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我好像聽過類似的,然而依舊不得要領,苦著臉點頭。
她被我逗得直笑,一勾腳尖,任憑小青撒開蹄子肆意向前,為著防風裹上的薄披招展成鮮亮的旗。
聞鶴牽著一匹花馬在坡上等我們。
王妃撐著她的手下馬,我根本等不及,直接從腰包裏摸了帕子遞過去。
「趕緊把汗擦了,這可吹不得風。」
她乖巧無比得抹了臉上頸後,又把披肩的兜帽拉到頭頂,才轉過頭去對聞鶴說:
「以前都是我先到了等你們的。」
聞鶴比王妃高出一頭多,聽得此言,單膝跪地:
「娘娘騎術卓絕。」
她嘆了口我並不理解的氣,拍了拍聞鶴的肩膀,讓她平了身子。
她不是想聽一句空空的誇獎吧。我在肚裏琢磨著。
小丘也是高處,從這裏可以看到遠處奔跑的馬群,穿梭在高天投下的雲影中,飛電疾雷一般。
我挽著王妃的手,生怕她受了涼,此情此景,不知怎的就讓我把心裏話吐了出來。
「娘娘是不願留在後方了。」
她隻看景,並不言語。
風並不大,卻激了我的眼眶,一絲澀意回流到鼻腔。
「如果娘娘沒有中這劇毒……」
一定不是這般光景。
我的後半句沒有說完,就被她打斷了:
「人生最忌如果。」
回首看我時,笑顏依舊。
「我這一生有太多憾事了,你要是想說如果,數到後半夜都數不完。還不如……」
她翻身上馬。
「還不如來與我比試一下,鞏固你剛學的騎術,我且讓你十步。」
我帶著必輸的晦氣,也爬上馬背。
「欺負我可不算本事啊。」
這句話才說了一半,小白就迫不及待地衝出去了。
於是後半句拖成了很沒出息的一聲驚叫。
第156章 歸心今何在
珺州是醴都近內唯一傍山之城,與皇帝避暑行宮所在的琰州隔河相望。
粗看珺州城內,還是一派安然的居業之象,可城頭披甲的衛士和宵禁時街上迴蕩的蹄鐵聲都在暗告著不尋常。
此刻正是暮色將近,街上剛吹過宵禁哨,天還未全暗,人卻已閉戶不出,一城夏末餘暉,竟隻有炊煙蒸蒸相伴。
珺州太守府內,中堂擺上了長桌,闢作了臨時的會客議事之所,上首椅坐著的人,白綢覆了上半麵,即使是暑熱天,也穿戴頗為周整,不知是真的不熱還是有什麽別的緣故。
他身邊坐著的年輕人則周身披白,不配任何飾物,一看便是家中新喪。
此夜,桌邊聚滿了人,卻沒人建議開個窗,縱然堂屋寬敞,這麽密壓壓的人氣團在一起,也造就了一種不自然的威壓。
最後一聲宵禁哨停了,為首的那位盲眼人指節輕動,叩了桌麵。
霎時靜下。
一旁的白衣人一揮手,門開了一條縫,一人低頭而來,身上官服的彩金線映著餘暉,帶起一陣輕微的騷動。
「何公公,」那年輕人道,「五皇兄有何見教?」
那位太監不卑不亢,禮也未行,答說:
「陛下寬仁,退位一事,可與二位王爺商議——」
人群凝著,等他的後話。
「——隻是談判需有誠意,陛下將於明日設宴,不知二位王爺哪位赴宴,由奴先行稟報?」
座上人不動聲色地劃開問題:
「你且去吧。」
「陛下吩咐,見封王腰牌才可準入行宮,還望二位王爺今夜能定個分曉。」
說完,依舊不行禮,低了頭又出去了。
在門前丟下一句:
「自然,若是二位同往更好。」
門合上了。
心急的已經站起發話:
「襄王殿下,您萬萬不可去……」
話說到一半,被白衣人的目光釘回座上,自知失言,囁喏著找補:
「此事……必有蹊蹺……」
襄王回身向上首一拱手:
「四兄,丁將軍所言並非意有所指。」
靜王坦然一笑:
「有沒有,什麽關係?若是要去,自然也該我去,你坐鎮此間,才是上策。」
另一邊,一個五短身材的漢子出聲道:
「這可是鴻門宴,不如都別去,再與他僵持著。」
此話落下,上麵二位沒有表態,竊竊私語浮到了房頂。
「晏修,怎麽說?」靜王扔出一個問題,眾人的目光一時聚集在屋另一頭負手而立的書生身上。
那人的目光停在牆邊的地圖上,一字一句拿得安穩:
「在下以為,皇帝此舉,不止鴻門宴一意。」
他踱到地圖前:
「皇帝設宴,派人通傳,隻字未提皇後一事,拜見都省下了,在下第一憂在此。」
「恐怕皇後已成棄子。」靜王接道。
「王爺英明。此番發兵,是欲挾皇後以得談判之機,盡力不動兵戈以易江山之主,這是二位王爺所託,也是上上之策。然我們似有失算,若是皇上棄皇後於不顧,局勢便可扭轉。」
「皇後是國母,與陛下伉儷情深,兄長為群臣之首,若是不顧,難安眾口……況且這才不到一月,忒利落了……」
人群的某處傳來這句。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她被我逗得直笑,一勾腳尖,任憑小青撒開蹄子肆意向前,為著防風裹上的薄披招展成鮮亮的旗。
聞鶴牽著一匹花馬在坡上等我們。
王妃撐著她的手下馬,我根本等不及,直接從腰包裏摸了帕子遞過去。
「趕緊把汗擦了,這可吹不得風。」
她乖巧無比得抹了臉上頸後,又把披肩的兜帽拉到頭頂,才轉過頭去對聞鶴說:
「以前都是我先到了等你們的。」
聞鶴比王妃高出一頭多,聽得此言,單膝跪地:
「娘娘騎術卓絕。」
她嘆了口我並不理解的氣,拍了拍聞鶴的肩膀,讓她平了身子。
她不是想聽一句空空的誇獎吧。我在肚裏琢磨著。
小丘也是高處,從這裏可以看到遠處奔跑的馬群,穿梭在高天投下的雲影中,飛電疾雷一般。
我挽著王妃的手,生怕她受了涼,此情此景,不知怎的就讓我把心裏話吐了出來。
「娘娘是不願留在後方了。」
她隻看景,並不言語。
風並不大,卻激了我的眼眶,一絲澀意回流到鼻腔。
「如果娘娘沒有中這劇毒……」
一定不是這般光景。
我的後半句沒有說完,就被她打斷了:
「人生最忌如果。」
回首看我時,笑顏依舊。
「我這一生有太多憾事了,你要是想說如果,數到後半夜都數不完。還不如……」
她翻身上馬。
「還不如來與我比試一下,鞏固你剛學的騎術,我且讓你十步。」
我帶著必輸的晦氣,也爬上馬背。
「欺負我可不算本事啊。」
這句話才說了一半,小白就迫不及待地衝出去了。
於是後半句拖成了很沒出息的一聲驚叫。
第156章 歸心今何在
珺州是醴都近內唯一傍山之城,與皇帝避暑行宮所在的琰州隔河相望。
粗看珺州城內,還是一派安然的居業之象,可城頭披甲的衛士和宵禁時街上迴蕩的蹄鐵聲都在暗告著不尋常。
此刻正是暮色將近,街上剛吹過宵禁哨,天還未全暗,人卻已閉戶不出,一城夏末餘暉,竟隻有炊煙蒸蒸相伴。
珺州太守府內,中堂擺上了長桌,闢作了臨時的會客議事之所,上首椅坐著的人,白綢覆了上半麵,即使是暑熱天,也穿戴頗為周整,不知是真的不熱還是有什麽別的緣故。
他身邊坐著的年輕人則周身披白,不配任何飾物,一看便是家中新喪。
此夜,桌邊聚滿了人,卻沒人建議開個窗,縱然堂屋寬敞,這麽密壓壓的人氣團在一起,也造就了一種不自然的威壓。
最後一聲宵禁哨停了,為首的那位盲眼人指節輕動,叩了桌麵。
霎時靜下。
一旁的白衣人一揮手,門開了一條縫,一人低頭而來,身上官服的彩金線映著餘暉,帶起一陣輕微的騷動。
「何公公,」那年輕人道,「五皇兄有何見教?」
那位太監不卑不亢,禮也未行,答說:
「陛下寬仁,退位一事,可與二位王爺商議——」
人群凝著,等他的後話。
「——隻是談判需有誠意,陛下將於明日設宴,不知二位王爺哪位赴宴,由奴先行稟報?」
座上人不動聲色地劃開問題:
「你且去吧。」
「陛下吩咐,見封王腰牌才可準入行宮,還望二位王爺今夜能定個分曉。」
說完,依舊不行禮,低了頭又出去了。
在門前丟下一句:
「自然,若是二位同往更好。」
門合上了。
心急的已經站起發話:
「襄王殿下,您萬萬不可去……」
話說到一半,被白衣人的目光釘回座上,自知失言,囁喏著找補:
「此事……必有蹊蹺……」
襄王回身向上首一拱手:
「四兄,丁將軍所言並非意有所指。」
靜王坦然一笑:
「有沒有,什麽關係?若是要去,自然也該我去,你坐鎮此間,才是上策。」
另一邊,一個五短身材的漢子出聲道:
「這可是鴻門宴,不如都別去,再與他僵持著。」
此話落下,上麵二位沒有表態,竊竊私語浮到了房頂。
「晏修,怎麽說?」靜王扔出一個問題,眾人的目光一時聚集在屋另一頭負手而立的書生身上。
那人的目光停在牆邊的地圖上,一字一句拿得安穩:
「在下以為,皇帝此舉,不止鴻門宴一意。」
他踱到地圖前:
「皇帝設宴,派人通傳,隻字未提皇後一事,拜見都省下了,在下第一憂在此。」
「恐怕皇後已成棄子。」靜王接道。
「王爺英明。此番發兵,是欲挾皇後以得談判之機,盡力不動兵戈以易江山之主,這是二位王爺所託,也是上上之策。然我們似有失算,若是皇上棄皇後於不顧,局勢便可扭轉。」
「皇後是國母,與陛下伉儷情深,兄長為群臣之首,若是不顧,難安眾口……況且這才不到一月,忒利落了……」
人群的某處傳來這句。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