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紅樓同人]紅樓沉浸式圍觀 作者:則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熙鳳也覺得事兒有點不對勁,一般賈瑭送家書用的驛站,沒派人回來過,怎麽就派人回來了。
老太太心裏也這麽想,對王熙鳳說:「你先回去,我等著芳丫頭的消息。」
王熙鳳聽了正要走,老太太想起來馬道婆的話,叫住了王熙鳳說:「你把賈璉叫回來,跟他說,要是瑭兒有個不好,讓他去江南看看。」
王熙鳳聽了立即派人找賈璉,平兒跟著王熙鳳,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平兒還在說:「我昨日聽見老太太屋子裏的玻璃說,那馬道婆來咱們家,看到了三奶奶說她夫宮有一些不妥。看來這要應驗了。」
王熙鳳立即說:「別瞎說,三奶奶這三把火還沒燒起來呢,小心撞到她手裏。」
這話也有人在王夫人跟前說,王夫人正在念經,她聽了轉身問:「這是真的?」
說話的王榮家的,王榮一家也是王夫人的陪嫁,王夫人最得力的周瑞一家已經被送還到王家去了。除了周瑞家,像是錢啟,張華,吳興這些,都被賈赦帶人把他們的家財查了一遍,大部分都充公了,也有一小部分被賈赦扣下來。這些人家傷筋動骨,除了這幾家,還有趙姨娘的娘家兄弟趙國基因為不得用辛免於難,但是趙家因為出了趙姨娘這個人常常給王夫人添堵,所以趙家到現在碰到王夫人無人可用的時候,仍然出不了頭,現在是平時不出頭的王榮家伺候王夫人,聽從王夫人吩咐。
「馬道婆是這麽說的,老太太屋子裏都知道,老太太還特意讓馬道婆給三爺點燈了呢。」
王夫人一聽,嘴裏說:「阿彌陀佛,隻求佛祖保佑瑭兒。」
說著嘴角向上,但是極力抿著。
王榮家的沒聽懂她的意思,反而說了一句:「或許三爺沒事兒,聽說馬道婆還是很靈驗的,若是她回去點了燈,必能遇難成祥。」
王夫人看了一眼王榮家的,她雖然喜歡蠢笨的,但是不是喜歡真笨的,王榮家的就這個笨了點。
雲芳出門回到了東院,跟著賈瑭的小廝看到她立即說:「三爺有要緊的話讓小的傳口信,奶奶請屏退左右。」
香草留了下來,其他人都退下去了。
小廝說:「奴才們跟著三爺在高郵湖附近遇到了兩個人,這兩個人說是平安州節度使派去的,要跟著三爺效命,還說三奶奶您給他們送信了,有信物為證,他們要聽三爺的,還說請三爺回程的時候安排在一個地方,有兄弟要拜見。
三爺本來正納悶呢,又收到了您的信,三爺隻覺得京中怕是有事兒,要不然也不會有平安州的人尋去。特意讓小的回來,借著取換衣服的藉口問問您,如今家裏怎麽樣了?」
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封信來,這是家書,都是一些思念的話,重要的不敢寫在上麵,就靠口信了。
雲芳一邊拆信一邊問:「三爺最近可好,有沒有生病,最近忙不忙累不累?」
「忙了一些,也不算累,就是要整日騎馬,三爺瘦多了,但是沒病。京中工部的官員有幾個病了的,已經坐船回來了,三爺說他大概在秋末回來。」
雲芳看了信,對這個小廝說「你先去給老爺太太請安,就說替三爺報平安,我隨後寫信,帶著你去老太太跟前,這些話是能跟老太太說的,你照實說就行。回頭你回家一趟也見見你的家人,你兄弟如今跟著幾個買辦跑腿呢,家裏也不缺吃穿,你媳婦給你生了個丫頭,如今在家裏照顧著。你回去住一夜,明日一早出門。」
小廝聽了領命下去,雲芳想了想,提筆寫了信,這信裏隻說了自己在什麽狀態下當家,把一些公開的事兒寫到了紙上告訴了賈瑭。這其中香店的事情別人不清楚,但是賈瑭對兩口子名下有什麽產業非常清楚,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趁著這個機會,雲芳還想把茶葉生意的事兒跟賈瑭也說了,這個是要讓小廝帶口信回去的。
老太太等了半天,終於等來了消息,揮了揮手,溫言讓小廝回家和家人團聚,屋子裏隻剩下她和雲芳。
「既然那些老兄弟找去了,我也放心了。回頭等瑭兒回來了,我再囑咐他,這時候家裏別出事兒了。家裏平平安安的,對瑭兒來說就是好消息了。」
雲芳答應了一句。
雲芳看著老太太,端了果盤放到她跟前,小心的說:「我回我娘家,聽我母親說她遇到了北靜王府的太妃,太妃去寺裏請大師給北靜王合八字。太妃很客氣,對我母親說王府與咱們家很親近。」
說著把一隻青蘋果遞給老太太,老太太手裏接著,看了看雲芳,很滿意雲芳的敏銳:「以前關係好,咱們家幾代國公爺和幾代王爺都有交情。你去前麵榮禧堂看了嗎?有王爺題寫的楹聯。當日是並肩作戰,自然是比人家更親近一點。隻不過太宗皇帝坐朝之後,各家的爵位遞減承襲,唯獨北靜王例外。」
為什麽例外?
當然是北靜王手裏還有大權,別的王府頂多是有一些屬官,但是北靜王府官員眾多,儼然是一處小朝廷。
老太太就說:「一直以來王府都和咱們家關係好,十分親近,四王八公,北靜王待咱們和寧國府與別家不同。」
雲芳明白了,對待賈家不同就在於榮國府手裏還有平安州這一處勢力。
老太太接著說:「甄家一直在江南,但是他家的女孩一直往北嫁,你看上代人裏麵,他家有一個太妃,這個太妃與眾不同,在宮裏有好名聲,對今上幼年的時候也頗為照顧,今上也十分感念她的恩典。聽說也是十分經常照顧你元春姐姐,回頭往她們家送禮,多送一點,也是為了答謝她們對你元春姐姐的照顧。這一輩,他們家的一姑娘是嫡出的,十分出眾,與王府聯姻也說的過去。」
老太太心裏也這麽想,對王熙鳳說:「你先回去,我等著芳丫頭的消息。」
王熙鳳聽了正要走,老太太想起來馬道婆的話,叫住了王熙鳳說:「你把賈璉叫回來,跟他說,要是瑭兒有個不好,讓他去江南看看。」
王熙鳳聽了立即派人找賈璉,平兒跟著王熙鳳,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平兒還在說:「我昨日聽見老太太屋子裏的玻璃說,那馬道婆來咱們家,看到了三奶奶說她夫宮有一些不妥。看來這要應驗了。」
王熙鳳立即說:「別瞎說,三奶奶這三把火還沒燒起來呢,小心撞到她手裏。」
這話也有人在王夫人跟前說,王夫人正在念經,她聽了轉身問:「這是真的?」
說話的王榮家的,王榮一家也是王夫人的陪嫁,王夫人最得力的周瑞一家已經被送還到王家去了。除了周瑞家,像是錢啟,張華,吳興這些,都被賈赦帶人把他們的家財查了一遍,大部分都充公了,也有一小部分被賈赦扣下來。這些人家傷筋動骨,除了這幾家,還有趙姨娘的娘家兄弟趙國基因為不得用辛免於難,但是趙家因為出了趙姨娘這個人常常給王夫人添堵,所以趙家到現在碰到王夫人無人可用的時候,仍然出不了頭,現在是平時不出頭的王榮家伺候王夫人,聽從王夫人吩咐。
「馬道婆是這麽說的,老太太屋子裏都知道,老太太還特意讓馬道婆給三爺點燈了呢。」
王夫人一聽,嘴裏說:「阿彌陀佛,隻求佛祖保佑瑭兒。」
說著嘴角向上,但是極力抿著。
王榮家的沒聽懂她的意思,反而說了一句:「或許三爺沒事兒,聽說馬道婆還是很靈驗的,若是她回去點了燈,必能遇難成祥。」
王夫人看了一眼王榮家的,她雖然喜歡蠢笨的,但是不是喜歡真笨的,王榮家的就這個笨了點。
雲芳出門回到了東院,跟著賈瑭的小廝看到她立即說:「三爺有要緊的話讓小的傳口信,奶奶請屏退左右。」
香草留了下來,其他人都退下去了。
小廝說:「奴才們跟著三爺在高郵湖附近遇到了兩個人,這兩個人說是平安州節度使派去的,要跟著三爺效命,還說三奶奶您給他們送信了,有信物為證,他們要聽三爺的,還說請三爺回程的時候安排在一個地方,有兄弟要拜見。
三爺本來正納悶呢,又收到了您的信,三爺隻覺得京中怕是有事兒,要不然也不會有平安州的人尋去。特意讓小的回來,借著取換衣服的藉口問問您,如今家裏怎麽樣了?」
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封信來,這是家書,都是一些思念的話,重要的不敢寫在上麵,就靠口信了。
雲芳一邊拆信一邊問:「三爺最近可好,有沒有生病,最近忙不忙累不累?」
「忙了一些,也不算累,就是要整日騎馬,三爺瘦多了,但是沒病。京中工部的官員有幾個病了的,已經坐船回來了,三爺說他大概在秋末回來。」
雲芳看了信,對這個小廝說「你先去給老爺太太請安,就說替三爺報平安,我隨後寫信,帶著你去老太太跟前,這些話是能跟老太太說的,你照實說就行。回頭你回家一趟也見見你的家人,你兄弟如今跟著幾個買辦跑腿呢,家裏也不缺吃穿,你媳婦給你生了個丫頭,如今在家裏照顧著。你回去住一夜,明日一早出門。」
小廝聽了領命下去,雲芳想了想,提筆寫了信,這信裏隻說了自己在什麽狀態下當家,把一些公開的事兒寫到了紙上告訴了賈瑭。這其中香店的事情別人不清楚,但是賈瑭對兩口子名下有什麽產業非常清楚,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趁著這個機會,雲芳還想把茶葉生意的事兒跟賈瑭也說了,這個是要讓小廝帶口信回去的。
老太太等了半天,終於等來了消息,揮了揮手,溫言讓小廝回家和家人團聚,屋子裏隻剩下她和雲芳。
「既然那些老兄弟找去了,我也放心了。回頭等瑭兒回來了,我再囑咐他,這時候家裏別出事兒了。家裏平平安安的,對瑭兒來說就是好消息了。」
雲芳答應了一句。
雲芳看著老太太,端了果盤放到她跟前,小心的說:「我回我娘家,聽我母親說她遇到了北靜王府的太妃,太妃去寺裏請大師給北靜王合八字。太妃很客氣,對我母親說王府與咱們家很親近。」
說著把一隻青蘋果遞給老太太,老太太手裏接著,看了看雲芳,很滿意雲芳的敏銳:「以前關係好,咱們家幾代國公爺和幾代王爺都有交情。你去前麵榮禧堂看了嗎?有王爺題寫的楹聯。當日是並肩作戰,自然是比人家更親近一點。隻不過太宗皇帝坐朝之後,各家的爵位遞減承襲,唯獨北靜王例外。」
為什麽例外?
當然是北靜王手裏還有大權,別的王府頂多是有一些屬官,但是北靜王府官員眾多,儼然是一處小朝廷。
老太太就說:「一直以來王府都和咱們家關係好,十分親近,四王八公,北靜王待咱們和寧國府與別家不同。」
雲芳明白了,對待賈家不同就在於榮國府手裏還有平安州這一處勢力。
老太太接著說:「甄家一直在江南,但是他家的女孩一直往北嫁,你看上代人裏麵,他家有一個太妃,這個太妃與眾不同,在宮裏有好名聲,對今上幼年的時候也頗為照顧,今上也十分感念她的恩典。聽說也是十分經常照顧你元春姐姐,回頭往她們家送禮,多送一點,也是為了答謝她們對你元春姐姐的照顧。這一輩,他們家的一姑娘是嫡出的,十分出眾,與王府聯姻也說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