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路筆直,我們沿街向前既可抵達後城門,於是我鬆快地把韁繩在手上繞兩圈,由著目光散在街邊。
比起整裝肅穆的巡邏者,街邊的店鋪和行人的氣氛卻與在靜城所見差不了太多,來往交錯,一派熱烈。
右手邊高聳的牆像是什麽名貴的建築,有粉色溫柔的小花漫出來,灑下來的味道夢一般淡而遠,令我惆悵於一些遍尋而不得的回憶。
忽然,一抹雲青色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位青年,抱琴立在路口,被路過的人擠了個趔趄。
「我們快點吧。」聞鶴說著,腿上發力,馬蹄聲揚長而去。
我把剛才那一幕貼了個小標,放在心中,也跟了上去。
長河悠悠,淌得不緊不慢,從後城門出來,我們轉上小路,沿山前行,樹影婆娑中,夕陽落下,前方燃起了星點火光,像入夜的攬月閣,也像王妃的書房。
隻是無論是低頭奮筆疾書的沈敘,還是托腮凝望深思的王妃,都不在那裏,燈火深處,沒有我熟悉的身影。
來接我們的是個年輕人,看麵相也不比我大上太多,穿一身樸素的白,周身沒有任何累贅的首飾,眼下掛著憔悴。
聞鶴向他行禮,我才知道這是襄王殿下,趕緊跳下馬也跟著行禮,可惜沒規矩慣了,一下子張口結舌,連個好也問不出來。
他沒有計較,擺了擺手。
恰在此時,馬蹄疾奔,猝然勒在門口,滾下個人來。
虛瞄一眼,是那日王妃隊中的人,這讓我忽然提起心。
「王爺,」他顯然是奔波而來,喘息間已有嘶聲,「在下是靜娘娘身邊的人,先從小路而來,傳娘娘的話。」
說完這句,他大口吸著氣,試圖平緩下來。
「你慢慢說。」襄王回道。
我走上前去,把他從地上扶起來,舒展了身體,又上下幫他順氣,終於盼得他把話吐了出來:
「娘娘說,五日之內抵達,要事相商,請二位王爺耐心相候,不要輕舉妄動。」
「我會轉達兄長,你且去吧。」
我低下頭,草草吩咐他多走兩步,待氣血平息再坐下,避免傷身。
聞鶴用駐紮一詞,讓我以為我們要找的是軍帳一類的地方。實際上,現在我麵前是一座傍山的園子,曲徑幽末,寥無人聲。
「進來吧,」襄王轉了身為我們帶路,「此處是先皇賜予小王的舊宅,現下借作議事用。為著謹慎,隻在屋內點燈。久不住人,又不曾修繕,二位小心腳下。」
話音剛落,我就踢到了一顆橫在路邊的大石頭,腳趾吃痛,心中暗叫。
難怪靜王不曾露麵,我心想。
說起來,此人應當算得沈敘的弟弟?
他的臉在我腦海裏旋了旋,和沈敘的毫無相似之處,我又從未見過靜王摘下覆麵的白紗,所以也沒法對比,他們這兄弟三人,真是各個不同啊。
當然要先拜見靜王殿下,然而他正與人議事,不好叨擾太久,隻得草草了事,又由襄王引著向裏走。
「方才你們也聽到了,既然兄嫂那麽說,你們就先住下,有什麽事等她來了再議也好。」
「殿下,」聞鶴開口道,「駐軍何處?我去隨他們同住。」
「這個……」襄王帶著我們穿過黑漆漆的連廊,向園內走去,「幾乎都分散布於醴都周邊,隻留了一隊人馬護衛,你若是不想在這安頓,就同他們一起吧。」
她略施一禮,回身而去。
「小大夫你呢?」他又問我。
「但憑殿下安排就是。」我提了提手裏的藥箱,也就這點行禮,隨便給我個擱鋪蓋的地方都行。
他站下了,把一個房間指給我:
「臨時打掃出來的,還算幹淨。」
這回我好好行了個謝禮,準備進屋收拾一番,卻見他沒有行動的打算,一味站在那裏看我,於是好奇道:
「王爺還有什麽事麽?」
他撓了撓後腦,麵上透了點為難神色:
「不知小大夫了解多少……總之,皇後娘娘現下也在小王的園中,娘娘病著,先前一直是兄長帶來的沈大夫照看著,他一去,病情難免反覆……皇後娘娘於我們而言,事關重大,不能不上心,我聽說小大夫你是沈大夫的徒弟,也想把此事託付於你。我們如何,其實不幹皇後娘娘的事,於情於理都該許她求醫問藥,你看如何?」
我自然一口應下,他們之間的仇與恨我並不關心,來這裏隻是為了沈敘,在找到機會接近他之前,我隻是個大夫,治病救人,天經地義,至於病患是誰,一視同仁。
「若是其他人有需要,也請殿下交給我。」我一邊提起藥箱,跟他繼續向裏走,一邊補充道。
「對了,和師父一樣,我也姓沈。」
走廊盡頭的房門前立著個侍衛,帽簷低垂,麵目不清,對我們點了點頭,盔甲碰撞,金聲碎響。
他替我們開了門,襄王也一拱手,側身向著我,顯然是不打算與我同去。
「娘娘怕是不大想見我。」他略帶無奈。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自己跟著一位迎上來的女孩進門去了。
女孩穿得素淨,走起路來,肩頸端得穩重,為我掀起一層紗簾,低眉把我讓進去。
圓窗下坐著一位女子。
室內僅微光一盞,擱在她的手邊,小小一團火苗隻夠照亮她麵前的桌麵和腕上的一抹瑩澈,是一支幾近透明的玉鐲。<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比起整裝肅穆的巡邏者,街邊的店鋪和行人的氣氛卻與在靜城所見差不了太多,來往交錯,一派熱烈。
右手邊高聳的牆像是什麽名貴的建築,有粉色溫柔的小花漫出來,灑下來的味道夢一般淡而遠,令我惆悵於一些遍尋而不得的回憶。
忽然,一抹雲青色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位青年,抱琴立在路口,被路過的人擠了個趔趄。
「我們快點吧。」聞鶴說著,腿上發力,馬蹄聲揚長而去。
我把剛才那一幕貼了個小標,放在心中,也跟了上去。
長河悠悠,淌得不緊不慢,從後城門出來,我們轉上小路,沿山前行,樹影婆娑中,夕陽落下,前方燃起了星點火光,像入夜的攬月閣,也像王妃的書房。
隻是無論是低頭奮筆疾書的沈敘,還是托腮凝望深思的王妃,都不在那裏,燈火深處,沒有我熟悉的身影。
來接我們的是個年輕人,看麵相也不比我大上太多,穿一身樸素的白,周身沒有任何累贅的首飾,眼下掛著憔悴。
聞鶴向他行禮,我才知道這是襄王殿下,趕緊跳下馬也跟著行禮,可惜沒規矩慣了,一下子張口結舌,連個好也問不出來。
他沒有計較,擺了擺手。
恰在此時,馬蹄疾奔,猝然勒在門口,滾下個人來。
虛瞄一眼,是那日王妃隊中的人,這讓我忽然提起心。
「王爺,」他顯然是奔波而來,喘息間已有嘶聲,「在下是靜娘娘身邊的人,先從小路而來,傳娘娘的話。」
說完這句,他大口吸著氣,試圖平緩下來。
「你慢慢說。」襄王回道。
我走上前去,把他從地上扶起來,舒展了身體,又上下幫他順氣,終於盼得他把話吐了出來:
「娘娘說,五日之內抵達,要事相商,請二位王爺耐心相候,不要輕舉妄動。」
「我會轉達兄長,你且去吧。」
我低下頭,草草吩咐他多走兩步,待氣血平息再坐下,避免傷身。
聞鶴用駐紮一詞,讓我以為我們要找的是軍帳一類的地方。實際上,現在我麵前是一座傍山的園子,曲徑幽末,寥無人聲。
「進來吧,」襄王轉了身為我們帶路,「此處是先皇賜予小王的舊宅,現下借作議事用。為著謹慎,隻在屋內點燈。久不住人,又不曾修繕,二位小心腳下。」
話音剛落,我就踢到了一顆橫在路邊的大石頭,腳趾吃痛,心中暗叫。
難怪靜王不曾露麵,我心想。
說起來,此人應當算得沈敘的弟弟?
他的臉在我腦海裏旋了旋,和沈敘的毫無相似之處,我又從未見過靜王摘下覆麵的白紗,所以也沒法對比,他們這兄弟三人,真是各個不同啊。
當然要先拜見靜王殿下,然而他正與人議事,不好叨擾太久,隻得草草了事,又由襄王引著向裏走。
「方才你們也聽到了,既然兄嫂那麽說,你們就先住下,有什麽事等她來了再議也好。」
「殿下,」聞鶴開口道,「駐軍何處?我去隨他們同住。」
「這個……」襄王帶著我們穿過黑漆漆的連廊,向園內走去,「幾乎都分散布於醴都周邊,隻留了一隊人馬護衛,你若是不想在這安頓,就同他們一起吧。」
她略施一禮,回身而去。
「小大夫你呢?」他又問我。
「但憑殿下安排就是。」我提了提手裏的藥箱,也就這點行禮,隨便給我個擱鋪蓋的地方都行。
他站下了,把一個房間指給我:
「臨時打掃出來的,還算幹淨。」
這回我好好行了個謝禮,準備進屋收拾一番,卻見他沒有行動的打算,一味站在那裏看我,於是好奇道:
「王爺還有什麽事麽?」
他撓了撓後腦,麵上透了點為難神色:
「不知小大夫了解多少……總之,皇後娘娘現下也在小王的園中,娘娘病著,先前一直是兄長帶來的沈大夫照看著,他一去,病情難免反覆……皇後娘娘於我們而言,事關重大,不能不上心,我聽說小大夫你是沈大夫的徒弟,也想把此事託付於你。我們如何,其實不幹皇後娘娘的事,於情於理都該許她求醫問藥,你看如何?」
我自然一口應下,他們之間的仇與恨我並不關心,來這裏隻是為了沈敘,在找到機會接近他之前,我隻是個大夫,治病救人,天經地義,至於病患是誰,一視同仁。
「若是其他人有需要,也請殿下交給我。」我一邊提起藥箱,跟他繼續向裏走,一邊補充道。
「對了,和師父一樣,我也姓沈。」
走廊盡頭的房門前立著個侍衛,帽簷低垂,麵目不清,對我們點了點頭,盔甲碰撞,金聲碎響。
他替我們開了門,襄王也一拱手,側身向著我,顯然是不打算與我同去。
「娘娘怕是不大想見我。」他略帶無奈。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自己跟著一位迎上來的女孩進門去了。
女孩穿得素淨,走起路來,肩頸端得穩重,為我掀起一層紗簾,低眉把我讓進去。
圓窗下坐著一位女子。
室內僅微光一盞,擱在她的手邊,小小一團火苗隻夠照亮她麵前的桌麵和腕上的一抹瑩澈,是一支幾近透明的玉鐲。<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