了。
平兒立即招呼她們進來:「林姑娘來了,林姑娘可是稀客。」
林黛玉用一把團扇掩著半張臉眉眼帶笑的進來了。
王熙鳳招呼平兒:「給姑娘倒茶。」
黃晶扶著林黛玉坐下,雲芳問:「妹妹有事兒派人來知會一聲,怎麽親自來了?」
他們看不上窩裏橫,其實也隻是在江南橫一橫,要真的是有幾分狂傲,怎麽會把女兒許給北靜王,北靜王什麽心思他們家不是不知道,說白了還是知道接下來家族困頓,要借著北靜王府破局。
北靜王也不行,這人是個白麵書生,缺那中橫刀立馬的膽氣,有這個膽氣的是南安王府。
我就說這次不會有事兒,因為南安王府等著北靜王不老實呢,擒獲叛王,這多大的功勳啊,他們家就缺這樣一個名頭,好重新正大光明的掌握兵權,南安王府豈有放過的道理?」
「您怎麽知道南安王府盼著北靜王府出昏招?」
「雲丫頭跟我說了那麽多,說家裏為了去觀禮給女眷早早的準備了衣服釵環,他們家和北靜王府不是一路人,這麽早準備什麽?都是事兒快到跟前了再準備,咱們家我隻是吩咐你一句,你是不是也是快到事兒前了才把衣服拿出來?
而且你表叔家的女孩也不會在婚禮上找婆家,那場麵亂糟糟的,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家裏的女孩能拉出去讓人評頭論足?都不用親自去,自然不用特意打扮。
而且你表叔家裏節省的很,這麽做與以前的節儉大相逕庭,隻怕是準備慶祝時候穿的。為什麽慶祝?」
「所以?」
「所以這婚事太太平平,不會出事。北靜王府裏也有能人,不會讓事情難以收場。」
雲芳嘆口氣:「可惜了我去不了,我還想見識一下王府迎親的大喜事呢。」
雲芳因為給祖父守孝所以不方麵出門,年前說陪著老太太去北靜王府的事兒自然要作廢。
「有什麽好可惜的,不過是場麵大了一點,飯菜多了一點,去的人家富貴了一點。就因為熱鬧,有多少人家都羨慕這種用錢堆起來的熱鬧。說起來人的想法也怪著呢,以前我也喜歡熱鬧,喜聚不喜散,如今多少有點看開了。」
「這話怎麽說?」
「因為知道富貴在身,我就是去地下了,大老爺二老爺不至於沒了下場,所以不用巴巴的維持體麵,不用想著所有事都四角俱全,不用想著家裏有四麵八方的來賓,更不用盼著親戚們跟以前那樣捧著咱們家。如今想開了,所以也沒有以前那樣執著了。」
雲芳也理解,問道:「您這次去帶誰去啊?從早上到下午,如果沒有個人在旁邊妥當地伺候您,怕您坐不了那麽長時間。」
「就帶你二嫂子去吧,你二嫂子能說會道。你和你大嫂子都不行,姑娘們也不好帶過去,你太太和二太太,我真怕你太太不知道說點什麽,如今咱們家剛出了一位娘娘,二太太所到之處雖受歡迎,但是到底是有了些驕傲。
過一段時間再帶二太太出去吧,你在家裏麵把家給看好了。到時候家裏麵兒肯定有人想跑出去看熱鬧,約束好別亂跑。」
沒兩天,江南的船隊到了碼頭。
榮國府裏關於娘娘的事兒算是辦完了,但是往後開支加了一條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要給宮裏麵的娘娘送禮。
雲芳把這件事吩咐下去之後讓人登記造冊,以便記錄每年的節氣給娘娘送了什麽。
王熙鳳就在一邊說:「你別不高興,就當是嫁出去了一個姑娘,就是把姑娘嫁出去每年來往不也是要送禮的?你天天在家裏麵坐,你娘家隔三差五給你送點東西來,這難道不是補貼你?雖然你不稀罕罷了。」
「怎麽不稀罕?單單我娘惦記著我我就稀罕。」說到這裏,雲芳想起王熙鳳沒了父母,也不再接著說,而是用手揉了揉太陽穴,換了一個話題:「你這樣一說,我心裏麵就平靜多了。不管怎麽說嫁出去一個姑娘還要準備嫁妝呢。就大姑娘這個身份肯定要準備幾千兩銀子。」
「幾千兩銀子,你怕是不知道二太太的一番慈母心!你們家就你這一個姑奶奶,給你準備了多少?你這份嫁妝在京城裏麵不說頭一份兒的也絕對排的上號了。光房子就給了你兩處,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現在不行了,現在新王妃的嫁妝比你多。我聽說現在一船一船地往下卸貨呢,碼頭已經擺滿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誰家見過這樣的架勢。」
雲芳自然說自己哪敢跟王妃比,不過說起這件事兒,雲芳倒是想起一件舊事來。
「你知不知道你成親的時候花轎從你們王家出來,從外城繞了一圈兒來寧榮街,正好路過我們胡同外邊的那條街上,我們一群人擠著看你的花轎。你路過之後大半年,我們胡同裏麵的人一說起來就羨慕你當時的那個排場。」
「哎呦,還有這事兒呢?」
雲芳點頭:「我帶著香草也去看,還記得你花轎上黃銅擦的鋥亮,當時人多,沒看幾眼就看不見了。」
王熙鳳就笑嘻嘻的:「可見咱們是有緣分的,上半年你看我,下半年你就進門了。」
兩個人對著哈哈笑,這時候花廳外麵林黛玉帶著丫鬟紫鵑來了。
平兒立即招呼她們進來:「林姑娘來了,林姑娘可是稀客。」
林黛玉用一把團扇掩著半張臉眉眼帶笑的進來了。
王熙鳳招呼平兒:「給姑娘倒茶。」
黃晶扶著林黛玉坐下,雲芳問:「妹妹有事兒派人來知會一聲,怎麽親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