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來,走到窗邊,攬月閣的窗外隻有連綿山樹,春日剛至,綠得很斑駁。
但我知道,他的目光正投向整個山穀,這裏有診所藥田,有大夫病患,有教有學,有生有息。
這裏是我成長的世外桃源,但絕非天公眷顧,而是有人籌謀。
我走到他身邊,任他伸來一隻遍生皺紋、褐跡斑斑的手,將我攬入懷中。
穀主佝僂得快要和我一般高了。
「我不同意。」身後傳來沈敘的聲音,甕聲甕氣的。
穀主嘆了口氣,摸了摸我的後腦。
我抓著他的手腕,無從勸起。
他沒有看我,也沒有看沈敘,一心對著窗外長天。
「穀主,」我小心開口,但也隻是因為不想沉默,「一定還有別的法子,我們再想想……我們……您可以不去麽?就待在隱仙穀……」
說出去的自己都大不信的話,真的有什麽說服力麽?
我求救地看向沈敘,他也回望著我,麵色悽愴,默默無言。
穀主取出他那個酒葫蘆抿了一口,語氣又恢復了慣常的輕鬆:
「好啦,好啦。不用勸了,人吶,打定了主意就勸不動啦。」
明明是我們在努力,卻說得好像他才是勸人的那個……
「卿卿,」他按了按我的肩,「陪我上山去祭拜一次吧。」
我還想再說點什麽,被他向外推了一把:
「樓上的茶室有一把琴,去幫我取來我,我在後門等你。」
茶室裏的琴?我恍恍惚惚地有這麽個印象,原來那是穀主的麽?
許久不上樓,空氣中的微塵嗆得我打了個噴嚏。
那把琴安然躺在案上,弦上落了灰,抱起來撲簌簌往下掉。
這還能彈麽?我隨意撥弄兩下,倒也確實有聲,可惜我聽不準,不知究竟。
把它擦擦幹淨抱走,下台階時,我特地向屋裏張望了一下。沈敘背對我坐在桌前,雙手捂麵,看不到臉。
連日的忙碌未曾讓他的臉掛上一點倦色,此刻卻被即將到來的離別壓彎了腰。
「沈敘……」我小聲叫道,「真的沒有辦法麽?我們再勸勸穀主吧……聽上去很危險的樣子……」
「沈萬年說的,是再有道理不過的,」他聽上去疲憊極了,「我想反駁,可我找不到理由。」
一團棉絮噎在我的嘴裏,鹹鹹的。
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我想,為了一個可能能治好的我。
隻是可能,就值得他們用一個肯定去搏麽?
我抱著穀主的琴隨他爬上山,殘雪化盡後,和著舊年的落葉,被春風揉成一團一團灰黑的泥,聚在一起,孕出新芽,頭頂是不是點下一兩滴不知何年的春雨,是被我的腳步驚了清夢。
一路無話,穀主不知為了什麽出神,我咬著唇在心裏盤算著說服他的理由。
自然未果。
可是有沒有理由,我都是要勸的。
暗下了這番決心,我腳步也變得堅定,竟漸漸超過了穀主,率先登上了那片埋葬故人的山腰平台。
陽光一如既往地投在林間碑上。
我走上前去擦了擦兩塊無名的石碑,作了一揖,回身時穀主已經坐定,一邊撫弦一邊側耳聽音,直到完全滿意了,他才將那把經年的舊琴橫放在膝頭。
琴穗中間繫著一個小小的獅子墜,盪悠悠若隱若現。
陽光鍍滿身飛金,暖得不像話,把一場祭拜硬生生煨成了慈愛的郊遊。
直到琴聲想起,我都沒有找到一個時機開口去說自己也沒想好的話。
也算是自小在穀主身邊長大,這卻是我第一次聽他彈琴。確切說來,我在隱仙穀未曾有過什麽音樂上的教養,至多也不過是出去遊玩時在街頭巷尾聽上一點,無人教授,無人品鑑,自然不知好壞。我隻知道穀主彈得忘情,樂聲激昂,不似書上說的清心靜氣之坐而撫琴,倒好似有濤濤心事,需縱聲而歌。
我端坐一旁,看著穀主。他的年邁已經無法用精確的歲月衡量,一雙手早已被經年的勞作熬得枯幹,皺巴巴得像是陳年的藥材,此刻卻在弦上輕歌曼舞,翻飛翩躚。
不知是曲終抑或是累了,他終於歇了演奏,按穩七弦,長嘆一聲。
那不是落寞的太息,反而更像是開懷的慨嘆,氣魄與胸襟悉數吐露。
「我已有半生未曾撫琴,」他開口,似乎是對我說,又似乎不是,「技藝生疏了些許,情誌卻一如往昔,痛快。」
我把目光投向林間葉下,迎著裊裊新陽。
「穀主,你與我的伯父是朋友麽?」我問道。
「是知己。」他說。
一個問題梗在心頭,我小心翼翼地問了出去,生怕拖帶出一點點異樣。
「穀主,我伯父離開,您一定很難過吧?」
「你是在替沈敘問吧。」他的陳述不容反駁,原來再小心也是無果,我的心思早就被他洞察無餘。
可我還是堅持反駁了一句:
「我和沈敘……不是您想的那樣。」
他笑了起來。
「你們那點心思根本不需要想就能看懂,」他說,「我把你交給他的時候多少就預見到了,不過我覺得無所謂,沈敘這孩子雖然對你是有些執著的,但隻有那一點念頭是絕對發展不到今天這樣的。所以你們倆一定經歷了一些屬於你們自己的事,這就行了。比起糾結所謂該不該,能不能,會不會,不如珍之愛之,也就罷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但我知道,他的目光正投向整個山穀,這裏有診所藥田,有大夫病患,有教有學,有生有息。
這裏是我成長的世外桃源,但絕非天公眷顧,而是有人籌謀。
我走到他身邊,任他伸來一隻遍生皺紋、褐跡斑斑的手,將我攬入懷中。
穀主佝僂得快要和我一般高了。
「我不同意。」身後傳來沈敘的聲音,甕聲甕氣的。
穀主嘆了口氣,摸了摸我的後腦。
我抓著他的手腕,無從勸起。
他沒有看我,也沒有看沈敘,一心對著窗外長天。
「穀主,」我小心開口,但也隻是因為不想沉默,「一定還有別的法子,我們再想想……我們……您可以不去麽?就待在隱仙穀……」
說出去的自己都大不信的話,真的有什麽說服力麽?
我求救地看向沈敘,他也回望著我,麵色悽愴,默默無言。
穀主取出他那個酒葫蘆抿了一口,語氣又恢復了慣常的輕鬆:
「好啦,好啦。不用勸了,人吶,打定了主意就勸不動啦。」
明明是我們在努力,卻說得好像他才是勸人的那個……
「卿卿,」他按了按我的肩,「陪我上山去祭拜一次吧。」
我還想再說點什麽,被他向外推了一把:
「樓上的茶室有一把琴,去幫我取來我,我在後門等你。」
茶室裏的琴?我恍恍惚惚地有這麽個印象,原來那是穀主的麽?
許久不上樓,空氣中的微塵嗆得我打了個噴嚏。
那把琴安然躺在案上,弦上落了灰,抱起來撲簌簌往下掉。
這還能彈麽?我隨意撥弄兩下,倒也確實有聲,可惜我聽不準,不知究竟。
把它擦擦幹淨抱走,下台階時,我特地向屋裏張望了一下。沈敘背對我坐在桌前,雙手捂麵,看不到臉。
連日的忙碌未曾讓他的臉掛上一點倦色,此刻卻被即將到來的離別壓彎了腰。
「沈敘……」我小聲叫道,「真的沒有辦法麽?我們再勸勸穀主吧……聽上去很危險的樣子……」
「沈萬年說的,是再有道理不過的,」他聽上去疲憊極了,「我想反駁,可我找不到理由。」
一團棉絮噎在我的嘴裏,鹹鹹的。
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我想,為了一個可能能治好的我。
隻是可能,就值得他們用一個肯定去搏麽?
我抱著穀主的琴隨他爬上山,殘雪化盡後,和著舊年的落葉,被春風揉成一團一團灰黑的泥,聚在一起,孕出新芽,頭頂是不是點下一兩滴不知何年的春雨,是被我的腳步驚了清夢。
一路無話,穀主不知為了什麽出神,我咬著唇在心裏盤算著說服他的理由。
自然未果。
可是有沒有理由,我都是要勸的。
暗下了這番決心,我腳步也變得堅定,竟漸漸超過了穀主,率先登上了那片埋葬故人的山腰平台。
陽光一如既往地投在林間碑上。
我走上前去擦了擦兩塊無名的石碑,作了一揖,回身時穀主已經坐定,一邊撫弦一邊側耳聽音,直到完全滿意了,他才將那把經年的舊琴橫放在膝頭。
琴穗中間繫著一個小小的獅子墜,盪悠悠若隱若現。
陽光鍍滿身飛金,暖得不像話,把一場祭拜硬生生煨成了慈愛的郊遊。
直到琴聲想起,我都沒有找到一個時機開口去說自己也沒想好的話。
也算是自小在穀主身邊長大,這卻是我第一次聽他彈琴。確切說來,我在隱仙穀未曾有過什麽音樂上的教養,至多也不過是出去遊玩時在街頭巷尾聽上一點,無人教授,無人品鑑,自然不知好壞。我隻知道穀主彈得忘情,樂聲激昂,不似書上說的清心靜氣之坐而撫琴,倒好似有濤濤心事,需縱聲而歌。
我端坐一旁,看著穀主。他的年邁已經無法用精確的歲月衡量,一雙手早已被經年的勞作熬得枯幹,皺巴巴得像是陳年的藥材,此刻卻在弦上輕歌曼舞,翻飛翩躚。
不知是曲終抑或是累了,他終於歇了演奏,按穩七弦,長嘆一聲。
那不是落寞的太息,反而更像是開懷的慨嘆,氣魄與胸襟悉數吐露。
「我已有半生未曾撫琴,」他開口,似乎是對我說,又似乎不是,「技藝生疏了些許,情誌卻一如往昔,痛快。」
我把目光投向林間葉下,迎著裊裊新陽。
「穀主,你與我的伯父是朋友麽?」我問道。
「是知己。」他說。
一個問題梗在心頭,我小心翼翼地問了出去,生怕拖帶出一點點異樣。
「穀主,我伯父離開,您一定很難過吧?」
「你是在替沈敘問吧。」他的陳述不容反駁,原來再小心也是無果,我的心思早就被他洞察無餘。
可我還是堅持反駁了一句:
「我和沈敘……不是您想的那樣。」
他笑了起來。
「你們那點心思根本不需要想就能看懂,」他說,「我把你交給他的時候多少就預見到了,不過我覺得無所謂,沈敘這孩子雖然對你是有些執著的,但隻有那一點念頭是絕對發展不到今天這樣的。所以你們倆一定經歷了一些屬於你們自己的事,這就行了。比起糾結所謂該不該,能不能,會不會,不如珍之愛之,也就罷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