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紅樓同人]紅樓沉浸式圍觀 作者:則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芳知道有話不讓自己聽,就應了一聲出來。
用頭髮絲都能想明白,讓自己出來是怕自己臉皮薄,而且這時代的女孩子都矜持,對說婆家的事兒向來羞澀,所以這種事也不會當著當事人的麵說出來。
雲芳走了之後,她奶奶就說:「正好今天話趕話說到這裏了,最近咱們家那些久不聯繫的親戚突然上門,我和兒媳婦是忙了好幾天,跟趕場一樣接待了一家又一家。本來不想搭理,但是怕人家說咱們家抖起來了不認親戚了,到底對孩子們的名聲不好。
再者,他們上門也說了不少好媒茬,二孫子和小孫女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所以我今日聽聽你們爺倆是什麽意思。」
殷慶的意思很簡單:「這事兒先不急,如今咱們住在這裏不合適了。前幾日老大和我說趕快找一處大宅子搬家,要不然往後門檻低了,人人都能進咱們家的門。
我想著,他和其他大人往來應酬,咱們這樣的小門小戶到底是失了氣派。如今沒個正經書房,茶房廚房放在一起,端出來的茶水都帶著油星子,讓客人看著笑話。
再有就是,他們兄弟年紀都大了,以前因為家貧,老大也不好說親,兄弟兩個還擠在一個院子裏,看著也不像話。誰家的閨秀嫁進來還要和小叔子擠一個院子住著的?也要給他們兄弟安排體麵的奴僕跟著出門辦事,這事兒多的一樁樁的,我想想都頭暈。
所以先搬家,搬家之後等老大那邊的消息,他的親事兒定下來了才好給他弟弟妹妹說親,而且我兒子身份高,不會娶小門小戶家的女孩,到時候能帶著他弟弟妹妹也能和高門大戶結親。總比現在在親戚裏麵找的強。」
老兩口聽著覺得妥當,隻是搬家買院子需要錢啊,錢從哪兒來啊!
老爺子慢慢的掙紮著坐起來,對殷慶說:「我知道官場的規矩,該怎麽拿,拿多少,都是可意會不可言說的,你要叮囑孩子,別為了眼下家裏用錢就壞了規矩。」
「您放心,咱們家的孩子不傻。」說完看了看外麵,湊近老爺子的耳朵邊:「我說了您可別漏出去,您大孫子前幾天跟我說了,再等幾日有官兒倒黴,要抄家,抄出來的府邸收拾一下咱們就能搬進去。」
老爺一聽,立即問:「要銀子嗎?」
「肯定要疏通一番,放心吧,他有分寸,我也盯著呢,不會壞了事兒的。」
老爺子的表情鬆了下來,殷慶的聲音不高也不低,老太太聽見了,於是一臉歡喜:「我先把話放在這裏,好院子要留給我孫女的。」
三個人說笑了一番,這時候飯菜做好了,雲芳和一個婆子進來,把桌子擺好,雲芳幫著把飯菜端上桌,開始給爺爺老爹斟酒。
老太太心疼她,拉著她坐下一起吃。剛吃了幾口,門簾掀起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進來了。臉上帶著怒氣,先是給爺爺奶奶請安,才跟老爹妹妹問好。
雲芳趕快站起來:「二哥快坐,我給你端飯去。」
因為午飯分成兩處,這邊四個人算是一處,另外一處是雲芳的娘楊太太和安姨娘。廚房裏的飯已經盛完了,雲芳要去東跨院問問還有剩的沒,有了給二哥端來。
這二哥坐下來就問老爺子:「爺爺,您說實話,咱們和寧榮街的榮國府有來往嗎?」
「現在沒有,以前他們家國公爺還在的時候,我每年過去請安的,當年你爹能出來當官也是託了國公爺的福氣,怎麽了?」
還真有來往!
二哥殷叡咬牙:「我今日在國子監下學,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榮國府的賈瑭,說是兩家當初有交情,往後要走動走動。」
殷慶沒當回事兒,最近來攀關係的人多的是,門第高的低的都有。
他想不明白的是,他這麽會來事兒的人,大兒子也是個滑不溜手的,怎麽小兒子就那麽耿直呢!人家說幾句客氣話,你接著怎麽了?一轉頭忘了不就行了,值得你生氣嗎?
雲芳端了飯進來,放到了殷叡跟前:「二哥快吃,等會就涼了。」
殷叡謝了一聲,說了一句:「我過幾天給妹妹帶花回來,我同窗家種的牡丹要分盆了,早說好的,他讓我過幾天去他們家搬。」
因為惦記著養花,下午雲芳就去找二哥,問問有幾盆,是大盆還是小盆,如果是小盆可以在屋子裏弄個架子。
殷叡是個藏不住話的,就對著雲芳絮絮叨叨的把賈瑭的事兒說了。
雲芳作為一個聽過寶黛釵三方感情糾葛的人,自認為對榮國府的人物都知道,卻沒聽過有賈瑭這個人啊!
於是問:「榮國府我倒是聽過,前些日子我聽娘和姨娘說榮寧二府辦喜事好大的排場,他們家的璉二爺娶媳婦,娶的是姻親王家的小姐。
王家的陪嫁簡直是十裏紅妝,門口街坊鄰居也說榮國府才是一等一的人家。那賈瑭是誰?沒聽說過他們家有這位爺啊?」
上個月榮國府的璉二爺娶親,娶的是王熙鳳。迎親的隊伍一路撒喜錢,引得小孩子們跟了一路,熱熱鬧鬧的。很多人在路邊圍觀新娘子的花轎,那轎子氣派,用黃銅裝飾,太陽一照金燦燦的,羨慕壞了很多人家的姑娘。
這件事被街坊們議論了好幾天,都說榮國府好氣派!所以雲芳說出榮國府的人物,家人就不覺得驚詫了。
「還能是誰?他們家的瑭三爺唄。」看雲芳一副迷瞪樣子,殷叡就解釋:「是賈璉他們那房的,也是嫡出,是賈璉他爹後娶進門的太太生的。」
用頭髮絲都能想明白,讓自己出來是怕自己臉皮薄,而且這時代的女孩子都矜持,對說婆家的事兒向來羞澀,所以這種事也不會當著當事人的麵說出來。
雲芳走了之後,她奶奶就說:「正好今天話趕話說到這裏了,最近咱們家那些久不聯繫的親戚突然上門,我和兒媳婦是忙了好幾天,跟趕場一樣接待了一家又一家。本來不想搭理,但是怕人家說咱們家抖起來了不認親戚了,到底對孩子們的名聲不好。
再者,他們上門也說了不少好媒茬,二孫子和小孫女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所以我今日聽聽你們爺倆是什麽意思。」
殷慶的意思很簡單:「這事兒先不急,如今咱們住在這裏不合適了。前幾日老大和我說趕快找一處大宅子搬家,要不然往後門檻低了,人人都能進咱們家的門。
我想著,他和其他大人往來應酬,咱們這樣的小門小戶到底是失了氣派。如今沒個正經書房,茶房廚房放在一起,端出來的茶水都帶著油星子,讓客人看著笑話。
再有就是,他們兄弟年紀都大了,以前因為家貧,老大也不好說親,兄弟兩個還擠在一個院子裏,看著也不像話。誰家的閨秀嫁進來還要和小叔子擠一個院子住著的?也要給他們兄弟安排體麵的奴僕跟著出門辦事,這事兒多的一樁樁的,我想想都頭暈。
所以先搬家,搬家之後等老大那邊的消息,他的親事兒定下來了才好給他弟弟妹妹說親,而且我兒子身份高,不會娶小門小戶家的女孩,到時候能帶著他弟弟妹妹也能和高門大戶結親。總比現在在親戚裏麵找的強。」
老兩口聽著覺得妥當,隻是搬家買院子需要錢啊,錢從哪兒來啊!
老爺子慢慢的掙紮著坐起來,對殷慶說:「我知道官場的規矩,該怎麽拿,拿多少,都是可意會不可言說的,你要叮囑孩子,別為了眼下家裏用錢就壞了規矩。」
「您放心,咱們家的孩子不傻。」說完看了看外麵,湊近老爺子的耳朵邊:「我說了您可別漏出去,您大孫子前幾天跟我說了,再等幾日有官兒倒黴,要抄家,抄出來的府邸收拾一下咱們就能搬進去。」
老爺一聽,立即問:「要銀子嗎?」
「肯定要疏通一番,放心吧,他有分寸,我也盯著呢,不會壞了事兒的。」
老爺子的表情鬆了下來,殷慶的聲音不高也不低,老太太聽見了,於是一臉歡喜:「我先把話放在這裏,好院子要留給我孫女的。」
三個人說笑了一番,這時候飯菜做好了,雲芳和一個婆子進來,把桌子擺好,雲芳幫著把飯菜端上桌,開始給爺爺老爹斟酒。
老太太心疼她,拉著她坐下一起吃。剛吃了幾口,門簾掀起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進來了。臉上帶著怒氣,先是給爺爺奶奶請安,才跟老爹妹妹問好。
雲芳趕快站起來:「二哥快坐,我給你端飯去。」
因為午飯分成兩處,這邊四個人算是一處,另外一處是雲芳的娘楊太太和安姨娘。廚房裏的飯已經盛完了,雲芳要去東跨院問問還有剩的沒,有了給二哥端來。
這二哥坐下來就問老爺子:「爺爺,您說實話,咱們和寧榮街的榮國府有來往嗎?」
「現在沒有,以前他們家國公爺還在的時候,我每年過去請安的,當年你爹能出來當官也是託了國公爺的福氣,怎麽了?」
還真有來往!
二哥殷叡咬牙:「我今日在國子監下學,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榮國府的賈瑭,說是兩家當初有交情,往後要走動走動。」
殷慶沒當回事兒,最近來攀關係的人多的是,門第高的低的都有。
他想不明白的是,他這麽會來事兒的人,大兒子也是個滑不溜手的,怎麽小兒子就那麽耿直呢!人家說幾句客氣話,你接著怎麽了?一轉頭忘了不就行了,值得你生氣嗎?
雲芳端了飯進來,放到了殷叡跟前:「二哥快吃,等會就涼了。」
殷叡謝了一聲,說了一句:「我過幾天給妹妹帶花回來,我同窗家種的牡丹要分盆了,早說好的,他讓我過幾天去他們家搬。」
因為惦記著養花,下午雲芳就去找二哥,問問有幾盆,是大盆還是小盆,如果是小盆可以在屋子裏弄個架子。
殷叡是個藏不住話的,就對著雲芳絮絮叨叨的把賈瑭的事兒說了。
雲芳作為一個聽過寶黛釵三方感情糾葛的人,自認為對榮國府的人物都知道,卻沒聽過有賈瑭這個人啊!
於是問:「榮國府我倒是聽過,前些日子我聽娘和姨娘說榮寧二府辦喜事好大的排場,他們家的璉二爺娶媳婦,娶的是姻親王家的小姐。
王家的陪嫁簡直是十裏紅妝,門口街坊鄰居也說榮國府才是一等一的人家。那賈瑭是誰?沒聽說過他們家有這位爺啊?」
上個月榮國府的璉二爺娶親,娶的是王熙鳳。迎親的隊伍一路撒喜錢,引得小孩子們跟了一路,熱熱鬧鬧的。很多人在路邊圍觀新娘子的花轎,那轎子氣派,用黃銅裝飾,太陽一照金燦燦的,羨慕壞了很多人家的姑娘。
這件事被街坊們議論了好幾天,都說榮國府好氣派!所以雲芳說出榮國府的人物,家人就不覺得驚詫了。
「還能是誰?他們家的瑭三爺唄。」看雲芳一副迷瞪樣子,殷叡就解釋:「是賈璉他們那房的,也是嫡出,是賈璉他爹後娶進門的太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